模具設計篇:機械手模具設計案例及幹涉曲線應用,值得收藏學習!

2020-12-13 UG模具設計浩風老師

一。機械手運動軌跡描述:

1 拾取製件(黃色)

2提升製件到傳送高度(紅色)

3傳送製件到下一工位(藍色)

4下降到放件位置(青色)

5後撤釋放製件(綠色)

6返回,拾取下一製件(粉色)

二。機械手運動軌跡參數:

機械手模具設計相關信息:

1.工藝及工藝卡

2.設計標準

3.衝床文件信息

4.工藝流程圖

5.製件夾持器

6.幹涉曲線

三。機械手模具衝床信息:

1.工具機臺面尺寸

2.氣頂位置

3.碼模槽位置

4.機械手在手背上的擺放位置

5.取放件時手背位置(綠色)

6.託起時手背位置(藍色)

7.退出時手背位置(紫色)

8.廢料坑及廢料盒位置

9.進、出料傳送帶的位置

四。機械手模具設計流程信息:

流程圖提供的信息:工具機的工位數量、模具在壓機上的工位位置、每個工位之間的距離、製件夾持位置、傳送槓的位置、模具閉合高、坯料送入高度、模具下模基準高、壓邊圈行程、託料裝置託起高度、進出料傳送帶高度、幹涉曲線

五。夾持器的安裝要求:

1 .託鏟託起製件,託鏟接觸製件區域要足夠大,一般60×60

2 . 採用託鏟託起,託鏟要能夠防止製件攢動

3 .對於剛性較差製件,為防止製件自身的變形,採用卡鉗夾取製件

六。幹涉曲線:

1 .下模幹涉曲線——以衝 床下墊塊(下模)為參考,機械手相對於壓機下墊塊的運動軌跡。

2 .上模幹涉曲線——以衝 床上滑塊(上模)為參考,機械手相對於壓機上滑塊的運動軌跡。

七。機械手模具幹涉檢查項:

1.下模與氣頂之間

2.模具與機械手背之間

3.前後序模具之間

4.下模與前序送入、本序送出製件之間

5.模具與機械手之間

6.上模與前序送入、本序送出製件之間

機械手模具設計注意事項:

1.製件中心、模具中心、本工位工具機中心相互不可偏移,如果偏移,所有序模具一起偏

2. 導柱安裝在上模,導套安裝在下模

3. 安裝在工具機同一檯面上的模具存放高度一致

4. 製件定位可靠,X,Y兩個方向上各設置一個傳感器

5. 安裝在同一滑塊上的上模總重量不能超過工具機滑塊負載

6. 製件託起裝置要能夠定位製件

7. 安裝在同一工具機上的模具調試完成後要求閉合高一致

8. 當前後序模具之間距離過近時,考慮吊耳起重棒的抽出方向,如果是鑄出式或者鑄入式起重棒需要考慮鋼絲繩取出的空間

9. 當無法保證足夠的安全距離時,考慮前後序模具上加聚氨酯碰撞緩衝塊

相關焦點

  • UG NX模具結構設計要點大全,值得收藏!
    海狸老師1分鐘前學習UG模具的小夥伴加海狸老師微信 ug123nx 可以免費領取學習視頻及資料哦!備註模具學習1.滑塊導軌的高至少要為滑塊高的1/32.有滑動摩擦的位置注意開設潤滑槽,為了防止潤滑油外流,不宜把槽開成「開式」,而應該為「封閉式」,一般可以用單片刀在銑床上直接銑出。
  • 月薪提升實操案例,每天學習幾分鐘,CAD室內機械模具設計課程
    之前我們已經一起看了一些命令的使用方法,CAD在學習過程中主要是做圖的思維,所以我們一定要多做案例,熟悉並且掌握它,如果只看不操作,很容易忘記,這裡將做圖流程給大家,也是希望大家可以更好的練習和複習,在工作之餘的時候可以提升自己,為升職加薪做準備。CAD應用的方向是很廣闊的,這裡是總結了很多經驗,可以最快的熟悉並掌握CAD。
  • 模具案例分享——融合增減材的模具設計製造與檢測
    分享一個模具案例,從模具設計到製造再到樣品檢測,且融合了增減材一體的方案。方案使得模具成本降低16%,注塑周期縮短14%。產品如下圖,這是一個蓋子。這套模具的製作是一個從產品數據到模具設計、模具加工、試模打樣、掃描對比再回到模具修模的過程。其中模具設計採用了隨形水路進行冷卻,並靠3D列印製造模仁。模具加工包含了NC編程、加工、在機檢測的串聯流程。掃描對比包含了逆向掃描、與源數據進行對比、生成偏差報告的過程。下面是這整個過程的流程圖。
  • 衝壓模具設計篇:卷圓件衝壓工藝分析及模具設計學習,值得一看
    ,保證- -定的模具壽命;結論:可以衝裁加工成形。為簡化階進模結構,降低模具製造成本,保證條料送進剛性和穩定性,減小階進模工作面積,減小階進模發生故障及返修,故採用單排橫排最佳。為了彎曲、卷圓等成形不發生幹涉及簡化模具結構,該模具共分為13個工位①衝導正銷孔,衝切側刃;②空工位;③衝切長圓孔;④切槽:⑤空工位:⑥頭部60°弧形彎曲;⑦空工位;⑧弧形彎曲;⑨空工位;◎卷圓彎曲成形:①衝切側刃;②切槽;③切斷;2.3.2 確定搭邊值採用少廢料排樣法,即只有在衝裁件與條料側邊之間留有搭邊。
  • UG塑膠模具設計的全過程,建議收藏
    UG塑膠模具設計的全過程,建議收藏我們日常生產、生活中所使用到的各種工具和產品,大到工具機的底座、機身外殼,小到一個螺絲、紐扣以及各種家用電器的外殼,無不與模具有著密切的關係。模具的形狀決定著這些產品的外形,模具的加工質量與精度也就決定著這些產品的質量。
  • 學模具設計是自學好些,還是去培訓班學習好
    當我學好後,上班了,一個月也有個6000多,我認為付出是值得的。但是要選對,我有兩個同事都是在培訓班學的,一個現在已經月薪過萬,一個現在還是5000多一月,當然,這可能也跟個人有關。UG模具設計技巧-智海02當然啦,也看你現在的軟體應用水平和對模具的認識程度了,如果你現在是對模具是七竅通六竅,那建議是去培訓班; 如果你對各類模具有大概的了解,如模具結構、模具常用的鋼的材質及性能
  • 模具設計篇:模具公司向下折彎90度設計標準,值得借鑑學習
    目的:統一模具設計標準,提升設計師技術能力,減少異常的發生。 2. 範圍:工程,裝配部門 3. 職責:各相關部門根據本文件要求,遵循並執行之。 4. 內容: 4.1. 向下折彎90度(小R)設計標準:
  • 提升工資CAD案例教程-室內設計-模具機械設計綜合案例
    這裡我們還是來看一個案例,具體認識下,命令的結合使用。首先我們來看下圖:這張圖用到了之前文章中講過的一些工具,如:直線工具,圓工具,偏移工具,旋轉工具,移動複製工具等。如果不熟悉的朋友們可以看下之前講解的文章。
  • 模具 設計怎麼學,小白如何學好UG模具設計
    依一老師1分鐘前有很多朋友問到想學UG模具設計但不知道怎麼學從哪裡學。今天就談談模具新手的該怎麼學習模具。
  • 連接板衝壓工藝及模具設計
    目前我國模具年生產總量雖然已位居世界第三,其中,衝壓模佔模具總量的40%以上,但在整個模具設計製造水平和標準化程度上,與德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以大型覆蓋件衝模為代表,我國已能生產部分轎車覆蓋件模具。轎車覆蓋件模具設計和製造難度大,質量和精度要求高,代表覆蓋件模具的水平。
  • 五金模具展開圖繪製方法與技巧,值得收藏學習
    ,值得收藏學習一、模具展開圖繪製方法與技巧:1. 選擇座標原點,儘量與產品圖中的設計基準重合.2. 使用座標標註方式標註,尺寸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3. 展開圖尺寸標註.(參見「第三章 第五節 尺寸標註作業標準」).4. 局部剖視圖的尺寸標註按產品的設計要求及尺寸標註作業標準進行.模具設計好學,關鍵看如何走對方向。努力固然重要,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想,都是問題!做,才會有結果!
  • 上海模具設計課程教你手把手學設計
    模具設計課程簡介基礎理論第一階段設計依據、模具設計程序、常用塑膠名稱與成型特性、常用模具鋼料及各種鋼料的特性、標準模架簡介及內模大小的選取、標準模架的認識、內模大小的選取>冷卻系統的設計、冷卻水道直徑間距與型腔之間的關係、各種冷卻水道樣式、冷卻系統上應用的連接件,密封圈及密封形式、頂出系統的設計、頂針(推桿)頂出、司筒(推管)頂出、推板頂出、推塊頂出第四階段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抽芯力的計算、抽芯距的計算、彎銷滑塊方孔尺寸的計算、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設計要點、彈弓抽芯
  • 模具圖設計規範
    本標準適用於本公司產品開發部的模具設計的產品圖的設計。 2 內容 2.1 二維圖紙 2.1.1 二維圖紙必須符合機械製圖國家標準。 2.1.2 用PRO/E軟體出二維圖,文件配置內容應統一。 2.1.11 二維圖中應用細實線標出分型面的位置並用文字說明。 2.1.12 不允許設澆口的位置及不允許有頂出痕跡的位置在圖中註明。
  • 模具設計術語
    打開APP 模具設計術語 佚名 發表於 2008-08-03 12:00:30 模具設計術語上極點  上極點是壓力機滑塊上下運動的上端終點
  • 模具設計主要是什麼的 你知道嗎?
    這些知識經過了系統化和科學化的整理,以特定的形式存儲在工程知識庫中並能方便地被模具所調用。在智能化軟體的支持下,模具CAD不再是對傳統設計與計算方法的模仿,而是在先進設計理論的指導下,充分運用本領域專家的豐富知識和成功經驗,其設計結果必然具有合理性和先進性。
  • 模具設計工藝禁忌二十則,很值得學習
    衝壓模具在設計時需要進行合理工藝分析,避免出現設計缺陷而導致模具報廢。沒有實操的設計是有短板的,如何避免工藝缺陷呢?折彎工序的禁忌一、折彎圓角半徑不宜過大工件彎曲時,除了塑性變形外,同時伴隨有彈性變形,出現回彈現象。因此彎曲件的圓角不宜過大。
  • 模具設計鉗工經驗總結,模具人需要細看的資料,值得細品
    受網絡衝擊,實體行業現在有點如履薄冰的感覺,模具行業作為實體行業的代表之一,受傷尤為嚴重。小編認為模具作為工業之母,不可能一直萎靡下去。堅持,是我們模具人(至少是我必須一直堅持下去的行業)。所以,通過網絡、把技術保存下來。
  • 別找了,最全斜頂模具設計的規範都在這,好模具就要這樣設計!
    點擊關注進老師主頁收藏更多乾貨!七、圓杆斜頂滑座以標準件為主,特殊情況可定製,扁杆斜頂滑座以自制為主,特殊情況以客戶要求為準。八、模具上產品完全頂出時,斜頂杆不得滑離斜頂滑座。十一、斜頂杆直徑優先選擇φ20MM,斜頂頭較大時考慮使用φ25MM、 φ30MM的杆,小模具可用φ16MM杆(360T以下注塑機臺)。
  • 鈑金衝壓模具設計-外銷汽車模具設計「汽車衝壓模具英語」
    在近些年國內模具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出口模佔比逐年攀升,為更好配套客戶市場需求,我司已成功引入全英文模具設計,消化歐美客戶設計習慣,並已成功配套模具公司開制汽車模具20餘副【模具主要出口歐美】,沉澱相關技術經驗。
  • 模具創新系列之抽芯機構(進階篇)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模具增材製造專欄介紹!今天我們來分享模具抽芯機構的進級篇。進級篇主要目的是如何保證行位的加工到位,如果保證行位的夾線幾乎看不到。今天我們通過案例來進行分享。這是一個充電線的接頭外殼,產品幾乎沒有外觀夾線,但實際的注塑模具設計中是有夾線的,怎樣在注塑生產中保證沒有夾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