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設計工藝禁忌二十則,很值得學習

2020-12-15 模具設計壹楊老師

衝壓模具在設計時需要進行合理工藝分析,避免出現設計缺陷而導致模具報廢。沒有實操的設計是有短板的,如何避免工藝缺陷呢?

折彎工序的禁忌

一、折彎圓角半徑不宜過大

工件彎曲時,除了塑性變形外,同時伴隨有彈性變形,出現回彈現象。因此彎曲件的圓角不宜過大。否則無法保證折彎角度穩定。

二、折彎圓角半徑不宜過小

折彎角R太小容易導致外層纖維產生拉裂。對於低碳鋼,最小彎曲圓角約為1.0T;黃銅和鋁的最小彎曲圓角約為0.6T;對於中碳鋼,最小彎曲圓角約為1.5T。

三、折彎直邊不宜過小

為了保證工件的彎曲質量,折彎產品的直邊高度h不宜過小,必須大於或等於最小彎邊高度hmin。

h≥hmin= +2t

式中:

r ——彎曲圓角

t —— 彎曲件板厚

四、折彎邊距孔位距不宜過小

折彎有孔的毛坯時,孔邊距不宜過小。如果孔位過於靠近折彎邊,則彎曲時孔的形狀會發生變化。從孔邊到彎曲邊的距離L,L應符合下式:

當t<2時,L≥r+t

當t≥2時,L≥r+2t

式中 :

r ——彎曲圓角;

t —— 彎曲件板厚。

五、折彎形狀和尺寸的對稱性不宜相差過大

為防止變形,彎曲件的高度相差不宜太大。彎曲件的形狀和尺寸應儘可能對稱,否則在小端處會產生畸形的歪扭。如果這樣結果在設計時難改善,則必須保證:

h>r+2t

式中:

h ——小邊高度;

r ——彎曲圓角;

t —— 彎曲件板厚。

六、局部彎曲邊緣不應忽視衝卸荷孔槽

在局部彎曲某一段邊緣時,為了心目在交接處由於應力集中而產生撕裂,不應忽視先衝卸荷孔、切槽,或將彎曲線位移一定距離。

七、窄邊彎曲不應忽視工藝切口

窄邊彎曲時,變形區的截面形狀會發生畸變,即內表面的寬度變寬,外表面的寬度變窄。當板寬b<3t(t為板厚)時,尤為明顯。

如果彎曲件的寬度b精度要求較高,不允許有鼓起現象,則不應忽視在彎曲線上預先做出工藝切口。

八、彎曲工序不能忽視回彈

彎曲時塑性變形與彈性變形同時存在。當外載荷去除後,彈性變形即消失,產生回彈。回彈值與材料性能、相對彎曲半徑r/t、彎曲角等因素有關。

材料的屈服點σs 越高、彈性模量E越小、r/t越小、彎曲角越大,則回彈越大。為了保證工件的精度,彎曲時不能忽視回彈。

可用修模、利用不同部位回彈方向不同、局部增加三角肋等方法減小回彈,也可採用擺動塊的凹模結構減小回彈。

九、彎曲半徑很大的工件不能用普通彎曲方法

對於彎曲半徑很大的零件,不能用普通的彎曲方法。否則由於其大的彈性變形無法獲得所需的形狀和尺寸,此時可用拉彎的方法。

在板料彎曲前先加一個軸向拉力,其數據使毛坯斷面內的應力稍大於材料的屈服點,然後在拉力作用的同時進行彎曲。

十、複雜形狀零件的彎曲不能一次到位

對於形狀複雜的彎曲件,不能一次彎成,而需要多次彎曲成形。工序安排的原則是先彎外角。後次彎曲不能影響前次彎曲部分的變形。彎曲次數可以是兩次、三次,甚至多次。

十一、彎曲件邊緣不宜有缺口

邊緣部分有缺口的彎曲件,若在毛坯上將缺口衝出,彎曲時會出現叉口,嚴重時便無法成形。這是必須在缺口處留有連接帶,待彎曲成形後再將連接帶切除。

十二、彎曲模的結構不能忽視毛坯偏移

在彎曲工藝中,偏移是影響工件精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在開始彎曲前,毛坯就應有一部分可靠地固定在模具的某一部分上,以防止彎曲時偏移。

應儘量利用零件上的孔來定位。如果零件上沒有可利用的孔,則可考慮工藝孔定位。

十三、彎曲模結構不應使材料在合模進產生大的局部變薄和劃傷

彎曲模應注意在合模過程中僅在零件確定的彎曲線位置上進行彎曲。毛坯不應產生大的局部變薄和劃傷。

採用左圖的結構進行彎曲時,外角C處的彎曲線的位置在彎曲過程中是變化的,先在B點,最後到C點,所以使零件的外角形狀不準,直臂部分變薄。

十四、模具結構不應妨礙和阻止毛坯在合模過程的轉動和移動

彎曲模具的結構應考慮毛坯在彎曲時的轉動空間,不能妨礙和阻止毛坯移動和轉動,否則會影響工件的形狀與尺寸。這一點對於形狀複雜的多角彎曲尤為重要。

十五、彎曲工件不宜採用彈性模數小的材料

彎曲回彈的大小與材料的彈性模數成正比。彈性模數小的材料變形後的彈性恢復量大,不宜用於彎曲工序。

相同屈服點的材料,彈性模數大的材料變形後的彈性恢復量小。已退火的低碳鋼較軟錳黃銅適宜作彎曲工件材料。

十六、彎曲工件不宜採用屈服點高的材料

彎曲回彈的大小與材料的屈服極限成正比。屈服點高的材料,變形後彈性恢復量較大,不宜用於彎曲工序。即彈性模數相同的材料,屈服點高的材料,彈性恢復量較大。因此,冷作硬化鋼不宜用於彎曲工序。

十七、對於彎曲半徑及弧度角均很大的彎曲件,不宜用普通彎曲方法

彎曲半徑及弧度角均很大的彎曲件宜用滾彎(卷板),而不能用普通彎曲方法。滾彎是將板坯置於2~4個輥子中通過,隨著輥子的迴轉,使板坯彎曲成形。此外,由於輥子的位置可相對於板坯適當變化,所以也可以製成四邊形、橢圓形,以及其它非圓斷面的筒形件。

十八、長帶料的彎曲不宜用普通彎曲方法

長帶料繞縱軸線的彎曲宜用滾壓成形而不宜用普通彎曲方法。滾壓成形是將帶料置於前後直排的數組成形輥子中通過。

隨著輥子的迴轉,帶料向前送進的同時,又順次進行軸向彎曲成形。滾壓成形能製造出斷面形狀複雜的製件。形輥的製造較簡單,成本低,壽命也較長。

十九、變截面的零件不宜用一般滾壓成形方法

變截面槽形零件在中小批量生產時,為了減少投資,可採用滾壓成形。此時成形輥除了對板坯縱向相對運動外,還需橫向仿形運動。

二十、管材與型材的彎曲不宜用普通彎曲方法

雖然從變形的性質看,管材與型材的彎曲和板料的彎曲是相同的,但是工藝方法及難點有較大的不同。管材和型材的彎曲一定要防止彎曲變形區內毛坯斷面形狀畸變。

在生產中,管材與型材的彎曲方法有拉彎、滾彎、推彎和繞彎等。要注意的是,拉彎的凸模、滾彎的輥子、推彎及繞彎的固定模,其工作表面應做成與毛坯斷面形狀相吻合的凹槽,防止斷面的轉動和形狀的畸變。必要時管內還要加相應的芯棒。

相關焦點

  • 衝壓模具設計篇:卷圓件衝壓工藝分析及模具設計學習,值得一看
    ,保證- -定的模具壽命;結論:可以衝裁加工成形。成型工藝包括衝裁、彎曲、卷圓等工藝。1.2計算卷圓件毛坯展開尺寸鉸鏈彎曲和一-般彎曲件有所不同,鉸鏈彎曲常採用推卷的方法成形。為簡化階進模結構,降低模具製造成本,保證條料送進剛性和穩定性,減小階進模工作面積,減小階進模發生故障及返修,故採用單排橫排最佳。
  • 連接板衝壓工藝及模具設計
    二、設計方案該工件包括落料、衝孔2個基本工序,可有擬出以下四種工藝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後衝孔,兩工位,單工序簡單模,兩套模具方案二:先衝孔後落料,兩工位,單工序簡單模,兩套模具三、進度安排第一周--第四周:受領設計任務書,查閱相關中英文文獻,英文文獻翻譯,撰寫開題報告;第五周:完成總體工藝方案的分析和確定;第六周--第七周:完成工藝計算和模具關鍵結構方案設計;
  • 模具設計篇:機械手模具設計案例及幹涉曲線應用,值得收藏學習!
    機械手運動軌跡參數:機械手模具設計相關信息:1.工藝及工藝卡2.設計標準3.衝床文件信息4.工藝流程圖5.製件夾持器機械手模具設計流程信息:流程圖提供的信息:工具機的工位數量、模具在壓機上的工位位置、每個工位之間的距離、製件夾持位置、傳送槓的位置、模具閉合高、坯料送入高度、模具下模基準高、壓邊圈行程、託料裝置託起高度、進出料傳送帶高度、幹涉曲線五。
  • 五金模具展開圖繪製方法與技巧,值得收藏學習
    ,值得收藏學習一、模具展開圖繪製方法與技巧:1. 選擇座標原點,儘量與產品圖中的設計基準重合.2. 使用座標標註方式標註,尺寸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3. 展開圖尺寸標註.(參見「第三章 第五節 尺寸標註作業標準」).4. 局部剖視圖的尺寸標註按產品的設計要求及尺寸標註作業標準進行.模具設計好學,關鍵看如何走對方向。努力固然重要,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想,都是問題!做,才會有結果!
  • 熱壓模具的成型工藝
    熱壓成型模具擁有結構簡單,製造成本少,成型壓力低和微結構複製精度高的優點。特別是在微流體機械,微光學器件,微流控晶片等領域的模具加工中,熱壓成型工藝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是當使用熱壓技術製作模具時,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脫模過程中會因為冷卻不均勻而導致脫模缺陷的情況。因此,熱壓模具的合理設計,高精度製造以及工藝改善已成為提高熱壓產品質量的關鍵。
  • 喻豔梅:專注模具工藝 匠心打造百份標準工藝流程卡
    人物名片:喻豔梅,電器工程師、模具設計工程師,為公司模具技術團隊骨幹人員,現任模具工藝組小組長,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高超的專業技能,歷年來在推進公司模具加工工藝流程標準化、工藝改進方面做有突出貢獻:帶領小組成員在工藝改進和解決生產現場實際問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 汽車模具設計的新模開發流程
    依一老師1分鐘前 模具學習群添加我微信好友拉你入群學習哦 一套新模注意事項,需要哪些流程,有哪些技術要求,也許每個設計、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但是,經驗不豐富在設計、調試時,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 看天際ME7衝壓工藝如何實現張力型面設計
    在專訪過程中了解到,天際ME7車身設計的表達需要強大、精準的衝壓工藝來實現設計師的意念。衝壓是整個汽車生產流程中關鍵的「第一步」,可以說,好的汽車從衝壓開始。作為國際一流的綠色汽車製造工廠,天際汽車匠心智造工廠集「柔性化、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的工業4.0標準於一體,其衝壓車間更以領先的衝壓工藝、先進的衝壓設備、可靠的衝壓模具,為高品質生產提供了無限可能。
  • 學模具設計是自學好些,還是去培訓班學習好
    當我學好後,上班了,一個月也有個6000多,我認為付出是值得的。但是要選對,我有兩個同事都是在培訓班學的,一個現在已經月薪過萬,一個現在還是5000多一月,當然,這可能也跟個人有關。UG模具設計技巧-智海02當然啦,也看你現在的軟體應用水平和對模具的認識程度了,如果你現在是對模具是七竅通六竅,那建議是去培訓班; 如果你對各類模具有大概的了解,如模具結構、模具常用的鋼的材質及性能
  • 鋁型材擠壓加工工藝模具的製造要求
    >機械加工和表面處理等工藝過程都非常複雜,這給模具加工帶來了一系列的困難。工藝和拋光設備。3、由於擠壓產品向高、精、尖方向發展,有的型材和管材的壁厚要求降到0.5mm左右,其擠壓鋁製品公差要求達到±0.05mm,為了擠壓這種超高精度的產品,要求模具的製造精度達到0.01mm,採用傳統的工藝是根本無法製造出來的,因此,要求更新工藝和採用新型專用設備。例如:數控車床,數控加工中心以及慢走絲加工等先進高精密度加工設備。
  • 投身工藝二十年
    該設備仍是當前前擋玻璃成型的主力設備;二是我們經過反覆研究,成功開發了兩次成型技術;三是為了避免第二面印刷加熱時的粘黏,福耀集團開發了很多新型模具,成為國內第一家掌握了第二面印刷技術的企業;四是依照奧迪對模具痕跡等外觀的要求,開發了新材料,進行了工藝優化,消除了玻璃外觀瑕疵。」
  • 模具設計如何能夠快速入門?
    網上學習視頻、資料很多。但是,能真正自學把模具設計學會的人真不多,大部分朋友非常迷茫。一方面是缺乏實踐機會,設計完了也不知道對不對,也沒人審圖,你自己畫了半天自己都不知道行不行;另一方面資料太多浩如煙海,不知從何下手,越看越迷茫,越看越沒信心!其實學什麼東西入門很關鍵,先要摸到門,這是最關鍵的,摸到了門,方向對了剩下的就是時間和實踐了。
  • 模具設計主要是什麼的 你知道嗎?
    這些知識經過了系統化和科學化的整理,以特定的形式存儲在工程知識庫中並能方便地被模具所調用。在智能化軟體的支持下,模具CAD不再是對傳統設計與計算方法的模仿,而是在先進設計理論的指導下,充分運用本領域專家的豐富知識和成功經驗,其設計結果必然具有合理性和先進性。
  • 鈑金衝壓模具設計-汽車覆蓋件模具特點?模具行業發展?
    伴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汽車車身造型的不斷更新,大量的車身內、外覆蓋件等金屬衝壓件的模具也要隨之更新。這就要求模具設計和製造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汽車覆蓋件模具是汽車車身生產的重要工藝裝備,其主要特點是尺寸大、工作型面複雜,一般多為3D自由曲面,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均要求較高。
  • 衝壓模具設計全流程
    1.3 模具圖紙須審核籤字生效,圖紙規範清晰2 樣品控制流程現場提供樣品→自檢→品管部檢測→檢測報告→檢測報告確認→工程部→客戶2模具設計1.模具設計流程模具設計流程圖此為模具設計基本流程,一般情況下,都應遵循該流程的步驟來規劃及實施設計工作。
  • 模具圖設計規範
    本標準適用於本公司產品開發部的模具設計的產品圖的設計。 2 內容 2.1 二維圖紙 2.1.1 二維圖紙必須符合機械製圖國家標準。 2.1.2 用PRO/E軟體出二維圖,文件配置內容應統一。通常模具設計任務書由結構設計師與模具設計師根據成型塑料產品製件的任務書提出,模具設計人員以成型塑料產品製件任務書、模具設計任務書為依據來設計模具。 3.2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資料 收集整理有關製件設計、成型工藝、成型設備、機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資料,以備設計模具時使用。
  • 舌尖上的工藝:糕點模具的收藏
    傳承了幾百年的手工模具手藝,不僅是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傳統糕點業豐富的創意來源。近年來,不斷有國外的一些友人在搜尋並收藏這些傳統的手作糕點模具,對於這些手作模具的收藏和辨別,普通大眾能夠真正深入了解的可謂少之又少,作為傳統中國家庭「家文化」所依託和承載的內涵,在這些小巧的手作工藝中往往可以窺見一斑。為此中國文物網採訪了糕點模具收藏家張忠強。
  • 模具設計篇:模具公司向下折彎90度設計標準,值得借鑑學習
    目的:統一模具設計標準,提升設計師技術能力,減少異常的發生。 2. 範圍:工程,裝配部門 3. 職責:各相關部門根據本文件要求,遵循並執行之。 4. 內容: 4.1. 向下折彎90度(小R)設計標準:
  • 模具從設計直到試模的全過程,就這麼辦!
    更多精彩資料盡在UG數控編程,模具設計教程 小編會繼續努力 爭取讓每一個學習的朋友學到想學的東西 大家的每一次點讚,每一次評論,每一次轉發。都是我創作的動力。一、繪製模具圖要求按照國家製圖標準繪製,但是也要求結合本廠標準和國家未規定的工廠習慣畫法。在畫模具總裝圖之前,應繪製工序圖,並要符合製件圖和工藝資料的要求。
  • 模具設計與製作要注意的問題(一位資深模具師傅的經驗之談)
    不要只重產品設計,忽視模具製造,有些用戶在開發產品或新產品試製時,往往初期只注重於產品研製與開發,忽視與模具製作單位的溝通。產品設計方案初步確定後,即提前與模具廠商接觸有兩個好處: 1.可以保證設計的產品有好的成形工藝,不會因零件難以加工而修改定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