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中國留學生被撕名牌 圖源:央視新聞截圖
自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種族主義和排外主義在美國社會的一些角落有所抬頭,暗流湧動。近日,不少關於美國人歧視亞裔和留學生的輿論持續發酵。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哥倫比亞大學中國留學生名牌被撕事件。高素質人口高度密集的大學校園,原本該是全社會包容度最高的場所之一,竟然出現這種惡意滿滿、針對中國留學生的「小動作」,確實令人不解。難道美國象牙塔也躲不過種族歧視嗎?
沒有絕對的公平,文化差異成為一道「牆」
美國雖然有諸多好處,但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平等。
美國文化認為華裔沒有白人優越,設定了諸多很難推翻的刻板印象——只會埋頭苦幹,沒有領導能力,不善言辭,沒有人格魅力。很多白人,包括媒體人,都會公開嘲笑華裔的體型不如白人強壯,笑話華裔眼睛小,不如白人好看等等。
在美國長大的ABC,儘管他們的英語和白人一樣流利,但是中國面孔使得他們幾乎融入不進美國主流文化。一個華裔二代在帖子裡這樣吐槽:「ABC大部分還是和其他ABC一起玩兒。雖然小時候還是能交到各個種族的朋友(我小時候也有白人朋友,黑人朋友,等等)但是成年之後很少看到ABC能在主流白人圈子裡如魚得水。和語言無關——西方文化很歧視我們中國人這種長相。一些負面因素積少成多,能使很多ABC失去自信,播撒失敗的種子。」
中國留學生參與小組討論(拍攝:欒雨石)
中國留美學生:歧視存在,但整體和諧
在紐約大學有兩年多留學經歷的Lily Li在接受採訪中表示,剛入學進行分桌或者分組時,有些美國當地學生不想跟中國留學生分到一起,因為他們感覺中國學生的積極性不夠,不會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但絕大多數的美國當地學生都是很友好的,反而是有些其他國家的同學不是很喜歡中國留學生。Lily認為,不少中國人的不好「風氣」,比如說有人隨地吐痰、大聲喧譁等不文明禮貌的行為,給美國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此外,開豪車、背名牌包包、隨身攜帶大量現金的中國留學生形象深入人心。他們認為中國留學生有錢,都是「土豪」。有些人還會因此產生「羨慕嫉妒恨」的心理,排斥中國留學生。
在美國學習四年的Anna Wang也分享了她的故事:「我在圖書館自習的時候,有美國學生從背後朝我扔小紙團,剛好落在我的桌上,然後聽到他們在笑,我回頭的時候人就準備要走了,沒有任何解釋和道歉,令人感到很不舒服」。這雖然是很少或者算是很偶然的一個現象,但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們對中國留學生的排斥或者歧視。但她隨後表示,絕大多數的美國當地同學對中國留學生是友好的,包括邀請他們參加party,平時主動跟他們打招呼聊天等,也可以看到他們想要更多了解中國的熱情。
不過,也有留學生表示,並未感到這種歧視。在佛羅裡達國際大學就讀的張姓學生就在採訪中稱,她在一年的學習與生活中並沒有遇到種族歧視的問題,班裡的學生來自很多國家,並沒有出現針對中國留學生的不友好的事情,氣氛很和諧。
儘管「撕名牌」的情況還有發生,但是大多數的美國人還是尊重和欣賞多元文化的。想要去美國留學的學生們也不要產生牴觸心理,要多與各國同學交流,積極主動參與課堂討論與課外集體活動,做一個文明、友好、自信的國際留學生。(整理/欒雨石)
文章綜合北美留學生日報、搜狐網報導
責編:欒雨石
30750386,.哥大留學生被撕名牌 種族歧視蔓延至"象牙塔"?,.2017-02-22 15:15:34,.204158,.欒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