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壹摩託,關注E時代
| 摩託 | 旅行 | 生活 |
聯繫微信coco52198496
ABS的全名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中文的翻譯是:防鎖死剎車系統
ABS的物理行為
在為了避免錯誤的剎車行為(包含緊急剎車)下,所產生了ABS系統。他透過輪胎的感知器,根據各車的輪胎角度發出訊號,迅速的計算出:車速、車輪減速、車輪的滑移機率。
得到這三個數據後,ABS會自行判斷輪胎是否趨向抱死現象。進而發生作動,而它作動的方式很簡單,就是直接幹涉剎車不需要透過人為的操控,自行釋放剎車的壓力,讓趨近抱死的輪胎,恢復正常的運轉。在給予剎車壓力,在釋放壓力。一直反覆的作動。
讓車子可以達到減速的效果,而又不會因為操控不當產生輪胎抱死現象。這種剎車壓力的反覆釋放/施加,又有人稱乎它是:點放剎車。
ABS是否能夠有效的縮短剎車距離?
常常有車友說,ABS可以在緊急情況下,縮短剎車距離?
這個至今還是分成兩個門派,一部分的人認為可以。而一部分的人則認為無法有效的縮短剎車距離,而我手邊有些資料可以供給車友們一些特別的看法。
在任何一家車廠針對ABS是否能夠有效的縮短剎車距離的問題上面都是一概「否認」。可能不想要承受過度使用ABS的駕駛人的一些道義責任。
而國外曾經做過這些實驗,他們在幹地溼地透過各車種進行緊急式剎車方式。任何的車種及路況。都是ABS系統下的車輛產生較短的剎車距離。
如何使用ABS?
簡單的說,ABS並沒有所謂的正確使用方式,因為正確的剎車。是不會讓ABS產生作動的。ABS簡單的說就是替你在緊急剎車情況下買一份保險。
有些車友說他們換了寶馬附ABS的車子,變得騎的更快,因為剎車更有力量。這個我敢說是因為心理因素的關係,因為在輪胎並未產生抱死現象的時候,車子是否有無ABS系統是毫無關係的。
如果車友告訴我,他曾經因為緊急事故,把剎車一次性的壓到底,但因為ABS的關係讓他並沒有因為輪胎抱死導致摔車的話這樣的說法,可能性還比較偏向正常行為。
有/無 ABS的車在剎車行為的區別?
1.帶著剎車入彎,卻在入彎點車輪打滑
有ABS: 他透過車輪感知器,得知車速、減速、車輛偏移率。經電子快速計算後。會釋放剎車壓力,在施壓壓力(上面所述)。
然而在每一次對剎車施加壓力的同時,車子會直線的移動。並且恢復車身的傾角。當然ABS不是仙丹。如果再一開始打滑的瞬間車子的傾角就已經低於車身回正的角度,能然有可能造成摔車。
無ABS: 如果打滑失控的是前輪,則有可能會直接造成摔車。而如果是後輪的話,如果傾角不大則有能再救回來,如果過大就有可能造成後輪打滑low side。
如果後輪打滑的角度大於(不是車輛的傾角喔)前輪的行進方向,則建議不要再救,就讓車子順順的滑出去,如果還想再救則有可能造成 high side致命的摔法。
2.在彎道過程中無煞車的情況下
有ABS: 只要是在打滑的過程或者觸發打滑的原因並非制動力所造成的,都不會觸發ABS。
無ABS: 只要是在打滑的過程或者觸發打滑的原因並非制動力所造成的,都不會觸發ABS。
3.在彎道中突然用力剎車
有ABS: 如果再彎中突然猛烈剎車,透過輪胎感知器。運算出來的結果,如果輪胎趨近抱死現象,則ABS開始做動並且產生反覆施加/釋放剎車壓力,此時車子一樣會開始恢復直立,並且直線的前進。
但還是取決當時的傾角而定,如果傾角過低還是會造成車輛失控打滑,如果傾角是可以恢復的情況下,雖然輪胎並未抱死。但是在彎道中,由於ABS的作動。導致路線可能直線行駛,危機並未解除(畢竟在彎道中)。
無ABS:在彎道中突然猛烈剎車,多半都是直接失控摔車。
感想:
說了那麼多,其實把事情回歸的最原始,那就是減少緊急剎車的機會,保持合適的速度。才是最有保障的騎乘方式。
ABS只是多了一份保險,但他不是萬靈丹。而沒有ABS的車子也不是只要在緊急剎車情況下,就一定會造成車輛失控/輪胎抱死。
我們說的白話一點,職業車手在賽道裡頭競速的時候,全程比賽有將近85%都在做減速的行為,所以他們能夠在剎車的技巧上面。練習到最極致。
何謂最極致?
就是把剎車的功效發揮到最大瀕臨輪胎抱死但又未達抱死的這種程度,但我們並非職業賽車手。況且我們多半是行駛在公路上面,更不能犯更嚴重的錯誤。
而正確的行車觀念,即使是高手/老手駕駛附有ABS配置的車子一整天下來,也不容易讓ABS產生作動的機會,因為只要產生作動畢竟在公路上面,就會有某種程度的風險存在。
有人說傳統的液壓方式剎車效果較好。是因為只要跟賽事扯上邊的車廠,都並未使用ABS系統。
這樣說可能會讓部分的車友產生錯誤的聯想。變成好像是傳統液壓剎車效果好。
應該是說 只要跟賽事扯上關係的比賽,幾乎都規定車廠之間不得使用ABS系統。目的是要讓車手在技術上面更加要求,不是希望車手過度仰賴電子設備,特別是在剎車的部份。
有個車友曾經問過,既然ABS的剎車作動是透過反覆的剎車施加壓力/釋放壓力。來達到減速,並且不讓輪胎抱死。那如果他透過人為的方式作,點放剎車效果一樣麻?
簡單的說,玩全部一樣。就物理行為是一樣的,一下子剎、一下子放,很多開車族,或者踏板族可能都有這方面的剎車經驗。
為何不一樣是因為,你這樣的剎車方式不如認真的剎車,因為你並未達到制動力的最大化,就又把它剎車的壓力給釋放掉,就單純的減速來說,是非常沒有效率的行為,倒不如認真的減速。
轉自網絡
讀完後,讓你了解一些關於"ABS"系統的原理了嗎?「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