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輪胎抱死ABS剎車行為

2021-01-20 壹摩託

關注壹摩託,關注E時代

| 摩託 | 旅行 | 生活 |

聯繫微信coco52198496

ABS的全名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中文的翻譯是:防鎖死剎車系統




ABS的物理行為


在為了避免錯誤的剎車行為(包含緊急剎車)下,所產生了ABS系統。他透過輪胎的感知器,根據各車的輪胎角度發出訊號,迅速的計算出:車速、車輪減速、車輪的滑移機率。


得到這三個數據後,ABS會自行判斷輪胎是否趨向抱死現象。進而發生作動,而它作動的方式很簡單,就是直接幹涉剎車不需要透過人為的操控,自行釋放剎車的壓力,讓趨近抱死的輪胎,恢復正常的運轉。在給予剎車壓力,在釋放壓力。一直反覆的作動。


讓車子可以達到減速的效果,而又不會因為操控不當產生輪胎抱死現象。這種剎車壓力的反覆釋放/施加,又有人稱乎它是:點放剎車。




ABS是否能夠有效的縮短剎車距離?


常常有車友說,ABS可以在緊急情況下,縮短剎車距離?


這個至今還是分成兩個門派,一部分的人認為可以。而一部分的人則認為無法有效的縮短剎車距離,而我手邊有些資料可以供給車友們一些特別的看法。


在任何一家車廠針對ABS是否能夠有效的縮短剎車距離的問題上面都是一概「否認」。可能不想要承受過度使用ABS的駕駛人的一些道義責任。


而國外曾經做過這些實驗,他們在幹地溼地透過各車種進行緊急式剎車方式。任何的車種及路況。都是ABS系統下的車輛產生較短的剎車距離。




如何使用ABS?


簡單的說,ABS並沒有所謂的正確使用方式,因為正確的剎車。是不會讓ABS產生作動的。ABS簡單的說就是替你在緊急剎車情況下買一份保險。


有些車友說他們換了寶馬附ABS的車子,變得騎的更快,因為剎車更有力量。這個我敢說是因為心理因素的關係,因為在輪胎並未產生抱死現象的時候,車子是否有無ABS系統是毫無關係的。


如果車友告訴我,他曾經因為緊急事故,把剎車一次性的壓到底,但因為ABS的關係讓他並沒有因為輪胎抱死導致摔車的話這樣的說法,可能性還比較偏向正常行為。




有/無 ABS的車在剎車行為的區別?


1.帶著剎車入彎,卻在入彎點車輪打滑

有ABS: 他透過車輪感知器,得知車速、減速、車輛偏移率。經電子快速計算後。會釋放剎車壓力,在施壓壓力(上面所述)。


然而在每一次對剎車施加壓力的同時,車子會直線的移動。並且恢復車身的傾角。當然ABS不是仙丹。如果再一開始打滑的瞬間車子的傾角就已經低於車身回正的角度,能然有可能造成摔車。


無ABS: 如果打滑失控的是前輪,則有可能會直接造成摔車。而如果是後輪的話,如果傾角不大則有能再救回來,如果過大就有可能造成後輪打滑low side。


如果後輪打滑的角度大於(不是車輛的傾角喔)前輪的行進方向,則建議不要再救,就讓車子順順的滑出去,如果還想再救則有可能造成 high side致命的摔法。




2.在彎道過程中無煞車的情況下

有ABS: 只要是在打滑的過程或者觸發打滑的原因並非制動力所造成的,都不會觸發ABS。


無ABS: 只要是在打滑的過程或者觸發打滑的原因並非制動力所造成的,都不會觸發ABS。




3.在彎道中突然用力剎車

有ABS: 如果再彎中突然猛烈剎車,透過輪胎感知器。運算出來的結果,如果輪胎趨近抱死現象,則ABS開始做動並且產生反覆施加/釋放剎車壓力,此時車子一樣會開始恢復直立,並且直線的前進。


但還是取決當時的傾角而定,如果傾角過低還是會造成車輛失控打滑,如果傾角是可以恢復的情況下,雖然輪胎並未抱死。但是在彎道中,由於ABS的作動。導致路線可能直線行駛,危機並未解除(畢竟在彎道中)。


無ABS:在彎道中突然猛烈剎車,多半都是直接失控摔車。





感想:

說了那麼多,其實把事情回歸的最原始,那就是減少緊急剎車的機會,保持合適的速度。才是最有保障的騎乘方式。


ABS只是多了一份保險,但他不是萬靈丹。而沒有ABS的車子也不是只要在緊急剎車情況下,就一定會造成車輛失控/輪胎抱死。


我們說的白話一點,職業車手在賽道裡頭競速的時候,全程比賽有將近85%都在做減速的行為,所以他們能夠在剎車的技巧上面。練習到最極致。


何謂最極致?

就是把剎車的功效發揮到最大瀕臨輪胎抱死但又未達抱死的這種程度,但我們並非職業賽車手。況且我們多半是行駛在公路上面,更不能犯更嚴重的錯誤。


而正確的行車觀念,即使是高手/老手駕駛附有ABS配置的車子一整天下來,也不容易讓ABS產生作動的機會,因為只要產生作動畢竟在公路上面,就會有某種程度的風險存在




有人說傳統的液壓方式剎車效果較好。是因為只要跟賽事扯上邊的車廠,都並未使用ABS系統。


這樣說可能會讓部分的車友產生錯誤的聯想。變成好像是傳統液壓剎車效果好。


應該是說 只要跟賽事扯上關係的比賽,幾乎都規定車廠之間不得使用ABS系統。目的是要讓車手在技術上面更加要求,不是希望車手過度仰賴電子設備,特別是在剎車的部份。


有個車友曾經問過,既然ABS的剎車作動是透過反覆的剎車施加壓力/釋放壓力。來達到減速,並且不讓輪胎抱死。那如果他透過人為的方式作,點放剎車效果一樣麻?


簡單的說,玩全部一樣。就物理行為是一樣的,一下子剎、一下子放,很多開車族,或者踏板族可能都有這方面的剎車經驗。


為何不一樣是因為,你這樣的剎車方式不如認真的剎車,因為你並未達到制動力的最大化,就又把它剎車的壓力給釋放掉,就單純的減速來說,是非常沒有效率的行為,倒不如認真的減速。



轉自網絡


讀完後,讓你了解一些關於"ABS"系統的原理了嗎?「贊」

相關焦點

  • abs防抱死系統怎麼踩剎車
    【太平洋汽車網】裝有abs防抱死系統的車,剎車時可以用力踩剎車就可以了,汽車減速後,一旦ABS電腦檢測到車輪抱死狀態消失,它就會讓主控制閥關閉,從而使系統轉入普通的制動狀態下進行工作。abs防抱死系統的優點:1、當車輪即將到達下一個鎖死點時,剎車油的壓力使得氣囊重複作用,如此在一秒鐘內可用60120次,相當於不停地剎車、放鬆,即相似於機械的「點剎」;2、因此,ABS防抱死系統
  • 輪胎抱死怎麼解決
    【太平洋汽車網】在急剎車時,如果大力踩剎車踏板,剎車蹄片會把車輪抱死,即制動器把輪胎鎖死了,前軸抱死會導致汽車失去轉向能力,由於慣性向前滑動;如果後軸抱死,則可能出現後輪側滑。那麼輪胎抱死怎麼解決呢?
  • 剎車的時候車輪抱死不好嗎 來看看汽車為什麼需要ABS吧
    汽車剎車痕跡實際上這個剎車痕跡是輪胎留在路面上的痕跡。所以我們仔細觀察汽車的剎車過程,發現胎面留在地面上的印痕從車輪滾動到抱死拖滑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不同狀態時的剎車痕跡所以我們看到了隨著制動強度的增加,車輪滾動成分越來越少,而滑動成分越來越多。所以專門用一個滑動率(s)的概念來描述剎車過程中輪胎滑移成分的多少。
  • 有ABS的車和沒有ABS多少車區別在哪裡?網友:沒有的剎車會漂移
    討論條件為幹柏油和溼滑柏油路面,冰雪和沙石路面不在討論範圍內更正一下:abs的最初研發作用不是使剎車距離更短,甚至有時候,其剎車距離會略長或相當!當然,在理想乾燥狀態、特定的速度下,有時候abs的確會比沒有abs剎車短一些,但無論如何,要分速度、分路況!
  • 剎車abs介入剎不住怎麼回事
    【太平洋汽車網】當汽車的車輪進入抱死狀態ABS才會介入,剎車abs介入剎不住的原因是輪胎沒抱死。ABS系統沒有介入ABS就是制動防抱死系統,它的作用就是當汽車在進行制動時,ABS會控制制動器的動力大小,使汽車的車輪不被抱死,使車輪處於種邊漆邊滑的狀態,保證車輪與地面的附著力達到最佳的狀態。
  • abs防抱死剎車系統的重要性,比較之後才會知道
    如果我們的摩託車沒有安裝abs防抱死系統,在行駛的時候,如果你用力的踩下了制動的踏板,車輪的轉速就會急速的降低,這樣當制動力超過了車輪和地面的摩擦,接下來在應用的過程中,車輪就會直接被爆死,完全抱死的情況之下,車輪就會使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直接下降,如果前面出現了被抱死的情況,那麼駕駛員是無法控制車輛的行駛方向,那麼接下來就會出現側滑,進而導致的安全方面的問題,
  • ABS防抱死系統就真的不會抱死了嗎?
    高中時的物理就講過輪胎在滾動時滾動摩擦力其實就是靜摩擦力,在抱死時輪胎橡膠與地面產生的則是滑動摩擦力,而已知「最大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所以在保持車輪滾動所得到的摩擦力會大於車輪抱死後的摩擦力,摩擦力越大自然制動力也越強,剎車距離就更短。
  • 更換abs泵為什麼要編程
    【太平洋汽車網】因為更換完abs泵需要用專用的電腦做一次匹配,把舊泵裡面的配置信息讀出來記錄下來,然後裝新泵進行設置。abs系統又叫做防抱死制動系統,就是指汽車在進行制動時防止汽車的輪胎抱死,如果汽車的輪胎在制動時抱死,會很難控制汽車的方向,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防抱死剎車系統可以提高行車時,車輛緊急制動的安全係數。
  • ABS剎車如何使用
    【太平洋汽車網】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動系統,通過安裝在車輪上的傳感器發出車輪將被抱死的信號,控制器指令調節器降低該車輪制動缸的油壓,減小制動力矩,經一定時間後,再恢復原有的油壓,不斷的這樣循環(每秒可達5~10次),始終使車輪處於轉動狀態而又有最大的制動力矩。
  • ABS能縮短剎車距離?NO!
    然而,時至今日,許多人還存在認知上的誤區,最典型的就是「ABS會縮短剎車距離」。別說是消費者,許多4S店銷售員都這麼認為。然而,物理知識告訴我們,同一輛車以相同的減速度進行剎車,決定剎車距離的是摩擦係數。ABS工作原理是確保在剎車過程中,輪胎與路面之間滾動摩擦而非滑動摩擦。因為輪胎一旦滑動,方向盤就會鎖死,導致車輛不可控。然而,滑動摩擦係數要高於滾動摩擦係數。
  • abs故障燈亮了,先別開!巧用6個方法,解決剎車故障!
    希望大家好好保持車距,檢查剎車,後面還有很多場雨等著你呢。既然說到了車距和剎車,就不得不講一講,很多人在急剎車時,腳下會感受到「噔噔噔」的感受。例如在快速幹道上開車時,當前車突然減速,你一腳狠踩剎車時,腳下油然而生出一種顫抖,就像有個小精靈在拿小錘子錘你腳底板。
  • 貨車剎車抱死 怎麼處理才是正確方法?
    對著輪胎小便!悲劇瞬間發生,當事的司機瞬間死亡。痛定思痛!這樣的事情屢屢發生,咱們是不是該慎重的考慮一下,發生這種事情的原因?該怎麼預處理,該怎麼預防?正常情況下,能引起輪胎和軸頭高溫的因素,無非就是:剎車抱死、剎車不回位、或者歸位緩慢、軸承損壞、或軸頭鬆緊度不合適、輪胎氣壓不正常、承載量過大的條件下頻繁的使用剎車等。
  • 有無ABS剎車對比,告訴你ABS的重要性
    沒有安裝ABS的摩託車,在行駛中如果用力踩下制動踏板,車輪轉速會急速降低,當制動力超過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力時,車輪就會被抱死,完全抱死的車輪會使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下降,如果前輪被抱死,駕駛員就無法控制車輛的行駛方向,如果後輪被抱死,就極容易出現側滑現象。
  • 什麼是汽車ABS防抱死剎車系統
    在汽車制動時,如果車輪抱死滑移,車輪與路面間的側向附著力將完全消失。如果只是前輪(轉向輪)制動到抱死滑移而後輪還在滾動,汽車將失去轉向能力。如果只是後輪制動到抱死滑移而前輪還在滾動,即使受到不大的側向幹擾力,汽車也將產生側滑(甩尾)現象。這些都極易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因此,汽車在制動時不希望車輪制動到抱死滑移,而是希望車輪制動到邊滾邊滑的狀態。汽車車輪的滑動率在15%~20%時,輪胎與路面間有最大的附著係數。
  • ABS:縮短剎車距離 保持行駛方向穩定性
    ABS是Anti-LockBrakeSystem的英文縮寫,即「剎車防抱死系統」。在沒有ABS時,如果緊急剎車會使輪胎抱死(車輪不能轉動),剎車的距離變長,容易跑偏或甩尾。ABS是通過控制剎車油壓的收放,來達到對車輪抱死的控制,使車輛始終處於臨界抱死的間隙滾動狀態。
  • abs亮黃燈怎麼消除
    【太平洋汽車網】ABS是剎車防抱死系統,這個燈啟動時應該短時間點亮幾秒,系統自檢沒有問題後會自動熄滅,行駛中把剎車快速踩到底ABS也會啟動,啟動時燈亮,鬆開剎車ABS也關閉滅燈。abs亮黃燈說明系統檢測到ABS系統報錯,直接關係到行車安全,需要儘快去修理廠檢修。
  • ABS剎車系統是怎樣工作的
    ,這個車輪上的制動壓力由於出現直通制動液貯油箱的管路而迅速下移,防止了因制動力過大而將車輪完全抱死。     ABS系統是一種能防止車輪被抱死而導致車身失去控制的安全裝置,全稱防抱死剎車系統。ABS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裝在車輛剎車系統上的傳感器來感知剎車時車輪的運動狀態,當車輛緊急制動時,車輪的轉速在制動系統的作用下迅速降低,當傳感器感知到車輪即將停止轉動時,會發出一個指令給剎車系統,減小制動力,當車輪恢復轉動後制動力又會加大,到車輪又要停轉時制動力再減小,如此反覆,確保車輪不被抱死,這種動作是十分迅速的,每秒鐘大約發生幾十次。這樣既能保持足夠的制動力,又能防止車輪抱死後車輛失去控制。
  • 誇大其詞的ABS,竟然會增加剎車距離?!
    也許有些人並不認同這個想法,但至少ABS剎車系統讓人明白了什麼是牽引力控制,由此汽車生產商可以通過ABS剎車系統的不同設置,在同一款車型上添加不同牽引力控制下的駕駛感受。不會抱死的剎車ABS意思是防抱死制動系統,就是在剎車時有ABS能夠防止剎車抱死,即使急剎車時也可操控車輛,減少意外發生時候的可能性。
  • 【科普百科】ABS剎車到底有什麼用?
    駕車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狀況,例如突然出現的障礙物,路邊跑出來的小動物,為了避免碰撞,就得急剎車了,可是剎車踩得太急,輪胎有可能會抱死,滾動摩擦變成了滑動摩擦,接下來就是車輛側滑失控。所以有經驗的老司機會採取頻繁大力點剎車的方式,這樣輪胎每次在與地面變為滑動摩擦前,都會重新刷新與地面的摩擦力,輪胎就不容易打滑,車輪也不會抱死了。
  • 巧用適配閥 輕鬆解決掛車空車剎車抱死
    【卡車之家 原創】您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掛車在空載的時候踩剎車抱死造成輪胎拖印、冒煙?    言歸正傳,有不少卡友遇到與我類似的問題,由於掛車剎車要早於主車,但是現在大部分掛車剎車皮是16噸級,車輛又是輕量化,在空載情況下踩剎車時輪胎拖印,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