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營養周丨提高免疫力,吃中國特色的地中海飲食

2020-12-20 澎湃新聞

原創 羅斌 吳萍 同濟營養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國人的飲食模式已經發生變化,具有保護作用的飲食因素已逐步被不佳的飲食因素取代,如甜食、脂肪及一些人造食物。許多亞洲國家心血管疾病及肥胖發生率的增加,都與飲食模式的改變相關,使得食管癌、胃癌、肝癌等「富貴癌」的發生率逐年增高。

長期以來,地中海地區居民的傳統飲食一直被認為是健康飲食並被加以推崇。地中海飲食狹義上是指希臘、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南部等處於地中海沿岸的南歐各國的飲食風格;廣義上是指有利於健康的,簡單、清淡以及富含營養的飲食,這種特殊的飲食結構強調多吃蔬菜、水果、魚、海鮮、豆類、堅果類食物,並且烹飪時要用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來代替動物油(含飽和脂肪酸),尤其提倡用橄欖油。

2010年11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是將地中海飲食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地中海飲食金字塔

1. 每天食物內容:三餐中應包含的主要食物是穀類、蔬菜和水果。

穀類:每餐1-2份,最好是全穀類,因為加工會丟失某些營養素(膳食纖維,Fe,維生素等)。

蔬菜:每餐≥2份,為保證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入,一餐中至少一份是生的。

水果:每餐1-2份,強調水果顏色和種類的多樣性,以保證抗氧化物質等的攝入。

水:每天喝1.5-2L水。

乳製品:每天攝入乳製品2份,最好是低脂的,一般是酸奶、奶酪或其他發酵乳製品。

橄欖油:位於金字塔的核心部分,應該是膳食脂類的主要來源。每人每天1湯匙,最好涼拌。

調料、大蒜和洋蔥:適當使用,以減少鹽的攝入。

堅果和種子:每天建議攝入一小把,可作為健康零食的選擇。

紅酒:適量飲用紅酒,男性1-2杯/天,女性1杯/天,最好進餐時飲用,避免空腹飲用。

2020.5

2. 每周食物內容:魚1-2份,白肉2份,雞蛋2-4份;紅肉≤2份,加工肉類≤1份;豆類≥2份,馬鈴薯≤3份。

3. 減少甜食和飲料攝入,僅在特殊情況下攝入。為了飲食模式的傳承以及營養素髮揮最大功效,金子塔底部強調了應選擇應季、多樣化的、傳統和當地的食物。

4. 規律運動(每天至少30分鐘),適當休息。

地中海飲食適合中國人嗎?

我國民族眾多,各地人民的飲食結構和習慣也不盡相同,加之一些地區物質供給不充分,個人經濟水平有限等都是推行地中海飲食模式所要面臨的挑戰。對此,我們可以因地制宜制定中國模式的地中海飲食。由於地中海飲食是以含高膳食纖維、高蛋白、低脂、低熱量等為主要特點,因此可從以下幾個食物分類入手:

五穀雜糧:泛指精細米麵之外的一切粗雜食物,如小米、燕麥、玉米、高粱、蕎麥、各種豆類等。推薦食用雜糧飯,例如白米搭配黑豆、蕎麥或者高粱、玉米、燕麥等,有效進行胺基酸互補。

肉類:紅肉,如豬肉、牛肉、羊肉等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不利於人體健康,但我國居民傳統的食肉習慣還是以紅肉為主,故建議每周食用紅肉不超過3次,並儘量以魚肉或雞肉、鴨肉等白肉替代。

海鮮類:內陸地區的人群不可能經常吃到新鮮的海魚,所以可建議患者用河魚、河蝦去替代,並保證每周至少攝入2次以上。

奶類及其製品:國人「奶商」並不高,建議採取按月訂購新鮮奶的形式要求自己每天飲用。乳糖不耐受者可選擇飲用其它奶製品,如酸奶、乾酪等。

蔬菜水果:培養多吃新鮮蔬果的習慣,按照膳食指南要求,蔬菜攝入量大約為0.6-1斤/天,水果200-350克/天。儘可能選用應季的蔬菜和水果。

食用油:國內市場上雖然有橄欖油出售,但價格較普通食用油更高,不符合廣大人群的需求。如果患者經濟條件允許,可以購買使用或用茶油代替;若不允許,則應在日常烹調中使用各種植物油如稻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等(不過也需控制每天食用量),少用不用豬油、牛油等動物油。

葡萄酒:適量飲用。但若沒有飲酒習慣,不必刻意去喝,平時飲用白開水、淡茶等都可,但要避免甜飲料和果汁飲料。

鹽:每天小於5克,少吃鹽醃製品。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2020全民營養周,每天巴比兔提高免疫力
    2020全民營養周,每天巴比兔提高免疫力 2020-05-25 11:52:00來源:北國網
  • 2020全民營養周 | 襄陽市營養學會科普「五進」活動紀實
    〕61 號)和《關於開展 2020 年全民營養周和「5·20」中國學生營養日主題宣傳活動的通知》要求,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普及營養健康知識,提高全民營養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自4月下旬開始襄陽市營養學會積極開展「進超市」「進酒店」「進企業」「進醫院」「進學校」科普宣傳活動,集中普及合理膳食對於增強免疫的基石作用和相關知識技能,重點宣傳奶類和大豆等優質蛋白來源,倡導樹立新食尚,推廣全民分餐制,摒棄食用野生動物的陋習
  • 【關注】江南飲食,中國版的 「地中海飲食」
    」 模式,被全世界視作健康營養的標杆。那麼,在我們中國,有沒有適合國人的 「地中海飲食」 模式暱?還真有!北胖南瘦,飲食模式最為關鍵!南北差異一直是人們熱衷討論的話題,北方人吃小麥、南方人吃大米可能是最突出的區別之一。北方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往往比南方更高,北京的超重率達40.9%, 冠絕全國;天津則以 12.2%的肥胖率,獲得了中國肥胖率的第一名。
  • 2020全民營養周——吃得營養,才是免疫的基礎!
    一場疫情,讓所有人都更加明白,我們的免疫力,才是我們健康的基石。營養,一直是免疫的基礎。2020年第六屆全民營養周即將熱襲全國啦!為推動我國營養健康事業的發展,讓營養健康意識變成公眾的自覺健康行動,提升營養在預防慢病中的作用,中國營養學會將每年5月第三周定為「全民營養周(NNW)」。2020年全民營養周即將到來,今年的宣傳口號「合理膳食,免疫基石」。緊緊圍繞免疫力,傳播營養與免疫相關知識,倡導大眾關注一日三餐,吃出我們的健康。
  • 疫情之下,如何提高我們的免疫力?
    或許,目前正在全國開展的全民營養周活動給出了答案。全民營養周,中小學活動很豐富5月17日,以「合理膳食,免疫基石」為宣傳主題的2020年全民營養周活動在全國拉開帷幕。每天適量攝入富含優質蛋白質的肉、蛋、奶、豆等食物,多吃新鮮蔬果,以補充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提高機體免疫力……」老師的「營養健康課」讓孩子們受益匪淺。一位初中生表示,「合理膳食有益健康」是他這些天上課最大的體會。「新冠疫情的蔓延,讓我們意識到餐桌上健康的重要性,科學飲食、提高自身免疫力是自我保護的最好方法。」
  • 中國發布丨專家:抗疫實踐證明合理膳食、提高免疫力、增強全民健康...
    來源:中國網2020全民營養周暨「5.20」中國學生營養日線上啟動會現場。中國網5月18日訊(記者 張豔玲)17日, 2020全民營養周暨「5.20」中國學生營養日線上啟動會在北京舉行。今年全民營養周的主題是「合理膳食、免疫基石」,「5.20中國學生營養日的主題是「合理膳食倡三減、良好習慣促三健」。本次活動倡議推行分餐制和合理膳食,關注學生營養與健康教育,文明就餐,公筷公勺,拒食野生動物,旨在讓公眾認識合理膳食對增強人力免疫力、防控疾病的重要性。
  • 全民營養周:提高免疫力少不了優質蛋白,吃這幾種食物可補充
    每年5月第三周為「全民營養周」,2020年的活動時間是5月17-23日,活動的主題是「合理膳食 免疫基石」。2020全民營養周傳播主題logo加入了奶類、大豆、雞蛋等元素,寓意優質蛋白的營養價值和對身體免疫力的重要作用。蛋白質是維持良好免疫力不可或缺的基礎營養素。
  • 【第292期】2020全民營養周-維生素ABCDE與免疫力
    【第292期】2020全民營養周-維生素ABCDE與免疫力 2020-05-21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民營養周 百勝中國肯德基關注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
    中國青年網北京5月18日電(記者 潘倩倩 實習記者 楊維瓊)2018年全民營養周活動於5月13起在全國各地鋪開。作為全民營養周的壓軸項目,5月18日,「北京在校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調查報告」在中國農業大學東校區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報告廳新鮮出爐。
  • 2020全民營養周 | 人體的免疫力是怎麼回事?
    當我們提到機體免疫力時,常有這樣的認識:「免疫力低下的人容易生病,且恢復健康的速度慢」,「免疫力過強的人容易產生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和超敏應」。免疫力就像一把雙刃劍,過高或過低都不好!免疫平衡才是我們最健康的狀態。
  • 濟寧任城婦幼保健院開展全民營養周系列活動!
    任城區婦幼保健院5月17日至23日開展以 「合理膳食 、免疫基石」為傳播主題的全民營養周宣傳系列活動。目的在於進一步宣傳全民營養,倡導科學的營養理念,引導社會和公眾對健康營養重要性的認識,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在落實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任城婦幼保健院通過網絡平臺及線下小班授課等形式,開啟2020年全民營養周主題宣傳,避免了人群聚集。
  • 2019全民營養周京啟動 -市縣新聞-食安北京-中國食品安全網
    已有大量的研究證據表明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糖尿病、肺癌等發病的風險,降低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減少便秘等消化系統疾病。4月3日,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在世界人口大國中,中國因膳食結構問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均位列第一。對中國人來說,最需引起重視的飲食問題前三位分別是:鹽吃得太多、粗糧和水果吃得太少。
  • 糖尿病人吃什麼能怎麼做能提升免疫力?營養師講給你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關於開展2020年全民營養周(NNW)活動的通知》於2020年5月17-23日,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及《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開展傳播主題為「合理膳食 免疫基石「的全民營養周活動。由於糖尿病患者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使得血漿滲透壓升高,抑制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這或許是糖尿病患者易感的根本原因。
  • 加強營養,提高免疫力,到底吃什麼好?
    飲食營養是保障人體免疫系統正常工作的基礎,對提高免疫力、降低疾病風險有重要保障作用,在當前疫情時期尤其要注意。日前,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關於是否吃粥的言論在網上引發熱議,折射出公眾對飲食營養問題的關注。吃粥合適嗎?加強營養,提高免疫力,我們該如何科學地吃?
  • 地中海飲食的七宗「最」,試管嬰兒高成功率其實可以吃出來哦
    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僅改善飲食模式這一項就可能產生良好的效果,他們發現,總體而言,在進行試管嬰兒技術前6個月內堅持地中海飲食的女性,成功懷孕和分娩的可能性提高了65%-68%,而對於35歲以下的女性來說,成功懷孕和分娩的機率更是成倍增加。
  • 瑪氏中國攜旗下品牌產品助力全民營養周 | 美通社
    5月17日,在一年一度的「全民營養周」活動如火如荼之際,瑪氏中國積極參與消費品論壇中國健康支柱與生產商、零售商行業夥伴共同推出的線上線下「健康為你」活動 -- 攜旗下品牌益達及繽善BE-KIND堅果棒產品,登陸線上線下購買平臺設立的健康貨架專區
  • 地中海飲食,蟬聯最佳飲食方式,脂肪、主食、肉類,這樣吃最健康
    研究顯示,傳統地中海飲食有助於降低膽固醇並防止其堆積在動脈中,從而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那麼,如何讓飲食更具地中海特色?其實只需要注意這6點……脂肪現在不少人都「談脂肪色變」。不少人的固有思想裡會覺得凡是脂肪都是壞東西。尤其是對於減肥小夥伴來說,更是沾不得碰不得。但其實,無論你是不是需要減肥,有些脂肪,無論什麼時候都是於身體有益的。
  • 提高免疫力,我們不只需要蛋白質
    文章來源 《生活與健康》醫學會專版 2020年5月22日星期五責編:謝文竹 記者:陳小卿 通訊員:方序 王意菁已授權《中國臨床營養網》轉載一場疫情,讓大家認識到提高免疫力的重要性。而如何提高免疫力,飲食中增加蛋白質被多次提及。
  • 吃什麼既減肥又提高免疫力?你鍾愛的食物夠營養嗎?
    今年的5月第三周是我國第六屆全民營養周,本次營養周的主題是「合理膳食、免疫基石」。營養是維持生命活動及健康的物質基礎,也是影響免疫力的關鍵因素。不管是細胞免疫,還是分子免疫,其生物構成成分主要還是蛋白質和一些微量營養素。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有關蛋白質的相關知識。
  • 2020全民營養周活動啟動,蒙牛特康力為健康生活助力
    適逢2020年全民營養周暨"5·20"學生營養日啟動,廣東省營養學會攜手蒙牛集團,特邀廣東省人民醫院營養科馬文君主任醫師開展《學生營養巧搭配 三減三健促健康》的專題講座,就防疫期間學生如何提高免疫力提供營養指引,獲得眾多網友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