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最基礎的核心素養是什麼?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弄清楚,基礎教育階段學生最重要的任務和最主要的工作是什麼?當然是學習!學知識、學品德、學勞動、學審美、學鍛鍊身體,一切都離不開學習。可是現在,讓孩子努力學習,認真學習,刻苦學習,成了老師和家長們最頭疼的事情。
因此,學生最基礎的核心素養,應該是怎樣更好地學習。這就要求解決好學習動力、學習方法和學習保障的問題。學習動力從哪裡來?為建設社會主義而學習,為實現人生理想而學習,這都是很好的學習動力。可是要讓學生明白這一點,本身就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實現。而且對於幼兒園、小學階段的學生,這個道理恐怕有點超越了他們的認知能力。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的意思當然不是說興趣可以教你牛頓定律,教你解題,而是說興趣可以引領你去學習、探索,也就是告訴你興趣是最大的學習動力。
學習方法有千千萬萬,但是要把方法轉化為自己的學習工具,那就要讓有用的方法變成自己的習慣。「好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的增長,一個人畢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
至於學習的保障,首先就是身體健康,然後是心理健康。前者屬於硬體,後者屬於軟體,軟體、硬體都齊了,電腦(或者手機)才能工作。
所以,學生最基礎的核心素養,無非是:
其實人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因為任何動物一出生,要想生存下去,都必須學會適應自然環境,學會覓食、獵殺和躲避災害。所以在嬰幼兒的基因中早已植入了對新事物的探索和學習的DNA。我們所面臨的,只是如何去激活和不斷增強這種好奇心和求知慾。用教育學的術語闡述,就是培養學習興趣。一旦培養出學習興趣,你真的不用操心孩子不認真聽課,不好好做作業,不努力學習。他的學習熱情和勁頭,你擋都擋不住。當然學習興趣也是需要不斷地去發掘和培養,不是一勞永逸的。至於如何培養學習興趣,說來話長,只能「且聽下回分解」。
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就像練成了一門行走江湖的獨門絕技。關於學習習慣,「平凡論教」公眾號中已經論述得比較充分了,下面是學習習慣的「六脈神劍劍譜」:
有了學習的動力,又有了學習的方法,那學習應該不成問題了。且慢!學習還需要「後勤保障」,那就是強健的體魄和堅強的心理素質。2020年4月21日,習近平在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中心小學考察調研時,提出了「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要求,青少年只有鍛鍊和塑造強健的體魄,才能為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提供堅強支撐。
同時,心理健康往往是人們忽略了的重要健康標誌。如果把人比喻為一臺電腦,那麼身體健康就是這臺電腦的硬體,而心理健康就是這臺電腦的軟體,只有軟體、硬體配置完整且協調統一的電腦,才可能正常運行並發揮作用。
在學生的整體素質中,健康的心理本身就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健康的心理教育是優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礎,是有效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進行智力開發的前提,是引導學生正確交往和成長的重要手段,是增進學生掌握勞動技能的保證,是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的必要條件。而關於強健的體魄,可以參閱「平凡論教」,2019年11月28日文章,「誰說體育最重要?」
無論是學習興趣,還是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是強健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質,要想配齊這三項基礎的核心素養,必須家長、學校和學生自己三方共同努力,方能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