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軍:職業教育將為市場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能型人才

2020-09-09 熱聞視窗

央廣網北京9月8日消息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教育系統經歷了一次全面檢驗,全國教育系統通力合作、克服困難,教育教學秩序平穩有序恢復。在此背景下,教育行業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後疫情時代,如何有效整合教育資源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近日,升學教育董事長兼CEO趙偉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職業教育的需求及發展空間巨大,國家圍繞職業教育的發展出臺了多項政策及指導文件,未來我們將迎來較長時間的職業教育發展的上升通道,職業教育也將在我們實現內循環與外循環的發展戰略中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能型人力資源輸出。



升學教育董事長兼CEO趙偉軍

「危」與「機」並存

趙偉軍表示,一方面,對於廣大以線下授課、線下實操、線下培訓為主要經營模式的教育機構,疫情期間的停工、停產、停學意味著業務與教學工作的全面中斷,不僅是學員無法繼續完成學習任務,連企業自身也無法正常開工。

另外一方面,對於像升學教育這樣已經全面轉型在線教育模式的企業來說,疫情帶來的影響,對於我們來說更多意味著機會。在其他線下機構停工期間,我們從2月中旬開始,就已經全面號召員工通過遠程辦公的形式恢復正常工作。為了順利復工復學,我們在2月初就第一時間組織了技術人員應急開發了移動辦公的各項業務系統,讓員工在家可以以輕鬆實現掌上辦公。由於我們一直以來主營業務都是網際網路化直播教學,所以學員在疫情期間的學習是沒有受到影響的。老師們在家裡,通過一臺筆記本,一條網線,就實現了正常的在線教學。在疫情最嚴重的2、3月份期間,我們公司的業務反而逆勢大增。

採取了以下應對措施

第一步是狠抓教師隊伍的素質提升。在教師團隊的人才構成中,我們不斷提升名校師範研究生教師隊伍的構成比例,擴大我們教師隊伍中高素質人才的構成。我們相信,只有師資隊伍的水平提高,最終才有可能帶來教育能力的提升。

第二步,在產品及教學工具上,我們高頻迭代自主研發的升學教育學習平臺,從學生的看課功能模塊,到學生與老師溝通的工具和方式,一切均圍繞學生學習需求和習慣,不斷探索優化學習路徑,實現更高效便捷學習過程。在服務上,我們致力於打造「七星級服務」,老師們能與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進行高效在線互動,為其制定學習計劃,並傳遞高效的學習方法。通過一系列的精細化運營及教學動作,讓零基礎的學生速效掌握學習方法,隨時隨地學習並同老師互動同步,達到學習目標。

職業教育應該為市場培訓和輸送高質量人才

職業教育的需求及發展空間巨大,國家圍繞職業教育的發展出臺了多項政策及指導文件,未來我們將迎來較長時間的職業教育發展的上升通道。職業教育也將在我們實現內循環與外循環的發展戰略中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能型人力資源輸出。

在這個戰略機遇面前,職業教育機構應該立足於市場需求導向及行業、產業發展導向,牢牢抓住我國在智造強國、科技興國過程中,所需要的大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切實發揮自身的教育及對於行業理解的優勢,為市場培訓及輸送源源不斷的專業技能型人才。未來,能否通過職業機構的培訓,為市場輸送高質量人才,為參加培訓提升的求職者打造一個良好的就業通道,將成為檢驗職業教育行業機構的試金石。

在這個過程中,唯有不斷投入教育師資隊伍的提升,挖掘行業特性,加深對具體需求的深入理解,並形成強有力的培訓就業體系,才是確保教育質量,提高行業競爭力的重點。

職業教育需要向更專業的領域去打磨發展

隨著新興技術的日益發展與成熟,製造力的大幅提升,以及未來面臨的產業鏈存在的外溢的可能,職業技能人員的就業問題,可能會愈發顯著。職業教育可能需要向著更富有技術含量,更專業的領域去打磨發展,而這個過程,對於培訓機構來說需要更加熟悉產業上面臨的痛點和困境,並發展出一套與培養更高層次技能人才相匹配的教育培訓體系。

另外,由於我們國家第三產業的經濟佔比日益提升,職業教育也需要向第三產業,尤其是服務行業更多的轉向轉型。未來服務行業的發展空間很大,新型技術或服務崗位工種會越來越多,職業機構要能抓住這個產業變遷的趨勢。可以說,未來對於新的行業動態,行業發展更敏銳的,並且願意投入更多教育研發的職業教育機構會更有優勢。

今年的疫情給傳統線下機構帶來的重大的打擊和影響,包括很多線下課外輔導機構,素質幼教類機構大量倒閉。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有一大批抓住了在線教育這個技術風口機會的機構,迎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包括在疫情期間,廣大的中小學校也都不同程度的使用了網際網路化的技術手段。整個教育手段,教育模式的創新,在疫情期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和促進。可以說,疫情讓教育產業的技術演進至少往前跨了5-10年。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對於積極擁抱新技術的教育企業,並且始終把發展的立足點定位在持續提升產品和服務水平上的機構來說,未來充滿了更廣闊的想像空間和機會。

相關焦點

  • 升學教育趙偉軍:秉承匠心精神,做良心教育的先行者
    團隊人數從0到1,從1到100,從100到3000,升學教育一路高歌猛進背後的本質是什麼,《大國品牌》在與趙偉軍進行深度交流後,得出了答案。關心每一個具體的人眾所周知,教學教研的開發和設計是教育企業的立足之本,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教學活動為教育企業長期發展的根基,對升學教育也是如此。
  • 高質量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為強國建設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職業教育專業覆蓋所有產業門類,在現代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新增一線就業人口中70%以上來自於職業院校。黨的十八大以來,職業教育重點加強智能製造業、精準服務業和現代農業領域重要職業和關鍵崗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為高鐵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數字經濟、現代物流業等領域培養了數以億計的技術技能人才,為我國新經濟、新技術、新業態提供了強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
  • 【紅燭照丹心】韋熊華:潛心研究職業教育教學 培養技能型人才
    韋熊華,象州縣職業技術學校老師,她17年如一日熱愛、執著、鑽研、奉獻於職業教育, 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中職畢業生,在平凡的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韋熊華在給同學們上開學第一課。第一課,韋熊華並沒有給學生們講計算機的專業知識,而是給學生們詳細地介紹職業生涯規劃,以及進行安全教育等,她希望通過第一課,讓學生們找準自己的定位,在今後學習中學到更多知識和鍛鍊過硬的本領,走上社會有更好的發展。
  • 面向未來的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如何培養
    清單背後,指向的是未來人才培養問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強調,助力解決「有原料、沒有好材料,能設計、不能優製造」問題是現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是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點突破方向。
  • 強化高職教育內涵,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鄭州職業技術學院是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面向全國招生的公辦專科學校。學院綜合辦學水平高,人才培養質量優;社會服務成效顯著,高職教育富有特色。,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工匠精神」為引領,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高等職業院校。
  • 魯昕:高質量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為強國建設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發表了系列重要論述,為新時代中國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為世界水平的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提高教育適配新發展格局能力,要從評價體系改革入手,一方面以職業教育為供給側改革的重點,優化教育結構、學科專業結構、人才結構;一方面紮根中國,引導職業教育發展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布局,助力實現既能設計又能製造、有原料也有材料的發展目標。第三,提高培養質量,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 穩就業育人才 歐米奇西點西餐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精準對接市場
    然而現實情況是,隨著產業升級,服務消費興起,一批新型職業誕生,包括西式麵點師、咖啡師、調酒師等熱門領域,陷入人才緊缺的局面。如何破解技能人才短缺難題,如何穩就業育人才,增強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能力?中國東方教育多措並舉為穩就業提供了堅實有力的保障。
  •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
    主持人:大家好,這裡是《中國教育在線》舉辦的2012年全國高校招辦主任視頻訪談活動的節目現場,那今天我們也是非常有幸的請到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的招生就業處的處長何利平  何處長:我們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是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國家公辦高等普通院校,學院始建於1958年,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一所高等職業學院,也是四川省唯一一所以農為主的高等職業學院,2006年,在教育部組織的全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學院獲得優秀級,2011年,被四川省教育廳確定為省級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立項建設單位,名列全省地市州高職學院前列
  • 三亞中瑞酒店管理職業學院:校企合作培養區域旅遊技能型人才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曉惠 通訊員 趙旋)日前,三亞中瑞酒店管理職業學院與三亞旅遊文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凱撒旅遊、海南南山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三亞蜈支洲島旅遊區、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遊區等12家旅遊企業籤署了校企合作協議,並舉行旅遊管理系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研討會
  • 濱州市技師學院: 為「民富市強」打造技能型實用型創新型人才
    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繫最緊密、與就業和民生關係最直接的教育類型,職業教育所培養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整個人才鏈上不可或缺的一環。濱州市技師學院始終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不斷為「民富市強」打造技能型實用型創新型人才。  產教深度融合、校企緊密合作,推行「教、學、練、做」理實一體化教學  2017年4月14日,濱州市技師學院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後,提出了12386總體工作思路。「1」就是用3-5年的時間跨入高等職業院校序列,進而向優質高職院校邁進。
  • 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緊缺,職教生比高材生更受青睞
    對此,教育事業應當如何把握未來,為培養高質量人才抓好規劃?新興崗位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伴隨著數位化時代的到來,市面上對於職業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單單是集成電路等這樣高科技產業人才,對於生活服務類行業也同樣有著大量的專業人才需求,所以面對當下一些新興崗位來說,發展其專業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更大,也更重要。
  • 以服務為宗旨 以就業為導向 實現職業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續發展
    會議還將討論七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徵求意見稿),這個《意見》主要是對當前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經過出席會議的同志們充分討論,進一步完善後,將由國務院轉發各地。我們要以至立同志的講話和《意見》精神為指導,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實現職業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續發展。
  • 德國製造崛起的關鍵,雙軌制職業教育體系引領職教系統化發展!
    德國製造能夠取得如此大的進步,離不開德國成熟的職業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德國特有的雙軌制職業教育體系。德國雙軌制職業教育體系是世界公認的優秀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為德國企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對德國在二戰後的快速崛起做出了巨大貢獻。那麼,雙軌制職業教育具體是指什麼呢?
  • 職業教育何以成為類型教育?
    職業教育類型地位的真正確立,離不開以夯實其經濟社會基礎為目標的國家技能形成體制再造。具體而言,包括重塑勞動光榮價值觀念,深化教育體制綜合改革;改善技能型人才就業環境,拓寬其生涯發展進路;試點區域協調性勞動力市場,培育成熟行業協會。
  • 立法保障為美國職業教育「蓄能」
    資助農工學院開設技能型專業,以滿足美國當時工農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1862年,美國第一部關於職業教育的《莫雷爾法案》頒布。該法案被稱為「贈地法案」,美國聯邦政府將其擁有的土地贈予各州,各州用土地收益興辦和資助高等教育機構,主要開設機械技藝和農業技術專業。1890年,美國再次頒布「贈地法案」,繼續向各州贈地學院提供資助。
  • 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高質量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為社會服務
    高質量發展需數量充足的技術技能人才作為支撐。近兩年來,肩負著傳承技術技能、培養多樣化人才職能的職業教育,也受到中央高度重視。在此背景下,如何推動高校培養符合產業需求的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人才,積極探索系統培養技能型人才制度,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增強職業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這成為服務高質量發展人才建設的重大課題。
  • 歐陽恩劍: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下我國高職人才培養的改革路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斷調整、逐步完善,從職業大學培養「生產、服務、建設、管理第一線工作的『應用性』人才或『實用性』人才」,到高職高專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再到「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大致經歷了探索、定型和完善三個時期。
  • 「技能型」還是「學術型」 高考該如何選擇?
    此前,教育部副部長魯昕透露,我國即將出臺方案,實現技能型和學術型兩類人才、兩種模式高考。一道現實的問題擺在考生和家長的面前:技能型高考和學術型高考,到底應該如何選擇?「中國教育的出路在於科學合理分流」「第一種高考模式是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高考,考試內容為技能加文化知識;第二種高考模式就是現在的高考,學術型人才的高考。
  • 華晨寶馬以雙元制職業教育聚焦本土人才發展
    作為率先引入雙元制教育的企業,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早在2006年便借鑑德國先進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以校企聯合辦學的方式開展了職業教育,經過多年實踐,已建立了完善、系統的職業教育體系,為汽車產業積蓄了後備力量。隨著寶馬第三工廠即將建成和大東工廠的擴建,華晨寶馬將提供5000個新的就業崗位。
  •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新華為社會提供技術人才
    隨著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與發展職業教育的聲音越來越大,職業教育的地位也越來越突顯,我國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模式、職業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那麼在大家普遍認為「本科才是最好的教育之路」的現在,國家為什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