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發布《產前外顯子組測序遺傳諮詢和報告規範》團體標準,為預防...

2020-12-23 澎湃新聞

廣東發布《產前外顯子組測序遺傳諮詢和報告規範》團體標準,為預防出生缺陷助力

2020-09-12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每年9月12日,是中國預防出生缺陷防控日,每年的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會舉辦各種活動來喚起全社會對出生缺陷防控工作的關注,提升全人群的出生缺陷防控意識。在今年的9月12日,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聯合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舉辦2020年預防出生缺陷日「同心抗疫、護佑新生」主題宣傳活動,並發布了全國首個關注高通量測序技術在產前遺傳診斷領域的團體標準——《產前外顯子組測序遺傳諮詢和報告規範》。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醫藥局局長徐慶鋒出席活動。

團體標準發布儀式

 

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醫藥局局長徐慶鋒

我省出生缺陷防控工作成效顯著

廣東產前診斷和篩查工作起步早、發展快、後勁足。上世紀80年代,廣州和深圳兩地的醫療機構就開始探索開展遺傳諮詢門診和細胞遺傳學工作,90年代我省建立了全國第一批產前診斷機構和第一批國家級產前診斷技術培訓基地,在國內較早建立產前診斷管理和評價體系。2014年起,省財政設立專項,開展出生缺陷綜合幹預項目,實施免費孕前優生檢查、地貧產前診斷和幹預補助等項目,大幅提高我省產前診斷技術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全省出生缺陷發生率連續4年下降,唐氏症候群等嚴重致死致殘性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制,重度地貧胎兒產期幹預率達90%以上。

團體標準編制歷程(02:03)

新標準為預防出生缺陷助力

《產前外顯子組測序遺傳諮詢和報告規範》由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牽頭,聯合多個產前診斷知名機構起草,是國內首個產前外顯子組測序領域的團體標準,對於產前診斷技術發展具有裡程碑意義。

《產前外顯子組測序遺傳諮詢和報告規範》團體標準主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醫學遺傳中心主任、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遺傳病分會主任委員尹愛華教授介紹,當前,基因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給產前診斷、出生缺陷防治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活力,推動我國基因病產前診斷能力不斷邁上新的臺階,但也面臨著一些風險和挑戰,如標準、規範缺失,遺傳諮詢醫師缺乏、臨床婦產科醫生遺傳諮詢能力相對滯後,對於新技術在產前診斷領域應用的局限性、風險了解不足,導致過度應用、過度幹預、解讀片面、解讀錯誤等不良後果。因此制訂《產前外顯子組測序遺傳諮詢和報告規範》團體標準非常必要。

尹愛華

尹愛華介紹,省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還將針對產前診斷和篩查管理的風險點,加強全省產前診斷的人員培訓和技術質控,督促各地各機構嚴格把握適應證、做好知情同意、規範報告解讀、正確諮詢指導,嚴格內部質控,提高全省產前診斷服務的同質化水平。

她表示,隨著團體標準的發布、宣貫和措施落實,將為規範、推進產前外顯子組測序技術的臨床應用,促進產前診斷技術,特別是遺傳諮詢能力的提高與發展、降低出生缺陷、保障人民群眾健康起到積極作用。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相約912,專家為你權威解讀《產前外顯子組測序遺傳諮詢和報告規範》
    相約912,專家為你權威解讀《產前外顯子組測序遺傳諮詢和報告規範》 2020-09-11 1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注無創產前檢測技術的拓展應用,學會團體標準工作持續發力!
    該標準是學會第六個立項的團體標準,將對基於孕婦外周血血漿游離DNA的無創產前檢測(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NIPS)技術拓展應用於拷貝數變異(copy number variation,CNV)篩查項目進行規範,包括對檢測前後的遺傳諮詢、技術指標、報告內容和標準、質量控制等內容方面進行界定和梳理,推動胎兒無創CNV篩查技術臨床應用,對預防出生缺陷意義重大。
  • 外顯子組測序應用於非免疫性胎兒水腫產前診斷
    外顯子組測序應用於非免疫性胎兒水腫產前診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0 14:15:52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Teresa N. Sparks團隊探討了外顯子組測序在非免疫性胎兒水腫產前診斷中的應用。
  • 產前檢測又一團體標準發布,專項培訓及WES專題交流會同期召開
    為進一步規範推進我國孕婦外周血漿游離DNA檢測胎兒基因組疾病項目的臨床應用,使高通量測序技術更好地為產前篩查服務。由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主辦,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承辦的《基於孕婦外周血漿游離DNA高通量測序無創產前篩查胎兒基因組病技術標準》團體標準專項培訓會,及由貝瑞基因協辦的WES專題交流會在廣州召開。
  • 安諾優達參與的國內首個NIPT團體標準正式發布
    近日,安諾優達參與的國內首個NIPT團體標準——《基於孕婦外周血漿游離DNA高通量測序無創產前篩查胎兒基因組疾病技術標準》正式發布。無創產前篩查(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NIPS)是目前惠及人群最多的基於高通量測序技術的臨床應用之一,已得到眾多醫生與孕婦的認可。
  • [基因]賀林院士:降低出生缺陷 遺傳諮詢勢在必行
    以下為提案全文:保障全民健康,降低出生缺陷,遺傳諮詢勢在必行隨著醫學與社會的發展,我國人口身體素質明顯提高,但遺傳病和癌症的發病率卻連年上升,據2012年衛生部發布的《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顯示,我國出生缺陷發生率約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約90萬例。
  • 【醫生必看】高通量基因測序產前篩查與診斷技術規範(試行)
    2015年1月15日,衛計委婦幼司發布第一批產前診斷試點單位,同時發布了高通量基因測序產前篩查與診斷技術規範(試行)。與衛計委醫政司發布的第一批試點相比,本次婦幼司發布的《通知》更為詳細。這份高通量基因測序產前篩查與診斷技術規範(試行)規定了高通量基因測序產前篩查在臨床上的適用範圍、臨床服務流程及臨床質量控制。
  • 【Nature子刊】NB Seq最新進展:全外顯子組測序可幫助識別新生兒...
    近日,該項目公布了其最新進展:一項回顧性研究表明,對新生兒血點樣本進行外顯子組測序,有助於發現遺傳性先天性代謝缺陷(IEM),這種方式可以補充基於質譜的傳統新生兒篩查測試。 在研究的發現和驗證階段,研究人員從1200名新生兒中挑選了一部分幹血點進行外顯子組測序。他們解釋說,這組樣本包括800多名已知具有IEM的新生兒,以及385個通過串聯質譜篩查得出假陽性IEM結果的嬰兒。
  • 科學家揭示英國生物庫中49960名個體的外顯子組測序數據和特徵
    科學家揭示英國生物庫中49960名個體的外顯子組測序數據和特徵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4 22:13:32 美國再生元遺傳學中心Aris Baras、Cristopher V.
  • 產業的崛起:從產前診斷到腫瘤檢測,基因測序開啟預防治療新時代
    我們將當前基因測序服務分為四大領域:研究與試驗發展(R&D)類測序、生育健康相關、腫瘤基因組學、消費級測序需求。不同子領域的發展階段和行業規律也有明顯差別,下面我們將分別討論。國內也發起了中國新生兒基因組計劃,計劃從2016年起,在5年內開展10萬例樣本的新生兒基因檢測,旨在構建中國新生兒基因組資料庫,建立新生兒遺傳病基因檢測標準,促進新生兒遺傳病基因檢測的產業化,制定新生兒遺傳病遺傳諮詢標準,聯合醫院進行遺傳諮詢培訓,完善遺傳諮詢培訓體系。因此,我們認為隨著這類公共衛生項目的落地,相對停滯的科研類測序市場有望再度迎來成長機遇。
  • 省醫開設罕見病遺傳諮詢門診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李曜)為使廣大罕見病患者及時得到診斷和治療,近日,貴州省人民醫院在省內開設首個「罕見病遺傳諮詢門診」,由省醫產前診斷中心的遺傳諮詢專家出診。「罕見病遺傳諮詢門診」開診時間為每周四上午,群眾可通過省醫門診預約掛號系統中的產前診斷中心進行預約掛號。
  • 貴州省人民醫院開設罕見病遺傳諮詢門診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李曜)為使廣大罕見病患者及時得到診斷和治療,近日,貴州省人民醫院在省內開設首個「罕見病遺傳諮詢門診」,由省醫產前診斷中心的遺傳諮詢專家出診。「罕見病遺傳諮詢門診」開診時間為每周四上午,群眾可通過省醫門診預約掛號系統中的產前診斷中心進行預約掛號。
  • 華大科技首推基於Complete Genomics平臺的人全外顯子組測序服務
    中國深圳和美國劍橋2014年7月22日電 /美通社/ -- 全球較大的基因組學研究機構華大基因旗下子公司 -- 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簡稱「華大科技」)今天宣布,在全球推出基於 Complete Genomics(簡稱「CG」)技術平臺的人全外顯子組測序服務。
  • 產前保健——遺傳諮詢、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
    一、遺傳諮詢 1.目的先證者和相關人員共同參與,讓患者和家屬了解病情及可能發生的情況,提供醫學建議,讓先證者做出正確的選擇,從而達到優生優育的目的。
  • 銀豐基因助力山東省第十四次醫學遺傳與優生學學術會議成功舉辦
    本次會議邀請了國內外知名遺傳學專家、臨床專家以及幹細胞研究專家,就精準診療與遺傳病的熱點問題、iPS細胞技術研究進展與臨床轉化應用做主題報告,為大家帶來了一場學術盛宴。大會對規範臨床基因檢測、提高臨床遺傳諮詢從業人員的技術能力、推進我省臨床遺傳諮詢體系的規範化建設有重要意義。
  • 廣東發布全國首個《城市地質調查資料庫規範》團體標準
    南方網訊(記者/黃源連)地質調查資料對於城市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為提高城市地質調查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更好發揮城市地質調查資料對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提供決策依據和技術支撐作用,2020年12月8日,廣東省標準化協會發布了團體標準《廣東省城市地質調查資料庫規範》。
  • 貴州首個罕見病遺傳諮詢門診落戶貴州省人民醫院 每周四上午開診
    為使廣大罕見病患者能夠及時得到診斷和治療,貴州省人民醫院開設我省首個 " 罕見病遺傳諮詢門診 ",由省醫產前診斷中心的遺傳諮詢專家出診。" 罕見病遺傳諮詢門診 " 開診時間為每周四上午,廣大群眾可通過省醫門診預約掛號系統中的產前診斷中心進行預約掛號。
  • 美歐人類遺傳學會發布無創產前篩查(NIPT)建議
    文中,歐洲人類遺傳學協會(ESHG)和美國人類遺傳學會(ASHG)對臨床實踐中的無創產前篩查(NIPT)提出十條建議。1、與現有的孕早期篩查方式相比,NIPT在常見常染色體非整倍體的檢測方面有著更高的準確性。然而,NIPT的陽性結果不應該作為最終診斷:有多種原因(測序的DNA既包括胎源性DNA也包括母源性DNA,其中胎源性DNA來源於胎盤以及正在發育的胎兒)會導致假陽性結果。
  • 基因測序的發展趨勢與商業模式——探討精準醫療
    精準醫療是一種基於「個人」的定製醫療模式,其以個體的組學信息和遺傳信息為基礎,以環境、生活方式、既往病史及診療方式等為跟蹤對象,搜集全方位、可量化、有前瞻性和時效性的個體數據,通過數據的綜合分析、挖掘形成有價值的醫學信息,最終設計出針對個體的最優解決方案。基因測序為個體提供連續基因大數據,是精準醫療的基礎和重要實現途徑,製藥、器械、IT 等行業巨頭紛紛布局該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