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夏娃是上帝造的最早的人。上帝先是用塵土創造了亞當,給了他生命氣息,後來為避免亞當孤獨,又用他身上的肋骨造了夏娃,做他的配偶陪伴幫助他。 上帝為他們造了伊甸園,裡面花團錦簇,碩果纍纍,遍布河湖港汊,黃金、珍珠、瑪瑙俯拾即是。
上帝告訴他們,可以享用伊甸園的一切,但是那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不能吃,吃了就必死無疑。可惜亞當夏娃偏偏在蛇引誘下吃了禁果,受到上帝懲罰,被逐出了伊甸園,從此開始了與罪相伴的生活。
這個故事與人的命運緊密相關,告訴我們人類的原罪是什麼:
A.原罪的含義
原罪( original sin),最早的罪,這是人類第一次犯罪;也是最根本的罪:不聽上帝的話,吃了上帝禁止人吃的果子,也就是不信主(上帝),自行其是,照著自己的主意生活。
B.原罪是人最容易犯的罪
根據《聖經》的描述, 人們自然會想相反的情況:如果亞當夏娃不吃禁果,那麼後人就不會遭受上帝的懲罰。人們把這看作是一次不經意的偶然性犯罪。
其實,吃禁果雖然是亞當夏娃的選擇,他們有自由選擇吃,也有自由選擇不吃,但是他們的選擇很有代表性。設想任何人遭遇這種情況會怎麼做:有人看起來很關心和同情你,告訴你那件被禁止的事其實是可以幹的,那件事有意想不到的美妙,在這種情況下,只是為了好奇,你也很可能選擇違禁,去嘗試那果子的美味。
所以,懷疑和不信上帝,轉而與叛逆之語產生共鳴,是人最容易犯的罪。始祖只是代表人類犯了那罪。正因為如此,所有人都擔當這原罪的後果。
C.原罪表現了罪的本質
罪的本質就是破壞和諧,把世界搞亂,逸出上帝建立的秩序。
這句話具有明顯的挑撥性。亞當夏娃知道自己是上帝所造,他們原是與神合一,不分彼此的,就像一家人。但是蛇把「你們」與「神」分開了,說他怕你們與他一樣,這樣想問題的方式就是分裂式的,有了兩個具有不同利益的主體。而在這種分裂中,夏娃就更加體會到蛇對人是同情體貼的,因為它在兩個彼此分裂的主體中選擇站在「我」一邊,為「我」的利益著想。
從此,人對神有了猜忌、懷疑,人有了主體感,他與世界也有了對立。罪的侵入把世界搞得支離破碎,人與人、人與神、人與世界之間彼此不和。這就是世界敗壞的開始。
D.原罪的罪性確鑿
繼而,當上帝問責之時,他們彼此推脫責任:亞當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而夏娃則說「那蛇引誘我,我就吃了」。這說明他們清楚地知道這麼做是錯的,是罪。
吃禁果雖然是夏娃首先做的,但是其後果對於亞當乃至任何人都是一樣的。當亞當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的時候,我們可以聽出他對上帝的遷怒:那個女人是你給我的,她是禍害,你也逃不脫干係。
蛇成功地使人與上帝分裂了,上帝成為亞當的指責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