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老師微信和我說:你家孩子注意力老不集中,一上課就動這動那的,很難專心致志的去做一件事情。其實我也非常的頭疼,常常陪孩子一起完成一件事情,他總是會一會動這個一會動哪個。十分的無奈。
你能不能定定的坐幾分鐘,是不是屁股有針扎你啊?我教你做作業,你動來動去幹什麼呢?你真的是三分鐘熱度啊,都不能好好完成一件事情嗎?
我常常會覺得很生氣,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的這個行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父母有著很大的責任。
如果你作為父母,有以下的行為,卻不自知這些行為是在害孩子,那麼你應該好好看看啦。
孩子回到房間,想要做自己的事情,這個時候,你推門問:「兒子,今天晚上想吃什麼?媽媽給你煮。」再過十分鐘,你又推門進來,問:「兒子,你餓不餓,要不先吃點水果墊一下肚子。」,正當孩子以為你不會進來了,準備全神貫注的進入學習狀態的時候,你又推門進來問:「兒子,你昨晚脫的襪子在哪裡,我準備給你洗,但是今天沒有找到。」
孩子不斷地被打斷,無法進去精神集中的狀態,而父母卻以為只是在關心自己的孩子,沒有想過會給孩子帶來這樣不好的影響。在孩子精神高度集中的時候,家長習慣性打擾孩子,是破壞孩子專注力的最大禍根。在孩子專心做某件事的時候,家長別一副急躁的性格,很多問題等孩子休息的時候問也不為遲。
輔導孩子做作業是非常讓家長頭痛的事情,每次都要寸步不離的盯著才行。所以很多父母委屈自己丟下手裡的事情,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一定會100%的坐在孩子旁邊,連眼珠子都一直擱置在孩子身上,生怕孩子偷一會兒懶。但當家長不在旁邊盯著的時候,孩子就不會認真的完成,你盯著他就做,你不盯著他就這弄弄那弄弄的。
家長過分的監督,會讓孩子形成依賴思想。針對這一現象,需要讓孩子知道事情的後果程序,比如制定時間表,要在規定時間完成,時間一到就不能繼續了。如果沒有完成,第二天到學校因為沒有完成作業而導致被批評,下次就不會那麼鬆懈了。
很多時候,如果才算陪伴孩子,對於這個很多人都有些誤區。覺得只要待在孩子身邊就可以啦,但是在孩子身邊做什麼卻沒有太多的要求。很多父母會在孩子身邊看著自己喜歡的電視劇,絲毫不考慮手機裡面的聲音會不會給孩子帶來幹擾,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很多壞習慣的養成,都跟父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特別是我們做高鐵的時候,最害怕的就是在自己所在車廂裡面有孩子,想睡一會覺,那孩子又吵又鬧的,完全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孩子作業的時候,有哪些地方是家長需要配合的?除了別打擾孩子外,家長之間聊天的聲音、看電視的音量,都應該適當調低。生活中,總有一些家長,說話自帶免提,好像自己小聲一點別人就不見一樣,殊不知自己的分貝已經遠遠超過了手機免提的聲音。
長期給孩子知道一個吵鬧的生活環境,是導致孩子靜不下心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當孩子靜不下心之後,就開始這裡摸一摸,那裡翻一翻,一會兒咬咬筆頭,一會兒在橡皮擦上塗塗畫畫……當孩子在專心學習的時候,家長要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別個孩子造成幹擾,這樣會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