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由沃卓斯基姐弟及湯姆·提克威聯合執導的影片《雲圖》重拾近一個世紀前格裡菲斯未盡的藝術野心,以恢弘的氣勢、龐雜的結構、6段相對獨立而又相互交織的故事,為觀眾奉獻了一道絢爛的電影拼盤。
網易娛樂2月1日報導 (文/蘇濤)將近一個世紀前,D.W·格裡菲斯導演了一部史詩性的巨片《黨同伐異》(Intolerance),這部影片由四個不同時代發生的故事構成:巴比倫的陷落、耶穌基督的受難、法國的聖巴託羅米宗教大屠殺,以及二十世紀初美國的勞資衝突。雖然複雜的結構、超前的電影觀念,以及偏執的意識形態,令這部野心勃勃的巨製遭遇商業上的巨大挫敗,但是格裡菲斯對電影形式的探索卻永遠地鐫刻在世界電影發展的裡程碑上。20世紀下半葉以來,受到包括法國電影新浪潮在內的歐洲藝術電影的衝擊,以及新好萊塢電影的推波助瀾,電影在結構及形式上的探索日益多元、豐富,類似《黨同伐異》這樣的由幾個相對獨立的小故事組成的電影已不再是新鮮的藝術表達手法。近年來,類似結構的電影更是層出不窮,例如昆汀·塔倫蒂諾的《低俗小說》、安東尼奧尼的《雲上的日子》、曼徹夫斯基的《暴雨將至》、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多的《巴別塔》等作品,均見證了創作者在探索電影藝術形式上的種種嘗試。
2012年,由沃卓斯基姐弟及湯姆·提克威聯合執導的影片《雲圖》重拾近一個世紀前格裡菲斯未盡的藝術野心,以恢弘的氣勢、龐雜的結構、6段相對獨立而又相互交織的故事,為觀眾奉獻了一道絢爛的電影拼盤,更兼之多位明星的出演,使影片在全球票房均有所斬獲,更獲得多項奧斯卡獎提名。本片獨特的創作方式亦頗值得關注,該片並非由一名導演獨立執導,而是由沃卓斯基姐弟與湯姆·提克威分別執導不同的幾段故事。由此觀之,《雲圖》最值得關注的地方,是三位風格鮮明的創作者如何將6個發生在不同年代、不同地點,且相對獨立的故事串聯起來,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事實上,6段平行的敘事並非完全沒有聯繫,而是被創作者巧妙地連接起來,例如,第2段故事,即1970年代的美國,由哈莉·貝瑞飾演的記者路易莎·雷介入一起核電站醜聞的調查,一名試圖向她揭示真相的科學家思科史密斯正是第5段故事的主角;再如,第5段故事中落魄的同性戀音樂家羅伯特·弗羅比舍(本·衛肖飾)在閱讀《亞當·尤因太平洋日記》的書,而這正是影片的第2段故事;又或者,張海柱攜星美-451(裴鬥娜飾)出走,他們觀看了一部名為《卡文迪什蒂莫西的苦難經歷》的影片,而這正是影片的第4段故事;再比如,特麗莎·雷和羅伯特·弗洛比捨身上都有一塊特別的胎記,導演通過這個細節暗示第3段故事與第5短故事之間的內在關聯。
除了採用上述方式使不同的故事發生關聯之外,導演還大量啟用同一演員出演不同故事中的角色,並以此達到瞞天過海、「絕地天通」的目的。如湯姆·漢克斯飾演了第1段故事中地球大毀滅之後倖存的扎克裡、第2段故事中試圖竊取亞當·尤因錢財的無良醫生、第3段故事中的科學家薩克斯,以及第4段故事中鋃鐺入獄的作家。啟用同一名演員出演不同角色,固然有控制成本的考量,但更重要的還是希望以此引導觀眾對不同故事之間關聯的思考。在我看來,這種策略相當成功,高超的化妝特技幾乎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在影片結尾處,當同一名演員飾演的角色逐一出現時,相信會令不少觀眾大呼:「原來是他/她!」
不同於《黨同伐異》、《雲上的日子》等影片逐一講述幾個小故事的敘事策略,《雲圖》將6個故事並置,情節的推進是交叉進行,這無疑是一個大膽而具有挑戰性的嘗試。在這個過程中,剪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選取適當的剪輯點,將不同的時空連接起來,而又不顯得生硬、牽強,是創作者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我看來,創作者在剪輯時採用了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是通過某個相同的動作將不同時空連接,如思科史密斯打電話給特麗莎·雷求助,下一個鏡頭便切至潦倒的書商蒂莫西給銀行打電話諮詢自己的帳戶存款,這樣,打電話求助的行為,便順理成章地將兩個時空連接起來;再如,上一個鏡頭是「反抗聯盟」的指揮官張海柱攜星美-451在逃避追捕的過程中通過兩座高樓之間的狹窄通道,鏡頭旋即切至黑奴奧拓華在狹窄的桅杆上疾走,這兩個鏡頭之間的聯繫不僅在於環境的相似,更在於人物追求自由、反抗不公的努力如出一轍;接下來,布諾海夫舉槍瞄準黑奴的鏡頭,被切至追蹤而來的飛行器向張海柱射擊的畫面——依然是利用相似的動作把兩個不同的時空連接起來。第二是用相同的意象或事物將不同時空組接起來,如張海柱和星美-451炸毀通道,鑽入井蓋,鋪滿銀幕的水花席捲而來,鏡頭馬上切至特麗莎·雷駕車墜海、被困水中的鏡頭,水這一共同的意象成了兩個鏡頭的聯結點。第三種是將具有邏輯關係的動作或對白剪輯在一起,如扎克裡受老喬治的蠱惑,拔出刀準備刺向麥克尼姆(哈莉·貝瑞飾)的鏡頭,切至喬對特麗莎·雷說「他們會殺了你」。第四種是將不同人物相似的境遇剪輯在一起,例如上一個鏡頭是蒂莫西被困在精神病院的鏡頭,畫面隨即切至星美-451被囚禁的情景,相似的境遇自然而然地帶出了兩個不同的時空。第五種是採用聲畫錯位的方式剪輯,例如星美-451在赴死之前有一段對白,「死亡只是一扇門,一扇關上,另一扇打開」,而畫面則切至第2段故事中歷經磨難重回故鄉的律師亞當·尤因與妻子蒂爾達(裴鬥娜飾)重逢的畫面,利用聲畫的錯位,導演將人物重獲心靈重生的意圖揭示得淋漓盡致。第六種將不同時空聯繫起來的方式,是某個相同的理念,例如,女巫在佔卜時說道,「我們的生命不僅屬於自己,由生到死,皆與他人息息相關,善行或惡行都孕育這未來」,與這個海明威《喪鐘為誰而鳴》式的對白相對應的,則是一組快速的蒙太奇組接,體現這一箴言的幾個人物和時空統統被剪輯到一起。
在我看來,貫穿6段故事的核心,便是某些共通的、亙古不變的人性因素,例如追尋自由、自我救贖、與命運的抗爭,以及同情、愛情、貪婪、冷酷、自私等——一言以蔽之,影片表達的是西方的普世價值觀。大毀滅後的地球,扎克裡協助先知麥克尼姆完成自救,既是對命運的抗爭,又是對現代文明的一次拷問;亞當·尤因經歷一場劫難,最終被一名黑奴所救,也因此徹底改變了種族主義的立場,投身廢奴運動;一心要查出核電站醜聞的記者特麗莎·雷不向惡勢力低頭,最終找到真相;債臺高築的出版商蒂莫西經過一場鬧劇式的冒險,逃脫了《飛越瘋人院》式的情景,坐在書桌前「與索忍尼辛一道繼續與世界抗爭」;才華橫溢的同性戀音樂家弗洛比舍重塑自我,以生命譜寫《雲圖六重奏》,在與命運的較量中吞槍自戕;在「奧威爾式」的情境中遭受剝削的複製人星美-451,最終選擇以一種聖女貞德般的姿態自我犧牲,以此作為對不公秩序的反抗,創作者在表達對自由追求的同時,無疑也投射了某種西方的意識形態。凡此種種,無一不是在講述關於人或人性的故事,影片價值觀的傳遞便建立在這個基礎上。以此反觀中國電影,我們不禁要問,我們的電影又能傳遞什麼樣的價值觀呢?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