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就業季 聽聽用人單位想要什麼樣的大學生?

2020-12-17 國際在線

作為用人單位,企業更需要有潛力、可塑性強的高校畢業生。招聘時,企業在注重能力的同時,也看重人品和職業道德修養,擁有大局觀和社會責任感的大學生受青睞。不少企業還展開較大規模校園招聘,設置培訓項目、課程和比賽等,幫助大學生更好就業。

正當就業季,記者採訪了北京、杭州、上海的多家企業,談談用人單位想要招聘什麼樣的大學生。

招聘看哪些

看能力 看人品

經採訪發現,具有大局觀、綜合素質好、社會責任感強的畢業生最受青睞。

58英才招聘研究院院長李妍告訴記者,根據58英才招聘研究院的數據研究發現,企業往往更加看重學生的社交能力、人際理解力、快速適應環境的能力。近年來,高等教育階段越來越重視對學生軟素質的培養,各大高校也與企業合作積極探索,為社會培養出大量具備較強綜合素質的校園人才。

在大學生招聘時,霍尼韋爾主要通過軟性技能、行為習慣、潛在領導力以及學習能力四個維度來考察。考察從校招的第一印象就已開始,此外還設置「霍尼韋爾的一天」活動,在園區,由霍尼韋爾的高管來做分享,同時讓大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進行測試和面試,由人力資源和用人主管對此打分。通過活動篩選的優秀大學生將進入公司實習,基於用人經理的反饋以及實習大學生和霍尼韋爾雙向選擇的意願,最終選擇合適的優秀大學生加入霍尼韋爾。

阿里巴巴在招聘時會重點考察三個方面的內容,校園招聘負責人劉湘雯以技術類應屆同學的招聘為例介紹:首先要考察的是學生的基礎能力,比如本科生的學習成績,研究生的論文發表及研究項目情況等。相應的,在筆試環節,會安排一些編程測試。其次會考察應聘人員的成果,比如考量前來應聘的大學生攜帶的設計和研究成果,看看這些研究成果有沒有向產品轉化的能力。第三是價值觀層面的考察。

劉湘雯說,「聰明,樂觀,皮實,自省」是阿里巴巴對所有即將加入阿里的年輕人的期望。「聰明」指的是專業的能力和開放的思維,智商與情商都高;「樂觀」意味著始終充滿好奇心和樂趣;「皮實」意味著內心強大,能夠正確對待挫折,抗壓能力強,面對壓力能夠有技巧、有策略地化解;「自省」要求應聘者能保持經常反省自身的好習慣。面試中,我們會通過一些問題,去考察應聘者是否在價值觀上具備這些素質。

北京首農食品集團三元食品在看重能力的同時,更看重個人的人品和職業道德修養。「好人品、正能量永遠是職場上成功與晉升的基石。」人力資源總監李萍說。除了人力資源招聘科學化的測評工具外,三元食品還會通過面談與無領導討論方式,發現大學生的性格本質與自身修養。

最想要啥人

有潛力 可塑造

企業是想要一來就能獨當一面的「成品」,還是「潛力股」?

三元食品的選擇是後者。李萍說,一方面,成熟企業的核心技術團隊已經形成,他們具備了培養、傳授專業技術的能力與水平,因此需求量基本趨於穩定;另一方面,成熟企業具有良好的、規範的培養環境與發揮平臺,能夠利用企業文化、管理制度、頂崗輪崗實習、工作成果展示、封閉式訓練營、導師制等形式多樣的內容,培養、引導新員工成為認同公司企業文化的合格員工。

阿里巴巴也認同這個選擇,劉湘雯說:「新人可能並不是完美的『成品』,但給企業帶來了活力、新穎的思考角度。所以,目前我們的校園招聘是『招培一體化』的,也就是說,我們會將招聘和對新人的培訓結合起來。在大學生入職後的第一年,我們會通過各類培訓幫助他們更快地適應企業氛圍,掌握職場所需的基本技能,完成從『校園人』向『職場人』的轉變。」她介紹,目前,阿里巴巴的團隊領導裡面也有不少是從大學生入職開始,一路成長起來的。

霍尼韋爾中國區人力資源總監沈雁介紹,霍尼韋爾的人才考評常用九宮格體系,橫縱坐標分別反映的是行為和業績。在招聘的時候,霍尼韋爾更看重行為,因為業績還可以通過公司行之有效的培訓體系進行培養。

李妍說,不同企業招聘需求不同。就校園招聘而言,各類企業都本著人才培養的目的為未來儲備可用之才,因此畢業生身上所具備的潛力尤為重要。對於研究生群體,企業往往會看重他們過往的社會實踐和項目經驗。對於本科生而言,企業更為關注他們是否具有可塑性。

此外,關於大學生學歷的問題,李妍說,近年來,各地都在加強「雙一流」大學建設,突出學科優勢,推進高等教育全面發展,為社會輸送更多高水平專業人才。同時,企業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不再一味鎖定名校畢業生,而是更看重崗位匹配度、學生的軟素質、與企業價值觀的融合度等因素。

「學歷和學校背景是我們招聘過程中的一個因素,但能力才是我們決定是否錄取一個新人的關鍵。招聘過程要經過各個方面的衡量和比較,阿里巴巴沒有對於重點高校大學生的偏好,也不會在學歷上設置任何『隱形門檻』,我們始終堅信『能力取勝』。」劉湘雯說。

今年啥計劃

既招聘 又培訓

在開展招聘的同時,企業有哪些舉措幫助大學生就業呢?

李妍表示,58集團每年都會通過秋季與春季兩次大規模校園招聘為畢業生提供大量工作與實習機會。同時,還邀請目標學生走進58集團參與開放日活動,近距離體驗公司文化。此外,58集團旗下中華英才網每年為大量企業客戶提供校園招聘外包服務,幫助用人單位尋找符合其需要的應屆畢業生。

阿里巴巴目前每年招聘應屆大學生1000人左右。除招聘外,阿里巴巴還較為注重人才儲備。一方面,積極促進產業界和大學的交流,開發面向大學生的課程,並深入參與和大學聯合辦學,比如和部分高校合作成立的阿里巴巴大數據學院,學生可以通過高考的招生進入這個二級學院來學習大數據、雲計算、AI等跨界的融合交叉學科。另一方面,通過舉辦面向大學生的比賽,使他們更好地積累經驗,用於未來的就業場景之中。比如,阿里巴巴大數據競賽,讓高校學生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有機會學習和利用阿里巴巴的大數據和雲計算平臺,嘗試解決真實的業務與社會問題。

三元食品從2016年開始出臺管理培訓生項目。從管培生的界定(通用型、定向型)、培養規劃(四個階段)、考核與淘汰、激勵與使用等方面策劃,讓管培生在公司跨部門頂崗輪崗,了解公司業務運營流程,熟悉崗位工作情況,經過考核後安排定崗,並逐步培養可勝任更高層次管理需要的應聘畢業生。

霍尼韋爾每年招募100名左右的大學畢業生,除了管培生項目和「星計劃」大學生創新大賽外,還實施「霍尼韋爾卓越科學與工程計劃」。通過該計劃,霍尼韋爾每年邀請1—2位諾貝爾物理學或化學獎得主訪問中國,與大學師生分享其個人學習、科研和工作的親身經歷,探討科學和工程的重要性以及對企業研發、新產品開發等領域的影響,激勵廣大學子探索和從事科學和工程事業。本報記者 王昊男 勵 漪 方 敏 周珊珊

相關焦點

  • 技工院校就業有優勢,哪些類型的畢業生用人單位不歡迎?
    大家都知道,2020年是就業最難季,因為有800多萬大學生畢業,再加上一些海歸及以前沒就業的往屆畢業生,而因新冠疫情影響世界經濟,對中國的企業也有衝擊,因此2020年可謂是最難就業季。儘管就業非常困難,但對於技工院校來說,似乎影響不大,技工就業有很大優勢,技工還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就是這樣的就業環境下,還有些技工竟然找不到工作或者被用人單位辭退。
  • 用人單位性別歧視明顯 造成女大學生就業難
    國家一直強調男女平等就業,但不少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卻有明顯的性別歧視現象,造成女大學生就業難。但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國家一直強調男女平等就業,但清遠不少用人單位卻放言只招男性,主要原因是「男強女弱」、「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不少用人單位的頭腦中,性別歧視不僅影響到女性進入勞動力市場後的職業選擇,同時也影響用人單位的招聘行為,造成女大學生就業難。
  • 2021年,900多萬大學生將畢業,最難就業季,即將到來?
    意味著,明年將有接近1000萬大學生畢業!於是乎,許多人開始擔心,這麼多大學畢業生畢業後,該幹嘛呢?明年,會不會是史上最難的畢業季?因為在過去二十多年間,幾乎每一年的畢業季,都會有:關於史上最難就業季的討論。記得以前,我們的大學畢業生,是包分配的,畢業之後,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自然會有公家,給你安排工作。但是後來,大學就業制度改革之後,大學畢業生就業之後,需要自謀出路,自己到市場,尋找工作。
  • 畢業季 探就業:大學生想找啥工作
    開欄的話    5月初,就業季已經過半。不少畢業生已經找到了工作,沒找到的還在奔忙。    數據顯示,今年高校畢業生預計達820萬人,比去年多出25萬,就業壓力不小。但各種促就業政策、各地引才政策的出臺,給穩定就業夯實了基礎。本版聯合本報中央廚房碰碰詞兒工作室,推出系列報導,從大學生想找啥工作、企業需要啥樣人、學校能幫什麼忙、政策如何來助推等方面,關注並促進大學生就業。    畢業生找工作的時候,什麼是他們最關心的?找工作過程中他們又有哪些苦惱?面對選擇他們如何取捨?需要什麼幫助?
  • 大專生就業,如何突破用人單位對學歷的「壁壘」找到心儀的工作?
    又逢每年的畢業季,升學考試季。有魚躍龍門金榜題名對未來充滿信心和激情的畢業生,也有一年一度邁出校門踏入未知世界及未來的的畢業生。對於畢業季的應聘浪潮,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面對畢業浪潮,用人單位人事部門磨刀霍霍大量招兵買馬。
  • 蘭州交大召開「建言獻策 助推就業」用人單位座談會
    中新網甘肅新聞9月13日電 12日,蘭州交通大學在甘肅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建言獻策 助推就業』用人單位座談會」。會議邀請了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寧波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中車蘭州機車有限公司、蘭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甘肅分公司以及18家鐵路局的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就人才培養及大學生就業工作進行座談交流。
  • 大學生違約行為引爭議 用人單位稱交錢也不放人
    大學生違約行為引爭議 用人單位稱交錢也不放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20日 04:12 來源:   大學生違約行為引爭議 用人單位難接受交錢也不放人
  • 874萬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季」怎樣了
    這個被稱作「史上最難」的就業季,應屆畢業生們找工作找得怎樣了?8月13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和智聯招聘組成的「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課題組發布的《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下稱《報告》)顯示,課題組依據招聘平臺大數據,將6月份仍在求職的應屆大學生識別為「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值得注意的是,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中,女大學生比例比男大學生高17%。
  • 20萬大學生失業!越南就業季為何越來越難
    近段時間以來,各國媒體都爆出本國「最難就業季」。鄰國越南自然不例外。越南國土只有30萬平方公裡,但是人口卻不斷爆發性增長,到現在快接近1億人。越南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越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失業大學生人數已達到19.25萬。
  • 就業歧視警示研究生教育現狀 畢業季難就業學生壓力大
    如今,在大學生就業市場上,陳達嘴裡的「好出身」絕不是個新鮮詞,而是很多像他一樣本科就讀院校不是那麼光鮮的畢業生們,頻頻遇到的尷尬——但凡條件好些的用人單位,從高校、政府到事業單位以及國企、民企、外企,都在其招聘啟事上白紙黑字地明確強調,「本科非985、211高校,不予考慮」,這種「狠挖出處」的招聘要求,也被畢業生們無奈地稱作「學歷查三代」。
  • BOSS直聘大學生求職指南:就業的正確姿勢
    一、畢業生就業的正確流程大學生在就業時,要與單位籤訂《就業協議書》(又稱三方協議),該協議具有法律效力,違約要賠償,籤訂勞動合同後失效。然後大學生需要攜帶報到證去單位報到,完成檔案轉移手續。如果需要遷移戶口的話,還需要帶上戶口遷移證。二、籤約需要考慮哪些工作待遇和前景?①工資要注意分清稅前稅後工資,一年發多少個月或年底是否雙薪等。
  • 大學生就業遭遇最難一年,破解需從五個角度發力,鼓勵創業行不通
    年年都能聽到最難就業季,不過2020年要明顯更難,但是與之後數年相比,也許還不是最難。2020年高校畢業生達到874萬,再次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加上各類回國的留學生近60萬,兩項合計就高達934萬人。就業難,源自擴招。當年的大學畢業生可以視為精英,而今天卻因太多淪為普通,一些單位招聘更是直接設定985、211院校的門檻。就業難,就在於經濟增長沒有能力全面消化擴招後的大學生,沒有創造出相應的崗位和滿意的福利待遇。
  • 長沙醫學院招生就業處致用人單位的一封信
    尊敬的用人單位:天儀再始,華章日新。值此新春佳節之際,長沙醫學院招生就業處率全校2021屆畢業生、海內外校友向用人單位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長沙醫學院招生就業工作的各級領導、社會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美好的祝福。過去的一年,我們實「鼠」不易。
  • 「後疫情」就業季:衝擊 「就業難」與「求賢若渴」
    萬象「後疫情」就業季909萬,這是教育部剛剛給出的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對於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來說,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今年的就業季顯得更加具有挑戰性。提早規劃職業生涯、積極參與招聘活動,不少大學生選擇在秋招時就提早拿下offer;也有大學生不再盲目跟風追逐「鐵飯碗」和「一線城市」,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在基層創出天地。
  • 大學生就業焦慮:「就業幾乎是我人生中迄今遇到的最大困難」
    記者了解到,在畢業季,確實有一部分大學生一談起畢業和找工作就心煩意亂,甚至害怕參加招聘會;想到要去面試就失眠。當看到別的同學找到了工作,自己就深感焦慮。尤其是看到平時績點比自己低了一大截的同學都找到工作了,心裡的煩躁就更難言說,覺得自己怎麼突然掌控不了自己的命運了。
  • 叮~綿職院就業處致用人單位的一封信
    致用人單位的一封信>尊敬的用人單位:首先誠摯感謝貴單位長期以來對我校就業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目前,我校2021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已經全面啟動,真誠歡迎各用人單位走進我校,廣納賢才!對來校招聘畢業生的用人單位,我們將竭誠為廣大用人單位提供良好服務,免費提供單位招聘場地、宣傳設備設施、招聘信息發布等多種服務,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搭建一個良好信息交流與就業雙向選擇的平臺。
  • 模擬招聘會大學生學賣麻花 錄像供用人單位參考(圖)
    學校派出攝製組全程記錄,錄像資料將提供給用人單位參考  昨日,磁器口,大學生們在向顧客推銷麻花 記者歐陽祖兵實習生梁傑攝  重慶商報訊(記者鄭三波實習生陳曦希)昨日上午10時許,一群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在磁器口學賣麻花,在畢業前學習與人溝通,為應聘作準備。
  • 大學生就業到了最艱難的時期嗎
    #大學生就業到了最艱難的時期# 大學生就業已經到了最最艱難時期!沒有之一2021年大學畢業生再創新記錄,超過900萬大關,達到909萬!前些年媒體喜歡用一個詞:史上最難就業季。其實但凡有點常識就知道,近30年每年都是史上最難就業季,每年大學畢業生都在增長,你應該慶幸今年畢業,明年只能更多,超過1000萬是轉眼的事情。
  • 「後疫情」就業季:有人覺得就業難,但不少地方仍求賢若渴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觀察到,當近千萬的大學生湧入求職市場,每一個畢業生都為避免受到疫情衝擊而早早作好了求職準備。而高校、教育部門、用人單位也在通過各方努力,不斷拓展資源,指導就業工作,為大學生就業保駕護航。
  •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丨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怎麼算?
    用人單位錄用殘疾人為在編人員或依法與就業年齡段內的殘疾人籤訂1年以上(含1年)勞動合同(服務協議)從事勞動的,且實際支付的工資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方可計入用人單位所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快助提醒您:用人單位在職職工數、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都是以籤訂的勞動合同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