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小悅是985高校的畢業生,如今在500強國企工作,周圍有些同事經常嘲笑她:「名牌大學畢業又怎麼樣?還不是和我們這些普通院校的畢業生拿著同樣的工資,上好學校有什麼用?」
每次聽到同事們這樣說,小悅都非常傷心,也很焦慮,不知道該怎麼做來改變這種現狀,也不知道努力方向在哪裡。
名牌大學的教育背景,是人生中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這是普通院校的畢業生無法得到的,雖然現在拿著同樣的工資,但兩者的工作狀態、處理問題的角度、對未來的規劃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差距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拉開。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考驗的是一個人的綜合能力,不用在意別人怎麼說,只需要做好本職工作,努力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用業績和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一、同一起跑線的人,擁有的能量卻千差萬別
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和我同時進單位的一位同事張建,就是一朵「奇葩」,因為在他眼裡別人都是「菜鳥」。二本畢業的張建,因為所學的專業與工作最對口,他就認為自己很厲害,經常說名牌大學畢業有什麼用,還不是和他做著同樣的工作。
知道了他的品性以後,大家都不怎麼搭理他,各自的崗位上努力著,而張建抱著僥倖心理,每天工作渾水摸魚,工作能力一直在原地踏步。三年以後,曾經被他嘲笑的名牌大學畢業的同事,有的出國深造了,有的調去科研單位工作,即便是普通本科畢業的同事,也都去了更好的部門,而張建還在基礎的崗位上,做著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工作。
看問題的時候,不要只看表象,同樣是職場新人,所有人看似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都沒有工作經驗,但每個人擁有的能量卻差距很大,不要讓暫時的優越感蒙蔽了雙眼,沒有到最後,誰都沒有資格嘲笑別人。
二、發揮自身優勢,穩步提升工作能力
聽了同事的話,小悅的內心會有些不平衡,她覺得憑什麼自己接受了那麼好的教育,卻和普通學校的學生一起工作,還拿著同樣的工資?
有這樣的心裡落差很正常,這也畢竟是不爭的事實,與其和同事們狡辯,不如加倍努力,發揮自身的優勢,把在學校培養的好習慣、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都充分運用在日常的工作、溝通和交流中,儘快熟悉工作流程,不斷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同樣的工作,不同的人做會有很大的差別,一些職場人在工作之餘會堅持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接受新的挑戰,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成長速度會超過很多人,雖然現在工資低了一些,一旦能力有了飛速的提升,升職加薪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難免會聽到一些不中聽的話,不用太當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儘快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三、努力提升自己的學習力
世界500強公司埃森哲戰略大中華區總裁餘進說:
「我真正開始學習是參加工作以後,雖然以前在學校的學習成績也非常好,但那都是在外在動力的驅動下,被動式的學習。但是工作以後,學習就是一種自發的主動行為了,很多東西沒人教你,你需要靠自身的內驅力去學習,所以,一位優秀的職場人,學習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必備能力。「
能考上名牌大學的人,學習能力非常強。很多人進入職場以後,就不再學習了,認為以前學的知識已經夠多了,工作以後就可以好好享受美好的生活了,這種想法影響了很多人的職業發展。
工作以後,看似每天都在重複著近乎相同的工作內容,其實需要學習的內容非常多,除了專業知識和技能,還有為人處事、語言表達、解決問題、思維方式、格局力等方面的能力,這些都需要通過學習來提升,學習的內容比在學校的更寬泛、更有深度,難度也更大。
不要浪費了自己強大的學習力,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不要放棄學習的腳步,技多不壓身,知識永遠都是我們的能量源泉,也會幫我們抓住更多的機遇。
四、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就是給自己做一個短期和長期的奮鬥目標,就好像上學時的學習計劃一樣,讓自己清楚每天、每周、每月、每年應該做什麼,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有了目標的人生,就像有燈塔指引的船隻,不會隨風亂飄,而是會向著一個方向努力奮進。
很多人參加工作以後,認為沒有做職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拿著固定的薪水。沒有了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就失去了動力和方向,每天僅限於完成領導安排的工作,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應該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成長速度比較慢。
與其羨慕別人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就,不如做好自己的規劃,每天都進步一點點,不斷向著自己的目標奮鬥,努力成為更優秀的職場人。這個過程雖然比較辛苦,但會帶給我們理想的結果和收穫。
總結
職場如同一個小型社會,什麼樣的人都有,面對一些不中聽的言論,不要過分在意,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值得做的事情上,抓住一切機會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用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實力,讓曾經嘲笑你的人羨慕你的成就。
*大大的人人兒D:原500強國企員工,堅持早起、寫作、學習,每天分享職場、成長乾貨。生活不易,成長還要繼續,職場路上,我們一起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