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大學畢業生被同事嘲笑?學歷不是萬能的,能力才是真本事

2020-12-18 大大的人兒

鄰居小悅是985高校的畢業生,如今在500強國企工作,周圍有些同事經常嘲笑她:「名牌大學畢業又怎麼樣?還不是和我們這些普通院校的畢業生拿著同樣的工資,上好學校有什麼用?」

每次聽到同事們這樣說,小悅都非常傷心,也很焦慮,不知道該怎麼做來改變這種現狀,也不知道努力方向在哪裡。

名牌大學的教育背景,是人生中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這是普通院校的畢業生無法得到的,雖然現在拿著同樣的工資,但兩者的工作狀態、處理問題的角度、對未來的規劃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差距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拉開。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考驗的是一個人的綜合能力,不用在意別人怎麼說,只需要做好本職工作,努力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用業績和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一、同一起跑線的人,擁有的能量卻千差萬別

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和我同時進單位的一位同事張建,就是一朵「奇葩」,因為在他眼裡別人都是「菜鳥」。二本畢業的張建,因為所學的專業與工作最對口,他就認為自己很厲害,經常說名牌大學畢業有什麼用,還不是和他做著同樣的工作。

知道了他的品性以後,大家都不怎麼搭理他,各自的崗位上努力著,而張建抱著僥倖心理,每天工作渾水摸魚,工作能力一直在原地踏步。三年以後,曾經被他嘲笑的名牌大學畢業的同事,有的出國深造了,有的調去科研單位工作,即便是普通本科畢業的同事,也都去了更好的部門,而張建還在基礎的崗位上,做著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工作。

看問題的時候,不要只看表象,同樣是職場新人,所有人看似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都沒有工作經驗,但每個人擁有的能量卻差距很大,不要讓暫時的優越感蒙蔽了雙眼,沒有到最後,誰都沒有資格嘲笑別人。

二、發揮自身優勢,穩步提升工作能力

聽了同事的話,小悅的內心會有些不平衡,她覺得憑什麼自己接受了那麼好的教育,卻和普通學校的學生一起工作,還拿著同樣的工資?

有這樣的心裡落差很正常,這也畢竟是不爭的事實,與其和同事們狡辯,不如加倍努力,發揮自身的優勢,把在學校培養的好習慣、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都充分運用在日常的工作、溝通和交流中,儘快熟悉工作流程,不斷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同樣的工作,不同的人做會有很大的差別,一些職場人在工作之餘會堅持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接受新的挑戰,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成長速度會超過很多人,雖然現在工資低了一些,一旦能力有了飛速的提升,升職加薪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難免會聽到一些不中聽的話,不用太當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儘快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三、努力提升自己的學習力

世界500強公司埃森哲戰略大中華區總裁餘進說:

「我真正開始學習是參加工作以後,雖然以前在學校的學習成績也非常好,但那都是在外在動力的驅動下,被動式的學習。但是工作以後,學習就是一種自發的主動行為了,很多東西沒人教你,你需要靠自身的內驅力去學習,所以,一位優秀的職場人,學習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必備能力。「

能考上名牌大學的人,學習能力非常強。很多人進入職場以後,就不再學習了,認為以前學的知識已經夠多了,工作以後就可以好好享受美好的生活了,這種想法影響了很多人的職業發展。

工作以後,看似每天都在重複著近乎相同的工作內容,其實需要學習的內容非常多,除了專業知識和技能,還有為人處事、語言表達、解決問題、思維方式、格局力等方面的能力,這些都需要通過學習來提升,學習的內容比在學校的更寬泛、更有深度,難度也更大。

不要浪費了自己強大的學習力,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不要放棄學習的腳步,技多不壓身,知識永遠都是我們的能量源泉,也會幫我們抓住更多的機遇。

四、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就是給自己做一個短期和長期的奮鬥目標,就好像上學時的學習計劃一樣,讓自己清楚每天、每周、每月、每年應該做什麼,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有了目標的人生,就像有燈塔指引的船隻,不會隨風亂飄,而是會向著一個方向努力奮進。

很多人參加工作以後,認為沒有做職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拿著固定的薪水。沒有了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就失去了動力和方向,每天僅限於完成領導安排的工作,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應該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成長速度比較慢。

與其羨慕別人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就,不如做好自己的規劃,每天都進步一點點,不斷向著自己的目標奮鬥,努力成為更優秀的職場人。這個過程雖然比較辛苦,但會帶給我們理想的結果和收穫。

總結

職場如同一個小型社會,什麼樣的人都有,面對一些不中聽的言論,不要過分在意,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值得做的事情上,抓住一切機會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用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實力,讓曾經嘲笑你的人羨慕你的成就。

*大大的人人兒D:原500強國企員工,堅持早起、寫作、學習,每天分享職場、成長乾貨。生活不易,成長還要繼續,職場路上,我們一起精進。

相關焦點

  • 985畢業生被高中學歷同事嘲笑:學歷高又怎樣?我工資是你3倍!
    不過,張揚的職場生活並不怎麼順利,作為同事當中學歷最高的,張揚時常被大家拿來打趣:「名牌大學生怎麼不去做辦公室白領,跟我們一樣跑銷售做什麼呢?」張揚也不在意,只當大家在開玩笑。不過張揚部門裡的李俊卻很是嫉妒他的高學歷,上個月績效獎金公布了之後,李俊再一次排在榜首,他便嘲笑張揚:「學歷高有什麼用呢?我高中畢業,工資是你的3倍!」聽到這話,張揚有些不高興了,怎麼能這麼挖苦人呢?不過,他並不想發生衝突,便沒有做回應。學歷高、工資低真的很丟人嗎?讀書真的沒有用嗎?
  • 中國人民銀行錄用名單,清一色名牌大學畢業生,全是研究生學歷
    話雖如此,公務員在「鐵飯碗」中,並不是最優之選只能排在後面。反觀,五大國有銀行員工的發展前景更好一些,不僅能夠享受與公務員同等的待遇,並且收入更加可觀,還有很多的升職機會,值得大家朝著這一方面努力。最重要的一點是,考取公務員的難度,要比銀行招聘考試難得多,且競爭人數更為龐大,筆試、面試要求更加嚴格。
  • 學歷與能力的博弈,三本大學畢業的他們「牛氣沖天」
    儘管國家已經將二本和三本院校合併批次招生,但是「三本」的概念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總認為民辦的就是不好的,網上更是很多負面評價直接將矛頭對準三本,其實三本大學也沒有社會上某些人所說的那麼不堪,相反,三本大學也是人才輩出的。
  • 這幾個「理科專業」畢業生數量過多,沒真本事競爭壓力很大
    當然任何一個行業對於高素質有能力的人才都不可能達到飽和,所以如果對自己有絕對自信的話,報考任何專業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對未來比較不確定的話,選擇專業就要慎重了,一些報考人數較多的專業競爭肯定激烈。不過有些專業確實未來幾年的缺口很多,雖然已經熱門了好幾年了,但是畢業生就業還是沒問題。
  • 在工作中,學歷跟能力哪個比較重要?
    平心而論,學歷跟能力同樣重要,既不能相提並論,也不能完全割裂,應該客觀聯繫起來看問題。一、學歷是敲門磚,沒有學歷就進不了好單位的門檻。現在,有很多單位對入職都有比較嚴格的要求,學歷是很重要的一個必備條件,學歷達不到相關要求,即便是你能力再強,你也只是一個看客而已。
  • 名牌大學畢業生,混入娛樂圈做什麼?男版金泰熙瞪大眼睛告訴你
    韓國人喜歡名牌。全世界的都有愛名牌的人,韓國人卻算得上數一數二。名牌住址,名牌學歷,名牌企業。住清潭洞,考首爾大,進三星企業。只要是名牌組成的,大家都會喜歡。從早上在丈夫沒有醒過來之前就畫出最完美名牌妝的韓國女人更是這樣想的。韓國地少人多,大學大家都有的讀,但是名牌大學就那麼一所。眾所周知的首爾大學出來的畢業生就像金子一樣的寶貴。他們可以繼續他們名牌人生,財閥會歡迎他們。
  • 985、211名牌大學畢業的3大好處!
    只有考不上這些品牌的大學,才不得已選擇普通的大學去讀。有人質疑這麼一個問題,985、211、「雙一流」這樣的名牌大學標籤真的能給你帶來幫助嗎?答案是:肯定的!我想,從985、211、「雙一流」大學走出去的畢業生至少有這麼3件事是佔上風的,是普通大學畢業生不能媲美的。1.臉上有光中國人最重人情,講面子,凡事都講究名牌、品牌。
  • 會計,需要什麼學歷?
    對於從事財務工作的會計人員來說,需要什麼樣的學歷呢?本期大鵬說說會計人員學歷那些事。 從事財會工作二十多年,大鵬與形形色色的會計人員打過交道,其中不乏擁有碩士以上學歷的高端會計人才,亦有一些只有大專文憑的普通會計人員。雖然會計也屬於專業技術,偏重於實踐,但是較高學歷的會計人員相對於較低學歷的會計人員而言,還是具有更多的機會,職業生涯也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 為什麼央企招聘,大多只要名牌大學畢業生?這三點殘酷現實是關鍵
    為什麼央企招聘,大多只要名牌大學畢業生?這三點殘酷現實是關鍵現在大學生就業市場變得越來越殘酷,因此很多大學生都把就業目標放在了薪資待遇優厚的央企上。但是大多數央企在招聘時都會明確要求應聘的學生必須畢業於211和985大學,這一硬體條件讓很多普通大學畢業的學生感到格外鬱悶。
  • 被同事嘲笑了很多年,看了《陸犯焉識》,才知自己有大智慧
    後來的我有了小孩成了大人,才開始學著做飯,我發現不管這個世界如何變化,女人的光環始終離不開廚房,繞不過創造熱騰騰的,冒著幸福感的三菜一湯。事業上的光鮮亮麗能給人帶來滿足感和成就感,但是最踏實的感覺還是餵飽最在意的身邊人。就這樣,我被生活裹挾著,順其自然的成為了願意做飯的人,而女人一旦有了這個轉變,她的關注點也會從時尚品變得務實,我開始喜歡鍋具。
  • 拿好學歷這塊敲門磚,努力學習並展現你的工作能力,才能走得更遠
    來自靈魂的拷問「您覺得是學歷重要,還是真本事重要?」還記得去年熱播的一部電視劇《小歡喜》裡,海清飾演的媽媽與周奇飾演的兒子之間的一段對話,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同時也戳痛了很多人的心。」兒子為此發出了來自靈魂的拷問:「您覺得是學歷重要,還是真本事重要?」
  • 名牌大學法學系畢業,自己創業開小吃店10年,算浪費學歷嗎?
    一、大學所學的專業,不一定是畢業後工作從事的行業按常理來講,名牌大學的法學專業畢業生,如果從事公、檢、法等專業相關工作,會很有市場的,前途也應該是很光明,畢竟有名牌學校的背書,這不是一般同學能達到的高度,應該屬於站在求職金字塔頂端的一類學生。
  • 就憑著你認為丁真只有小學三年級學歷,你就比不上丁真了
    這個時候強調自己如何能幹,會失去同事的支持,工作直接受到影響。丁真成為理塘縣旅遊形象大使並不意外,理塘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高原縣城,當地沒有支柱產業,直到今年2月才正式脫貧。一個默默無聞且沒有支柱產業的縣城,出現了一位紅偏網絡的當地青年。旅遊大使不是他還是誰?有趣的是,一線城市的廣州最近的形象大使是李雲迪,坦白說,李雲迪和廣州沒有任何關係。
  • 世界上最大的謊言,就是500強企業更看中能力而不是學歷
    01 能力真的比學歷重要嗎?每年幾乎臨近畢業季時,應屆畢業生都會問:學歷和能力誰更重要?如果第一學歷並不出眾,是否需要考一所好學校的研究生來彌補自己的學歷劣勢?是畢業後直接工作還是繼續提高自己的學歷?這些問題,困擾著無數應屆畢業生,也是歷年微博上的熱搜話題之一。
  • 學歷不重要?那今年874萬大學畢業生該何去何從
    而在這個874萬大群體裡,211大學畢業生的佔比約3.11%,985大學畢業生佔比只有約1.66%。但根據BOSS直聘對中國人才市場端的剖析顯示,白領就業市場上,僱主普遍要求求職者畢業於985/211 雙一流高校,並且是統招本科。那麼,那些非985/211 的本科畢業生,甚至三本、大專畢業的學生,在當下被疫情影響的嚴峻就業環境裡,又該何去何從?
  • 招聘大學畢業生不限全日制,明明是好事,為何還有人為全日制叫屈
    網友二:學歷可以假,能力假不了。大家公平競爭而已,全日制真有能力,怕啥?網友三:非全日制的學生應該是付出得更多吧,如果不是家庭生活所迫,誰不願意無負擔地坐在教室裡讀書?說明他們的能力更強、更上進。網友四:有的全日制的本科畢業生能力真的是不如大專畢業生,支持教育部新政策,有能力的就上。網友五:看著大家為這事急得面紅耳赤真有意思,學歷是敲門磚,沒學歷,需要時間證明你的能力、你的技術,有學歷沒本事也會被淘汰,所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還是看畢業後個人的努力。
  • 學歷與能力的博弈,三本畢業的他們「牛氣沖天」
    沒有名校光環,他靠著實力與能力,與命運抗衡,取得了大多數名牌高校生都無法取得的成功。其實僅僅是在小編微小的朋友圈中,就有存在各種三本大學的牛人。小編同學的學妹,就讀於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在校期間獲得大學生CCTV英語演講比賽二等獎。
  • HR:原來你不是985,應聘者因學歷被淘汰:曾經偷的懶,都要歸還
    擁有高的學歷,你就有優先地選擇權,而不是被選擇,擁有高的學歷,你就有獲得高薪資的機會。自古以來,學歷高就是一個人的優勢,在如今這種工作競爭環境非常激烈的情況下,當在競爭一個職位的時候,相對比那些普通大學的畢業生來說,名牌大學畢業生是一定有優勢的,甚至有的普通大學畢業生連應聘報名的資格都沒有。
  • 874萬畢業生之困,大學發出就業SOS,你的學歷拯救不了你的能力
    高考結束後,1071萬考生中有多少能夠進入自己的理想學府不得而知,不過在同一時間結束大學旅程的874萬畢業生,應該沒有多少人能夠高興得起來。高考生在滿懷憧憬中迎接自己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但畢業生迎來的卻是另一份通知:就業難!
  • 名牌大學學校與專業排名,與學生實際掌握知識是兩個概念,贊同嗎
    即名牌大學本科學歷能代表高考成績優秀,碩士研究生學歷能代表本科成績優秀,博士研究生能代表碩士研究生成績優秀,一般用人都會用知識多、成績優秀的,高學歷優先,顯然博士領先名牌大學本科。看到網上有這樣一種觀點:不能以高考成績看學生實際知識水平,名牌大學的學校排名與專業排名,與學生實際掌握知識是兩個概念,這個觀點你贊同嗎?筆者是非常贊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