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分享」穆振華: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模式創新研究

2020-09-14 基礎教育論壇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模式創新研究

穆振華(甘肅省靜寧縣城關初級中學)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發展與創新。由於學生自身的差異性,有的學生對數學學習有濃厚的興趣,而有的學生則認為數學枯燥乏味,失去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應該採取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方式。文章對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希望能為數學教師帶來新的思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創新研究


由於受到傳統教學發展的影響,在教學中一直採用的是教師備課、課堂教學、布置作業、科目測試及評價的教學模式。但是,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卻很少能注意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學生對於數學學習的不同興趣和知識接受能力。為了改進教學發展中的不足,分層教學模式已經被逐漸普及,但是仍需要教師不斷地探索與創新。

一、分層教學模式的含義

分層教學又稱分組教學,是指教師依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掌握情況和學習能力,將學生科學、合理地分為幾個小組,組內成員的知識水平較為接近,並根據小組目前的學習情況進行差異化對待,教師按照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分段教學。這些小組在教師合理教學的分配下相互促進、相互發展,使學生能在學習發展中得到更好地提升。

分層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班級教學發展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的新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主要包括了對學生給予思想上的指導,設定學習目標,制定相關學習發展戰略,開展數學內容教育、評價等多種要素。在這種教學模式下,不破壞原有的班級發展模式,只是將學生的個體化差異當作一種教學建設的目標,融入新型個性化發展理念,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機會和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向更高的目標發展,讓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更好地發揮與利用。

二、分層教學模式是因材施教策略的需要

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在被動的環境下學習知識,使學生的潛能發揮受到極大的限制,也導致原本對數學知識接受比較困難的學生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能對班級中的學生進行統一教學,對於數學知識的教學方式和知識講授速度是相等的,而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也只能被動地學習,導致教學雙方出現了教學速度與知識接受能力不同步的現象。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知識接受能力也較強,課堂中的知識已經難以滿足其發展的需要;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通常難以跟上教師的教學步伐。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學校在教學發展中難以做到因材施教。學校要想提高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就必須對教學發展中產生的問題進行研究與改革。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以不同學生對知識接受能力的不同為改革起點,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滿動力,挖掘學生對於知識探索的能力,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整體文化素養。

三、分層教學模式的原則

1. 統一發展目標

數學分層教學的核心發展目標是因材施教,促使每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都能完成設定的學習目標。在分層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發放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材料,並根據科學的教育方法,讓學生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完成課堂的教學要求,而並非是依據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隨意地改變教學要求,造成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

2. 差異化發展

在分層教學時,很多教師主要考慮的是學生在數學基礎上的差異,忽略了數學分層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如果忽略了這一重要因素,也難以成功地進行教育改革。採用分層教學模式後,教師應該促進學生在發展中不斷提高對自己的要求。學校也應該創新學習評價體系,讓學生在學習中發現自己的進步,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不斷向更高的水平邁進。

四、分層教學模式的步驟

1. 班級分層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數學考試成績和個人興趣愛好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在尊重學生自身選擇的前提下,將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分為三個學習小組。然後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不同的調整。第一小組為數學思維較好、成績也較好的優等生;第二小組為成績較為平常的中等生;第三小組為成績較差、能力較弱的學困生。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內容是相同的,但是對各個小組的要求是不同的。

2. 教學規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以數學教材為基礎,對於基礎知識,無論哪個小組都應該牢固掌握。同時,教師應該注重知識教學與學生對於知識接受情況的雙向性,這也是分層教學的關鍵。在分層教學中,既要照顧到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又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實現學習目標。對於知識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應該注重其課堂活動的參與性,始終堅持由易到難、逐層遞進的方式。

3. 考核評價

考核時,教師應該對學困生多給予肯定,鼓勵其每一點進步;對於中等生,在指出問題的同時,也應該明確前進的目標;對於優等生,應該提高評價標準,激勵其努力拼搏。

在數學分層教學模式中,教師會投入較多的精力,使學生能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更好的提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準備相關的學習資料,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能力,這樣不僅縮小了學生之間的差異,還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徐潔. 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2).

[2]魏子亮,段勇花. 初中數學的分層教學現狀研究[J].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2).

[3]婁雄. 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研究[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4).


作者:穆振華

來源:《基礎教育論壇》2020年9月刊

(總第351期)

基教論壇頭條號經作者授權發布

相關焦點

  • 淺談初中數學的探究式教學模式
    石門縣楚江鎮永興中學   丁良文    縱觀當前初中數學課堂,往往是填鴨式教學,老師是主動的施教者,學生則是灌輸對象,多以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因此,改革教學模式迫在眉睫,在反覆的教學摸索和實踐中,探究式教學模式應運而生。
  • [趣味數學]淺說數學中的分層教學
    在高中數學學習中,由於初中教材難度不大,表述形象通俗研究對象是常量,側重於計算和形象思維,學生易於接受,而高中教材內容的深度、廣度、和能力要求都有了教大的變化,許多內容難度大,方法新、對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要求較高。從而兩級分化的問題極為突出,特別是剛升入高中對這些變化往往不能很快適應。要改變這種狀況,因材施教顯得極為必要。
  •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成績,值得一看
    在中國傳統的小學教學模式中,教師經常以班級為單位制定和計劃教學內容。這種忽略學生個體差異的教學模式使許多學生難以跟上課程進度,被教師歸類為「貧困學生」。 ,這個惡性循環使這些學生厭倦學習並且難以進步。同時,對於成績優秀的學生來說,教學內容的難度不容挑戰,不利於他們的思維能力的培養,這導致了初中或高中學生的學習。
  • 初中數學課題研究,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一、研究工作主要進展根據課題組的研究計劃,課題組全體成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課題組成員利用課餘時間認真學習「幾何畫板」在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理念,如何將這一科技軟體與現代教學結合,有效的輔助教育教學,服務於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數學課堂,從而實現科學信息技術與教學改革有機結合,構建高效課堂。學習「幾何畫板」的功能,並達到熟悉掌握。
  • 申報書案例分析┃中職會計電算化分層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  分析:從題目可以看出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分層教學模式。  分析:此處引出了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況不一樣,進而提到分層教學是有道理的。但是到底是分層的方法還是分層的模式,還沒有說清楚。  2.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問題的提出。
  • 宜賓市第五初中《初中數學分層校本課程的有效實施》對話式研訓活動
    為進一步推進教育部「十三五」規劃課題《中小學教師對話式研訓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研究工作,推廣五初中省級課題《初中「走班制」課程構建研究》成果,2018
  • 解讀曙光中學四位一體教學模式:分層走班+強基培優+隱形分層+中位...
    曙光中學校長 周建立 分層教育的推進,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基本教育原則,不應該打壓而應該積極推進,這樣對公辦中學來說才有可能把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不同的教學模式達到整體提升的目的
  • 官方刊文,曙光中學是這麼進行分層教學的!
    其實,早在2017年,浙江省教育廳就出臺了「關於積極推進初中基礎性課程分層走班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針對初中學習中部分學科分化相對嚴重的現象,因材施教,探索由學生自主選擇的分層走班教學,尊重學情差異、體現學科本質、轉變學教方式,為每位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 農村地區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初探
    所以教師應精心設計、合理布置作業,使學生鞏固、內化學得的知識技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農村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   在資訊時代,數學是一種應用極為廣泛的工具;作為一門思維性很強的學科,數學又是發展人的思維和提高人的智力的有力手段。
  • 分層教學是好事嗎?對比中英數學課,不同理念帶來不一樣結果
    中英之間圍繞數學學科的教學交流,正在不斷升溫,結出累累碩果。 最近,來自英國的86位小學數學教師,走進了62所上海小學和初中,開始了為期8個工作日的浸入式教學。上周五,這些英國老師已經圓滿完成在上海的教學任務,返回英國。下個月,上海的86位數學老師也將到英國的43所學校,進行為期兩周的交流,與當地學區的教師分享上海數學教學經驗。
  • 記金華市初中數學精準教學活動
    為進一步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廣泛交流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理念和課改研究成果,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提升課堂教學能力及作業設計能力,10月29日至30日,金華市初中數學精準教學暨作業設計與改進專題活動在蘭谿市育才中學舉行。本次活動有來自金華市的專家和教師200多人參加。
  • 臺灣黃淑瑛老師——多元繪本研究教學分享
    今晚的題目是多元繪本的研究教學分享。在分享多元繪本之前,先請大家看這些原本美術能力的發展: 孩子從剛開始握筆塗鴉,從亂線塗鴉(圖1)(圖1)到渦形錯畫(圖2)並在多元化的教學資源中,利用「基本問題」(essential question) 或「藝術問 題」(art question),激發、擴展學生的多元智能,進行藝術批評、美學、藝術創作、藝 術史的統整式學習範疇。在此項教學階段中,教師以拍照、錄像的方式,紀錄課程的進行狀況,以教學觀察記錄表、學童學習態度量表,實行「在脈絡中的評量」模式、 達到「真實性評量」。
  • 江西現代職業學院探索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數學教學
    成果組瞄準新時代新工科的新要求,大力推進高職數學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更具時代緊迫感,然而,一段時間以來,高等數學的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的教學模式表現的尤為突出,同時教學模式、考核方式過於單一,教學方法和手段缺乏創新,導致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強、創新能力非常有限。
  • 分層教學是「快慢班」的翻版嗎?
    不僅他們的升學率年年攀升,從2002年到現在,差生率也是靈寶市所有初中中最低的。  那麼,分層教學和以前的重點班、非重點班是否僅僅只是換了一個叫法,而實際還是「換湯不換藥」?靈寶四中的分層教學到底是怎麼做的?家長和學生是否接受?帶著這些問題,近日,我們在該校進行了採訪和調查。
  • 巧妙運用分層教學方法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量
    巧妙運用分層教學方法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也必須要有所創新。分層教學方法的提出為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提供了一個絕佳的途徑。英語教師在實施分層教學時必須根據班裡每一名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習慣等方面的差異來對其進行分層,因為在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中,每一名學生的特點都不同,教師的分層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關係到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 國際雙語:趙揚老師獲2017「智慧課堂創新獎」特等獎
    為推動在智慧教室(Smarter Classroom)環境中的創新教學方法研究、發展基於TBL團隊合作學習模式的智慧課堂(Smarter Lecture),臺灣科技領導與教學科技發展協會今年上半年舉辦「2017智慧課堂創新獎」選拔活動,鼓勵教師發展「可複製、會擴散」的智慧教室創新教學模式。
  • 「好書推薦」吳立寶:六國初中數學教材代數內容國際比較研究
    出版專著《六國初中數學教材代數內容國際比較研究》,編著《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中數學)》《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高中數學)》等4部,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核心60餘篇。書籍介紹《六國初中數學教材代數內容國際比較研究
  •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構建高效數學課堂文/強哥摘要:新課程實施以來,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努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高效教學模式讓學生從學習中學會學習,從嘗試中學會探索,從探索中學會發現,從參與中得到發展。
  • 對初中數學學科的分層走班教學的探索與嘗試,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分層教學是全年學生根據知識水平在不同班級進行重新分類和教學的重要手段。在學生分層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有針對確性地進行分層備課,分層教學,分層培訓,分層輔導和分層評估,從而可以有針正確性地進行教學,區別正確待,最大程度地動員學生。水平學習熱情使每一個學生都在原始基礎上得到尊重和發展。
  • 鄭州八中將舉辦初中數學創新教育研討會
    鄭州八中將舉辦初中數學創新教育研討會鄭州八中宋冬雲老師課程實況及評價  為響應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開展智慧教育探索與實踐,推動教育理念與模式、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改革創新,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