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性消費喜好改變?日韓品牌在中國化妝品市場打敗法國

2020-12-22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在中國的化妝品市場上,日韓品牌勢頭堅挺。高絲、資生堂等日本品牌藉助訪日中國遊客的購買提高了知名度和口碑,韓國愛茉莉太平洋集團的產品深受年輕人歡迎。《日本經濟新聞》8月9日報導稱,在中國化妝品市場上,法國歐萊雅長期佔據霸主地位,不過從中國2018年的化妝品進口額來看,韓國和日本有望分列第1和第2位。這是因為中國消費者的喜好發生變化,相比滿足於使用歐美品牌,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化妝品是否適合自己的皮膚。

2017年,約有735萬名中國遊客訪問日本,其中80%的人買了化妝品。對於日本各家化妝品廠商來說,對華出口起到了拉動業績增長的作用。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2017年日本化妝品的進口額達12億美元,猛增至2015年的2.5倍。中國遊客在日本購買化妝品後體驗到了日本產品的高品質,回國後繼續在國內購買日本化妝品。

在中國化妝品市場上,與日本品牌競爭的是韓國品牌。2017年6月,上海市內改造一新的「伊蒂之屋(ETUDE HOUSE,愛麗小屋)」門店裡擠滿了十幾到二十幾歲的女生。店內擺放著約千款售價60元起的唇膏、眼影等平價化妝品,還設有VR裝置,能讓顧客確認自己化妝後樣子。此外,店內還提供刻字服務,可以讓顧客把名字刻在商品上。

從中國的化妝品進口額來看,2017年韓國化妝品首次超過法國化妝品,位居首位。日本化妝品的進口額也在2018年1~6月同比猛增至2倍,並瞄準冠軍寶座。

近年來一直在中國化妝品市場佔據份額首位的是法國歐萊雅。歐萊雅1997年進入中國,雖然晚於寶潔(P&G)和資生堂,不過通過投入巨額廣告費迅速擴大了市場份額。此外,歐萊雅還增加了廉價的中國產化妝品,市場份額超過3成。

日媒稱,中國80後年輕人成為消費主力軍,收集信息和消費的途徑向智慧型手機轉移。依靠廣告和百貨店的歐萊雅式銷售手法漸漸行不通。更重要的是消費者越來越成熟。歐美品牌以香水和化妝品為主打商品。一方面,日韓品牌擅長推出護膚品,並不斷研發適合亞洲人皮膚的產品。過去為了「有面子」而購買歐美產品的中國富裕階層和中產階層轉為購買適合自己皮膚的化妝品,所以日韓品牌熱銷。

受此影響,歐萊雅5月宣布將收購韓國品牌「3CE」。歐萊雅的亞洲總負責人承認,在開發適合亞洲人皮膚的產品方面,日韓化妝品企業佔據優勢。其指出,「收購日韓品牌成為中國戰略的關鍵所在」。

2017年,中國的化妝品市場(包括護髮產品)同比增長9.6%,增至約535億美元。中國自2012年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2大市場之後繼續保持增長。

相關焦點

  • 代表性化妝品品牌:法國有蘭蔻,日本有SK2,那中國有什麼?
    導語:代表性化妝品品牌:法國有蘭蔻,日本有SK2,那中國有什麼?我們知道現在年輕男女經常使用的各種化妝品品牌是非常豐富的,從國外到國內的都有,而我們知道每個國家都會有一項自己的代表性化妝品品牌,像法國就是蘭蔻,日本就是sk2,而很多朋友都好奇,我們國內是否也有自己的代表性化妝品品牌呢?有些朋友可能會舉例超市中常見到的那些例子,比如美加淨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傳統品牌。
  • 2020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分析:市場消費位居全球第二 線上交易...
    2020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分析:市場消費位居全球第二 線上交易規模突破2000億  2020-05-08 15:10:20
  • 中國化妝品市場全球第二,規模4000億!但人均消費卻僅為200元?
    化妝品行業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大熱的市場。化妝品本身就屬於必需品,而且還易消耗。對女性來講,口紅就相當於男生的球鞋。有些人甚至已經到了不化妝不出門的地步。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男性使用化妝品的人數也越來越多。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化妝品對於女性來講,不僅僅可以提高美貌,而且已經成為了提高自信的武器。
  • 法國時尚巨頭FashionTV旗下化妝品登陸中國市場
    今年年底,全球時尚圈的標杆和巨頭——法國時尚電視臺FashionTV(以下簡稱FTV),將攜旗下化妝品品牌正式進入中國市場。Fashiontv年度SHOW目前,FTV在全球開設的門店已輻射法國、美國、俄羅斯、波蘭、新加坡、安哥拉、以色列、中國澳門、菲律賓、泰國。其業務遍布全球193個國家及地區,擁有3.5億個家庭用戶,在中國市場擁有高達2000w視頻用戶。
  • 國貨美妝品牌後來居上:中國化妝品市場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作為日用必需品之一,美妝向來是女性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據騰訊發布的《國貨美妝洞察報告》顯示,從市場份額來看,國妝品牌已佔56%的市場份額;從消費者購買意願來看,42%的消費者更願意選擇國貨美妝品牌,九成消費者表示未來會再次購買國貨美妝。
  • 卡位女性消費,美尚集團用多品牌戰略進入美妝市場
    中國女性的消費觀變了,2003年女性消費的主要產品排名第一的是廚房清潔用品,緊隨其後的是兒童用品,然後是家居用品。到2019年,美妝個護躍居第一名——換句話說,中國女性的消費狀態已經從「為家庭消費」轉為「悅己型消費」圍繞於「如何變美」這一主題。
  • 韓國化妝品代購可能要做不下去了 美美箱要來了
    韓國國內擁有超過 1800 個美妝品牌,但只有 200 種左右能在美國找到。Ha 認為美國的市場潛力遠遠不止這個數量。「女人消費化妝品就像男人消費酒精。」Ha 說,「我們擁有一些半年就能耗費 10000 美金在化妝品上的美國客戶。我相信,K-BEAUTY (韓式美妝)在美國是有市場的。」 Memebox 目前代理了韓國 1000 種品牌,未來可能會帶來更多更新鮮的產品。
  • 王明峰——中國化妝品界的一股有生力量
    當下,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市場,其巨大的增長潛力催生著眾多化妝品企業與品牌的誕生。而在這一「美麗經濟」的浪潮下,也有無數人以先鋒姿態,為行業樹立起標杆。2002至2012年,王明峰任浙江歐詩漫集團有限公司高管,負責多個省份的市場開拓和維護,由此積累下豐富的產品經驗與市場經驗,並對消費者實際需求有著深刻的洞察。2012年,王明峰先生成立璽典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並創立品牌「悅上」,以時尚、高品質、無汙染的有機女性用品打響知名度。
  • 聯合利華全面進軍化妝品渠道,11大品牌首度集體亮相美博會
    針對消費者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聯合利華將一系列美妝品牌收入歸囊中,將諸多高端國際品牌引入中國,同時對經典品牌進行了高端化年輕化升級,以嶄新的面貌全面開啟了高端化的品牌徵途。中國高端美妝市場潛力巨大,人們對高端化妝品的需求空前高漲,聯合利華也在不斷增加美容及個護領域的投入,近年來陸續收購了AHC和Hourglass等高端品牌,並積極通過內部研發推出了新品牌K-BRIGHT。
  • 中國化妝品TST逆襲歐洲在法國投資建廠
    高端化妝品一直是歐美的天下,但中國化妝品自主品牌TST卻逆襲歐洲,在法國投資建廠。近日,TST創始人張庭、林瑞陽夫婦帶領旗下員工在裡昂市政廳舉行工廠開幕儀式。宣告TST正式進駐法國。這也是繼華為之後中國第二家在裡昂市政廳舉辦發布會的企業。TST創始人張庭發表感言稱,TST是一個非常有愛的平臺,一個有溫度的品牌。
  • 源自法國王室的護膚品牌婕珞芙,如何在雲南講好中國市場的故事?
    源自法國王室的護膚品牌婕珞芙,如何在雲南講好中國市場的故事?   初見GELLÉ FRÈRES法國婕珞芙亞太區CEO吳欣芮時,她向《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介紹法國婕珞芙品牌的創立和發展歷史時,便斬釘截鐵地如此表示。進入中國市場四年的時間裡,品牌一直追尋一種貼近和適合中國消費者的溝通方式,從而把這個擁有久遠歷史和「法國王室基因」的美妝品牌種草給中國消費者。
  • 中國男性化妝品市場快速增長 日媒:化妝非女性專屬
    參考消息網11月21日報導 日媒稱,在中國,男性化妝品市場正在快速增長。不僅是洗面奶、化妝水等護膚品,越來越多的男性開始使用遮蓋毛孔和痘印的遮瑕膏或者BB霜之類真正意義上的化妝品。據《日本經濟新聞》11月20日報導,11月,位於杭州的一家大型百貨店舉辦了一場商業推廣活動,某全球知名化妝品企業在活動上提供了體驗課程。
  • 品牌|3年20億!法國天芮發布五步戰略規劃
    對於被譽為「法國殿堂級SPA美膚」品牌的法國天芮而言,這句話絕不是一句妄言。1964年,法國天芮誕生於優雅浪漫的法國尼斯,歷經了半個世紀的徵程,這個專注於自然源能量,志在為女性帶來奢享美膚的品牌,終於在2013年來到了中國。
  • 護膚化妝品的市場分析報告
    中國女性消費市場體量龐大,「她經濟」的增長,導致市場結構的變化,女性用戶增長將激發網際網路市場規模高漲。隨著電商的發展,線上購買滲透率持續上升,線上購買護膚產品習慣已然形成。2.1.2 中國消費品牌迎來大爆發
  • 撬動千億女性消費市場 花秘舍積極布局私護健康領域
    據女性健康養護品牌「花秘舍」預測,到2025年,全球女性健康市場估計價值超過千億美元,僅僅在中國就有3億女性、1.48億個家庭需要相關的私護產品與服務。   其中具有強大消費能力的中產女性人口為7746萬人,約佔女性人口總數的11.3%,女性消費市場總值高達4.5萬億。女性市場已經成為消費行業持續增長的風口。「她經濟」時代背後是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當代女性受教育水平普遍提升,開始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其次,女性對於消費更有主動權和話語權,她們有較強的自我表達和自我滿足意識,在變美、變健康、變個性等觀念的指引下,她們更願意為經營好自己而買單。
  • 第一個進入中國的藥妝品牌薇姿重新定位,歐萊雅說藥妝需要更多嘗試
    「肌底液」這個功能性的提法最早是由同屬於歐萊雅集團的護膚品牌蘭蔻於2009年提出的,目的是滿足當時消費市場出現的對更高端的護膚產品的需求。而蘭蔻精華肌底液在推出後出乎意料地成為了爆款,並一度處在缺貨狀態。薇姿顯然想要複製或之首是模仿蘭蔻曾經的熱度。首先,這款新品在推向市場之後,也會成為該品牌所有產品線中價格最高的一款單品。
  • 來自日本中老年化妝品市場的產品、營銷、品牌經驗
    從人口老齡化和50+女性化妝品消費習慣綜合判斷,目前中國中老年化妝品市場處於需求快速增長的萌芽階段,而經濟發達、觀念領先的一線城市中老年化妝品需求會率先爆發,這裡面孕育著大量的機會。  中國女性化妝習慣的養成始於90年代後期眾多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1995年美寶蓮彩妝進入中國大陸在廣州設立形象專櫃,國內第一次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彩妝。  而自然堂、丸美、韓束、卡姿蘭等國產護膚和彩妝品牌基本都在2000年前後成立,國產品牌相對低廉的價格加速了化妝品在中國市場的普及。
  • 百雀羚的三連冠,是中國化妝品市場發展的偶然還是必然?
    百雀羚的三連冠,是中國化妝品市場發展的偶然還是必然?近三年裡,中國化妝品市場呈現出激動人心的變化,消費升級下品牌競爭前所未有的激烈,與此同時,各品牌對待雙十一的態度也變得微妙。這三年,百雀羚品牌也不斷依據對市場的洞察尋求改變,連續三年蟬聯美妝雙十一單日銷售冠軍,且不斷刷新成交額新紀錄。百雀羚的三連冠,是市場發展的必然還是偶然?
  • 2020年中國彩妝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開發空間仍然巨大...
    相較於護膚品,我國彩妝市場規模還很低,但是增長快,達38%,彩妝增速領跑化妝品細分行業。品牌方面,儘管國際品牌優勢地位明顯,但本土品牌正在崛起,逐漸打破國際品牌的壟斷地位,消費者面臨更多選擇。雖然我國彩妝行業市場規模還很低,但是伴隨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歐美及日韓大牌化妝品公司對中國市場的開拓下,國內消費者的彩妝消費理念逐步增強,國內彩妝市場規模增長迅速。2019年全國彩妝市場規模領跑化妝品行業,達38%,高於護膚品市場規模增速。
  • 韓國化妝品企業僅剩中韓市場:中國在東亞三國經貿合作中作用凸顯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東亞三國抱團 中國像「黏合劑」作者: 權小星對於在韓國化妝品企業中國事業部工作的崔鎬(音譯)來講,他可能做夢都沒有想到,中韓市場會成為該公司「僅存」的兩個市場。「從我們的後臺數據來看,線下渠道方面,自4月以來,中國和韓國的線下渠道開始逐步恢復至往年的水平,而其他多數國家(或地區)的線下渠道仍處於幾乎完全停滯的狀態。」崔鎬在化妝品行業工作了近五年,而新冠肺炎疫情改變的遠不僅是市場的銷量,更凸顯市場的重要程度以及抗風險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