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在書上看到關於漢字的記述,我們每天都在看,讀,寫漢字,不禁好奇起來,那一共有多少個漢字呢?
多說起漢字的起源,肯定要提到倉頡這個人,「倉頡造字」的典故也是從小就知道,黃帝時期的倉頡根據野獸的腳印研究出了漢字。但事實上,據相關資料記載,他更多的是一種對文字的收集和整理,因為之前的先民中已經流傳了文字,倉頡把這些字體收集整理起來,肯定也會有一些創造,但絲毫不影響他在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上的「造字聖人」地位,改變了人們靠結繩記事的時代。
漢字從最早的古文字階段的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今文字階段的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等階段。漢字造字六法包括: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這些在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中都有詳細說明,今天主要想聊一下漢字的數量。
秦代的《倉頡》《博學》《爰歷》三篇共3300字,漢代揚雄的《訓纂篇》有5340字,許慎的《說文解字》就有9353字,晉代作品《字林》有12824字,後魏楊承慶的《字統》有13734字,唐代孫強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到了宋代,司馬光修《類篇》,裡面有31319字,清代的《康熙字典》則收錄了47000多字,1915年歐陽博存的《中華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諸橋轍次的《大漢和詞典》收字49964個,1971年張其昀主編的《中文大辭典》有49888字。
隨著時代的推移,字典中的所收的字只多不少。到了1990年,徐仲舒主編的《漢語大字典》收字54678個。1994年的冷玉龍等的《中華字海》,收字數量更為驚人,多達85000字。一下子多了3萬字,大家可能很奇怪,事實上多的字基本上都是「死字」,就是歷史上存在過現如今不會使用的字。大家平時看到的一些亂碼字就是這類字。到現在漢字字庫裡有出處的漢字有91251個。肯定以後還會創造出現新的字,考古也會發掘出新的字,所以漢字只多不少。
漢語是世界上最精確的語言,我們的文字也是最精確簡練的,相比英語的60多萬單詞,咱們的漢字真的很少了。據統計,在日常生活中咱們只要掌握3500左右個漢字就夠用了,所以漢字雖然有八九萬字,但有用的只有5萬多,而我們只認得3000多就夠了,當然了,漢語語言專業的同學識字數肯定要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