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知識》_漢字總數到底一共有多少?

2021-02-07 漢語學習沙龍

[訂閱]點擊文章標題下藍色的「漢語學習沙龍」,再點擊「關注」,以後更新資料會不斷自動推送到您的手機。[查看以前文章]再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即可看到以前發表的所有資料。



漢字總數到底一共有多少?



清朝編纂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字。它依據明朝《字彙》、《正字通》兩書加以增訂,其1716年面世以來,曾穩據收字最多的字典達兩百年。共和之後第四年,即1915 年,中華書局將宣統元年開始修訂的一部字典,冠名《中華大字典》出版,號稱收字達四萬八千餘,超過《康熙字典》約1,000 字。然而,其影響力始終沒有超過《康熙字典》。另外,該字典重複設立字頭的現象比較普遍,實際收字只有44,433字。對於《康熙字典》中收納的音義未詳字,或有音無義的約3,500字,《中華大字典》沒有收錄,因此實際上,與《康熙字典》去重後46,960字相較,《中華大字典》還要少收了近2,500字。近幾年來,對特大型字典的全文數位化完成之後,這些字典重複收字的情況才開始被認識清楚。因此,在1990年《漢語大字典》第一版出版前,《中華大字典》曾長期被誤認為是國內收字最多的字典。


《中華大字典》

真正超過《康熙字典》收字記錄的,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日本人的《大漢和辭典》。1963年,漢學大家諸橋轍次歷時35年編纂的13冊《大漢和辭典》,一經大修館出版社全部刊出,即刻蜚聲國際。該字典初版收字五萬字,第二版收字五萬一千餘字,超過《康熙字典》三、四千字,成為古典漢語研究的新的權威。目前在東京大修館內設有《大漢和辭典》工作室,其修訂與再版工作,多年來不曾中斷,值得國人關注。


《大漢和辭典》

中國臺灣於《大漢和辭典》出齊後,曾經授予編纂者諸橋轍次一枚學術獎章。隨後,一是將《大漢和辭典》進行了盜印,二是組織力量編輯自己的特大型字典。幾年後的1968年,張其昀監修,林尹、高明主編的《中文大辭典》40冊倉促面世,收字49,905 字。然而,與日本的競爭,臺灣並不落下風,目前的漢字字典收字記錄即由臺灣保持。臺灣自1995年開始組織編輯《異體字字典(Dictionary of ChineseCharacter Variants)》,2000 年試用版網絡發布,目前最新的版本為2004年學術網絡11版(正式五版),收字106,230 字,計正字29,892,異體字76,338。遺憾的是,臺灣政府後力不足,該字典始終未出紙質版。


《中文大辭典》

在編撰大型字典的國際競爭中,大韓民國也不甘落後。1978年韓國啟動《漢韓大辭典》編纂工程,2008年16冊完刊,收字6萬。根據當時的相關新聞報導,該字典收字量和詞條數量都高居世界第一。報導同時指出,《韓漢大辭典》還補充了1萬多個韓國「固有漢字」。日本或韓國的優勢在於,其編纂的字典,可以專注收納其所在國專用的特殊字詞。


《漢韓大辭典》

中國國內的特大型字典編纂工作起步較晚。由徐仲舒主編,由湖北、四川兩省所組建的多個編寫組協調完成的13冊《漢語大字典》,於1990年面世。該字典收字數為54,678字。2010年4月,湖北辭書出版社又出版了《漢語大字典(第二版)》,收字增加到60,370 字。該字典收字多、釋義全,出版後即成為古典漢語研究新的權威。目前國內收字最多的字典是根據《漢語大字典》編纂資料整理的,冷玉龍等主編的《中華字海》(中華書局,1994),收字高達85,568 字。由於官方倡導簡化字,禁行正體字和異體字,並且出於正統性的考慮,不收日本國字、韓國固有漢字和越南字喃俗字,因此,國內官修字典收字受到一定的限制。


《漢語大字典》


《中華字海》


康熙字典(修訂版)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獨闢蹊徑,於2008年出版了《康熙字典(修訂版)》,該書由於採用超大漢字字符集建立巨型古典文獻資料庫——《瀚堂典藏》古籍資料庫,運用計算語言學原理和方法,通過計算機運算的方法,修訂、編纂字典,其效率大大提高。後來,王宏源增訂的《康熙字典(增訂版)》再次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康熙字典》(增訂版)全書一冊,2100頁,包括 Unicode Han A B C D 四個編碼區全部的字符,合計收字75,974 字,但未包括 Unicode 組織新增加的E 區5,762 字。由於《康熙字典》(增訂版)基於具有統一標準的 Unicode 字符進行運算編輯,每一個收錄的字,都可以存在並運行於電子設備中,該字典等同於一部《國際統一表意字符字典》(Unicode Han Dictionary)。同時,字典附帶有《瀚堂典藏》古籍資料庫試用帳號,讀者可利用檢索,窺其奧妙。


康熙字典(增訂版)16開本,精裝

據學者估計,東亞表意字符的總量大約有25萬字,目前可以辨識的近半數,其編碼工作在Unicode機構的管理之下有序進行中。Unicode作為國際標準制訂機構,廣泛接受東亞多個國家和地區提報的UnicodeHan字符。由於《康熙字典(增訂版)》是基於Unicode Han國際統一東亞編碼字符,採用計算語言學的原理,通過運算完成的特大型字典,並且對韓、日、越等中國周邊漢文化圈創造的字符,全盤收納。因此,隨著Unicode字符的不斷發布,該字典也將會不斷擴充,當可在不遠的將來重新坐上收字最多字典的寶座。

歷代工具書所收漢字數量

《說文解字》(公元100年) 9,353 (漢代)

《玉篇》(543年) 16,917

《廣韻》(1008年) 26,194

《集韻》(1037年) 53,525

《字彙》(1615年) 33,179 (明代)

《正字通》(1671年) 33,000 (明末清初)

《康熙字典》(1716年) 47,035 (清代)

《中華大字典》(1915年) 48,000 (清末民初)

《漢和大辭典》(1963年) 51,000 (日本)

《中文大辭典》(1968年) 49,905 (臺灣)

《異體字字典》(2004年) 106,230 (網絡版,臺灣)

《漢韓大辭典》(2008) 60,000 (韓國)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2010年) 60,370

《康熙字典》(增訂版)(2015年) 75,974

《中華字海》(1994年) 85,568


估計「東亞表意字符」數量 25萬(除了中國漢字,還有韓、日、越自創的本土漢字,以及少數民族創造的一些表意文字)


《說文解字》


《玉篇》


《廣韻》


《集韻》


《字彙》


《正字通》

————————————

訂閱

點擊頂部標題下的藍色文字「漢語學習沙龍」後,再點擊「關注」,即為訂閱本微信內容,所有更新都會自動發送到您手機的微信中。

查閱以前的文章

點擊頂部標題下的藍色文字「漢語學習沙龍」,再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即可查看以前發表的所有文章或資料。

轉發、分享和收藏

點擊右上角,即可把文章或轉發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或收藏在您的手機裡。

本平臺微信號

「漢語學習沙龍」或者「hyxxsl」,輸入到「查找公眾號」即可找到。

相關焦點

  • 漢字到底有多少?
    聽一位中學語文教師說,他曾經提問中學生同學們,漢字一共有多少字呢?有的同學說,漢字有六千多個,因為國家發布的《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就是收錄的這麼多;還有的同學說,肯定不止,連供給中小學生使用的小型語文工具書《新華字典》,還收錄了一萬一千多個漢字呢。那麼,漢字究竟有多少?
  • 漢字一共有多少字呢?
    突然在書上看到關於漢字的記述,我們每天都在看,讀,寫漢字,不禁好奇起來,那一共有多少個漢字呢?多說起漢字的起源,肯定要提到倉頡這個人,「倉頡造字」的典故也是從小就知道,黃帝時期的倉頡根據野獸的腳印研究出了漢字。
  • 漢字到底有多少個?你只需會1%,就毫無壓力
    與英文、俄文、拉丁文的字母不同,漢字屬於意音文字,從出現之日起,就散發著獨特的魅力。那麼經歷幾千年發展的漢字,到底有多少個呢?我們日常真正在使用的到底有多少個呢?讓我們從漢字的發展源頭開始尋找。如果再算上1163個的異體字,漢字總數已達到10516個。但這只是個開始,漢字以驚人的爆發力,在擴張的道路上飛馳前行。
  • 文化冷知識:漢字有多少個,《康熙字典》是漢字最多的字典麼
    漢語被很多老外稱作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我們學習英語要背單詞,老外學習漢語要背漢字。那麼漢字,到底有多少個呢?而且,現在每識別出一個新的甲骨文字,都會有高額的獎勵。沒看錯,是每一個字。戰國與兩漢之間,《爾雅》(《爾雅》具體成書時間至今沒有定論),收錄字詞4300多個,分為2091個條目。可能看起來沒有甲骨文上面的字多,但是它的意義太大了:中國第一部詞典,號稱「辭書之祖」。
  • 漢字到底有多少個?
    △看視頻,了解漢字數量的知識對於學習中文的人來說,最主要的障礙莫過於掌握大量漢字。比如目前發現和整理的甲骨文字數量有4055個;到了東漢《說文解字》中,漢字數量增長到9353個;三國時《廣雅》收字18150個;一直到北宋《類編》收錄的漢字,高達33190個;之後漢字增量放緩,直到清朝《康熙字典》共收字46933個,是古代收錄漢字數量最多的字書。
  • 漢字冷知識,甲骨文是漢字的起源?太平天國促進了漢字的簡化?
    漢字是厚重歷史的記錄符號,它是華夏民族最寶貴的財富,但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它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向我們傳遞著信息,記錄著生活,承載著感情。對於漢字,我們不可謂不熟悉,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與漢字打交道。不過,關於漢字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 日語中有多少漢字?
    今天給大家科普下日語中的漢字~請聽題:丈夫、勉強、切手、怪我這些詞在日語裡是什麼意思呢?答案在結尾公布哦~ 日語中到底有多少漢字呢?2014年 中日學者雙劍合璧,編撰了一本叫《漢字海》的書。裡面總共收錄了10萬2447個漢字。這是中國目前收錄漢字字數最多的書。
  • 8個漢字冷知識:筆畫最少是「一」和「乙」,哪個最多,爭議很大
    漢字又被稱為中文、中國字、方塊字,是我們漢語的記錄符號。漢字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據統計漢字大概已經6000多歲了。大家都很熟悉漢字,但是也有不少是我們所不熟悉的,本文我們就了解一下關於漢字的一些冷知識。一、我們一共有多少個漢字?
  • 《漢字知識》:簡體字當道,是漢字文化在倒退嗎?
    不久前,網上有一個關於「是否贊成恢復繁體字」的熱議話題,先不論可行性有多少,我只想先給大家描繪兩個場景:有數據表明,繁體字平均每字十九畫,簡化後平均十一畫,兩者之間相差了八畫,乍一看似乎不會覺得還好,並不礙事,但我們不妨回憶一下——小時候剛學寫名字時,如果你的名字是三個字
  • 古代傳統文化知多少,中國漢字大概有多少個?你都能認全嗎
    最近很多人在視頻上把中國漢字中的生僻字編成一首歌,在不斷的傳唱,這些生僻字咱們在組的詞中或許見到過,但是單獨拎出來單個漢字,我們未必都認識。古代傳統文化知多少,中國漢字大概有多少個?你都能認全嗎?小編帶大家看一下。
  • 關於漢字,不可不知的九個冷知識
    2 漢字一共有多少個? 收字最多的辭書裡 是85568個 漢字的數量是隨著歷史發展而增加的。 你在上面找到了多少不認識的字? 從歷代辭書中,我們可以大致看出漢字數量逐漸增長的趨勢。李宗焜所編《甲骨文字編》中收錄的已發現的甲骨文單字字頭共有4378個。到了東漢,許慎所編《說文解字》的自敘稱該書收了9353個不同的字。再到北宋的《廣韻》,收字的數量已經爆炸到了26194個。而清人編著的《康熙字典》,收字量更是達到了47035個。
  • 漢字知識123
    文字發明前的口頭知識在傳播和積累中有明顯缺點,原始人類使用了結繩、刻契、圖畫的方法輔助記事,後來用特徵圖形來簡化、取代圖畫。當圖形符號簡化到一定程度,並形成與語言的特定對應時,原始文字形成。 在近代,由於大量西方知識的湧入,也造了許多字。例如隨著「Beer」傳入中國,如何用漢字表達是一個問題,最初譯為皮酒,後覺不妥,於1910年左右創造了「啤」字——譯為「啤酒」。 為了表示英制的單位,還造了一些多音節的字,如浬(海裡)、嗧(加侖)、瓩(千瓦)、呎(英尺)等。
  • 筆畫最多的漢字,到底是哪一個?
    那麼,這個biáng字有多少畫呢?如果是簡寫,則有42畫,而繁寫則為56畫。確實是個筆畫眾多的漢字呢。那這是否意味著,biáng就是筆畫最多的漢字了呢?我們接著往下看。No.2這個漢字與biáng很相似,二者的中間部分一致。
  • 最有趣味的文化活動:猜漢字猜成語,5個漢字謎猜對3個就是高手!
    猜字謎是一項益智的文化活動,對於我而言,猜字謎記憶要從小學開始,記得那時候我在上小學三年級,我的美術老師別出心裁的,在美術課那節課裡讓我們猜字謎,當然作為學生的我們都很開心,那是我第一次接觸猜字謎,那天我發現,原來猜字謎這麼好玩,這麼有趣,還很考驗一個人的知識儲備能力,還有反應能力等等
  • 漢字有多少個?筆畫最多的是哪個?
    於是我火速去查了資料: 為了避免被再次問倒,也為了趁機以「磚家」的身份炫耀一番,我特地去搜了漢字到底有多少個……竟然有9萬多個! 1990年出版的《辭海》有14872個漢字; 1716年編撰的《康熙字典》有47035個漢字; 1994年出版的《中華字海》有87019個漢字(其中重複字320個); 近來,根據北京國安資訊設備公司漢字庫公布,共收入有出處的漢字91251個漢字。
  • 容易讀錯的漢字,中學知識都還給語文老師了,你能讀對多少個呢?
    普通話是全國通用語言,但是有些日常交流常用的漢字非常容易讀錯,因為我們國家方言眾多,很多人說普通話會被方言影響,導致發音不準,另外一方面,一些有影響力的人在公共場合把一些字讀錯,結果以訛傳訛,最後也「約定成俗」了。
  • 【語文知識】徐仲華:漢字的基礎知識
    漢字是表形意的文字。由於表形意的文字符號不直接與語音發生聯繫,而是以表示意義為出發點的,所以同樣讀音的字,可能有許多。例如「志、智、痣、治、制、痔、至」等字都念zhì,表示的意義不同,寫法也就不同。因此漢字是一個字一個樣子,常用的漢字就有四千字之多,這四千個字就有四千種樣子。拼音文字就沒有這麼複雜,如俄文只用三十二個字母就可以記錄全部俄語。
  • 讓日本人放棄漢字到底有多難?| 漢字文化圈的那些事兒01
    而1995年,阪神大地震造成6434人死亡,奧姆真理教製造沙林毒氣襲擊事件撼動全社會,日本將第一個年度漢字定為「震」......每年一個字,不僅總結了大事記,也留下了人們當時的感受。只是...大和民族公元4世紀確立王權,早就創造了日文體系,有片假名和平假名兩套體系。
  • 《漢字小學堂》:一本書中藏著漢字學習的三種方法
    和所有學齡前的家長一樣,我們也一直在糾結到底要不要讓他認字?一邊是國家提倡的幼兒園"去小學化"管理,不能超前教育,不建議提前學習知識;一邊是身邊蜂擁而上的家長,各種幼小銜接輔導班,貌似幼兒園階段不學習知識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 漢字繁簡再起波瀾 有人稱違背了漢字的藝術性
    簡化是漢字進化、優化、美化的必由之路漢字是字中有字,筆畫多的字通常可以拆分成幾個字(或筆畫相加),筆畫多少在識別時沒有難易之分,只是在書寫時繁簡才有不同,而求簡求快是書寫的自然要求。天津一位工人說,「盡、邊、辦」這三個字學了半年,寫了多少遍,總是記不住,這回簡化成「盡、邊、辦」,一下就記住了。一位農民向在城裡工作的姐姐訴苦,說農民常用的一些字如繁體的「農」、「麵」都不好寫。姐姐寄了一本簡化漢字的書去,弟弟高興極了,還埋怨她為什麼不早些寄來。由「豐」到「豐」,簡化了15筆;由「辦」到「辦」,簡化了12筆;由「麵」到「面」,簡化了11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