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統計顯示浙江社區矯正對象再犯罪率僅0.1% 居全國最低這個...

2020-12-11 搜狐網

  浙江省舟山市的一些社區矯正對象是漁民、船工,一出海就是十天半個月。生計與社區矯正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當地司法局與矯正對象親屬籤訂合同,由他們充當擔保人,如果矯正對象失控,擔保人得承擔民事經濟責任。司法局還聘請138名船老大為社區矯正輔助工作者,在矯正對象隨船生產期間對其進行管理和教育。

  來自浙江省司法廳的最新統計數據表明,目前,該省社區矯正對象的再犯罪率為0.1%,居全國最低水平。權威人士披露,如此驕人成績的取得,得益於浙江省4年多來創造的許多新經驗、新做法。

  本報記者 陳東升

矯正人員在幫教協議上簽字。 程瑞鑫攝

  走出鎮司法所大門,王建軍長長舒了一口氣,他說自己有一種新生的感覺。

  王建軍是浙江省海寧市長安鎮居民,因犯盜竊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在鎮司法所接受社區矯正。

  「雖然沒在監獄裡服刑,但每個月的定期報到、集中教育、參加公益勞動,還是感覺到時刻都有許多眼睛在盯著我。」王建軍說,當然,這都是為我好。一年半來,在大家的管理教育下,我認識到盜竊是非常可恥的行為,今後,再也不幹這種傻事了。

  與王建軍一樣,自2004年5月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以來,在浙江省,先後有27707名人員接受社區矯正,其中10693名已期滿解除矯正。來自浙江省司法廳的最新統計數據表明,目前,該省社區矯正對象的再犯罪率為0.1%,居全國最低水平。

  浙江社區矯正對象如此低的再犯罪率從何而來?本報記者近日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採訪。

  「社區矯正是與監禁矯正相對的行刑方式。」浙江省司法廳社區矯正處處長王景耀介紹說,作為一種刑罰執行制度,社區矯正在歐美一些國家已經有幾十年、上百年的歷史。儘管我國過去沒有使用社區矯正的名稱,但在刑罰執行制度中已經包含了社區矯正的一些具體內容,例如管制、緩刑、假釋等。

  浙江省司法廳副廳長葛炳瑤介紹說,浙江省是我國首批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的六省(市)之一,4年多來,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獲得了長足發展,目前,已擴大到全省11個市49個縣(市、區)的738個鄉鎮與街道,創造了許多新經驗、新做法。

  諸暨市楓橋鎮是「楓橋經驗」誕生地。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以後,楓橋鎮針對農村轄區面積大、矯正對象居住分散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綜治網絡健全、基層基礎紮實的優勢,對社區矯正對象實行「5+1」監管模式,即鎮司法所、社區矯正小組、公安責任民警、村居治調組織、矯正對象家屬共同對社區矯正對象實行全方位的監督和管理。

  舟山群島位於東海,該市一些社區矯正對象是漁民、船工,出海捕魚或從事遠洋運輸經常一去就是十天半個月,生計與社區矯正之間出現矛盾。為解決這一矛盾,舟山市司法局本著受益與風險對等的原則,與矯正對象親屬籤訂合同,由他們充當擔保人,如果矯正對象失控,擔保人得承擔民事經濟責任。該局還把社區矯正向海上延伸,聘請138名船老大為社區矯正輔助工作者,在矯正對象隨船生產期間對其進行管理和教育。船回岸後,矯正對象必須馬上到司法所報到「補課」。

  矯正先矯心,思想教育是促使社區矯正對象犯罪心理矯正的重要手段。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以《法律常識》和《大牆律師》為教材,浙江省各試點市、縣普遍制訂有年度教育計劃,堅持每月一次集中教育,讓社區矯正對象學法、懂法,遵守法律。

  平湖市每個鄉鎮、街道都創辦有「育新學校」,每月把社區矯正對象集中在一起一天,學習時勢和法律常識;當湖街道組織矯正對象參加「徵文比賽」、「法律知識考試」,所有文章編成冊,發到每個矯正對象手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黃姑鎮針對矯正對象中交通肇事者比例較高的特點,定期組織學習道路交通安全法;新倉鎮在端午節,組織矯正對象包粽子送給孤寡老人、困難戶,還開展了「感恩從母親開始」活動,要求矯正對象寫出感想,表達對母親的感激和對社會的感謝。

  參加公益勞動是社區矯正的重要內容。在海寧市政府的支持下,海寧市司法局在尖山新區劃得500畝圍墾土地,建立起浙江省規模最大的社區矯正公益勞動基地。海寧市司法局局長金中一告訴記者,基地自今年4月份建立以來,已組織8批次467名社區矯正對象到這裡養護塘堤,種植瓜果蔬菜。

  7月11日,海寧市司法局再次組織20名矯正對象到這裡勞動。望著自己親手種出的大西瓜,矯正對象喜上眉梢,頂著中午的驕陽,將採摘的近千斤西瓜送到附近的幾家敬老院。「老人們笑得合不攏嘴,一個勁兒地謝我們,那一刻,我特別有成就感。」矯正對象宋光林說。

  從監獄回來後,杭州市上城區清波街道矯正對象鄭通達發現自己無家可歸了,原來的家已被拆遷,收養他的阿姨去世了,姨夫與四個姐姐都不認他,身無分文的他頓時陷入了困境。街道司法所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先幫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再找其姨夫協商調解居住問題,最終達成協議,由其姨夫一次性補償鄭通達23000元。到了年底,區司法局又幫助他申請到了廉租房,鄭通達終於真正擁有了自己的家。

  浙江省司法廳社區矯正處副處長徐祖華介紹說,為幫困解難,四年多來,浙江省發揮市場經濟發達之優勢,先後建立了300多個就業安置基地,幫助指導6000多名社區矯正對象實現就業,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據統計,在社區矯正期間,浙江省絕大多數矯正對象的思想和行為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主動接受矯正,改過自新,以嶄新的姿態回歸社會。

  不斷創新矯正形式幫助「浪子」回頭,是浙江社區矯正對象再犯罪率低的重要原因。據浙江省司法廳廳長趙光君介紹,最近,省綜治辦、團省委、司法廳等十家單位決定聯合開展「社區矯正志願者陽光行動」,以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為服務對象,通過志願結對方式,幫助他們積極改造、陽光成長。

  本報杭州8月28日電

相關焦點

  • 社區矯正法草案提請三審:明確社區矯正機構使用電子定位的條件...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今天(23日)聽取了社區矯正法(草案)修改情況的匯報,對比草案二審稿,三審稿細化了對社會工作者所需專業知識和經驗的要求,明確了社區矯正機構使用電子定位的條件、批准程序和期限。
  • 焦點訪談:社區矯正的監督之眼
    3月23日,阜陽市人民檢察院在進行社區矯正檢察的時候,注意到了張某的情況,隨後,他們了解了張某的日常監管表現。作為社區矯正對象能主動請戰赴武漢抗疫,這種行為值得肯定,當即有辦案人員提出,像張某這種行為是不是可以申請減刑,對於這個問題,辦案人員之間產生了分歧。
  • 我市社區矯正委員會正式設立 標誌著全市社區矯正工作進入一個嶄新...
    我市社區矯正工作2010年開始全面試行,近十年來,我市始終堅持以教育矯正為核心,以安全監管為目標,以促進社區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為根本目的,已解除矯正12218人次,近幾年年均列管矯正對象1300人次,目前在冊1513 人,社區矯正對象重新犯罪率一直控制在0.1%的較低水平,低於全國0.2%的平均水平,為平安蘭州建設、法治蘭州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 社區矯正
    法制日報記者 朱寧寧6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對首次提請審議的社區矯正法草案進行分組審議。社區矯正是完善刑罰執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制度。黨中央高度重視社區矯正工作。
  • 南譙積極探索「社會+」社區矯正模式
    南譙區充分發揮社會資源優勢,多舉措匯聚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矯正,積極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社區矯正模式,取得良好效果。截至目前,累計接收社區矯正對象1486名,解教1274人,在矯212人,幫教率達100%,社區矯正對象再就業30餘人,無脫管漏管現象,重新犯罪率始終保持在0.1%以下。「社會+平臺」。變「單打獨鬥」為「團隊作戰」,主動引入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參與社區矯正。
  • 福建省司法廳:創新社區矯正治理 築牢平安福建基石
    主持人:我們知道,今年7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正式施行,但是很多人對社區矯正這個概念還比較陌生,請您先給我們介紹一下什麼是社區矯正? 李傑鵬:福建省從2006年11月開始社區矯正試點,通過近14年的實踐,我感到,主要取得了四個方面成效。首先,減少了重新犯罪。近14年來,福建省累計接收社區矯正對象21.5萬名,累計解除19.02萬名,每月在矯社區矯正對象2.5萬名上下,全年列管社區矯正對象5萬名左右,再犯罪率控制在0.15%,低於全國0.2%的平均水平。
  • 迎接全國兩會特別報導|民營企業社區矯正對象可外出經商
    迎接全國兩會特別報導 民營企業社區矯正對象可外出經商 ——社區矯正檢察監督工作助推民營經濟發展 日前,家住上海市松江區的社區矯正對象顧江(化名)因所在公司出現經營問題,依據《滬蘇浙皖社區服刑人員外出管理辦法(試行)》,向松江區司法局提出
  • 涉企社區矯正對象因生產經營外出可快批
    福州新聞網12月1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賴志昌 通訊員 鄭建英)「臨時接到通知第二天要去浙江開會,急忙去司法局申請請假,下午就獲得批准。」近日,鼓樓區社區矯正對象騰某,如期前往浙江參加一場重要的商務會談。  社區矯正對象請假跨省外出,以往並非易事,騰某能夠快速獲準假期,得益於市司法局出臺的《涉企社區矯正對象經營外出審批管理操作指引》。
  • 天柱司法局因人施教成功轉化一名八旬社區矯正對象
    為認真做好社區矯正對象入矯的認罪悔罪教育,提高社區矯正對象的身份意識,天柱司法局始終堅持「因人施教,精準矯正」的原則,根據矯正對象的犯罪類型、個體特徵及工作生活等個體差別,採取相應的教育措施。近日,天柱司法局社學司法所因人施教成功轉化一名從不服判決到真誠認罪悔罪的八旬社區矯正對象。化解了一起有可能帶來社會隱患的危機。
  • 【社區矯正】因人施教促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
    【社區矯正】因人施教促矯正對象順利回歸社會 2020-11-25 1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注社區矯正對象 讓青春再啟航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王凱 通訊員 王歡7月22日,沈丘縣檢察院、共青團沈丘縣委、沈丘縣司法局共同舉辦了關愛未成年社區矯正活動。據介紹,檢察院工作人員、大學生志願者代表和60位社區矯正服刑人員開展了面對面主題思想教育溝通交流。檢察院工作人員、大學生志願者代表詳細了解每位青少年社區矯正對象的具體違法犯罪事實,對他們進行了教育疏導,為被矯正對象傳遞法律知識,幫助他們普法意思,勉勵大家敬畏法律迷途知返。
  • 浙江省首個「社區矯正家屬學校」在長興成立
    2019-07-11 14:06 |浙江新聞客戶端
  • 溫泉司法所組織社區矯正對象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
    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該法共九章六十三條,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社區矯正法》是我國第一部全面規範社區矯正工作的法律,標誌著社區矯正工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為了更好的學習宣傳貫徹《社區矯正法》。6月16日上午,溫泉司法所組織召開《社區矯正法》專題學習會,轄區全體社區矯正對象到所學習。
  • 嶗山區司法局組織開展社區矯正對象「憲法月」集中教育活動
    隨後,社區矯正對象王某帶領全體社區矯正對象宣讀了入矯詞。授課內容突出法治、心理、文化三位一體矯正模式,分別由派駐幹警馬金明警官主講《學習憲法,走好人生路》,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了憲法知識和守法宣傳教育,就如何走好人生路給出建議;魏振強警官講授《依法接受社區矯正,高牆內外並不遙遠》,立足在監服刑與社會服刑區別,列舉不服從監管典型案例,對社區矯正工作監管與處罰措施等相關內容進行了教育,並組織社區矯正對象觀看了司法部微視頻一等獎《一碗手擀麵》。
  • 社區矯正對象「雲」上共學民法典
    2021-01-14 16:55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童坤
  • 社區矯正對象究竟能不能出境?
    問題一:社區矯正對象準不準出境回答:當然不準根據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的社區矯正對象屬於被判處刑罰尚未執行完畢的罪犯,因此,中國公民根據上述第二章第十二條第2款規定,屬於不準出境人員。被執行社區矯正的外國人根據第三章第二十八條第1款規定,除與外國籤訂移管罪犯協議外,也不準出境。問題二:人被判刑後是否自動就不能出境?
  • 以案釋社區矯正法(二)丨對社區矯正對象吳某依法實施教育矯正案例
    我國第一部全面規範社區矯正工作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將於2020年7月1日正式施行這標誌著社區矯正工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並為其制定了有針對性的矯正方案:1、對其進行社區矯正監管規定教育,樹立其在刑意識,使其能夠認罪悔罪,服從管理。2、對其進行相關的法律法規教育,使其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法治觀念,避免再次犯罪。3、不定期對其居住地進行走訪,了解其生活及心理情況,並有針對性對其進行心理疏導。4、鼓勵其多參與到社區活動與公益活動中來,樹立為社會為他人服務的意識,促使其更加積極樂觀地生活,重新融入社會。
  • 英國製作城市犯罪率地圖 倫敦曼徹斯特罪犯最多
    英國繪製最新的「犯罪地圖」,標明罪犯聚集地區  中新網3月16日電 據英國《每日郵報》16日報導,英國製作出一幅英國城市犯罪率地圖,標明犯罪事件多發的地區,以對各大城市的安全狀況做一個測評。
  • 「不得違法限制社區矯正對象人身自由」擬寫入社區矯正法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姝)10月2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二審社區矯正法草案,對比一審稿,二審稿完善了保障社區矯正對象合法權益的規定,明確提出「非依法律規定,不得限制或變相限制社區矯正對象的人身自由」。
  • 檢司聯手幫助社區矯正對象明「算帳」
    近日,慶元縣檢察院與縣司法局聯手在屏都街道對轄區社矯對象開展一次特殊執法行動。他們通過明「算帳」的形式,深刻剖析犯罪對家庭、社會造成的損害,使社矯對象更直觀地認識到犯罪的危害,從而更加自覺地抵禦誘惑,走好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