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一線城市排名:成都蟬聯新一線榜首,合肥、佛山首次入圍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摘要:2020年,15個進入「新一線」的城市依次是: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佛山。其中與去年相比,合肥和佛山取代了昆明、寧波,第一次進入新一線城市名單。

新冠肺炎疫情幾乎打亂了城市裡正常運轉的一切。

這場持續數月的城市停擺,打破了我們在常態時期對美好生活的想像,那些原本堅固的支撐,看似穩固的行業規則、社會秩序、生活方式、消費理念正在發生改變。同時,疫情的蔓延也凸顯了城市發展中的病徵,我們比以往更看清了,城市化產物的一體兩面,並思考,到底是什麼塑造了我們的城市。

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堅持在這段特殊的日子發布《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是希望能持續觀察每年城市的變化,待追溯之時有一個可比的參照。

《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評估的是城市在2019年的發展情況。這是該榜單發布的第五年,5年間,我們不斷打磨指標體系和算法,把榜單的維度設置和數據計算方法固定下來:按照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未來可塑性五個方面作為一級維度來評估城市。

2020年,15個進入「新一線」的城市依次是: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佛山。其中與去年相比,合肥和佛山取代了昆明、寧波,第一次進入新一線城市名單。

說明:商業魅力指數滿分不為100,最高分為一線城市的最高值,即北京的184.83分。為便於讀者理解,新一線城市最高分呈現為100分。

今年榜單的主要變化在於,當中加入了更多「人的選擇」。比如我們在商業資源集聚度的商業核心指數中,首次引入了商圈到訪人次這一指標。除此之外,我們也通過百度地圖慧眼的新流入常駐人口指數、中國聯通大數據智慧足跡的外來工作人口數量與變化等指標來關注城市對新城市人的吸引。

這也是佛山能進入新一線城市名單的其中一個原因。除了原本廣佛同城化帶來的居住人口,近幾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推進、創新產業的進駐,佛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工作人口。從運營商的手機信令數據看,佛山的外來工作人口僅次於蘇州,排在全國第八位。這讓佛山在考量人才吸引力和城市規模與增長的未來可塑性指標中上升了7個名次。

人的需求一直是我們討論城市發展方向時所需要考量的核心命題。人們追求生產與生活空間更為高效的使用,以及各項資源需要在這些空間中得到聚集和交換,這些要素的不斷變化動態地塑造了我們的城市。

由於今年的榜單評估的是城市在2019年的表現,武漢依舊在新一線城市名單中佔據頭部的位置。但新冠肺炎疫情從這座九省通衢的樞紐城市快速傳播開來也讓我們意識到,四通八達的交通給城市帶來流動的資源的同時,也讓疾病的流行變得更加容易。

城市規劃的理論中有一個詞叫「韌性城市」,說的是城市系統在軟體和硬體上能緩和外界衝擊,並保持一定的彈性,在較短時間內從風險中恢復到原來狀態的能力。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如何抵禦流行疾病、突發災害,增強抗風險能力,避免城市停擺,都將是是每個城市管理者不得不應對的城市治理命題。

考慮到今年榜單發布所處的特殊時間段,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特地同期製作了一份基於此次疫情的《2020城市應急能力報告》,從疫情響應與防控、信息公開與數字治理、城市基礎配置、城市復工應對四個方面來分析各個城市在應對大型公共突發衛生事件時的基本應急能力,以及在事件中逐步恢復的能力。(該報告將在後續的推送中全文發布)

在這場疫情發生之前,所有人對城市的期待都聚焦在通過城市之間愈發緊密的連結,優化形塑城市各項要素的配置,獲得生活品質的提升。而現在,城市交往的兩面性被重新擺到了桌面上,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城市網絡,變成了一個新的命題。

以下將解讀五大指標的具體考量維度以及計算方式:

A商業資源集聚度

商業資源集聚度是一項藉助商業世界的選址研判智慧,評估城市商業實力強弱的數據指標。它從主流消費品牌對城市的青睞程度、商圈實力以及基礎商業發展三方面衡量城市的商業繁榮程度。

上海一直是這個維度上得分最高的城市——並且得分大幅領先於北京、廣州和深圳。過去一年它還在持續引進更多「亞洲首店」和「中國首店」,這將持續鞏固其在全國範圍內的商業品牌影響力。

與2019年相比,頭部新一線城市與一線城市之間的商業實力差距,有著明顯的縮小。合肥商業資源集聚度排名從2019年的第22位升至第19位,是過去一年上升最快的新一線城市。其中,在衡量主流消費品牌門店體量與增長情況的大品牌青睞指數方面,合肥排名相比去年上升了5名。

在今年的榜單中,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利用百萬級數量的餐飲及零售品牌門店的位置信息,劃分出了337個城市裡近5000個主要商圈的地理範圍,以此研究不同城市重點商圈的品牌門店集聚程度和客流吸引力。

對頭部新一線城市而言,在頂級商圈建設的賽道上彎道超車一線城市並非不可能。在人口規模較大的中西部大城市,如重慶、成都、西安、武漢,它們的商圈平均每天總共能吸引超過100萬人前往。

基礎商業體量的上漲,也是城市商業力量上升的信號之一。過去一年,二線及以上城市中昆明、廈門、濟南、惠州、珠海的餐飲門店數量排名上升最快。

B城市樞紐性

一座城市的樞紐地位從來不是一個單一問題,它必須放到城市網絡中來整體評估。

通過城市在不同城際交通聯繫網絡的表現,我們可以把它們分成幾個類別:上海和西安是典型的綜合型交通樞紐城市;成都、昆明則在民航城際往來聯繫能力上表現突出;武漢和南京是高鐵城際聯繫主導型城市;而瀋陽和長春作為東北的區域中心城市,是廣袤的東北平原上最核心的公路樞紐。

在高鐵的衝擊之下,民航國內航線網絡趨於穩定,航線資源愈發集中於不同區域的核心城市之間。而面向國際成為了城市比拼民航樞紐地位的核心競爭力。2016年至2019年間,深圳、成都、昆明和鹹陽(西安)的機場的國際航班均增長了35%以上,其中鹹陽(西安)的機場的漲幅高達87%。

交通工具所構築的網絡,承載著人的流動,也交換著貨物。通過物流運輸體系,生產資料和商品在經歷了匯集——分散——匯集的往復之後,抵達目的地。阿里巴巴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年義烏(數據匯總至金華市)和廣州的寄出包裹數量遙遙領先於第3名的深圳。

連續多年使用企業關聯網絡算法,我們通過不同品類品牌門店在區域內的城市分布網絡,來判斷城市的商業樞紐地位。與此前的數據表現一致,華北和西北地區都呈現出典型的單中心形態,北京和西安在區域內仍具有不可撼動的優勢地位。

C城市人活躍度

理解城市,要從理解城市中每一個活躍的個體開始。懷抱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城市人通過對消費、娛樂與生活方式的探索,以向上的姿態活躍在城市的每個角落。

新一年的榜單中,一線城市之外,成都、杭州、重慶、蘇州及武漢城市人活躍度最高,呈現出鮮活蓬勃的城市面貌。成都和杭州已連續多年在這一項指數的新一線首位爭奪中你追我趕——成都的夜間活躍度特色鮮明,杭州則消費活躍度極高。

消費活躍度指標收集了餓了麼外賣數據、淘寶天貓網購與海淘數據,它衡量了城市的餐飲與購物的總體支付能力和市場規模,還反映了城市商業的豐富度與飽和度,從中可觀察城市人消費行為的模式與傾向。

相比可見的消費行為,社交活躍度更偏向于衡量城市人相互連結、獲取信息、分享快樂的廣度與深度。隨著社交平臺的多元化,不同平臺吸引的用戶群體差異越來越鮮明,也將城市的社交活力氛圍區分開來。

騰訊社交活躍度最高的5個城市——深圳、珠海、廣州、中山、東莞皆位於華南地區。短視頻平臺抖音則在以周口、遵義、阜陽、駐馬店為代表的二線及以下城市匯集了龐大的用戶群體。

今年的夜間活躍度指標新加入了夜間出行數據與更多夜間活動場所的統計。北上廣深的夜間出行人數佔常住人口的比例在13%到14%之間,而瀋陽的這個數字可以達到31.5%。人流數據能讓我們不單單從城市的夜間供給考慮問題,更能直接了解城市人的實際夜間行為。

D生活方式多樣性

疫情期間困在家中,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城市多元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要是不能出門與你生活的城市發生各式各樣的互動,幾乎就等於失去了生命多姿多彩的要義。

出門新鮮度指數匯集了常態生活中,城市所能提供的各種生活方式選項。抖音打卡地點豐富度排名前五的城市中包括了杭州、成都和鄭州這3個新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和成都佔據了25%的演出場館資源;重慶是擁有書店和電影院最多的新一線城市,而從人均數量看,昆明和杭州分別是人均書店最多和人均電影院數量最多的城市。

理論上,場所愈加豐富,需求得到滿足,消費行為因此增加。實際上卻並沒有這麼簡單,原因就在於,消費偏好賦予了消費行為多樣性。淘寶消費多樣性指數表明,在過去的一年裡,消費多樣性排名提升最多的前10個城市中,四川城市佔了一半。此外,排名大幅提升的城市多數為四線、五線城市——線上消費的下半場,是低線城市的舞臺。

不同城市展現出不同的消費偏好和特徵背後,是一千個人有一千種休閒方式的事實。休閒豐富度所觀察的,便是基於城市人多樣化需求形成的各類休閒方式。

馬蜂窩的數據表明,杭州和南京是一線城市外最熱衷旅遊的城市;騰訊營銷大數據顯示,成都是最熱愛音樂的新一線城市,東莞、西安、重慶緊隨其後。

E未來可塑性

未來可塑性是一個著眼於現在,同時能預判未來發展的數據指標。

相比往年,今年東莞、佛山在未來可塑性上的排名有了大幅的增進;與之相對的,武漢、廈門等城市的排名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在創新氛圍的競爭賽道上,城市群的整體優勢開始凸顯。疊加了全國所有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空間地圖清晰地顯示,科技企業高度聚集於長三角與珠三角地區,城市與城市之間呈現出「強強毗鄰」且「網狀支撐」的格局。

智聯招聘的人才吸引力相關指標顯示,海歸學子不再「扎堆」於北京、上海,而是更均衡地去向了其他一線與新一線城市;畢業生的留存與本地高校資源實力的相關性逐年減弱,人才的選擇往往傾向於那些區域性的中心城市與新經濟活躍的城市。

通過阿里巴巴與京東兩家頭部電商平臺的數據,觀察城市整體的消費潛力可以看到:石家莊、惠州與濟南的京東線上消費增長分列全國第5名、第18名與第19名,常州、惠州的京東升級品類銷售額分列全國第13名、第18名。在阿里巴巴年輕人消費力的綜合評估中,莆田和福州擠入了全國前十的位次。這些城市的成長說明,消費的下沉正在發生,消費理念與消費模式的升級也將隨時間推移傳向更多的地方。

一個明顯的拐點趨勢在於,在2019年外來工作人口總量超過百萬的26個城市中,有17個城市的外來工作人口數值相比前一年都出現了萎縮。「離開大城市」的現象正在變得普遍。

當然,對這條信息的解讀不必過分悲觀——從另一個視角來看,這些離開的人口必然會流向更適合他們的地方,對流入城市而言又將是一場生產生活方式的轉型,對流出城市亦是如此。

2020年中國城市分級完整名單

(包含中國內地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

相關焦點

  • 2020年我國「新一線城市」榜單發布,合肥和佛山兩城市首次入選
    合肥和佛山首次入選新一線實際上,我們發現「新一線城市」這個概念是由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在2013年發起的,當然這個實際上並非官方提法,同樣一二三四線城市的說法也更多的是流行在大眾之間入選2020年「新一線城市」榜單的十五座城市依次是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和佛山。
  • 2020年新一線城市排名 完整排名榜單一覽
    5月29日,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公布《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一共有15個城市入圍本次「新一線」城市榜單,成都超過杭州、武漢、南京等熱門城市,排名這份榜單的第一。
  • 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合肥、佛山晉升新一線
    (原標題: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合肥、佛山晉升新一線)
  • 2020全國新一線城市排名出爐
    2020年5月29日,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了《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連續第五年按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維度對中國內地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商業魅力指數排名,把全國337個城市分為了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
  • 2020新一線城市排名出爐,成都又居榜首,為什麼口碑一年比一年好
    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名單出爐了,一共有15個城市進入「新一線」,而成都又是第一。每一年,這份榜單都會有變化,有新的城市躍居新一線,也有城市不幸掉到二線,而成都似乎雷打不動,加上今年,已經連續5年居新一線城市的榜首位置了。
  • 重返「新一線城市」,昆明如何突圍?
    在2019年榜單中,昆明以優秀的表現首次入榜「新一線」城市。該榜單標準依託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指標。依據最新一年的170個品牌商業數據、19家網際網路公司的用戶行為數據及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對中國337個地級以上城市再次排名。
  • 2020年新一線城市最新排名:西南雙子星霸榜,青島、長沙不敵鄭州
    前不久,我國2020年新一線城市經過一番激烈的「廝殺」,終於角逐出了最終的排名。在最新的排名當中,成都市繼續蟬聯新一線城市榜首之位,而重慶市則成功上升一位,緊緊咬在成都市身後。總的來說,在最新新一線城市榜單當中,西南地區的雙子星城市表現的是相當亮眼的,甚至直接把杭州、蘇州等東部發達城市的光芒都壓住了不少。當然或許會有不少人對成都與重慶這兩座城市的人均質疑。確實,成都與重慶這兩座城市在人均這一方面確實是劣勢,但在整體的城市基礎建設方面,重慶與成都絕對可以排在我國的前幾名。
  • 2020年新一線城市排名出爐,對學生來說,主要有兩個方面影響
    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了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公布了2020年15個新一線城市,成都市繼續領跑。15個新一線城市,分別是: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佛山。
  • 經濟強市10年人口版圖:合肥等新一線城市崛起 珠三角4市成贏家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統計了2009年經濟排名前25強的城市,以及2019年經濟排名前25強城市,總共29個城市中(有4城市新上榜),珠三角4市:東莞、深圳、廣州和佛山,位列過去10年GDP前25位城市人口增幅第2、3、4和6位。
  • 《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發布 大數據評選出15個新一線城市
    央廣網北京5月30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29日發布《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用大數據評選出15個新一線城市。與去年相比,合肥、佛山取代了昆明、寧波,第一次進入新一線城市名單。
  • 昆明痛別「新一線」 已重回二線城市行列
    答案明天揭曉》一文在雲南房網各媒體平臺發布後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討論,今日(5月29日)下午,2020新一線城市峰會如期舉辦,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直播發布了《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在這份榜單中,昆明已不在新一線城市行列,被劃分為了二線城市。
  • 2020世界一線城市排名,27城入選,上海成都西安等排名上升
    那麼2020年我國26個入選世界城市名冊的城市排名又有哪些變化呢?首先入選2020年Alpha++的城市依然只有兩個,分別為倫敦和紐約,自世界一線城市排名發布以來一直沒有改變,這也代表了我國城市依然有進步的空間。
  • 不起眼的合肥為何喜提新一線城市?這匹黑馬的崛起,絕不是偶然!
    隨著2020年度新一線城市名單的公布,合肥成為最耀眼的「明星」城市和黑馬,在本次名單中,有如下城市「喜提新一線」: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佛山。
  • 中國10年人口變遷版圖:西安3年新增過百萬,排名新一線榜首!
    按照增量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深圳、天津、廣州、成都、合肥、重慶、濟南、北京、西安、鄭州、杭州、武漢、長沙和上海。 從過去10年的人口變遷版圖中,可以看到新一線城市的崛起。近10年人口增幅最高的前10個經濟強市中,有7個為新一線城市。
  • 昆明落榜「新一線」城市,對房價影響有多大?
    就昆明落選新一線城市,可能是以下兩大原因:01、經濟總量(GDP)及增長今年15個新一線城市,分別是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和佛山。配圖第二、昆明落榜新一線城市,說明城市可能存在一些問題昆明沒有進入第一財經2020年新一線城市排行榜,還是要理性看待。
  • 新一線城市「雙一流」大學排行榜
    與其去擠競爭激烈的北上廣,不如退而求其次,將目光轉移的高校資源同樣很豐富的新一線城市。年國內新一線城市「雙一流」大學數量排行榜,一起來看看有你想要去上學的城市沒?  重慶、杭州不盡如人意  在新一線城市排名中
  • 「賭城」合肥成校招最大「黑馬」,留存率和薪酬雙領跑新一線
    說起合肥,雖然是省會城市,但與東部地區南京、杭州等省會城市相比,一直以來都比較「低調」,是一座不太起眼的二線城市。然而,近些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合肥也「高調」起來,開始強勢進入公眾視野!2020年5月29日,第一財經發布了中國2020年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合肥首次晉級新一線城市榜單,再次」點燃「網絡,引來大批網友關注!合肥到底有啥「過人之處」?
  • 2017全國城市電影票房排行榜出爐 成都居新一線城市榜首
    去年,院線觀影人次為16.2億,比上年13.72億元增長18.08%,進影院看電影已經成為了一種重要的娛樂消費方式。  成都作為演藝娛樂市場潛力巨大的一座城市,近年來,成都文化消費市場發展勢頭強勁,電影市場也非常火熱。成都晚報記者了解到,日前,2017年全國城市電影票房排行榜正式出爐,成都以16.94億元的票房收入排名全國第五,僅次於4大一線城市,位居新一線城市榜首。
  • 年輕人就業城市如何選擇:「北上廣深」還是新一線城市?
    大家常聽說一線城市、二線城市,而新一線城市聽說的較少。一線城市就是「北上廣深」: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二線城市主要指各省會城市和部分直轄市。新一線城市是指近幾年發展較快的部分二線城市和地區級城市。根據有關機構最新研究結果,2020年15座「新一線」城市按排名高低依次是: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佛山。那就業城市到底如何考慮?建議:重點考慮新一線城市的成都、杭州、武漢、西安、南京、蘇州、東莞和青島;次要考慮一線城市的北京、上海、深圳。
  • 2020年新一線城市榜單再發布,成都市毫無懸念為第一,重慶市第二
    2020年新一線城市榜單再次發布,在這個榜單當中,成都市依然毫無懸念為第一位,重慶市則躍居第二位。從2020年新一線城市的榜單來看,雖然重慶市已經位居第二位,但是與成都的差距依然很大。作為中國大西南的兩大城市,成都市、重慶市的位置關係如下所示。下面是2020年的新一線城市排名。在歷年的新一線城市排名榜單上面,成都市都是新一線城市之首,也是中國城市總排行的第五位。而新一線城市的第二位則是一直有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