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學到現在這一個多月時間裡,我們給學生的任務是抓基礎,重點練習古詩文鑑賞、古文整理等。方法上,我們強調課本和複習資料結合,教師先整理一個模本,但僅提供思路,主要靠學生自主學習,最後資源共享。複習資料是我們教師根據多年高三教學,提煉出來的精選本。
下一階段,我們會重點引導學生的現代文閱讀。
2008年高考語文複習如何實現高效?我們認為,高效複習應呈現「準」、「穩」、「巧」三大特點。「準」即緊扣考綱,緊跟趨勢,找準方向;「穩」即有序推進,各個擊破,把好節奏;「巧」即把握規律,優化學法,提升能力。
要實現高效,考生應努力走出與「準」、「穩」、「巧」背道而馳的4大複習誤區;
一是重蠻幹,輕策略。思路因循守舊,節奏拖沓滯流。二是重教輔,輕課本。資料貪多求全,語文課本視而不見。看似紮實又熱鬧,語文雙基夯不牢。三是重答案,輕思路。單項選擇學生所愛,參考答案學生所求。急功近利重結果,做起題來一團糟。四是重練習,輕感悟。模擬試題鋪天蓋地,人生感悟無暇顧及,語感不強靈性少。
針對這些誤區,結合高考考綱和命題趨勢,我們提出以下策略。
不妨自編複習資料
要達到庖丁解牛式的複習境界,應做好三大文章。
首先是優化複習資料。現今高考教輔多如牛毛卻千篇一律,毫無新意又漏洞百出。宜緊扣考綱,優化資料,有條件者,可自編教輔資料。以「識記現代漢字字形」考點為例,2007年高考考綱明確規定,字形命題範圍鎖定在《現代漢語常用字表》常用字(2500字),然而教輔中過偏過難的字形仍屢見不鮮,而且,教輔常把正、誤字形同時呈現,學生往往不受其利,反受其擾。建議將字形複習資料編成填充式練習,據義定形,定將事半功倍。其次是熟悉考點,規範思路。高考考點既提示了命題依據,也提示了解題思路。同時建議考生多練高考真題,少做模擬試題。
課本教輔配合使用
課本是詮釋考綱、滲透考點的最權威的複習資料。浙江省自2005年自主命題以來,每年都有試題可直接從課本中找到依據,如2006年的文言文、作文,2007年的詩詞鑑賞等題即為明證。相信2008年高考仍將有所體現。
我們認為,高考複習過程中應發揮語文課本的三大功能。一是基礎知識的承載功能。以文言文為例,梳理時可打通篇目,以文言考點分類匯總,系統複習,以舉三反一、把握規律。二是閱讀能力的訓練功能。課文大多可作為現代文閱讀訓練材料,尤其是第五、第六冊課本,可以教讀和自學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學習,必將提升考生的閱讀能力。三是寫作技巧的示範功能。很多文質兼美的課文是寫作的極佳模本,可精選課文作寫作專題講解。
在處理課本和教輔的關係上,可「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配合使用,相得益彰;也可先後使用,來他個「你方唱罷我登場」。 2007年浙江省語文高考新題不少,但「新瓶裝舊酒」者居多,如能在複習時注重訓練思維過程,對試題作「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思路探尋,破譯命題密碼,一切新題皆曾是舊時相識。
腹有詩書勤感悟
縱觀近年高考試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拓展視野、關注人生、體悟真情已成命題趨勢。「南水北調」、「專利申請」、「申奧成功」等語料頻頻入題,高考作文關注人生、強調真情的命題特徵均對「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淹沒題海中」的考生構成考驗。我們認為,最好的應對辦法是加強閱讀,以閱讀激發感悟,以閱讀拓展視野。
請讀入選《2006文學中國》的小說《青牛》中的片段:
我喜歡在水底看太陽。憋一口長長的氣,然後紮下去,抱住水底的巖石,抬頭看天。
天像一張藍綢,柔軟地在我眼前飄動,而那個太陽,她全部的光輝已被河水吸乾,很舒服地亮著,像夢裡的一盞燈。我想在這盞燈的光亮中睡去,但是根本不能,因為我很快就憋不住了,那口氣很快就耗完了,我在胸腔就要爆炸的時候躥出水面,像一條小魚,被追趕著來到另一個世界,然後,被這個世界的光亮扎得眼睛生疼。
如此富有生活氣息和浪漫因子的文章,必能激發學生的生命體驗,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因此建議考生選擇一些文質兼美的文章,嘗試「以讀促寫」,提高寫作能力。
(編輯: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