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中信證券34名高管去年薪酬總計為1.55億元,不知道中信集團的節流大刀會不會先揮向高管呢?文|金融八卦女作者:呱呱
· · ·這兩天,降薪的消息在銀行圈內瘋傳,最開始是一份聊天記錄:
然後,蔓延到了精英論壇:
事關錢袋子,尤其是大家眼中珠光寶氣悶聲發大財的金融行業,吃瓜群眾熱情高漲,各大媒體紛至沓來。界面率先獨家報導:
雖然沒有證實降薪傳言,卻挖出了中信銀行母公司中信集團開源節流150億元的紅頭文件:
眾所周知,中信銀行佔了中信集團大部分的營收與利潤,母公司帶頭過緊日子,作為主力軍的中信銀行,不知是否要率先行動?在媒體紛紛求證降薪傳聞時,市場上忽然傳出一個紅頭文件:
該文件倒是沒有規定降薪事宜,只是明確了國有金融企業工資總額增長方案。
文件顯示,金融企業當年工資總額=上年度工資總額基數×(1+W);其中W為工資總額增幅,以Y作為函數計算確定;Y=聯動指標增幅×綜合考核係數。
其中,銀行、券商等的聯動指標增幅一般為淨利潤增幅;對於淨利潤規模較大的商業銀行,經申請可增加營業收入增幅作為加權指標,權重原則上不超過30%。
但,這樣的時點,出現這樣一份文件,難免從側面證明了傳言的並不是無中生有。這下是銀行人坐不住了。一家農商行總行的員工一臉問號:
某四大行一線員工義憤填膺:
更有股份行的客戶經理表示習以為常:
總之,一聊起來,撲面而來的就是銀行人今年有點不好過的感覺。昨日晚間,一向以權威、深度知名的財新發文,政策性銀行即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早已經開始研究降薪問題,光大集團、中信集團、工農中建交五大行也傳出類似降薪規則。銀行確定降薪的傳言達到高潮,吃瓜群眾沸騰了!然而,新華社於今天凌晨零點十三分一錘定音:四大行,不降!
工農中建聯袂表示,目前沒有降薪的計劃安排。不過財政部推動實施了國有金融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這一動作,側面得到了確認。以工行的回應為例:
中國工商銀行表示,2019年,根據國務院部署,財政部推動實施了國有金融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按照市場化原則核定工資總額。工資總額與整體經營情況相掛鈎,履行公司治理程序後決策確定。截至目前,工行沒有統一降薪的安排。
說實在話,銀行即使降薪,工農中建也不該是排頭兵。根據去年各家上市銀行披露的年報顯示,公司花在員工身上的薪酬成本中,工農中建穩居倒數,其中農業銀行和工商銀行月薪酬成本墊底,分別為2.23萬元、2.38萬元,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均不到2.6萬元。
作為對比,去年排名前列的招行、平安等,這一數據均在接近5萬的水平,是四大行們的兩倍。畢竟工農中建幾大行,除了光鮮亮麗的總行、各省分行外,更多的是深入到基層的網點和服務基層群眾的員工們。那為什麼坊間突然傳聞銀行集體降薪,迅速點燃吃瓜群眾的熱情,引得權威媒體闢謠呢?一個數據是,今年以來銀行業是少數保持正增長的行業之一。據銀保監會披露,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600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六大行一季度淨利潤2710億元,增速保持在1.8%-8.5%之間。另一個背景則是,6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八妹也就此,採訪了一位四大行總行人士,該人士對八妹分析表示:
降薪這個事情,其實之前就在傳。最主要的原因,是要提高銀行吸收風險的能力,減少資本開支,少分紅,多計提撥備。今年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經濟發展受到影響,民營小微企業的狀況相對遇到了一些難題,可以預計到,未來一段時間,銀行的一些貸款會受到一些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銀行在現階段多計提撥備,更是為了應對這一預期,這也是向民營企業讓利1.5萬億的題中之意。多計提撥備,肯定會影響利潤,銀行各項開支也要跟著縮減,從這個邏輯講,銀行降薪也算情理之中。
實際上,監管部門早已警示銀行利潤負增長風險。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課題組於5月24日稱,銀行後期不良貸款處置和資本消耗壓力明顯加大,銀行利潤增速可能下滑,不排除年內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的可能。銀行有必要做好預案,應對可能出現的不良貸款反彈。從八妹初步的了解看,目前,直接感受到降薪壓力的是來自於三大政策性銀行人員。其他銀行,有的確實存在降薪情況,但更多的是和各家銀行自身相關。畢竟,銀行的薪酬體系較為靈活,固定工資在整個薪酬的佔比反而是小部分。已經商業化的銀行們,可以根據自身經營情況,合理化地調整職工薪酬。其中一家股份行的工作人員就告訴八妹:
我聽說有幾家銀行早幾個月前就降薪了,比如口行、國開這幾家,據說口行降了10%,國開不明。 我司也已經偷偷降薪了。但我們這種大概是自主決策吧,我們小夥伴們也一直在聊這件事情。
更何況,對於大行支行、地方中小銀行體系,原本的收入相對來說不算有競爭力,即使有降薪,此次的降薪是否能有效傳導到這些機構,還有待觀察。浙江區域內某城商行一名老員工對《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
「我們這一波降薪,都是落到了基層員工,一名工作了近20年的普通員工,月薪只有3000元了,不及他們家每個月請個鐘點工接送孩子上學的費用。」21記者,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導金融圈炸鍋!金融機構要集體降薪?工作20年員工月薪3000元?四大行凌晨緊急回應
對於經營狀況相對良好的股份行、城商行來講,雖然自負盈虧、薪酬自定,但銀行作為經濟發展命脈,與經濟運行息息相關,在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也必將肩負起自身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