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父母都面臨過這種情況,孩子在周末或學校放學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玩遊戲,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家長喊了好幾遍,他無視我們,喊了幾聲後,是不是就忍不住憤怒,想對他大喊大叫?
事實上,與孩子的溝通不僅是大聲喊叫,甚至有時候家長還會打孩子。那孩子就更叛逆,時間久了對你就更厭煩了。
問題在哪裡呢?
熊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大多是家長教育不足,有些父母工作繁忙,無暇管教,就交給家裡的長輩。有些父母不吝惜孩子犯錯誤懲罰孩子,過分放任,孩子只能更加肆無忌憚。
其實很簡單。可以引起孩子們的注意,關心他們關心的事情。然後找個和孩子們聊天的話題,偶爾稱讚他,讓他把注意力轉移到我們身上,這樣再和孩子交流他們更容易聽進去。
方法總結如下:
1、多給孩子擁抱和陪伴,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
家長是對孩子們童年影響最大的人。孩子像白紙一樣天真單純。父母有責任和義務,給他良好的成長環境。
可以給孩子們制定懲罰和獎勵規則。比如寫完作業才能玩手機,並且玩手機的時間要規定好。要讓孩子們有時間概念。
周末和孩子們一起去野外野營、放風箏、動物園等地放鬆放鬆,有時間可以去更遠的地方旅行。孩子雖然很小,但去過的地方都記得,途中遇到的問題,不知道的部分我們解決後會更加信任我們。中途要向我們學習,和朋友聊天。彼此有更多的交流,可以聽到我們說的話。
另外,還親切地說媽媽辛苦了,知道更多的話,彼此變得親近。
2、提高交友能力,多交夥伴
經常在家玩手機,陷入自己的小世界,性格也會變得內向。如果不想向人們表達自己的心意,家長就要創造與孩子們見面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鼓勵孩子們和朋友們多玩。
孩子們和新朋友接觸後會更快成長。然後從中學習新的知識。如果變得親近的話會一起去玩,或者邀請兒童到家裡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零食。
喜歡什麼樣的玩具,告訴他要有充分的理由,明確地表現出來,才能買玩具。而不是其他朋友有什麼玩具,我也要有。不要太自滿,要耐心地說明。隨著年齡的增長,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也懂事了,對一些習慣越來越了解,交朋友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3、制定規則,讓孩子們明白規則的重要性。
要想給孩子們制定規則,首先從早睡早起開始,然後逐漸增加。孩子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想對抗。孩子剛開始說「不」時,家長們要有糾正孩子態度並說明理由的耐心。事實上,孩子能聽懂一切,只是偶爾不喜歡聽,制定規則,也就是幫助孩子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果讓孩子們隨心所欲的話,孩子們就會失去未來,所以以後的旅行應該由父母共同進行。相信孩子們在正確的引導下,未來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成長的喜悅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