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內蒙古一泳池監控視頻曝出,一名小男孩在泳池排便,家長隨後被泳池方索賠1.5萬。泳池方稱自己因此損失3萬元,要求孩子家長與其各自承擔一半,家長方只願意賠償2000元。不少網友認為,孩子這麼大了還做出這種事,家長要承擔的責任很大。也有人表示應該支持泳池方的賠償要求,孩子犯了錯誤就得承擔一定的後果。
此新聞讓人尷尬之餘,也重提了一個堪稱經典的難題:熊孩子不聽話,家長該怎麼辦?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一直以來,熊孩子鬧出的新聞都屢見不鮮:高鐵哭鬧、亂按電梯、去親戚家做客隨意翻東西……熊孩子讓人頭疼的同時,也不禁讓人感慨:對付熊孩子,家長真的一點招數都沒有了嗎?別急,小編這就列出幾條可行的方法,讓熊孩子變聽話!
一、教會孩子規則意識。
熊孩子的很多行為,除了有意博取大人關注之外,其實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他們對於公眾場合的規則不明。對於這種情況,家長應該事先對孩子講清,公共場所玩鬧要注意什麼比較重要。
如不要大聲喧譁、不要插隊等,這些規則意識如能讓孩子牢記心中,「熊孩子」大鬧公共場所的情況就能有效減少很多。
二、孩子若有心結,疏通為主。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很多人認為,對付熊孩子,就應該比熊孩子更有耐心,「將鬥爭進行到底」。其實,這樣的想法並不夠可取。大禹治水十三年,變堵為疏,才解了一方洪澇災害。對「熊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孩子如果突然有發脾氣的舉動,家長應先了解孩子的想法。
了解清楚後再對孩子的症狀進行分析,避免忽視孩子的內心感受,而讓孩子的心結一直堆積,這會讓錯誤越釀越多。
三、若有過失適當懲戒,體罰不可取。
熊孩子一旦鬧出糗事,甚至導致家長聲譽受損,遭到索賠等,會讓家長心頭憤怒不已,將怒火釋放在孩子身上。其實,熊孩子舉止反常,作為監護人的家長教育方面的缺失也是重中之重。
體罰簡單粗暴,也不能讓孩子明白自己究竟錯哪兒,於過失無濟於事,並且孩子重蹈覆轍的概率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