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身處困境,雙龍鎮田家山村六組村民田興華沒有絕望,自強不息,踏實肯幹,創辦了榜上花椒合作社,並成為村上公益性崗位的護路員。他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撐起了一個幸福的家庭,踏上致富路。
田興華清掃公路
因疾病而回鄉
1991年至2011年間,田興華與妻子楊友芳在上海、福建等地務工,收入穩定,全家人的生活還算殷實。然而,2012年妻子楊友芳因腦膜瘤危及生命,急需手術,光手術費就花了13萬元,不但花光了這些年夫婦打工攢下來的所有積蓄,還欠了幾萬元的債,而且術後妻子雙目失明。
「感覺就像是天塌了一樣,母親年事已高,孩子還要讀書,辛苦打了20年的工,一場疾病就把所有的錢花完了,還欠債,值得慶幸的是妻子還活著。」回憶著往事,田興華的情緒顯得有些低落,他告訴記者,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這個家庭瞬間跌到了低谷。母親患有心臟病需要長期服藥,妻子生活又不能自理,他只能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照顧母親和妻子。
2013年,田興華家被納入建卡貧困戶,別人都說「田興華家以後不用愁了,國家會救濟你的。」每當他聽到類似的話,臉上都是火辣辣的,他暗自在心中發誓一定要學習一項技能,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擺脫貧困,讓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田興華為花椒培土
因學習而脫貧
村幹部和駐村工作隊了解了田興華家的情況和其迫切希望脫貧的願望之後,邀請他參加鎮扶貧辦組織的技能培訓。他勤奮好學,培訓課結束之後別人都回家了,他還拉著老師問一些課堂上沒聽懂的問題,讓老師非常感動,老師耐心地解答他每一個問題。通過培訓,他理論實踐考核都表現得非常優異,順利結業取得培訓證書!
2014年,田興華決定用自己培訓學習來的養殖技能開始發展養殖業。他通過向親戚朋友借錢籌集了一萬元錢,陸續買來了母豬2頭、小豬6頭、雞苗200隻、鴨苗300隻。田興華知道自己的資金來之不易,只能成功不能失敗。他天天起早貪黑,除了照顧好母親和妻子的生活起居,幾乎都在幾個圈舍裡忙來忙去,伴飼料、餵食、打掃衛生等。田興華不光能吃苦,他還愛學習。他認為自己光靠培訓學習來的養殖技術還不夠,於是到鎮畜牧站借了一大堆關於養殖的書,晚上別人都睡了,他還一個人在看書學習。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年底田興華的養殖場就收入了2萬多元,他也成功邁出了脫貧致富的第一步。
2015年,有了穩定收入後,田興華主動申請退出建卡貧困戶。
因勤奮而富強
2019年,村上公益性崗位需要招人,由於工資低,工作量又大,當時大家都不願意報名參加。田興華得知後,主動找到村黨支部書記報名。
「為全村村民服務是件光榮的事,而且還有工資又不白幹,這是黨的好政策。」田興華說。
田興華負責全村公路沿線的清潔衛生,他堅持落實上下班制度,不管天晴落雨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每天早出晚歸,把每一條公路都掃得乾乾淨淨。
生活有了起色,家庭收入也穩定了,然而田興華還是閒不下來,他在思考著要做更大的事業。
2019年,田興華跑到豐都縣嘛匠花椒專業合作社,跟著這裡的技術員學習花椒種植技術,配藥、噴藥、修枝整形、抹稍、施肥等所有的技術環節他都仔細觀察學習並認真實踐,終於掌握了一套完整的花椒種植技術。回到家後,他同村上的其他2戶農戶流轉了50畝土地,準備種九葉青花椒。
為了節約資金,他沒有請挖掘機翻地,自己動手,買了鐮刀、斧頭及一臺大馬力柴油微耕機,憑著這套工具,硬是在3個月時間裡頂著炎炎烈日,耕完了那一大片土地。趕在時節前按時將花椒苗栽了下去。經過1年多時間的精心管護,整片椒園長勢良好,現50畝的花椒長勢良好。今年,田興華成立了榜上花椒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