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裡王子晉封公爵,英國爵位的公侯伯子男和中國古代爵位一樣嗎?

2020-12-22 小清說史

今天的哈裡王子大婚吸引了很多人關注,而就在婚禮開始不久前,哈裡王子的祖母伊莉莎白女王冊封哈裡王子為薩塞克斯公爵,梅根·馬克爾為蘇塞克斯公爵夫人,此前哈裡王子的頭號只是2015年6月5日女王冊封的高級維多利亞勳爵,或者只是威爾斯亨利王子殿下。那麼英國的爵位體系和咱們中國古代是一樣的嗎?如果不是那麼兩者的有什麼不同呢。

英國爵位最高無疑就是伊莉莎白女王了,他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全稱是「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及其他領土和屬地女王,大英國協元首,國教(聖公會)的捍衛者伊莉莎白二世」英國最頂級的貴族莫過於王室,然而由於此前英國群眾反應皇室開銷大,於是2010年女王便正式「裁員」,將王室人員縮減到4人,即女王,王儲查爾斯,威廉王子和哈裡王子。除了王室以外便是各種層次的貴族了。貴族的爵位大致可分為傳統世襲貴族和終身貴族兩類。

英國傳統世襲貴族,就是我們熟知的「公,侯,伯,子,男」五爵。因為在現代社會沒有冊封新的世襲貴族,所以被稱為傳統世襲貴族。公爵是第一等世襲貴族,公爵是僅次於國王或親王的最高級貴族,類似於中國古代的分封諸侯,英國君主分封王室宗親並授予公爵爵位,如威廉王子是劍橋公爵,之後逐漸也授予王室宗親以外的功勳卓著的重臣。和中國古代一樣,不同的爵位服飾截然不同。在正規場合,公爵穿深紅色的絲絨外套,帽子上鑲四條貂皮,其冠冕上有一個金環,上飾八枚金葉片。

第二等為侯爵,侯爵一詞最初指威爾斯邊疆的領主。15世紀以後侯爵的地位越來越高僅次於公爵,但與其他4個等級的貴族相比,侯爵的數目一向最少。伯爵是第三等,英國古代,每個伯爵的轄區僅限一郡,與國王有著極其明確的封君封臣關係,在地方上統領男爵、騎士。子爵在英國上院貴族中資格是最淺的,英國子爵稱號發源於法國。男爵是貴族階級裡的最末一等,但正因男爵在世俗貴族中爛大街,以至於「男爵」一詞長期作為貴族的代名詞。以上的五等貴族是傳統的世襲貴族,不過最末的「男爵」同時也是非世襲終身貴族的冊封爵位。所有的終身貴族都會擁有男爵爵位,只授予個人而不可被世襲。另外,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也都可以稱為勳爵。此外還有個從男爵爵位可以世襲,但不屬於貴族。

終身貴族:英王一年兩次冊封終身貴族,一次是在君主生日,一次是在新年。目的是為了表彰具有突出貢獻的人,也是為了使得某些人士進入上議院而冊立的。比如,首相可以把對國家有貢獻有威望的人,提請國王加封為終身貴族,而其貴族等級就相當於男爵。被冊封的人將成為上議院的終身議員。但目前這已經成為英國首相報答政界好友,保護黨內人的一種方式。熟知的終身貴族有前「總督」彭定康、第一位華人終身貴族鄧蓮如、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等。

而中國古代的爵位都是因朝代不同而有所區別,但大體上還是分為王(親王、郡王)、公(國公、郡公、縣公)、侯(縣侯、鄉侯、亭侯)、伯、子、男。在商周時期,爵位對應的都是封國,裂土分封,封邦建國。每個爵位都是世襲並且,封國上的領土、子民世代相傳。秦朝的爵位較為複雜,為二十級軍功爵位制,最高的五等為十六 大上造(大良造),十七 駟車庶長,十八 大庶長,十九 關內侯,二十 徹侯。沒有王公等爵位。漢朝的爵位在天子之下就是諸侯王,除了王爵其他都沿用秦二十等爵。

晉朝則開創了後來隋唐時期一直沿用的爵位制度。皇帝以下為王、公、侯、伯、子、男、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郡侯、開國縣侯、開國侯、開國伯、開國子、開國男、鄉亭侯、關內侯。五等爵上加「開國」二字西晉時較少,東晉大多以此酬異姓功臣,常與原五等爵混稱,沿用至後世。隋文帝時期設爵國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侯、伯、子、男九等。唐朝更細化了一下,國王正一品;嗣王、郡王從一品;國公從一品;開國郡公正二品;開國縣公從二品;開國縣侯從三品;開國縣伯正四品上;開國縣子正五品上;開國縣男從五品上。

宋初的封爵增加到十二級,為王、嗣王、郡王、國公、郡公、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侯、開國伯、開國子、開國男。宋代的爵位相比於前朝則大大縮水,宋朝以前的爵位都基本上對應了相應的食邑,也就是皇帝封給有爵位大臣的百姓戶數,儘管隋唐時期已經縮水,但大臣諸侯仍能對自己封地上的百姓有很大影響力,但宋朝就完全將爵位和封地封民割裂開來,爵位獲得者對自己封地上的百姓已經沒有任何影響力了。按月向官府領取自己的租稅食邑、按實封一戶,每月給錢25文計算。而且宋代官員的這些封爵和食邑基本上都不能世襲。元朝大體沿襲宋朝之前的王朝,但不同的是國王在自己的封國內享有絕對的權利,這也是元朝諸侯王尾大不掉的一個原因。

而草根出身的朱元璋,為了讓江山不落入外人手中,就大肆分封自己兒子到各地為王,基本上在封國內,國王享有絕對的權利,老朱自己為人儉樸,但卻對自己子孫特別捨得,各種特權足以讓明朝的國王錦衣玉食一輩子了。最後朱棣搶了侄兒的江山,為了防止其他藩王效仿自己,大肆打壓藩王的各種特權,但是也不能讓他們和宋朝皇室遠宗子弟一樣生活極其借據,就開出了更加優厚的條件,把他們當豬養,這就造成了明朝藩王很難有所作為,大都混吃等死,更可怕的是隨著皇室的繁衍,皇室越來越大,到了明末記載在冊的皇室子弟已經多達一百多萬,而這一百多萬皇族除了混吃等死沒有任何其他權利,皇帝不允許、大臣更不允許。這就給明朝賦稅帶來極大的壓力,每年皇室消耗的錢糧佔到了全國賦稅的三分之一,這還沒加上各地宗室子弟的田畝租稅,明朝的皇室田地是不收稅的。明朝除了皇族爵位更為複雜了以外,其他爵位大體相同,但是明朝的文武封爵是兩個系統。

清朝的爵位就有點複雜,總體上依然是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除了清初的三大異姓王較為特殊外,其他王爵都沒有封土。而且與前代不同的是,所有的封爵只加美號,不加國號、郡、縣號。比如清朝沒有秦王、楚王,只有睿親王、溥儀父親醇親王。清朝宗室爵位分為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將軍。清朝的蒙古爵位一般和宗室一樣,但有時會加上蒙古汗號世襲罔替,這也給清末蒙古獨立王公提供了契機。清朝異姓功臣爵位還是公、侯、伯、子、男,但卻分了九等。 1、公爵2、侯爵3、伯爵(三者都是超品)4、子爵(正一品)5、男爵(正二品)6、輕車都尉(正三品,以上爵位均分一等、二等、三等)7、騎都尉(正四品)8、雲騎尉(正五品)9、恩騎尉(正七品)。比如挽救清朝的曾國藩曾授封一等毅勇侯;大名鼎鼎的李中堂李鴻章授封一等肅毅伯(死後追封為一等侯);收復新疆的民族英雄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伯(死後追封為一等侯)

而且歷朝歷代基本上爵位繼承都分為兩種方式,世襲罔替和普通世襲和終身爵位。世襲罔替即世襲次數無限、而且承襲者承襲被承襲者的原有爵位。罔替意為不更替;不廢除。比如隋唐時期的傳國公、傳國侯,清朝的鐵帽子王等。普通世襲,是世襲次數有限、而且每承襲一次,繼承者只能承襲低一級的爵位,比如隋唐時期的宗室子弟,降等繼承。終身制大多用於文官,一般只能本人享受爵位而不能傳給子孫,比如宋朝的文官爵位,名臣司馬光的溫國公爵位。

相關焦點

  • 公侯伯子男:公爵相當知府,伯爵即縣長
    公侯伯子男:公爵相當知府,伯爵算縣長 鄒藍/文,圖現代中國的常用術語就是封建,有人動輒說人封建思想。
  • 公侯伯子男,周王朝的分封爵位,是按照怎樣的原則進行的呢
    周朝初定,分封天下,諸侯國共有七十一個,其中公侯伯子男五爵位皆有所分封。那麼這些爵位究竟是按照怎樣的原則和要求來劃分的,當時受分封的人即位龐大,而且身份也是各不相同。首先是公爵,公爵在最初的分封之中共有四個,分別是殷商王朝的後裔微子啟,分封宋國;周武王姬發的兩位兄弟,虢仲和虢叔分封虢國;上古聖賢皋陶德後代州國;周文王之兄的後裔於虞。
  • 為何歐洲史上有很多男爵,而中國歷史上卻很少?看五等爵位的不同
    不管是在歐洲歷史還是文學小說中,大家會經常接觸到男爵這個詞,在歐洲它幾乎成為貴族的代名詞,譬如在莎士比亞的作品《威尼斯商人》中有威尼斯公爵、巴拉庭伯爵、福根勃琪少年男爵等等。爵位構成了歐洲封建歷史的重要組成,同樣,在中國古代也有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
  • 科普:古代的爵位和官位品級之間有什麼關係?
    提到這個問題,我們需要首先了解「中國古代封爵制度」、「中國古代官職等級」等相關基礎性知識。中國古代封爵制度:中國古代君主授予貴族和功臣爵位的制度,是歷代君主為鞏固統治,調整統治階級內部關係而實行的一種封建等級制度。
  • 他是英國哪一級的爵位?能世襲嗎?
    這兩天,英超牽動人心的有兩件事情,一件是溫格即將離開阿森納,一件就是弗格森突然腦溢血送醫救治,而就在溫格離開阿森納主場酋長球場的演說中,他第一句話就是為弗格森爵士祈禱,期待他的恢復健康,讓人唏噓感嘆老帥之間的惺惺相惜……如今包括球迷和媒體在內
  • 這些油畫上的爵位是什麼等級?英國貴族各階級的英文了解一下~
    英國貴族階級和中國封建時代類似,都有著森嚴的等級。中國古代的爵位基本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人們也依此來翻譯英國的爵位。公爵-Duke侯爵-Marquess伯爵-Earl子爵-Viscount男爵-Baron英國的爵位體系大概可分為世襲貴族、終身貴族和「平民貴族」(從男爵爵位和騎士爵位
  • 女王為什麼封哈裡王子和梅根為「薩塞克斯公爵」和公爵夫人?
    根據慣例,英國女王會在兒孫們婚禮當天授予他們爵位,通常是公爵(Count)或伯爵(Earl)。比如:哈裡王子的哥哥威廉王子大婚時被女王封為劍橋公爵,他的叔叔愛德華王子大婚時被封為韋塞克斯伯爵。所以,哈裡王子和梅根大婚時也同時獲得了「薩塞克斯公爵」(Count of Sussex)和公爵夫人這一王室頭銜。這是英國現有的27個公爵頭銜之一。
  • 《雍正王朝》中皇子爵位變遷——清朝皇室爵位晉封制度的真實寫照
    導語:《雍正王朝》雖然改編自二月河先生的小說,對歷史史實有著出於藝術加工需要和情節發展需要的人為修改,但其整體時間和事件的存在、發生、發展還是較大程度的遵照了歷史史實。尤其對於康熙朝時期的官員服飾、官銜設定、禮儀制度,尤其是皇室成員爵位晉封方面基本還原了清朝皇室爵位晉封制度的實際情況。
  • 英國的爵位制度與繼承制
    ,英國和歐洲的家族就開始遵循長子繼承制,繼承家業的必須是長子。這種家族長子繼承制度是英國貴族大莊園可以在一個家族中保留幾百年不變的最主要原因。  對於英國貴族來說,長子所繼承的其實是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家族的貴族頭銜: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第二部分是不動產,包括莊園、土地及其他資產。在英國法律中,第二部分被稱為「限定繼承的不動產」。
  • 劉禪和劉協退位之後,雖然都是被封為公爵,但為何地位卻相差甚遠
    廣為人知的是,蜀漢滅亡後,後主劉禪廢帝,被封為「安樂公」,而前漢滅亡後,漢獻帝劉協被封為「山陽公」,那這「公」,究竟是什麼意思?公爵當然是爵位的一種,當然,這裡的「公爵」與我們通常所說的韋小寶的「鹿鼎公」不一樣。
  • 明朝文官是不能封為公侯的,最高爵位只能是伯爵!
    ——餘秋雨圖片來自網絡我國自周朝開始,就出現了公、侯、伯、子、男這五等爵位。漢朝把五等爵位變成了王和侯兩種,能夠得到這份殊榮的都是皇帝的本家、外戚和有功之臣,後來又把擔任丞相一職的人封侯。自漢朝以後,尤其是到了五胡亂華時期,封爵就變得異常混亂,基本上在朝廷內任職的人都可以獲得五等爵位。到了明朝,形式為之一變。
  • 揭秘:為何英國女王小兒媳是伯爵夫人,與凱特平起平坐只差一步
    索菲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與王夫愛丁堡公爵最小的兒子——愛德華王子的原配髮妻。1999年,索菲與愛德華成婚,從此成為韋塞克斯伯爵和夫人。這個封號一出,聽者無不心生不解。要知道,女王兒子的封號都是公爵起步,譬如長子查爾斯,他是威爾斯王子,因為是王位繼承人的關係,他還有一個天然的公爵頭銜「康沃爾公爵」。女王的次子安德魯,在婚後受封約克公爵,就算現在因為醜聞而聲名狼藉,也不會影響到他的頭銜和地位。
  • 哈裡梅根夫婦正式退出英國王室,失去「殿下」頭銜但保留爵位
    據法新社31日報導,英國哈裡王子和妻子梅根周二正式辭去英國王室高級成員身份,在美國開始有爭議的新生活。這一決定意味著他們將不再代表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履行職責,並將放棄其在英國君主政體中的職務。哈裡王子夫婦宣布辭去王室高級成員身份的驚人聲明震撼了整個英國王室,因為二人似乎無視了女王和其他高級家族成員的態度,在宣布這一消息前未徵詢過任何王室成員的意見。這導致93歲的伊莉莎白二世召集她的長子和繼承人查爾斯王子,以及他的兩個兒子威廉王子和哈裡王子召開緊急會議,以研究哈裡王子夫婦退出王室的條件。
  • 清朝正一品最高嗎?錯,有9種爵位比正一品還高
    古代社會做官最重要的就是品級,品級越高代表手中的權力越高,喜歡看清朝題材影視劇的小夥伴經常會看到正一品官員的身影,這些人雖然在朝廷佔據一席之地,但卻不能算是清朝品級最高的官,清朝雖然沿用了漢人的九品十八級制度,但實際上在他們們眼中,有一些爵位比官位更高。
  • 清朝「鐵帽子王」已經消失,英國公爵也所剩無幾,爵位會消失嗎?
    我們都知道清王朝的鐵帽子,其實還有鐵帽子王,雖然聽這個名字挺奇怪的,但是鐵帽子王這個頭銜還是非常厲害的,這個頭銜和英國的爵位相當,整個王室為數不多,並且如果父親是那麼兒子也是,一代傳一代繼續下去。他們既和皇帝有親戚關係,並且還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為清作出貢獻。得到帽子以後,他們可以隨便把帽子傳給子孫無數次,但畢竟只有一個帽子,所以只能傳給一個後代。得到這頂帽子的八個人是禮親王、鄭親王、肅親王、豫親王、睿親王、莊親王和克勤郡王、順承郡王。這八個人前六個是和碩親王,後面兩位是多羅郡王。
  • 梅根和哈裡違反退出王室時的協議 打臉女王或被褫奪公爵頭銜
    梅根·馬克爾和哈裡王子 上周,梅根·馬克爾和哈裡王子呼籲美國人民積極參加總統大選,雖然已經退出了英王室,但作為前王室成員,梅根和哈裡卻「摻和」美國大選,這無疑讓英王室感到非常尷尬
  • 春秋戰國:為何高爵位諸侯國越混越差,低爵位諸侯國反而越混越好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這些強大諸侯的實際爵位其實都不高,而分封初期那些爵位高的國家反而在後世的爭霸中只能任人攻伐。贏在起跑線上的公爵諸侯國在周朝的分封制中,爵位由高到低分別是天子、公、侯、伯、子、男。
  • 扒一扒英國貴族頭銜 不是生在王室就萬丈光芒
    &nbsp&nbsp&nbsp&nbsp說到這兒,要八卦一下查爾斯王子兩任妻子、也就是英國王室近年來深受人民愛戴的已故平民王妃黛安娜和第二任妻子舊情人卡米拉的頭銜。剛給大家介紹過查爾斯王子的王儲專用稱號「威爾斯親王」和國君長子身份「康沃爾公爵」,這兩個稱號在查爾斯王子身上那是沒所謂啦,但是對王子的兩任妻子而言意義可謂是大有不同。
  • [每日閱讀]英國爵位的頭銜和譽稱
    英國是一個講究頭銜和譽稱的國家,因此在與英國人的交往中,或在我們的英語實踐中,了解一些有關英國爵位的頭銜和譽稱的知識無疑是十分必要的。按照英國傳統,女王(或國王)可以根據內閣首相的提議,將某種貴族爵位授予某人,但受封的人數是有限的,每年大約在20名以內。
  • 西周最高爵位諸侯,幾百年被視為另類,春秋時期卻一度稱霸
    有個諸侯國,儘管是最高爵位,幾百年間被視為另類,史書沒有記載,春秋後期,一度稱霸。周代分封諸侯五等爵,分別是公、侯、伯、子、男。《左傳》記載:「王及公、侯、伯、子、男、甸、採、衛、大夫各居其列。公爵是最高爵位,分封了黃帝,炎帝,堯,舜,夏朝和商朝的後裔。此外周天子的宗室也分封了兩個公爵國,虞國和虢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