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貴族由來已久,而英國皇室作為國家的精神象徵,延續至今一直為世人所津津樂道。中國很多豪門人士也熱衷把孩子送到英國的貴族私立學校,一部分原因是希望把孩子培養成擁有貴族內涵的人。
今天,小K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英國皇室的階級知識吧。
英國貴族階級和中國封建時代類似,都有著森嚴的等級。中國古代的爵位基本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人們也依此來翻譯英國的爵位。
公爵-Duke
侯爵-Marquess
伯爵-Earl
子爵-Viscount
男爵-Baron
英國的爵位體系大概可分為世襲貴族、終身貴族和「平民貴族」(從男爵爵位和騎士爵位)三大類。
傳統意義上的英國貴族精神遠非極盡奢侈與權勢,而是推崇英勇、正義的高貴人格。體現在二戰時期,貴族身份的士兵死亡率遠高於平民軍人。
在英國的貴族金字塔上,位於塔尖的當然是王室。首先是國王或女王(包括王太后)King/Queen,現任的是伊莉莎白女王二世。
接著是王室的後代及其他家屬成員們,在英文裡往往被統稱為Prince/Princess。傳統上,長子會被冊封為康沃公爵(Duke of Cornwall)和威爾斯王子(Prince of Wales),比如: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 Prince Philip,也被稱為愛丁堡公爵Duke of Edinburgh。查爾斯王子是女王長子,是王儲,被稱為Crown-prince。而次子則會被冊封為約克公爵(Duke of York)。
對於王室成員,會有特定的英語文法稱謂,比如對國王要稱「Your Majesty」,間接提及時用(His/Her Majesty,簡寫為HM),對親王、王子和公主王室成員則稱為「Your Highness」,間接提及則是(His/Her Royal Highness, 簡寫為HRH)。
在王室成員以下,便是傳統世襲貴族的「公、侯、伯、子、男」五爵了,之所以說是傳統爵位,是因為現今社會, 國王很少再冊封新的世襲貴族了。
公爵(Duke/Duchess)
作為世襲貴族的第一等,其詞源原意是「領袖、統帥」,早在羅馬帝國時期,這一封號常常被授予開疆拓土的功勳統帥。 公爵這一爵位在英國歷史上出現時間較晚。早期的公爵爵位是授予王室宗親,後來開始授予王親以外的功勳卓著的重臣。
現代社會,君主也幾乎不再新冊封王室成員外的公爵了,今天的英國大約還有二十位非王室成員公爵在世。在正規場合,公爵穿深紅色的絲絨外套,帽子上鑲四條貂皮,其冠冕上有一個金環,上飾八枚金葉片。國王則稱公爵為「我們真正可信和最為敬愛的夥伴。」
侯爵(Marquis/Marchioness)
最早來自德文,原意是藩侯、方伯, 即我們所謂的封疆大吏,在英國歷史上,侯爵最早指的是威爾斯地區的邊疆領地主,大約到了15世紀,侯爵慢慢演變為英國貴族階層的第二級爵位。由於這樣的歷史來源,使得獲封侯爵的數量是五等爵位裡最少的。在正式場合,侯爵穿紅色絲絨外套,帽子上有三條半的貂皮,冠冕上鑲一個銀環, 上飾四枚金葉和四個銀球。
伯爵(Earl/Countess)
伯爵是最為大家所熟知也是英國歷史上出現最早的爵位,詞源也來自英文詞,是由古英語eorl轉化而來;在英國歷史早期,因王權不夠強大,英格蘭廣大地區曾劃為幾個較大的伯爵管轄區(great earldom),之前的伯爵多是鎮守一方的諸侯。
他們大多是一人治理數郡,所以又被稱為「方伯」。14世紀以後伯爵的數量便開始增加。 在重大正式場合,伯爵穿著鑲有白色毛皮邊的紅色絲絨外套,軟帽上縫鑲著三條貂皮,冠冕上有一鍍金銀圈,上沿飾有8個銀球。
子爵(Viscount/Viscountess)
這一稱號源於法國,原意類似於我們說的「郡守」,子爵處於世襲貴族的第四級,最早是伯爵的副手,不過在歷史上,子爵有時也會是權傾一方的諸侯。比如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的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st Viscount St Alban)就是子爵。子爵帽子上有兩行半貂皮,冠冕上加一銀環,飾有6個銀球。
男爵(Baron/Baroness)
是五等貴族階級裡的最末一等,也是進入英國上議院(House of Lords)的最末一等。英國的男爵出現於11世紀。到12世紀初國王把大部分的世俗貴族都被封為男爵。其中少數與王室關係密、封地較多者又被稱做「大男爵」,其地位在伯爵和男爵之間。後來,大男爵中的顯赫者升為伯爵,其餘也就慢慢變為普通男爵。
正因當時男爵在世俗貴族中佔了很高比例,以至於「男爵」一詞長期作為貴族的集合名詞使用。1387年至今,居於5級貴族之末的男爵始終人數最多。在正式場合,男爵穿著與伯爵同樣的外套,帽子上鑲有兩條貂皮,冠冕上有一淺色銀圈,飾有6個銀球。
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都可以稱為「Lord」(勳爵)。直接稱呼時,都可稱「Your Lordship」。間接提及時可用「Lord +姓」或「Lord +地名」。信封上或信的開頭分別稱「My Lord Marquis」或「My Lord」。
終身貴族與「平民貴族」
除了以上五等傳統的世襲貴族之外,還有從平民被提拔成貴族階級的,比如終身貴族和「平民貴族」(指從男爵爵位和騎士爵位)。
終身貴族是根據1876年的《上訴權法案》(Appellate Jurisdiction Act)和1958年的《終身貴族法案》(Life Peerage Act)而設立的。英王冊封終身貴族的目的一是為了表彰具有突出貢獻的人士,二也是為了使得某些人士進入上議院而冊立的。
(Photo By Ferran Feixas)
比如,首相可以把對國家有貢獻有威望的人,提請國王加封為終身貴族,其貴族等級相當於男爵,並成為上議院終身議員,但該爵位不能繼承。目前這種做法已經成為首相報答政界好友、私人至交、黨內保護人的一種方式。為華人所熟知的終身貴族有前香港總督彭定康,第一位華人終身貴族鄧蓮如,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還有年輕的華裔俊秀韋鳴恩先生。
在五等貴族之下,還有一類「平民貴族」頭銜,如從男爵爵位和騎士爵位。然而這些爵位的獲封人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貴族階級,只算是平民中的佼佼者。
小K的整理是不是讓大家一目了然啊~對英國貴族階級的英文都記住了嗎,多多增長科普知識的名詞表達和描述,以後出國跟外國朋友們逛歷史博物館就有談資了~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最近微信改版了,為了讓大家繼續第一時間接收到我們的最新消息,建議大家把我們SK的官方公眾號的設置星標~!具體操作如下▾▾
↑這樣就不會Miss掉這麼有價值的信息了。想收看更多幼少兒英語學習的專業信息,必須關注我們SK英國皇家少兒英語的官方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