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畝三分地」現在指個人勢力範圍,為何在古代沒人敢這麼說
現如今,我們所說的「一畝三分地」,泛指屬於自己的勢力範圍。那麼,這句話在歷史上,有什麼出處呢?這句話來源於古代帝王的「耤田禮」。所謂「耤田禮」,就是指帝王扶犁親耕的一種儀式。其目的是向臣民表達皇帝關心百姓生活,重視農耕的意願。
-
漢服文化中「一畝三分地」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呢
漢服文化中」一畝三分地」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呢我們經常說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打理好就可以了,「一畝三分地」具體是指的什麼呢,「一畝三分地」嘗嘗指的是個人利益或勢力範圍,在西方的概念中就是獨立自主的意思。如嫌別人多事的時候就說:「別人的事你就別過問了,還是先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吧!」,那麼,為什麼用「一畝三分地」代表個人的勢力利益呢,為什麼叫「一畝三分地」,不叫其他的呢,比如自己的地盤呢。
-
父親那一畝三分地
順便帶些豌豆角回去嘗嘗,我都摘好了,放冰箱裡保鮮呢。」聽到這裡,我知道,這是父親想我們了。父親一人住在鄉下,與我們相隔50多公裡。現在,女兒剛畢業參加工作,妻子成天忙裡忙外,我也一直要上班,到了周末,一家人就只想在家休息。但是接到父親電話後,我決定,這個星期天去鄉下看望父親。因為父親的提醒讓我想起已有好長時間沒回去看他了。
-
「一畝三分地」說法源於皇帝「親耕」的耤田
雍正皇帝在先農壇行耕耤禮(局部) 郎世寧繪 習近平主席2月26日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在專題聽取了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後特別強調,京津冀要「協同發展」,自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這裡所說的「一畝三分地」代指什麼?
-
年度工作會上說了句「一畝三分地」,結果小失誤惹了個大麻煩
一年一度的工作會開了,總結2020年,部署2021年。在座談會上,一名基層同志講到「根據上級的安排部署,結合我自身所耕的一畝三分地,談一談2021的工作想法和計劃……」。萬萬沒有想到,會後大家對這句「一畝三分地」議論紛紛,當事人幾乎陷入被群批的局面。
-
「一畝三分地」結出「增收果」
在村民口中,無論自家的小園兒多大,都習慣叫它「一畝三分地」。「就房前屋後那一畝三分地能幹啥啊?種點時令蔬菜自家吃唄。」沒成想,這「一畝三分地」和扶貧、增收掛上鉤,還真種出了花兒、結出了果兒。 小毛蔥蒲公英成菜園「新寵」 海倫市長發鎮長華村貧困戶滿守祥今年71歲,過日子精打細算:「家裡房前屋後兩個小園兒,前園3分地,後園2分地,都讓我種上了毛蔥。」
-
微小說:一畝三分地
「我說老頭子,」繡花搖了搖頭笑了起來,「這會兒你倒是挺神氣,在城裡的時候咋顯得那麼拘謹呢?」她兩手插在口袋裡,歪著頭看著老王。「那能一樣?」老王嘿嘿笑了起來,「在城裡,那是兒子媳婦的家,咱過去住就算是外人,怎麼說都不像在家裡一樣。」他緊接著又補了一句,「現在的年輕孩子和我們那時候可不一樣,年輕人有他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就連生物鐘和我們都不一樣。」
-
我們的一畝三分地
從省行黨委到駐村工作隊 , 從各級支部到全行員工 , 遼寧工行人用赤誠澆灌這片貧瘠的土地,把貧困農民視作自己的親人,把貧困地區當成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來耕耘和堅守:修路、建方塘、打水井,反租到包,陽光大棚,特色農業 …… 六年來,這一畝三分地已經被工行人打理得有模有樣、有滋有味。
-
農民靠僅有的一畝三分地能發家嗎?
問:農民靠僅有的一畝三分地能發家嗎?先把發家的界定搞請楚,究竟在一年中掙多少錢才算發家。有的人期望值並不高,現在一年掙一萬塊錢就認為是發家,有的人不滿足,掙一百萬才算發家,掙九十九萬就很失落。如果,三口之家在一年中能掙三十萬算是發家,掙二十九萬都不算,那在一畝三分地上一年能收穫十萬就算發家,達不到十萬就不是發家。回來再說在一畝三分地上經營什麼能一年純收入十萬。搞養殖,一畝地豬舍能養一百頭豬,一畝三分地每年能出欄一百三十頭豬,如果一頭豬賣三千,除去成本剩八百塊錢的話,一畝三分地一年就能收入十萬塊錢,三口人三畝九分地總收入三十萬,就算發家。
-
職場三句話:職場人要謹言、慎行、看好自己「一畝三分地」也不錯
職場人說職場人,古人云:「君子慎獨」,但作為職場人,又有幾個能做到?進墨者未必黑,但也未必乾淨。你的一言一行,都要謹慎行之。職場人要謹言。職場人要銘記,適當的身份說合適的話,日常工作中,我們與同事溝通時,要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並不是所有熱都像你那麼熱心、無私,在不知道對方企圖、目的時,儘量不要亂開口。適當的沉默不失為一個好辦法。職場人要慎行。一個團隊,有人下達命令,就需要有人執行。
-
俺的一畝三分地
俺是一個實誠人,對這句老話深信不疑!哈哈,一旦入錯行,只有將錯就錯啦! 我家正可謂八輩貧農,2003年借著全民戰勝非典的萬丈豪情我們順勢完成了高考!離一本錄取線差8分,但足以讓父母揚眉吐氣!他們渴望兒子光耀門楣,走出農村永遠不再面朝黃土背朝天與這一畝三分地打交道!當然那是他們一廂情願...
-
一畝三分地招小編(實習生)
新媒體運營/網站編輯實習生(1-2名)職責:針對留學生和北美華人感興趣的話題,挖掘一畝三分地優秀內容,寫作公眾號文章等。後期如果有必要onsite,則地點在西雅圖地區(Bellevue)流程:簡歷和自我介紹發送給信箱:iamxiaoning at gmail郵件標題:一畝三分地小編應聘 - 2020郵件裡請描述一下你為什麼適合這份工作,以及給出你入職一周內
-
「一畝三分地」哪來的
文化北京【「一畝三分地」哪來的】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聽這名,有沒有歷史的厚重感?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位於西城區東經路21號,永定門大街西側的先農壇內。建於正陽門西南,與其東面的天壇建築群相對應。「一畝三分地」這個詞聽過吧,就是從這兒來的。 (來源:@北京西城)
-
農民種一畝三分地一年能賺多少錢?
我就問父親每年我都會把收麥子請人的錢給打回來,你們為什麼不請人啊?父親說了句,現在還能幹等幹不動了再請人,能省一點就省一點錢唄。一畝水稻收1200斤,一斤水稻1.5元,一畝小麥收1000斤,一斤1.2元,一個人一畝三分地,算算一個人一年收入多少錢?父親算了一會說,水稻一畝地1800元,小麥一畝地1200元,一共3000元,一畝三分地應該是3900元。
-
120急救疫情車護士李堯:其實也怕,在後方守好我們這一畝三分地
一個月理髮兩次:我為什麼還不出發「我摘帽子了哈,別嚇著你們。」面對鏡頭,李堯半開玩笑地說。每次出車回來,李堯和同事們都要在調度室門口脫防護服、消毒。摘下帽子,原來他髮型酷似「光頭」——比光頭長,比板寸短。在滿世界都吐槽自己「長髮及腰」急需tony老師幫助的當下,李堯已經剃過兩次頭髮了。「我愛人,在家給我理的,就用我孩子的推子。」
-
基層青年幹部該怎樣理解「一畝三分地」
春節假期結束,在河北返回重慶工作的車站,文化程度不高的父親一句「不要留戀家裡這一畝三分地」,讓我不由聯想起自身工作,思緒良多。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時強調,「要自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努力實現京津冀一體化發展」。
-
農民種一畝三分地一年能賺多少錢?這祖孫二人算給你看
爺爺說收割水稻啊!佳佳問爺爺別人都用小坦克(聯合收割機),我們為什麼不用啊?爺爺說為了省錢唄。爺爺看到孫子心情格外的好,於是就撫摸著孫子的頭讓佳佳幫自己算一算帳。小坦克收一畝地水稻需要80塊錢15分鐘收割完,有專車把水稻送回家運費20元。爺爺一個人用鐮刀收割需要一天半時間,綑紮水稻需要一天半時間,運回家需要一天時間,用自己家的脫粒機脫粒需要一天時間。讓孫子算算爺爺平均一天賺了多少錢?
-
一畝三分地是主要聊計算機類的多嗎?有沒有英語教育類?
看到有提問:關於一畝三分地是主要聊cs類的多嗎?有沒有英語教育類?希望大家踴躍討論。grapygrape:雙非外語類大學軟體工程大三,目前平均分84,雅思還沒考但是7沒問題,研究生想申請英語教育類,請問有哪些學校好跨專業申請呢?現在還沒有真正的實習經歷,去新東方當助教這種有幫助嗎?或者在高中實習英語老師?
-
扶貧日記丨我的「一畝三分地」
我叫廖希根,來自醴陵市白兔潭鎮洙塘村,是一個「菜農」,如果這「一畝三分地」的菜生病了,我就會想辦法進行「施肥」或者「打農藥」,把產量提高。其實,我是一名扶貧專幹,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我們村的扶貧故事,來看看我們是如何打理我的那「一畝三分地」的。2017年4月份,在廣大黨員和村民的投票選舉中,我進入村委會,擔任扶貧專幹。從那時起,帶著大家的信任,開啟了我的扶貧之路。
-
先農壇:一畝三分地
圖、文:讀閱評說我們常說一畝三分地,它的出處就來自先農壇(古代建築博物館)。先農壇古建築群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先農以及舉行親耕耤田典禮的地方。拜殿這是在拜殿內拍攝的太歲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