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陪卡卡背詩,之所以說是陪,是因為13姐從小就不愛背任何東西,以至於學習中需要記憶的部分都沒什麼印象了,考完就還給老師星人。
但隨著卡卡的成長,我們也開始進入幼小銜接的階段了,有的事,我小時候沒做的,終究是逃不過。。。
不過也切實體會,當卡卡在4歲、4歲半之後,小時候的玩具顯得乏味、求知慾也逐步體現出來了,不學東西感覺也沒別的選擇,所以求知慾、對世界的好奇心是真的與生俱來的,作為家長,要正確引導,要悉心呵護,不要錯過了各種「窗口期」。
回歸主題,聊聊背古詩。
因為自己沒怎麼背過古詩(除了應付考試),雖然也有受到一些主流媒體詩詞節目的影響,但也是後來才想明白,人,為什麼要背古詩?論故事性,古詩自然比不上傳統故事,但能流傳千年,秘訣是什麼呢?無非是,古詩傳遞了非常個人化的情感,即,詩人的當下的情感。
在背古詩的過程中,你會驚喜地發現,原來千年前竟然有人與你某一刻的情感情緒有共鳴,而這樣的共鳴感只用幾個字就表達了,這種感受是奇妙的。當然,為應試而背詩的我,從未有過這種感受。。。
如果說,卡卡必須要去背詩,那麼,我當然希望他不像我為了考試而背詩,我當然希望他能夠感受到上述奇妙的感受了。
於是,便有了以下的做法,在此小小整理分享給有同樣需求的朋友們。
首先,選擇合適的詩。
這個其實很簡單,一般詩詞啟蒙最好的時間段,或者說最有需求的時間段,就是幼小銜接的階段,此處不包含4歲能背100首詩詞的這樣比較高需求的家庭哈~
那麼,選擇市面上一款小學階段必背古詩的書籍、音頻等產品就可以了,那我個人參考的是《凱叔·詩詞來了》,其中包含近150首精選的小學階段的古詩詞,包括唐詩80首,宋詞40餘首,剩下的還有元明清三國時期的小部分詩詞。
其次,從簡單的詩開始。
興趣是很重要的事情,我記得我在聽關於如何正確使用《唐詩三百首》這本書的課程的時候,黃曉丹老師就提到過,很多孩子之所以沒有把《唐詩三百首》這本書背下去,是因為沒有調整順序,直接從最前面的古體詩背起。
比如開篇會讀到的張九齡《感遇》,就很難背,不了解詩人和這首詩的背景,也很難理解,於是就背不下去了,但實際上《唐詩三百首》應該倒著背,最後面的反而是較為簡單的五言七言絕句律詩。
同樣的道理給到5歲左右的孩子,就更加是了,而且通常5歲左右的孩子都會背幾首灌耳音學會的唐詩,那麼就從他們最容易接受的《詠鵝》、《靜夜思》、《春曉》這些詩開始吧。
第三,一定帶著孩子去理解詩詞在講
很多寶寶三歲就會背「鵝鵝鵝」了,甚至有些寶寶剛學會說話的時候就會了,這大多數是灌耳音的結果,但你要說孩子知道自己在背什麼嗎?絕大多數寶貝在這個階段背詩是不帶有對詩意的理解的。
但在5歲左右的孩子,求知慾是槓槓的,理解能力也比之前好了很多,尤其是一些簡單的詩句,他們理解起來是沒問題的,而且,理解基礎上的背誦記得特別牢,並且能活學活用,卡卡就會在不同場景下來一首應景或他覺得應景的詩,不論是否恰如其分,至少都是思考過都是他當下感受的表達,老母親表示,可。
不僅如此,在跟孩子解釋詩詞意思的時候,可以增加孩子的詞彙量,卡卡因為背詩學會了「寂寞」、「孤獨」、「恐驚」、「碧玉」、「王孫」、「故人」等等,中間還會跟我說:「媽媽,你能想個辦法讓我記住寂寞嗎?」
第四,背詩理解詩,都不如感知詩人來的真切。
背詩,要愛上詩人,就像聽歌,你也會想要了解一些歌者一樣。因為詩詞多為個人情感的表達,所以對於作者的認知蠻大程度上會幫助孩子們對詩人的詩詞作品的興趣和學習意願。
我們在背詩的時候,如果再次遇到同樣詩人的作品,我會跟卡卡打趣說,這首詩的作者是你熟人哦~他就會說出他印象深刻的詩人~
比如李白和白居易,他因為比較喜歡他倆的詩,就稱二位為大白和小白。。。(就表達了一下親切感)。。。李白的詩背多了,他會說,誒你看,這兩首詩有點像啊~果然都是李白寫的。。。還有汪倫是李白的粉絲,李白的偶像是謝眺,卡卡說起來也是很熟悉的感覺~
第五,堅持持續背詩
我們是從疫情期間正兒八經背詩的,一開始是幼兒園班級群裡組織一天一首詩打卡,我們打著打著就成了習慣,班級群裡的打卡結束了,我們背詩也沒停,也沒有每天一首了,尤其是遇到一些難一點的詩,還是需要一些消化時間的,目前背了50餘首吧,遇到過比較難的包括《天淨沙·秋思》、《山居秋暝》、《小年》等等。
這裡還要做個小小的提示,我們每次背詩,除非很簡單的五言絕句這種,可能當下背誦的質量並不是很高,比如錄視頻的時候並沒有非常流暢,這個我是完全接受的。
但通常我是不會在錄背誦視頻的時候做任何提醒的,只要是他自己能想起來的,哪怕中間時間長一點也是完全沒問題的,這個努力想起來的過程非常重要,而且除非他自己說想不起來了,我是不會在他思考回憶的時候去打斷的。
成長過程中,多一點鼓勵,多一點成就感,少一點打擊和否定,會更大可能保護好孩子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最後呢,給像我這樣小時候沒怎麼好好背詩的家長再加多一條建議吧,就是我們在陪孩子背詩的過程中,也多做一些功課,找兩本關於詩詞、詩人的書看看,有些東西孩子可能不必了解,但我們如果了解之後,跟孩子聊起詩人來,會有更多可以講的點,哪怕只是一兩點效果也特別好~
作為懶媽媽的我,就很喜歡找些讓我省事兒的工具,所以,以下也跟大家分享我在陪卡卡背詩過程中使用的工具、書籍等,供大家參考。
1、《凱叔·詩詞來了》,上面有提到,我的用法除了作為選詩參考之外,因為每一首詩都包含了一個故事、一首歌、一段脫口秀(知識點),所以我會在教卡卡背誦之前先聽完這三個音頻,實際上故事呈現了更多的情感部分,歌曲給了更多的美感和記憶方式,脫口秀增加了趣味加深了理解,所以層層遞進,之後我再逐字解釋一遍詩意,帶著背誦,有些難度高一點的詩,我還會教一些記憶方法,或者聊一聊詩人寫詩的思路,5歲的卡卡基本上接受度在90%以上。
2、我自己看的書籍:《半小時漫畫唐詩》、《半小時漫畫宋詞》、《唐詩三百首》、《唐朝詩人的快意人生》、《走馬唐詩說詩人》等,讓我更多了解詩人的生平、唐詩宋詞發展的歷史背景、詩人們之間的關聯等等。
3、給卡卡看的書籍:《笑背唐詩》(5歲左右一起讀沒問題)、《詩詞中國有科學》(翻了一下,相對趣味性低一些,適合帶一點的小孩)。
在此奉上一首,昨天晚飯時,卡卡一時興起創作的一首詩
《高綠山》
卡卡
綠水得青山
清泉滾滾流
天上青雲飄
能記本本無
(基本上都是背的詩裡面的東西,比較有趣的是,本來最後一句是「很想拍個照」,最後自己說,這句沒有詩的感覺,就參考了「能飲一杯無」來了這句「能記本本無」)
願大家都能在較為愉悅的氛圍下陪孩子背詩,願孩子們都愛上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