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聽王崧舟老師講課反思
懷著一顆虔誠的心,我聆聽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的《記承天寺夜遊》一課。王老師的課如綿綿春雨,滋潤萬物而悄無聲息。王老師的課堂,如詩如歌;聽王老師的課,令我如痴如醉。
-
如果我當初有這樣的小學語文老師……
作為一種精神性的創造和存在,語文教育必然呈現出複雜的面貌。(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29期,原標題:《小學語文裡的情感、審美與人生》)2019年,杭州師範大學教授王崧舟在央視《百家講壇》錄了12期節目,主題是「愛上語文」。節目播出以後,王崧舟收到了許多觀眾來信。有人說:「12集太短,再講30集、50集也聽不夠。」
-
重磅┃今天幾乎所有小學語文老師都在討論這件事——且聽王崧舟自己說:我為什麼辭去公辦小學校長?
這是王崧舟最後一次以校長身份給大家作報告,臺下學生們很安靜地聆聽著,邊上有些老師還忍不住抹眼淚。在上虞從教17年,2001年王崧舟來到拱墅,在拱宸橋小學一待就是15年。這麼多年來,王崧舟一直耕耘在小學語文教學第一線。從一名普通的語文教師,成長為當今中國小學語文界標誌性的人物。同時還開辦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拱墅乃至全國的不少青年教師,都受益於他的指導。
-
王崧舟:我讀書的三句話
王崧舟杭州師範大學教授,特級教師,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浙江省十大育人先鋒,浙江省小語會副會長,杭州市小語會會長,「詩意語文」倡導者。著有《詩意語文——王崧舟語文教育七講》《詩意語文課譜——王崧舟十年經典課堂實錄與品悟》《王崧舟與詩意語文》等,在公開刊物發表論文230餘篇。
-
教研新幹線 語文的詩意構建:美讀、復沓和陌生化——王崧舟《去年的樹》賞析
-
王崧舟教授《爸爸的花兒落了》示範課賞析
——王崧舟《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藝術鑑賞 聽了王崧舟老師《爸爸的花兒落了》一課的教學,深為他的教學藝術折服。138****0151王崧舟老師的一堂課,讓我看到了一名好老師帶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層面的受益,更是思想上的享受。課堂上,老師的深情最能打動人心,最能給學生心靈的洗滌。只有自己的底蘊深厚,才能給學生語文上的享受。正如他說的「語文是一種文化;我們要教流淌著文化的語文;我們要成為文化底蘊豐富的老師。」
-
育海外國語學校請來王崧舟教授
老師們的原創詩歌朗誦「重要的季節」蘊藏了本學年「漫生長」的主題教育文化,新生的舞蹈和老生的節目更讓我們看到了藝術對於生長的展現。今年更有一位大咖來到了育海開學典禮的現場,掀起全場的高潮。在這個暑假,《百家講壇》這檔著名欄目開播19年來,第一次邀請一位小學語文老師登臺講語文,他就是浙江省語文特級教師、杭州師範大學王崧舟教授!
-
王崧舟:「陌生化」課堂模式創新策略(四)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有一篇課文叫《只有一個地球》。《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教學,有的老師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地球是生命的搖籃,是人類共同的母親。然而今天的地球卻是滿目瘡痍。地球的出路何在?人類的出路又何在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咱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息息相關的課文。請大家齊讀課題《只有一個地球》,這是一種導入。這種導入有陌生化的效果嗎?
-
試試杭州語文名師王崧舟的小技巧
杭州語文名師王崧舟認為,「背書這種東西非常客觀地講,是有個體差異的,有些孩子就是厲害,背得就是快,而有些孩子就是背得慢。」到底有沒有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 昨天,王崧舟就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王崧舟」上發布了一篇題為《背書背不出?有些小妙招你收好》的原創文章,文章結合案例和方法說明,給家長支了四招。 首先是學會切分背誦內容。
-
小學語文裡的情感、審美與人生
《百家講壇》錄了12期節目,主題是「愛上語文」。那些詩句,王崧舟不大懂,但不妨礙他覺得很美。小學時有一次作文要求寫春遊祭掃烈士墓。講評的時候,語文老師胡曉東說:今天要特別表揚一位同學寫的一篇作文,他在文章裡用了兩個成語——死傷枕藉、捨生忘死。胡老師把音調高了八度,他一面說,一面抬起頭來看向天花板,沉醉得不得了:「這篇文章是王崧舟寫的。」王崧舟嚇了一大跳。他並不知道,父親給自己修改了作文,添上了這兩個詞。
-
王崧舟:推敲語文就是推敲思想丨名師有招
王崧舟,杭州師範大學教授,特級教師。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浙江省十大育人先鋒、中國教育學會傳統文化教育分會副理事長、浙江省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分會副理事長。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本文已獲得授權,來源王崧舟(ID:wangsongzhou2018)學語文,無論是讀書還是寫文章,推敲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習慣。我們的語文書上有一篇關於推敲的課文,題目就叫《推敲》:唐朝有個詩人叫賈島,早年因家境貧寒,出家當了和尚。一天,賈島去長安城郊外拜訪一個叫李凝的朋友。他沿著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
王崧舟:語文教師如何提升課堂境界
舉象就是回到「象」,就是回到語文的源頭活水。那麼,什麼是「舉」呢?「舉」就是呈現,就是打開,就是讓語文像網頁一樣,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語言文字是再抽象不過的符號,但是語言文字不僅僅是符號,首先是一個象。在我們小學語文教材中,大量的語言文字指向生活本身,指向事件本身,指向人物本身,而這些人物、事件、情節由象組成,由一個個生動的、豐富的、充滿感性的語言的象組成。
-
讓詩意走進語文教育,我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些實踐與嘗試
在王崧舟詩意語文的倡導之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就是用自己詩意的靈魂喚起孩子們對語文的認知,使每一個孩子從心底愛上語文,感受詩意語文帶給他們的快樂並能終身受用。一、「詩」與「意」是感性與靈性的雙重結合詩意語文需要老師的「感性教學」去激發學生的「靈性學習」,這才是真正讓學生回歸主體地位的宗旨。
-
中學語文老師應該讀哪些書?
中學老師只有中學水平,小學老師只有小學水平的尷尬顯然會影響教學水平的提高,不利於學生的發展。作為近17年教齡的中學語文老師老汪,以為唯有讀書可以避免這樣的尷尬。著名語文教育專家李海林教授說,語文教師所有的素養都可以從讀書中獲得。
-
專家雲集附校 共話童趣語文 施黎明特級教師「童趣語文」工作室...
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小語盛會,與會的專家有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副主任柯孔標、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主任曹寶龍、「詩意語文」流派創始人王崧舟等。還有來自上城、下城、西湖、江幹、拱墅、濱江、餘杭七個兄弟城區的70餘位教師和開發區各個學校的教師也來到現場參加活動。
-
王崧舟百家講壇《愛上語文》十二集大合集來啦!老師、家長快來收藏、轉發!| 關注
百家講壇系列節目《愛上語文》第十集《文字背後見人心》語文是什麼?;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夢中淚;是千古絕唱的詩詞曲賦,是功垂青史的四庫全書……詩意的表達,訴說著語文的思想之美、人性之美、文化之美。
-
撥開雲霧見晴天,許昌市古槐街學校教育集團語文組線上培訓研討
2020年3月14日,許昌市古槐街學校教育集團的語文老師有幸聆聽了王崧舟老師以「語文統編六下第三單元備課指導」為主題的線上專題培訓,王崧舟老師的教學步驟清晰,教學紮實有效。先進的經驗,實用的策略,巧妙的方法,讓老師們感到豁然開朗。王崧舟老師說,語文老師可以有多種角色,但一個角色應該至死不渝,這個角色就是終生閱讀者。
-
語文考試想高分,重視作文思路,說文老師風趣講解讓孩子愛上作文
語文考試想高分,作文思路很重要,說文老師風趣講解讓孩子愛上作文歡迎來到作文課堂,我是說文寫作老師,作文也能笑著學,不信,那就試試看!咱們書接上回。這裡的圍觀者,大部分都是家長,當然了,隨著這陣勢的不斷變化,圍攏而來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
「名師」指引促成長 | 諾亞舟中大附外語文組第三周教研活動
「名師」指引促成長 | 諾亞舟中大附外語文組第三周教研活動9月15日下午,諾亞舟中大附外語文組舉行了本學期的第三次教研活動,在此次的教研中,我們一改以往單純聽課和評課的模式,增加了「快樂讀書吧」教學指導視頻學習、&34;等內容,充實了教研內容,創新了教研形式,得到老師們的一致認可。
-
語文老師教你定製閱讀方案,讓小學生愛上閱讀,為語文學習助力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作為語文老師,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學生不愛看書。家長的迫切訴求,就是希望孩子能在短期內做一個書蟲。閱讀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不再累述。但是對於不愛讀書的同學想通過一周、一個月就愛上閱讀也是不可能的。閱讀是學習的行為習慣,這需要花時間來培養和沉澱。在語文課上,每周雖有1-2節閱讀課,但這只是老師的引導教學,培養閱讀習慣,還需要家長的幫忙。每個孩子對閱讀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學生們是獨立的個體,對語言文字的感受也不同。同一篇文章,有的同學讀出了歡樂,有的同學感受了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