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杭州2月2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彩燕)開學不久,家長和孩子們就如有默契般地把「背課文」一事送上了熱搜。前兩天,杭州一媽媽陪娃背課文到深夜,愁到一度崩潰失眠的新聞更是引發一輪熱議。
這樣的「慘狀」在你家上演了嗎?回復「是」的家長都在苦苦尋覓「解法」。杭州語文名師王崧舟認為,「背書這種東西非常客觀地講,是有個體差異的,有些孩子就是厲害,背得就是快,而有些孩子就是背得慢。」到底有沒有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
昨天,王崧舟就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王崧舟」上發布了一篇題為《背書背不出?有些小妙招你收好》的原創文章,文章結合案例和方法說明,給家長支了四招。
首先是學會切分背誦內容。王崧舟認為,背書考驗的是孩子的專注力水平,如果一個孩子專注力不行,那麼背書也是相當困難的。
如果你非常不幸地攤上了一個專注力比較弱的孩子,那麼背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首先要做的是切分,把需要背誦的內容切吧切吧分了吧。「是的,很長一段東西對於專注力弱的孩子來講需要背下來是很難的,孩子有沒有別的辦法,所以他只能小和尚念經一遍又一遍,直到自己把自己念睡著也沒能背出來。」
然後你需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一起把小塊的內容一塊一塊地背,背完後拼接,再重複幾次基本上就能搞定了。
再者遵循記憶規律,就會事半功倍。心理學上有個偉大而無聊的心理學教叫做艾賓浩斯,他發明了記憶的遺忘曲線,如圖所示:
艾賓浩斯把自己當做小白鼠,記憶一些完全沒有意義的音節符號(是的,他自己發明了一套沒啥意義的符號,然後讓自己去記憶),然後檢查遺忘的規律,他發現第一天的遺忘率是最高的。後來,從他這條遺忘曲線中我們得出了一個學習的規律,那就是:及時複習。
對的,你今天讓孩子背誦的內容,記得第二天上學的時候再讓他背一遍,這樣的話,鞏固的效果會好很多省時又省力。「一般來說,同一個內容,第一天背出來,第二天及時鞏固,這樣反覆鞏固三五次,腦子再不好使的娃都能牢牢記住了,信不信由你,關鍵是你得堅持。」
記憶保持重要性很多人都懂。一旦遇到比較複雜的材料,該如何讓孩子背誦呢?王崧舟建議,如果你發現一則材料內部的邏輯關係,那麼你就可以引導孩子用關鍵詞的方式把這段材料概括起來,讓孩子看著關鍵詞背誦,然後再過渡到脫離關鍵詞背誦,這種方法也是比較方便操作。
至於古詩和古文,如果是很小的孩子,理解起來有困難,就讓他感受韻律,如果較大一點的孩子,特別是背古文,是一定要理解意思去背誦的,因為有意義的識記比無意義的機械記憶要簡單得多。
有家長提問,了解了幾個背誦小技巧之後,到底什麼時間點背誦效果最好?可以說,問到了關鍵點上面。
很多人會覺得是早上,因為早上的腦子最清醒,然而,其實對於遺忘來說,遺忘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時長,而是幹擾。舉個例子,你背完一首古詩睡覺去了,過了一個小時再回憶,和你背完一首古詩去做題目了,過了一個小時再回憶的效果是不一樣的,睡覺醒來的回憶效果要遠遠好於做題目之後再回憶的效果。因為記憶保持的階段最忌諱其他刺激的幹擾。
「所以,如果孩子今天回家有背誦的任務,那麼你可以把這個任務安排到最後,甚至可以洗刷刷結束坐在床上背,背完立馬睡覺,第二天早上一起來馬上再回憶一遍,這樣的效果是最好的。當然,背誦這項能力是可以鍛鍊的,孩子背得越多,他的記憶力就會越好,平時有意識地鍛鍊孩子的記憶能力,會非常有助於他背誦全文的。」
語文的背誦之路漫漫,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