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題款與題跋,常識知多少?

2021-02-08 月出

       書畫的「款跋」是作品的一部分,其內容形式、位置與作品之間互相增益,使之成為統一整體。今所見存世的宋、元、明、清及近現代書畫中,有本人款題及他人題跋是十分自然的,但書畫上從無款題到有款題再到同時有他人題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以傳統繪畫來看, 宋以前的畫沒有題款,即使有也只在不明顯的地方題個名字而已;後伴隨文人畫的興起而發展起來,最終成為傳統繪畫藝術的重要形式。

◇   簡述   ◇

        漢代以來,一直沒畫者名款。晉顧愷之《女史箴》雖有名款,但名款與箴文筆法不同,是後人所添。唐代繪畫中有作者名款的也極少,南唐作品據載有名款,但所見現存世作品上大都是後添的。北宋時期開始有款,但早期僅簡單寫個名字,有的畫院畫師則在名款前加個"臣"字,一般都寫在邊角或樹幹、石上等不起眼的地方,如郭熙《窠石平遠圖》,在畫幅左方中下部,用隸書小字寫名款;又如梁師閔《蘆汀密雪圖》卷,款在畫幅後端中部。至於題,則至米芾、蘇軾時,雖提倡文人畫,也仍不見有長行大篇跋題在畫上或卷後。約最早到米芾之子米友仁等,才始見有較多題跋。到元代則風氣一變,強調詩、書、畫三者結合,這種風氣從此大盛,一直延續到近現代。

宋 郭熙 <窠石平遠圖>

題款:窠石平遠  元豐戊午承郭熙畫

宋 梁師閔 <蘆汀密雪圖>

題款:蘆汀密雪  臣 梁師閔畫

>>> 注述有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足部》謂:「題者,標其前,跋者,系其後也。」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五載:「唐昭宗幸華州,作《菩薩蠻》辭三章,今此辭墨本猶在陝州一佛寺中。予頃年過陝,曾一見之,後人題跋多,盈巨軸矣。」

        清代王概《芥子園畫傳》說:「元以前多不用款,或隱之石隙,恐書不精,有傷畫局耳,至倪雲林字法遒逸,或詩尾用跋,或跋後系詩,文衡山行款清整,沈石田筆法灑落,徐文長詩歌奇橫,陳白陽題志精卓,每侵畫位,翻多奇趣」,元代以來,在畫上題書詩文已成為中國畫作品上增添詩情畫意的一種藝術手段。


元 倪瓚 <容膝齋圖>

題款其一:壬子歲七月五日雲林生寫
題款其二:屋角春風多杏花 小齋容膝度年華 金梭躍水池魚戲 彩鳳棲林澗竹斜 斖斖清淡霏玉屑 蕭蕭白髮岸烏紗 而今不二韓康價 市上懸壺未足誇 甲寅三月四日 檗軒翁復攜此圖來索謬詩 贈寄仁仲醫師 且錫山予之故鄉也 容膝齋則仁仲燕居之所 他日將歸故鄉 登斯齋 持巵酒 展斯圖 為仁仲壽 當遂吾志也 雲林子識


文衡山  <玉蘭圖卷>  

題款:嘉靖巳酉三月庭中玉蘭試花芬馥可愛戲筆寫此 徵明

<花卉冊>

題款:瓊葩結翠  /  瓊姿皎潔羲霓裳 翠竹同心結雅芳 文石玲瓏作清供 瑤池仙客倚修篁


沈石田  < 高山隱居圖 >

題款:高山矗萬仞 野木接遠天 渺若隱指提 更繞群峰顛 觚竁簄星漢 窗出雲霞鮮 鍾魚有遺音 下自冷風傳 神仙詫拔宅 方滋未茫然 靜裡得至味 恐與世夤緣 弘治元年春仲

石田先生沈周並作

 <<青綠山水圖 >

題款:千樹秋風萬葉飛 林溪莒徑步斜暉 屐聲歴落詠歌去 猶有餘紅照著衣 沈周


明 徐文長   < 墨葡萄圖 >

題款:半生落魄已成翁 獨立書齋嘯晚風 筆底明珠無處賣 閒拋閒擲野藤中  天地道人渭

< 墨荷圖 >

題款:醉來潑墨作湖秋 荷葉荷花老睡鷗 寄語若耶溪女色 荷波急上木蘭舟 青藤道士


明 陳白陽  <竹蘭湖石圖>  <枇杷晚翠圖>

後者題款:新綠軒宮事事幽 枇杷垂遇矮牆頭 愛他漿汁甜如蜜 好興先生解酒愁 白陽山人寫於求真閣

         題款與題跋這兩方面內容,從體裁上分有題畫贊、題畫詩(詞)、題畫記、題畫跋、畫題等。好的「款跋」必是在文學和書法上同時具備較高修養的。


宋 徽宗 < 蠟梅山禽 >

題款:山禽矜逸態 梅粉弄輕柔 已有丹青約 千秋指白頭(題畫詩)

宣和殿御製並書 「天下一人」(落款)

◇   題款   ◇

       書畫題款源於「款識」,本是青銅器上的銘文說明,後延用為對書畫作品作者及內容的說明。題款內容為作者姓名(包括字號)、時間、內容、地點、環境、氣候、心情等。作品完成後加以題款,一示禮貌,一示對作品負責;另,其有「雙款」「單款」兩種。

>>> 雙款
       雙款是將贈予對象與書寫者分別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為上款,後者為下款。上款寫明作品內容的名稱、出處、受贈人的名號稱謂、官銜、敬詞等文字;位置應比較高,以示尊敬之意。下款記述創作年月、創作地點、姓名、謙詞等。

受者名號 >  對別人以稱字、號較為尊敬,如無字號者可稱名,但最好不要連名帶姓;

受者官銜 >  古人常用「大人」,如「觀察大人」、「閣老」等,今人對教師稱「老師」、「校長」、「教授」等;

受者稱謂 >  如受者與書者有親戚關係,長輩多用「姻伯」、「姻丈」;  

敬詞 >  如雅屬、雅賞、雅正、雅評、雅鑑、雅教等。(▽詳見附錄)

>>> 單款

       亦稱(下款),是作者自題款,單款可包括或不包括上款內容。
       單款有長款、短款、窮款之分。長款即在正文出處書寫時間、名號、地點前面再加上作者創作這幅作品的感想或緣由;它不僅能調整作品重心,也從中體現出作者的人品和修養;若作品空白較多或出於構圖的需要,可以落長款。短款即只落正文出處、時間、名號、地點等其中幾項;若作品內容佔畫面較滿,則需要落短款或窮款。如果餘紙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號,謂之「窮款」。短款與窮款即簡單寫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過十字。

<  短 款 與 窮 款  >

一字款 >   書法落款中有用一個字者稱一字款;
二字款 >   只籤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則書姓名;

叄字款 >   大多書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書」字;
四字款 >   多為姓名叄字再加「書」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
五字款 >   五字多叄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書」;
六字款 >   六字中多以叄字姓名上加某年或兩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
七字款 >   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叄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書」字或其他;


五代  周文矩 < 仕女圖 >

無款作品



宋 林椿  <果熟來禽圖>

二字姓名款:林椿

宋 徽宗 < 臘梅雙禽圖 > 

特殊符號名款:御筆「天下一人」


明人畫 元錢選文殊洗象 

四字短款:吳興錢選

<  長 款  >

加作者齋軒號者 >  如民初,于非闇 ,齋號玉山硯齋,落款常用「寫於玉山硯齋」;

加作者地名者 >  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吳昌碩,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吳倉石」;
加作者字或別號者 >  加字者如:清,吳昌碩,原名俊卿,原字倉石,常用「倉石吳俊卿」;
加作者官名者 >  古人在題款時亦會加上官銜,以唐人寫碑最為常見,如:歐陽詢書九成宮醴泉銘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歐陽詢奉敕書」。


清人畫 元趙孟頫人馬圖

長款:延祐二年春日畫扵上都寓舍 吳興趙孟頫


宋 徽宗 < 五色鸚鵡圖卷 >

長款:五色鸚鵡 來自嶺表 養之禁籞 馴服可愛 飛鳴自適 往來於苑囿間 方中春 繁杏遍開 翔翥其上 雅詫容與 自有一種態度 縱目觀之 宛勝圖畫 因賦是詩焉 

天産乾臯此異禽 遐陬來貢九重深 體全五色非凡質 惠吐多言更好音 飛翥似憐毛羽貴 徘徊如飽稻梁心 緗膺紺趾誠端雅 為賦新篇步武吟 禦制禦畫並書天下一人

◇   題跋   ◇

       題跋內容多為品評、鑑賞、考訂、記事等。就書畫題跋可分為三類:作者的題跋,同時人的題跋,後人的題跋。

作者本人的題跋 >   可以分為"款"和"題"兩個方面,就是指書畫家在所作書畫上的名款以及題記。繪畫上的名款必須在畫幅之內,而書法上的名款則必須在全文之後。名款或題記也都是書法,屬於要鑑定真偽的範圍。

同時期人的題跋 >   往往是對這件作品本身的評論、觀感,或說明在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觀看這幅作品或這幅作品的創作。

後人的題跋 >   往往是一些考證的內容,當然也有純觀賞性的。

宋 徽宗 < 瑞鶴圖 >

元 倪雲林 <安處齋圖>

元 趙孟頫 <二羊圖卷>

>>> 畫拔詳細

      書畫作品中常見的立軸形式則在上端加紙,橫天而鋪,謂之「詩堂」,可方便題詩作跋;書畫長卷則在前面加紙,稱為「引首紙」、「前紙」,後面續紙,則稱為「後紙、「尾紙」,功能都一樣。 要作好畫跋,須先觀賞精細,遂有構思立意,繼而造語。此外,題跋者必須具有畫法、畫理、構圖學等多方面的學識,否則冰蠶語熱,不是意廖失實,便是情趣索然。


宋 徽宗 < 鴝鵒圖軸 >

題畫詩 >   畫上題詩一般稱作「題畫詩」、「詩題」或「詩跋」,尤其是那些以詩代跋(文)、詩中加跋或跋中加詩者,似乎對所題位置是否限定尾紙已不再嚴格,但從題詩作跋須在畫作完成之後才能進行這一點看,與「題在前、跋在後」仍是一致的。筆者為行文清晰考慮,畫跋只指跋於畫卷、冊頁等附紙上的短文,而將畫上題詩或跋文統歸「題畫詩」。

畫跋成集且著名的 >   有宋代董燊《廣川畫跋》、明代文徵明《文待招題跋》、王世貞《弇州題跋》、鬱逢慶《鬱氏書畫題跋記》、清代道濟《大滌子題畫詩跋》、惲壽平《南田畫跋》、王時敏《西廬畫跋》、王翬《清暉畫跋》、吳歷《墨井畫跋》、金農《冬心畫跋》等。明代沈周、文徵明、董其昌、黃道周,清代鄭燮、金農、惲壽平等均是運思落墨便筆意清拔的題跋大家。

不以「畫跋」標明的著錄、畫譜、隨筆 >   如《佩文齋書畫譜》、《江村消夏錄》、《瘐子消夏記》、《大觀錄》、《辛丑消夏記》、《式古堂書畫匯考》、《畫禪室隨筆》、《珊瑚木難》、《鐵珊瑚網》、《詹東圖玄覽編》、《清河書畫舫》、《珊瑚網書畫跋》、《格古要論》等皆搜集繁複。

       例如宋代歐陽修《題薛公期畫「鬼」》:「善言畫者,多雲鬼神易為工,以謂畫以形似為難。鬼神,人不見也,然至其陰威慘澹,變化超騰而窮奇極怪,使人見輒驚絕,及徐而定視,則千狀萬態、筆簡而意足,是不以為難哉?」針對韓非畫「犬馬難,鬼神易」的觀點,提出畫貴畫意,能畫出想像之鬼神形貌而且驚人「見輒驚絕」、「筆簡而意足」,才是最高的藝術境界。蘇軾的《書戴嵩畫牛》和《書黃符畫雀》都很生動地揭示了「造乎理者能畫物之妙,昧乎理者則失物之真」的深刻畫理。又《書摩詰「藍田煙雨圖」》仲「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幾成千年詩畫評論家和美學家評論文人詩畫的依據。其它如《跋蒲傳正、燕公山水》、《跋文勳畫扇》、《跋文與可墨竹》、《書竹石後》等對創作的形、神、理、法之關係都提出了精湛的見解。

◇   附錄   ◇

一  題款常用詞

>>> 稱謂

長輩  >   吾師、道長、學長、先生、女士(小姐);
平輩/小一輩 >   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賢兄(弟)、學兄(弟)、道兄、道友、學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對書畫或某一方面有專長之稱);
關係較親密 >   學(仁)弟、吾兄(弟);
老師對學生 >   學(仁)弟、學(仁)棣、賢契、賢弟;
同學 >   學長、學兄、同窗、同硯、同席。

>>> 上款客套語或敬詞

雅賞、雅正、雅評、雅鑑、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鑑、清覽、清品、清屬、清賞、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鑑正、敲正、惠正、賜正、斧正、法正、法鑑、博鑑、尊鑑、腸鑑、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補壁、糊壁、是正、教正、講正、察正、請正、兩正、就正、即正、指正、鑑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舉、存念、屬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鑑、屬、鑑、玩

>>> 下款客套語或敬詞
書法題款用 >   敬書、拜書、謹書、頓首、囑書、醉書、醉筆、漫筆、戲書、節臨、書、錄、題、筆、寫、臨、篆;

繪畫題款用 >    敬、敬贈、特贈、畫祝、寫祝、寫奉、頓首、題、並題、戲題、題識、題句、敬識、記、題記、謹記、並題、跋、題跋、拜觀、錄、並錄、贊、自贊、題贊、自嘲、手筆、隨筆、戲墨、漫塗、率題、畫、寫、謹寫、敬寫、仿;
篆刻邊款用 >    刻作、記、制、治石、篆刻。

◇   附錄   ◇

二  年號、月令的雅稱

       題款年號一般用幹支(歲陽、歲陰) 題款,至於季令,月令,時令、節令,異名甚夥,代相沿用,遂成風尚。

>>> 年號

甲子(閼逢 困敦)    乙丑(旃蒙 赤奮若)

丙寅(柔兆 攝提格)丁卯(強圉 單閼)
戊辰(箸雍 執徐)    已巳(屠維 大荒落)
庚午(上章 敦戕)    辛未(重光 協洽)
壬申(玄 難)           癸酉(昭陽 作噩)
申戌(閼逢 閹茂)    乙亥(旃蒙 大淵獻)
丙子(柔兆 因敦)    丁丑(強圉 赤奮若)
戌寅(箸雍 攝提格) 己卯(屠維 單閼)
庚辰(上章 執徐)    辛巳(重光 大荒落)
壬午(玄 敦戕)        癸未 (昭陽 協洽)
甲申(閼逢 君灘)    乙酉 (旃蒙 作疆)
丙戌(柔兆 閹茂)    丁亥(強圉 大淵獻)
戊子(箸雍 困敦)    己丑 (屠維 赤奮若)
庚寅(上章 攝提格)辛卯(重光 單閼)
壬辰(玄 執徐)        癸巳(昭陽 大荒落)
甲午(閼逢 敦戕)    乙未(旃蒙 協洽)
丙申(柔兆 君灘)    丁酉(強圉 作噩)
戊戌(箸雍 閹茂)    已亥(屠維 大淵獻)
庚子(上章 困敦)    辛丑(重莊 赤奮若)
壬寅(玄 攝提格)    葵卯(昭陽單閼)
甲辰(閼逢 大荒落) 乙巳(旃蒙大荒落)
丙午(柔兆郭)         丁未(強 協洽)
戊申(箸雍 灘)        己酉(屠維 作噩)
庚戌(上章 閹茂)    辛亥(重光 大淵獻)  
壬子(玄 困敦)        葵醜(昭陽 赤奮若)
甲寅(閼逢 攝提格) 乙卯(旃蒙 單閼)
丙辰(柔兆 執徐)    丁巳(強 大荒落)
戊午(箸雍 郭 )       己未(屠維 協洽)
庚申(上章 灘)        辛酉(重光 作噩)
壬戌(率 閹茂)        葵亥(昭陽 ) 

>>> 月令
一月 >   正月,孟陬,春王,陬月,孟春,肇春,端春,早春,初春,上春,初月,三正,十三月,新正,華歲,肇歲,月正,太簇,歲歲,芳歲,獻歲,寅月,開歲,楊月,首陽,春陽,妝陽,三之日,泰月,徵月,端月,孟陽,三微月。

二月 >   仲春,仲鍾,大裝,花進,卯月,竹秋,夾鍾,麗月,杏月,甜春,四之日,令月,中春。

三月 >   季春,暮春,杪春,花月,辰月,姑洗, 月,桃月, 月,晚春,末春,蠶月,嘉月,桃浪,桐月,雩風,尖月,櫻筍時,小清明。 

四月 >   孟夏,初夏,首夏,槐夏,梅月,維夏,麥月,槐月,純陰,乏月,陰月,麥侯,餘月,麥秋,巳月,中呂,清和月,正陽。 

五月 >   仲夏,惡月,鬱蒸,中夏,鳴蜩,蒲月,皋月,榴月,蕤賓,午月,端陽,超夏,小刑。 

六月 >   季夏,暮夏,杪夏,暑月,且月,林鐘,精陽,伏月,季月,荷月,焦月,溽暑,組暑,未月,極暑。    

七月 >   孟秋,新秋,首秋,蘭秋,早秋,初秋,上科,初商,蘭月,巧月,瓜月,瓜時,霜時,申月,相月,京月,夷則,肇秋。 

八月 >   仲秋,掛秋,正秋,大清明,壯月,南呂,桂月,酉月,懷月,竹小春,仲商。 

九月 >   季秋,涼秋,杪秋,窮秋,暮秋,晚秋,玄月,詠月,朽月,菊月,季白,青 ,戌 月,杪商,無射,暮商,霜序,季商。 

十月>   孟冬,初冬,開冬,吉月,陽月,坤月,良月,亥月,正陽月,小春月,應鐘,小陽春。 

十一月>   仲冬,中冬,子月,暢月,辜月,葭月,龍潛月,黃鐘。 

十二月>   季冬,末冬,殘冬,嚴冬,杪冬,窮冬,暮冬,臘冬,臘月,塗月,嘉平月,蜡月,嚴月,冰月, 月,丑月, 月,窮節,大呂,星回節,除月。  

>>> 季令  
春 >   陽春,青春,三春,九春,芳春,青陽,豔陽,陽中;
夏 >   朱夏,三夏,九夏,昊天,長嬴,朱明;
秋 >   金秋,商秋,素科,三秋,九秋,素商,素節,高商,商節,金天;   
冬 >   三冬,九冬,寒冬,安寧,玄英。

 >>> 節令  
正月初一 >   元旦,元日,元朔,元正,元春,元辰,正朝,三朝,改旦,三元,歲朝;
初七 >   人日;
正月十五 >   元霄,元夕,元夜,燈節,上元;
二月初一 >   中和日;
三月初三 >   重三,上巳,三巳,令節,上除;
四月初八 >   浴佛日;
四月十九 >   浣花天,浣花日;
五月初五 >   端午,午日,蒲節;
六月初六 >   天貺節;   
七月初七 >   七夕,乞巧節,星節;
七月十五 >   中元;  
八月十五 >   中秋節;
九月初九 >   重陽,重九,菊花節;
十月十五 >   下元;
十二月三十 >   除夕,寧歲。

每月初一至十 >  稱「上浣」;
每月初一 >  稱「朔」,「旦」,「額」 ;
每月十五 >  稱「望」 ;
每月十六 >  稱「既望」,「望後」 ;
每月末日 >  稱「晦」;
每年清明節前一至二日 >  為「寒食節」

◇   後記   ◇

      之所以整理此文,一是自己當下學習實踐需要;二是在搜集查詢相關內容時成文雖多,然或零散不系統、或重複繁冗;因此重新整理編輯以備考鑑與記憶。期間多半屬於常識,今自己整理學習並編輯分享。若經驗豐富的道友有相關的高識獨見也不妨留言告知並分享整理,大家便會更全面的認知;同時若有更為嚴謹的修正之處,也煩請讀者建議,將第一時間整編。

><><><



相關焦點

  • 漲知識 | 講講書畫的題款 完美提升中國畫的意境
    《醉僧圖卷》北宋 李公麟中國畫的題款,又稱落款、款題、題跋、款識等,指中國畫上的畫題、詩句、跋語、署名等題字。題款包含「題」與「款」兩方面內容,在畫面上題寫詩文,叫做「題」。題畫文字,從體裁上分有題畫贊、題畫詩(詞)、題畫記、題畫跋、畫題等。
  • 張大千業師曾熙和他的書畫題跋
    原標題:曾熙和他的書畫題跋 與很多書畫家迥然有別的是,他在創作大量書畫的同時,留下不計其數的書畫題跋。這些題跋,有題他人的,也有題自己的。他人中,有題前人的,也有題時賢的。有鑑藏心得,也有臨池感悟;有長篇大論,也有隻言片語。無論何種形式,既可概見其畫論、書學思想,亦可略窺其藝術歷程,是研究其藝術生成的重要藍本。
  • 元代張中《桃花幽鳥圖》及其題跋人物考釋 | 小琁古代書畫論叢
    《桃花幽鳥圖》的特殊在於,畫中除了張中的題款以外,尚有19位元末明初的與張中相關的文人之題跋。題跋人物眾多,於歷代手卷中屢屢見之。但於一立軸之中,而集題跋人數19位,實屬罕見。這些題跋人物,因資料闕如,歷來沒有介紹,更無他們之間關係的梳理,為一憾事。此軸題跋書法涵蓋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章草各體書,可謂異彩紛呈。
  • 書畫落款知識大全,你需要的都在這兒
    二、書畫題款常識中國畫是融詩文、書法、篆刻、繪畫與一體的綜合藝術,這是中國畫的獨特的藝術傳統。題款,就是實現詩文、書法、篆刻與繪畫相結合的藝術形式。題款,又稱落款、款題、題畫、題字。形或稱為款識。中國畫題款,包含「題」與「款」兩方面內容:在畫面上題寫詩文,叫做「題」。題畫文字,從體裁上分有題畫贊、題畫詩(詞)、題畫記、題畫跋、畫題等。在畫上記寫年月、籤署姓名別號和鈐蓋印章等,稱為「款」。
  • 落款要像這樣講究,才敢稱書畫人
    二、書畫題款常識中國畫是融詩文、書法、篆刻、繪畫與一體的綜合藝術,這是中國畫的獨特的藝術傳統。中國畫上題寫的詩文與書法,不僅有助於補充和深化繪畫的意境,同時也豐富了畫面的藝術表現形式,是畫家藉以表達感情、抒發個性、増強繪畫藝術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 逸筆見人格:倪瓚繪畫題跋及影響
    本文從倪瓚存世的書畫作品以及題跋進行解析,通過倪瓚的書法藝術並藉以勾連出元代的書畫交流及其對後世的影響,文中涉及的繪畫題跋有倪瓚的自題,對他人書畫的題跋和觀款,也有他人對其繪畫的題跋和觀款。本文由文物出版社《書法叢刊》授權刊發。
  • 書畫知識乾貨分享:書畫形式、落款、鈐印、稱謂、相關忌諱……
    中國書畫歷史悠久,從王羲之的《蘭亭序》,到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書畫不但承載著我們的歷史文化傳承脈絡,也為後人的創作留下了豐富的思考空間,自然在創作的時候,也留下了很多知識供我們來一起學習的。
  • 筆記版 | 黃簡講書法|四級課程 11 題款2
    你看一張畫,只因為題款錯誤,結果就作廢了。【我道:『我也曾想過,只要叫裱畫匠,把那幾個字挖了去,還可以用得。』】這是補救的方法,裝裱時把寫錯的字挖掉,真是大麻煩。所以對於書畫作品來說,題款不是一件小事。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是用第一人稱講述故事的,所以書中的【我】就是作者。
  • 沈右《楷書送醫師沈伯新序卷》題跋款印探析
    此手卷題跋作者眾多,或書畫名家,或文化名流,或官宦名門(見表1),而且又集中發生在吳門,極具地域篆刻文化藝術之代表性。因此,探析這些豐富多彩的題跋款印,對研究吳門文人篆刻藝術的發生、發展,梳理各時代文人鈐印的特點及其實用與審美特徵會有積極的意義。
  • 題款朱軍的1幅荷花圖,起拍價268元,採用了組合畫法
    因為書畫藝術品市場對於名人繪畫作品有比較明顯的關注偏好,所以作為名人的朱軍,他的一些繪畫作品就在書畫收藏市場有不俗的價格表現。比如他的一幅牧羊女繪畫作品,曾經有拍出近百萬的價格記錄。當然,對於這種作品的價格,我是有保留意見的,不排除是炒作力量介入其中的結果。朱軍的書畫作品,除了有高段位的價格表現,也有一些作品也會有非常親民的價格表現。
  • 書畫知識:書畫鑑定常識
    故宮博物院藏元代元代虞集《誅蚊賦》卷,後尾紙上有柯九思的題跋,柯氏名款下鈐蓋了幾方印,其中一方印為"唯庚寅吾以降",這方印章為他的生年提供了確鑿的證據。考元代有兩個庚寅年,其一是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再一為至正十年(1350)年,柯九思的生年毫無疑問是前一個庚寅年,即公元1290年。天曆二年己巳時任"奎章閣鑑書博士"已經虛齡40了。
  • 倪瓚的書法風貌,都藏在他清逸脫俗的書畫題跋中
    因倪雲林小楷作品大部分呈現在題跋處,且從他的小楷題跋作品來研究也更能見其筆墨功力。所以,我們選取了部分倪瓚前期和後期的題跋小楷作品,作簡要分析。如前所述,倪瓚小楷多見於對畫作的題跋。如《秋林野興圖》題跋(圖1),是倪瓚39歲所書,屬於較早的作品之一。根據題跋內容可知,此畫亦為雲林所作,結尾處並賦詩一首。從作品中明顯可看出作者早期楷書受褚遂良的影響,起筆處多以露鋒入筆,橫畫纖細但筆力強勁,波折明顯,結體較扁,這種風格的小楷在他的很多題跋作品中也常常見到。
  • 杜鵬飛:漫談林培養兄的書法和題跋
    作品曾參加「全國正書展」「金石題跋名家作品展」「楷書百家作品邀請展」等各級展覽。2014年《林培養拓片題跋書法集》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2015年舉辦個人書法展,2017年編臨《柳公權玄秘塔》系列圖書由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採寫《天下無橋長此橋》《千載洛陽橋萬古守安瀾》等系列文章以及詩詞發表於各級各類報刊,參與編寫《蔡氏古民居》《柳公權楷書入門》等書籍。
  • 趙子昂的《行書千字文》廣受元明兩朝文人喜愛,可為何題跋錯亂?
    原文欣賞卷後元明人二十一家題跋、觀款,分別書在尾紙的五接紙上,每接紙的接縫處鈐有「合同」白文長方印。但二十一家的題跋、觀款,以書者的時代、書寫時間,大都錯簡混亂,毫無時代、時間的順序,讓人匪夷所思。分別序列如下:第一接紙有元張雨、明萬曆年間人莫是龍二家書題。
  • 《清明上河圖》題跋驚現天機
    近日,《故宮博物院藏〈石渠寶笈〉書畫特展》展出了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以下簡稱該圖),這一次十分難得地展出卷後的全部題跋,共有金 元明三朝13家的14段題跋,其中曝出許多驚天鑑語,值得深究。
  • 青少年書法雜誌 | 趙熊風過耳堂金石題跋偶拾
    宋人尚文,文章書畫之餘,搜研古器,補正經史,遂開金石之學。器物有限,而圖畫不易且難免失真,於是傳拓興。拓本行世,文人傳摩,或考據史實,或探討藝術,或詩文禮讚,長長短短題識以附,題跋之事於此興而盛焉。近年,許是書法作品形式不易出新,抑或收藏之熱所促,金石題跋自清末民初以來又見新高峰。甲骨鐘鼎、碑誌造像、金玉磚瓦、布幣璽印,莫不傳拓題跋。
  • 書畫作品常用落款與敬語大全
    如:麗珍侄女銘記(四)正文出處:作品的正文有詩詞、文句、格言、警句等,這些正文的作者或文句題目,在題款時應這樣寫:王勃滕王閣序句 杜甫詩客至對一些膾炙人口的名詩和名句,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以略正文出處題款。
  • 如何欣賞古書古畫上題跋,中國古代金石書畫展在滬舉行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12月28日報導: 近日,《與古為徒 中國古代金石書畫及古籍名墨特展》舉行。展覽呈現了七十餘件展品,包括吳大澂和吳湖帆先生題跋金石拓片、書畫精品;範景中先生、周小英女史書畫及藏書題跋;國內重要藏家收藏刻本、稿本、拓本及名家名墨。
  • 古人題跋字,別是一番好風景
    書畫作品中的題跋,一般不為初學者關注。無他,字外之字、畫外之字耳。不過吾師囑曰:留意古人題跋字。遂將眼光偏移,由是看到另一番風景。
  • 每日經典欣賞 | 王鐸題跋
    只卷之三十八題跋一、卷之三十九題跋二所收,為書畫題跋內容。顯然,這裡收入的題跋,是鄭重其事的,並不包括我們常可見到的其作書落款處的題跋。這些題跋既收入文集,想編者以為重要吧。劉正成《中國書法全集▪王鐸二》輯有《王鐸書論選注》,與此間有兩則同。引用時,筆者作了一些校勘,不再一一註明。題跋雖率皆短章,也是一種文章體裁,而且,愈是簡短,愈能直截了當地顯示作者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