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每家出5萬,給外牆掛上石頭?杭州這「拉橫幅慶上漲」的小區,背後操作更騷!
(作者:麥格,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層樓」,鳳凰網房產已獲授權)
01
「二手房價不夠高,不僅出門低人一頭。」華哥苦笑著對我說,「最氣人的是,隔壁樓盤還有事沒事踩我們一腳!」
華哥是中海御道二區的業委會主任。
前一陣,御道二區圍牆上,突然掛出橫幅:「御道江河匯公寓二區(御道路壹號)毛坯房,拍賣成交價突破100000/㎡」,引來一眾媒體報導。
這是繼德信曉宸、東方星城之後,杭州近期又一起群眾拉橫幅「喜迎二手房價上漲」的事件。
事後證明,這3個小區大肆宣傳的「最新成交價」,其實只是法拍價,包含了「破限購」的房票價值,與市場價並不能劃等號,只博得看客們哂然一笑。
業主炒作拉高二手房價的行為,當然不提倡,也違反了「房住不炒」的原則。
但業主們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拉橫幅背後,並不是單純的「放飛自我」,更多是心有不甘的一種吶喊:「明明小區地段、景觀、學區都不差,怎麼就不如剛交付的網紅盤了。」
尤其是與華哥促膝長聊了2小時後,我更看到了一群普通人,在一個浮躁時代的努力、焦慮與迷茫。
他們不僅拉起橫幅,更發起「眾籌」,準備全面提升小區品質「促房價」。
02
中海御道的地段非常好,位於炙手可熱的江河匯。
樓盤總體量超過51萬㎡,共1843戶,分為四個區。其中二區位於東南角,緊挨著之江路,由2幢高層住宅、2幢排屋和1幢公租房組成。
戶型都是純粹的改善面積段,起步140㎡,最大可達270㎡,和江河鳴翠差不多。
從物業排布看,公租房最北,排屋最南,高層住宅居中。由此,大多數房源都擁有一線江景,可直接對望亞運村、奧體等城市奇觀。
而板塊內的綠城留香園、萬科大都會79號,與錢塘江之間,都有建築阻隔。
再看地鐵,以御道二區東門為起點,直線距在建地鐵9號線御道站(與機場快線換乘),僅約200米。三盤對比下來,基本在伯仲之間。
學區均是杭州市錢江外國語實驗學校,從步行距離看,留香園最近,御道和大都會79號差不多。
可部分外部條件佔優的中海御道,其二手房價表現,卻明顯落於人後。
好找房數據顯示,近半年內,大都會79號最高網籤價90568元/㎡、留香園86436元/㎡,而御道僅為74408元/㎡。
再對比留香園的成交量,御道的存在感更是低到塵埃。
如今的杭州樓市,惟漲價論英雄,漲了就是面子,不漲就是眼光不行。同一個板塊,二手房價低人一頭,不僅說明你資產比別人少,更仿佛是你「當初不夠睿智」的明證。
更讓御道業主不爽的是,部分其他小區業主在寫文鼓吹自家高房價時,還總不忘順便diss一下御道。
那意思就是:你們看看,同樣的地段不一樣的品質,二手房價能差多少?!
可是御道業主們還常常無力反駁。
一是小區多是自住家庭,大家原本對房價沒那麼上心。二是鄰居裡,也沒有喜歡舞文弄墨、沒事到論壇微信群發個貼的「意見領袖」。
而且,由於開發時間早,銷售時又遇上杭州「失去的5年」,御道二區配置不算豪華,界面也開始老舊。
加上外立面是樸素的真石漆,已有不少破損,園區裡還有公租房存在,的確很容易給外界一種「品質低一截」的印象。
所以,當得知小區裡一套毛坯房(二區3-2-2201,197.95㎡),法拍出98460元/㎡的高價時,業主群沸騰了,感覺多年壓抑的情緒一下得到了釋放。
在鄰居們的鼓動下,剛履新業委會主任的華哥,和大家一起掛出了那條橫幅。
03
其實,品質差距客觀存在,但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拿公租房來說,得益於巧妙的入口設計,御道二區並不是那種真正意義上的混居小區。
它是怎麼做到的?首先,商品住宅和公租房共用一個主入口,但從主入口就進行分流,各有一個獨立車庫、人行入口,位列兩側。
加上園區中間有物業用房阻隔,御道二區的住宅和公租房,更像是一個圍牆內的兩個小區,幹擾程度很低。
橫幅事件之前,憋著一股勁的二區業主,也已制定出了一系列改造提升計劃。
去年11月30日,首屆業委會正式成立。一併而來的,還有業主積極的捐款和捐物,金額超過15萬元。物品包括撞球桌、桌球桌、跑步機,及多個公共空間設計圖。
「提升東西大門形象,和地下車庫地坪質量。」已經被業委會,列為首發目標。目前,15萬資金已用於效果圖施工圖設計和初步方案論證。
為推進動工,業委會已擬定一份募資倡議書,每戶業主認捐5000元(排屋10000元)。
數據顯示,御道二期,共有高層業主346戶,排屋業主12戶。如果100%眾籌,將籌集資金185萬元。
下一步計劃,還將對小區架空層、地下車庫,以及屋頂,進行提升。
架空層改造為書吧、兒童、老年活動區;地下非機動車庫,改造成健身房、撞球室、桌球室等;屋頂地面鋪設瓷磚,可用於燒烤、聚會等。
所有這一切,只是為了讓上至老人、下至小孩的業主,都有一個放鬆身心的地方。
不過,相比業委會的終極改造設想,這都是小case。
目前,中海御道一區立面正在翻新,但二區業主卻不滿足於此,已初步擬定兩個方案。一是全石材幹掛,但所需費用巨大(估計要4000萬);二是底座石材,其他陶瓷模板。
誇張的是,從摸底情況看,御道二區願意認捐5萬的業主,佔比已高達8成。
如果目前的意向認捐真能落實,意味著能籌到近1500萬,雖然與「掛上石頭」的成本還有巨大差距,但華哥堅信:有不少業主願意再多掏錢!
04
業主自發「眾籌」提升小區品質,註定是一條艱辛又漫長的道路。
但世上無難事,只要齊心擰成一根繩,大部分事情還是能實現的。至少,類似的成功案例已經有了。
還記得2019年7月,《層樓》寫過的,萊蒙水榭春天那位住在「一線蓮花碗房」的嘯哥嗎?
他房子(西邊套)所在的6幢2單元,一側緊鄰奧體,另一側直面江對岸的錢江新城。是同時擁有錢江新城、錢塘江和奧體景觀的「最佳景觀王座」。
在嘯哥看來,「在好的地段上,一定要有配得上它的房子。」於是,為了提升單元品質(沒做好的公區),積極眾籌資金,甚至還喊出了「目標賣10萬」的口號。
經媒體發酵後,引發了社會劇烈討論,不乏冷嘲熱諷。
但在眾業主的努力推進下,改造過程已在去年11月正式完工,前前後後花費30多萬。
從嘯哥發給我的照片,可以看到,單元大堂、電梯廳,以及地下一二層的電梯廳,全部鋪上了大理石和高檔耐磨瓷磚,品質感成倍提升。
時隔一年多,談及二手房價,嘯哥也坦然了許多。「相比房價,大家住得舒心也很重要。」
御道二區業主,何嘗不是如此。
「御道二區位於杭甬高速入城口,南來北往的高鐵乘客第一眼就能看到我們,代表了杭州門戶,需要相應的品質樓盤來匹配。」華哥說。
「我買房時看中的是學區,可以一步到位,甚至沒怎麼考慮升值,第一想法就是住得舒服。」
05
但如今杭州樓市的江湖,「不是你不惹別人,別人就不會惹你。」
尤其在極其浮躁的當下,炫耀二手房價、互相攀比、你拉我踩……已經成為熱門板塊新小區交付之後,諸多業主的標準動作。
但有時想想,僅僅是新交付,「青春無敵」,次新小區的房價一步登天就真的是合理的嗎?
我覺得不盡然,畢竟次新房過幾年也會舊。至少它目前的高房價構成中,相當一部分要歸功於投資客。去除炒作加成後,結果就不一定了。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炒作之風過盛。
近年來,由於限價紅利的存在,大量投資客湧入樓市。小區交付後,為了高價出貨,抱團的投資客,往往會使出諸多套路,進行包裝。
3000元/㎡的裝標,就敢標榜成「亞洲頂級豪宅」;不算太大的一汪水塘,就敢吹噓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無敵景觀。
尤其是現房項目,由於可以短期套利,更成為「炒房客控盤」的重災區。
再加上集體掛出天價,甚至號召所有業主捂房不售,在強大的心理攻勢下,接盤俠難免不被帶節奏。
而多數早期交付的小區,業主構成自住居多,基本都是「大門一關,兩耳不聞天下事」的狀態,壓根沒有成氣候的炒作氛圍。
像中海御道,主力銷售期2015-2017年,基本卡在限價行情起勢前。加上又是大戶型,買家多為自住改善。
我們不希望御道二區業主也走上炒作房價之路。
拉橫幅只是花絮。像水榭春天和御道這樣,實實在在提升小區品質,美化城市形象,才是回歸「房住不炒」的本義,也是這浮躁時代的一股清流。
御道二區的房價能不能到10萬+,不得而知;但與家人共處的每一段愉悅時光,卻是最彌足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