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EADM分享 |「在線營業」到底改變了什麼?

2021-01-08 騰訊網

更多創業資訊盡在掌握

深響原創 · 作者|馬小軍

核 心 要 點

疫情衝擊下,原本高度依賴線下的行業終於開始向線上遷徙;

「在線營業」並不僅僅是線上賣貨那麼簡單,涉及到企業整體資源調配、用戶連接,以及思路上的轉換;

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做好生意的本質是不變的。

2003年曾是中國網際網路的一個關鍵節點。

這一年原本在中關村運營實體店的京東「被迫上網」,阿里巴巴、騰訊都迎來爆發式增長,國內的網際網路用戶總數更是一年增長了近約50%。在2003年的疫情之下,網際網路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一躍成為了中國經濟中最重要的領域之一。

今年,歷史似乎再次重演。

疫情之下,大部分行業都受到了衝擊,線下實體經濟更甚。企業紛紛通過「雲蹦迪」、「雲賣房」、「雲賣車」這樣的形式應對疫情帶來的業務真空期,而在「直播賣貨」的表象背後,「在線營業」實質上在推動企業從更深的層次加速數位化轉型。

在這樣的轉變中,到底什麼發生了變化?

為什麼這次線上營業

引起這麼多討論?

對於「在線營業」這個話題,很多人眼中的一個疑惑或許是,從2016年移動直播大火以來,直播賣貨已經興盛了相當一段時間了,並不僅僅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為什麼這次卻產生了這麼大的討論?

疫情的影響必然是一個重要因素。疫情導致線下商業進入了長達一個月真空期,讓大家意識到線上流量作為「備份」的靈活度和必要性。

但更重要的是,過去直播賣貨集中在小客單價的快速消費品上,比如說零食、口紅、護膚品,都是本身線上渠道佔比已經相當高了的品類;而且在這次的「在線營業」浪潮中,房產、汽車這一類的標的,在過去是線上化程度要遠遠低於快消品的,同時在產品交付上也不僅僅是錢貨兩訖這麼簡單,會涉及定金、付款、驗車或驗房,再到交付、交割、售後等多個環節。因此這類業態的線上化,並不是把賣場轉移到線上這麼簡單,還存在很高的信任門檻。

這次疫情中房企、車企的積極活躍,才讓大家意識到連像這樣高客單價、信任成本很高的業態也都可以向線上遷徙。

比如說,據媒體統計,目前已經有143家房企推出了在線看房,其中截止目前已有107家房企推出集團或區域自有平臺的線上售樓處,比如恆大的「恆房通」、碧桂園的「鳳凰雲」、融創的「幸福通」等。

可以看到,這些房企自主開發的平臺,在功能上不僅僅能在線上為客戶提供VR看房、直播實時講解等服務,更重要的是還能支持房企在線上實現包括推薦、認購、成交、返傭在內的全套流程,尤其是以熟人推薦降低業務向線上遷徙的信任成本。

汽車行業的轉變也是類似的,通過直播觸達客戶僅僅是最前端的一個環節。

實際上,從去年開始像快手、抖音這樣的短視頻和直播平臺就已經在接觸車企,拉動賣車線上化,去年11月快手還上線了汽車垂類內容的「快說車」頻道,與一批車企進行了合作,成區域地拓展了大量經銷商門店開設快手帳號。

但在賣車的所有環節中,直播能較好解決的還是獲取線索的環節,之後從如何處理線上客戶所留下的銷售線索開始,就涉及到一整套企業後端運營如何線上化的問題。在線下門店經營銷售旺盛的情況下,品牌和經銷商主動探索一套「錦上添花」的線上運營業務體系的動力並不充分,因此在疫情之前,行業中對「雲賣車」持觀望態度的人不在少數。

但在疫情使得線下營銷活動受阻後,線上銷售反而成了最關鍵的路徑。

汽車品牌對於線上化的態度明顯更為積極了,包括線下經銷商的配合程度也明顯上升。像東風汽車就曾在近期接受採訪時表示,已經加大了對網絡線索的跟進處理,線索跟進的管理周期要求從原來的24小時跟進,調整到1小時跟進;同時,在經銷商的配合參與下,各店每天都能有訂單和交付達成。

疫情的驟然來襲,讓這些原先高度依賴線下市場的行業不得不迅速轉身,也終於推動了最後一批固守線下的企業的數位化進程。

「在線營業」實質上是

數位化商業升級

所以,這次「在線營業」的意義不僅僅是直播賣貨,而是商業數位化升級的一個整體體現。過去很難線上化的實體消費、傳統線下行業,正在通過數位化,開啟變革。

線上平臺的VR看車功能

而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數位化變革並不僅僅停留在線上營銷這一個環節,對於這最後一批擁抱線上的企業來說更是如此——為什麼過去像房產、汽車、KTV這類行業抗拒擁抱線上?正是因為,由於最終貨品交付、服務完成的物理空間限制,過去他們和用戶的連接有較強的區域屬性,因此在讓他們對其他環節的線上化動力不足。而短視頻、直播這些平臺,提供的卻恰恰是新的與用戶連接的互動方式。

所以,對他們而言,「在線營業」實際上意味著從與用戶連接的方式為切入點,整體改造公司整體資源的組織方式、營銷模式。

那麼在過去的模式下,線下業務經營得好好的,收入利潤穩定,對這些企業而言,改造必然是成本高,同時短期動力不足。而這次疫情就成了一個催化劑,給他們提供了一個相當強的短期動力,也讓他們看到了確實有提升的可能性。

這次衝擊之下所產生的改變,從長期來看,對他們來說則是意義深遠。

首先,商家跟用戶連接的方式將產生變化。

在線上營業的時代,商家所能看到的消費者是作為更完整的個體而存在。過去商家所能服務的是消費者的單點需求,一般交易完成前,商家只能被動等消費者來產生銷售線索;交易的完成,消費者只在售後等極少數的情況下會繼續與商家發生交互。但在線上化之後,在直播、短視頻等不同平臺加入後,商家多了一個經營陣地,也多了一個跟消費者長期互動的場景,也就跟消費者多了一種溝通形式。

那麼,與作為個體的消費者長期溝通就要求企業重新在線上做一套標準化的運營方式,把過去機械刻板的消費者溝通做得更靈活、更人性化,而且在周期上的考慮也要大大拉長。

而在客戶接觸點大幅增加,「服務周期」被拉長之後,可能產生什麼樣的機會,都是值得商家去基於自身的業務形態而暢想的。比如說,以前「4S店銷售與消費者」的關係,變成了「都喜歡看車的主播與快手老鐵」,那麼雙方的信任關係不一樣了之後,企業是否能基於「車」的場景做更多的橫向拓展,甚至是跳出「車」的邊界,基於同樣的目標客群做跨界聯合呢?

線上賣車

其次,原本高度受制於線下物理空間的商業輻射邊界被大大拓寬了。比如說,瀋陽大眾4S店的快手主播賣車,就有來自內蒙古赤峰的粉絲,專程買了機票到瀋陽買車、提車。這樣的案例雖然較為極端,但至少在同城範圍內,由於只需要解決最後的交付,其他環節都能通過線上完成,所以在客戶必須線下接觸的情況大大減少的情況下,單個門店所能覆蓋、服務的半徑就擴大了。

線下流量是有服務半徑的,但線上流量沒有,這本質上是商家所面對的流量邏輯不一樣了。這也意味著企業在線下布局的思路和資源配置,接下來也需要調整:如果一個城市只需要一個或幾個門店完成最終的交付工作,那麼整體的服務流程是不是該發生改變?比如說,工作人員是否該靈活地機動上門服務?那麼相應的,企業中過去以門店為單位的人力組織形式,是否也應該有對應的調整。

每個環節上的改變,都將大大影響企業的資源分配及管理組織形式。比如說,原本主營鞋履業務的星期六收購MCN後宣布企業全面微商化,將營銷渠道向線上轉移;農夫山泉從2010年就開始布局,做自有信息化子公司,搭建自有的從消費終端開始的數據化系統。這都是要在線上重構一套商業體系,並不是簡單的開幾個直播間就能完成的。尤其是其中涉及到的組織資源的投入,以及全員觀念上的轉變,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做好生意的核心是不變的

無論是在線上還是線下,交易的本質是一樣的,就是供需兩端的匹配。相比起過去,「在線營業」的核心依舊在於如何服務好消費者,只是場景與方式產生了變化。

延伸前面的討論,企業想要做好「在線營業」,需要關注幾點:

第一、企業需要重構與消費者連接的SOP。

正如剛才所提到的,進入「在線營業」時代之後,企業與消費者溝通的接觸點其實變多了,時間也變長了。對於消費者而言,這也意味著他們隨時隨地都能在線上與你溝通。此前,「深響」在與線下商家溝通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商家與消費者通過微信或是其他渠道「聊天」捕捉到的機會與變化趨勢。

東風高管連線熱乾麵大王直播做熱乾麵受關注度也很高,消費者喜歡看人性化的內容

這種現象中,值得關注的是,消費者希望與自己溝通的是一個人,而且他們也預期在一個帳號背後實際上是有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個只會機械回答的機器人。在這個方面,在微信體系內打造了一個虛擬女性IP「小完子」,並通過幾百人同時運營的完美日記就是一個典型。那麼,如何滿足消費者這樣的預期的同時,保證品牌溝通的標準化程度,其實就需要企業自身去打磨一套與消費者連接的體系,讓員工在面對更為複雜多樣化的消費者需求的時候,知道該如何應對。

第二、企業需要構建出捕捉消費者需求的能力。

正如剛剛所提到的,不少企業正是在與消費者溝通的過程中發現了重要的趨勢與機遇。像快手這樣的線上平臺之所以會被稱為「下沉市場的基礎建設」,也是因為它不僅僅是一個向消費者推銷產品的渠道,更是捕捉消費者需求的平臺。

在此前媒體報導過的瀋陽五聯商業廣場引進主播進商鋪帶貨的案例中,最重要的也並非主播幫助商戶消化當季庫存,以便與回籠資金,而是未來整個五聯商業廣場開始向「原輔料供給、設計研發、生產製造、線下批發零售、線上直播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集合轉型,在貨品周轉加快的情況下,五聯商業廣場的商鋪就能更好、更快的通過直播間裡消費者的反饋以及最終轉化商品的情況,實現柔性生產,為整個設計生產的鏈條提供更大的靈活性。

瀋陽商家直播賣貨

而在紛繁複雜的消費者反饋中,如何抓到真正有價值的用戶洞察,就將是企業在「在線營業」後,面對爆炸性的直接用戶反饋所需要處理的另一個問題。

第三,企業需要做資源上的整合重組。

家裝、汽車、KTV等業態,本身線下的屬性很重,想要向線上轉移,必然有很多短期內無法複製到線上的部分,比如說駕車試車的體驗短期內就很難在線上得到還原,房產交割的過程也必須實地進行。如何做好線上線下的資源串聯,在線上體驗逐步完善之前,通過線下補位,也將是這個階段企業所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槍炮、病菌與鋼鐵》的作者賈雷德·戴蒙德在他的新作《劇變》中有一句話:「突發性重大問題激起的人類能動性,讓我們得以克服慣性與阻力,重新審視那些逐漸積累的預期問題。」

這次疫情就是這樣的一個突發性重大問題。「在線營業」的價值並不是今天才顯現的,但需要一個契機才能迫使企業重新思考「在線營業」的價值和實現方式,而未來「在線營業」必將成為一種所有企業必備的基礎能力。誰能搶佔先機,誰就能佔到未來商業的新制高點。

- 圖片&音樂 -

圖片源於網絡,侵權刪。

- 作者 -

*文章來源:深響(ID:deep-echo)

既有深度、又有響度

解碼新經濟,發現新機遇

轉載請聯繫(ID:deep-echo)授權

點擊播放 GIF 0.0M

相關焦點

  • 「在線營業」到底改變了什麼?
    企業紛紛通過「雲蹦迪」、「雲賣房」、「雲賣車」這樣的形式應對疫情帶來的業務真空期,而在「直播賣貨」的表象背後,「在線營業」實質上在推動企業從更深的層次加速數位化轉型。在這樣的轉變中,到底什麼發生了變化?
  • 對男人來說,到底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愛」?
    但……「喜歡」與「愛」呢?兩者的界限更是許多人無法得知的。往往就因為這樣子的不明不白,而追逐幻影直到迷失,接著再引發憤怒引發悲傷。所以今天讓我來告訴各位,對於男人來說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愛?男人們講出「我喜歡你」的時候多半意思就是「我對你有好感」男女在喜歡與愛之間有相當大的差別,對於男生來說有好感就是喜歡,所以男生比較容易「喜歡」很多人。
  • 「分享」按鈕的背後,到底在分享什麼?
    關注並將「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設為星標每天早 07 : 45 按時送達當平臺希望用戶去做一件事情,要麼給足價值和動力,要麼降低成本和門檻。幫助用戶回答一個問題——我為什麼要分享?小時候,像這樣的場景一定沒少被念叨,媽媽會教育我們:「有好東西要學會和別人分享」;長大後才明白,其實可能還有下半句,媽媽一直沒說出來「這樣才會顯得你大方懂事,更能交到更多好朋友」。一、當我們在說「分享」,我們在說什麼?「分享」已然成為產品的一個基礎功能,但是「分享」按鈕的背後,到底在分享什麼?
  • 面對理想你到底是「堅持」還是「固執」?真正的區別就在這裡!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也把原提問者的用語修改了一下,這問題是:「堅持」與「固執」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當一個人的想法或行為受到旁人的反對,但他還是堅守立場,勇往直前,通常會被指責為「固執」或「頑固」,但我們也同樣也可以稱讚他是「堅持」與「執著」啊!這差別究竟在哪裡?讀到這裡,我希望你暫停一下,思考出自己的答案後再繼續讀下去。
  • 馬斯克的「第一原理」到底是什麼?
    而他不止一次的提到過,他之所以能夠在多個領域取得成功,來自於他對「第一原理」(First Principles)的思考。那麼什麼才是「第一原理」呢?我發現國內的翻譯表述都不一致,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 alone together 是什麼鬼?到底是「單獨」還是「在一起」啊?!
    今天除了分享每天的句子以外前幾天剛教了大家「同居」的英文,先來複習一下:👇「同居」是 live together?才不是!(為什麼35%的美國人反對同居??)不過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即便是和喜歡的人住在一起,他/她如果跨過了你的「安全距離」,你也會感到不舒服。
  • K12課外輔導,在線「下沉」三國殺
    一個是顯性的角色,以在線雙師大班直播的「主流」在線教育模式,與作業幫、猿輔導PK,劍指三到六級城市市場,搶奪「下沉」生源。在2019年在線大班的「瘋狂之夏」,教培出身的學而思網校,出人意料地與網際網路基因(即,流量基因)的作業幫、猿輔導戰作一團。暑期之戰,大打「九塊九」入口戰,學而思網校、作業幫招生人數突破200萬、猿輔導突破百萬人次,錄得「靚麗」的業績。
  • 「在線藝伎」守護日本文化
    新型肺炎大流行期間的祇園新橋在暫時無法營業的同時,大多數藝伎暫時離開茶館回到家中,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放棄工作。許多藝伎繼續於網絡上向老師學習,並使用傳統材料縫製口罩來幫助當地社區,這些傳統材料是藝伎平常用於慶祝活動中的手巾(手ぬぐい),並手工縫製了400多枚口罩。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第一次關閉藝伎區!
  • 「甜蜜天后」王心凌TME Live 超現場「私.心」在線音樂會
    Yes娛樂12月7日 「甜蜜天后」王心凌明年1月2日將帶來「CYNDILOVES2SING愛.心凌巡迴演唱會 旗艦版」於臺北小巨蛋登場!然而經典歌曲無數的她,心裡其實有一份既私藏又真心的歌單,一些較少演唱甚至沒有公開演唱過的歌曲,如今終於實現願望,在昨晚(12/6)直播的TME Live 超現場Cyndi 王心凌「私.心」在線音樂會與大家分享。
  • 左暉所說的「難而正確的事」到底是什麼?
    貝殼所倡導的「有尊嚴的服務者、更美好的居住」聽起來像是一句難以落地的口號,其創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做難而正確的事」也並沒有向外界解釋清楚貝殼到底在做什麼。 在公眾看來,貝殼是一個找房 App,很多人熟悉它是從地鐵上黃軒代言的廣告開始的。「海量真房源,省心上貝殼」,這確實是一句概括了貝殼對於消費者的功能的廣告語。
  • 「騰訊作業君」App上線,端出在線教育「全家桶」
    無懼小學生上App Store打一星,繼QQ課堂後,騰訊又上線一款獨立在線教育產品,便捷教師在線布置作業。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獨家獲悉,騰訊於近日推出了全新的教育產品「騰訊作業君」App,並且附帶上線了「騰訊作業君」微信小程序,方便師生們在微信端使用。
  • 「發物」是什麼、到底有哪些?生病到底能不能吃「發物」?
    只是,究竟什麼是發物?到底哪些食物屬於發物?很多人卻說不清楚,並且不同人的說辭還不一樣。本期,小薇就來聊聊「發物」這事兒。究竟什麼是「發物」?總之,雖然前人總結出「發物」的飲食禁忌,出發點確實是為了飲食安全,但由於是經驗總結而出的,太過絕對並且其中也有許多誤區,所以,我們應該要科學地對待「發物」,而不是一味盲從。如何科學、辯證性地看待「發物」?
  • 丁磊的「掙錢只是順便的事」到底什麼意思?
    丁磊的「掙錢只是順便的事」到底什麼意思?因為通過我們自己的服務和產品,正在改變用戶對商品的理解,這是非常快樂的一件事情。包括我們的豬肉也是,很多人吃我們的豬肉,說這個肉真香,真好吃。我想做企業得真正的使命是什麼?是通過你的創新和服務,獲得消費者的認同。不能說我們今天做企業的目的只是為了掙錢,其實掙錢只是順便的事情。
  • 案例分享 | 我的男友是「聖杯騎士」
    關係牌陣:女生「寶劍九」,男生「權杖五」,現狀「皇帝」,未來「聖杯騎士」,建議「寶劍公主」。你們看這組牌,從「皇帝」變「聖杯騎士」,會怎麼發展呢?男生是不是一個很霸道的人?(學生反饋:男生不霸道,性格很柔軟。)
  • 「產品需求文檔」不是個好詞——論「需求」到底是什麼?
    就在剛剛,我才發現:「產品需求文檔」不是個好詞。且聽分解。做產品大概1年時,突然一臉懵逼:「需求」到底是什麼?別看天天掛在嘴邊,一旦認真思考,還真答不上來。那麼,我們的產品需求文檔(即PRD)中的「需求」是什麼?
  • 傻傻搞不清,到底什麼是「既往症」?
    大家在研究保險時,經常會聽到或看到:「既往症」不保、「既往症」不賠的說法。現實生活中,「既往症」也是理賠糾紛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是「既往症」?」知守君經常被朋友問到這一點,所以今天通過一篇文章也詳細的討論一下這個問題,主要內容如下:> 「既往症」在條款中的定義;> 如何判斷是否屬於既往症?> 投保之前發生的疾病都是既往症嗎?
  • 被吹爆的「長期主義」到底是什麼原理?
    「長期主義」這個詞,已經成了企業PR稿、論壇主題、CEO演講的標配熱詞。但如果你認真地問一個人:什麼才是長期主義?如何做事才算是長期主義?大部分人只會哈哈一笑。今天,我想幫大家消化這個商業熱詞——「長期主義」01 我們說的根本不是一種「長期主義」大部分人理解的長期主義=堅持堅持不懈地把客戶放在第一位,不賺快錢;堅持不懈地做品牌,不搞流量;堅持不懈地努力,不搞投機……如果這些就是「長期主義」的定義,那麼長期主義者就是我們身邊那個一輩子沒發財
  • 周楓:要想規模化,在線教育必須解決「互動」
    別急,你剩下的問題,文章裡都有:* 特別說明:本文內容由藍象資本根據「網際網路+教育」創新周現場對話整理而成,已經過嘉賓確認,如需轉載或引用,請註明來源。創新周開幕式上,周爽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你希望未來10年之後的教育有什麼變化?」
  • 搭上日本第一條營業纜車「生駒鋼索線」,到奈良來場歡樂懷舊之旅
    這篇是寫給奈良自助進階旅人排行程用的文章,因為這裡面沒有「必玩」,「必看」,「必買」的介紹,交通地點不算偏僻,但也不是常聽到的關西景點。想來就真的是要特意安排,但是保證在這裡你碰到的人幾乎都是日本人,雖然這樣說很奇怪,但有經驗的人就知道小編在說什麼(笑)。這麼有日本在地特色的小鎮「生駒」,到底藏了些什麼秘密景點,就讓小編來為大家細細述說吧!
  • 「構思互動在線教室」為武漢疫情下的教育賦能!
    自2019下半年「構思互動在線教室」上市以來,SaaS方案入駐機構用戶數已經接近50家,私有化定製方案已經與創而新合作,為宜昌等學校提供互動在線教室的私有化部署方案(一個學校同時4000人在線同時使用),產品的實用性受到了當地教育局的高度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