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揭示囊泡介導非常規蛋白分泌的轉運途徑

2021-01-07 科學網

中國科學家揭示囊泡介導非常規蛋白分泌的轉運途徑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4 13:43:40

近日,清華大學葛亮課題組報導了一條囊泡介導非常規蛋白分泌的轉運途徑。相關論文於2020年4月8日在線發表在《細胞》雜誌上。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條調節囊泡進入和無導向貨物分泌的轉運途徑。研究人員將TMED10鑑定為許多無導向貨物的囊泡進入和分泌的蛋白質通道。TMED10 C末端區域與貨物中基序的相互作用說明了貨物的選擇性釋放。

 

在體外重建測定中,TMED10直接介導無導向貨物進入脂質體的膜轉運,這取決於蛋白的解摺疊和HSP90的增強。在細胞中,TMED10位於內質網與高爾基體的中間隔室,並引導貨物進入該隔室。此外,貨物引起了TMD10同源寡聚體的形成,其可以充當貨物轉運的蛋白質通道。

 

據了解,許多缺乏信號肽的胞質蛋白(稱為無導向貨物)是通過非常規分泌方式分泌的。囊泡運輸是其中主要途徑。目前尚不清楚無導向貨物如何進入囊泡。

 

附:英文原文

Title: A Translocation Pathway for Vesicle-Mediated Unconventional Protein Secretion

Author: Min Zhang, Lei Liu, Xubo Lin, Yang Wang, Ying Li, Qing Guo, Shulin Li, Yuxin Sun, Xuan Tao, Di Zhang, Xiachen Lv, Li Zheng, Liang Ge

Issue&Volume: 2020-04-08

Abstract: Many cytosolic proteins lacking a signal peptide, called leaderless cargoes, are secretedthrough unconventional secretion. Vesicle trafficking is a major pathway involved.It is unclear how leaderless cargoes enter into the vesicle. Here, we find a translocationpathway regulating vesicle entry and secretion of leaderless cargoes. We identifyTMED10 as a protein channel for the vesicle entry and secretion of many leaderlesscargoes. The interaction of TMED10 C-terminal region with a motif in the cargo accountsfor the selective release of the cargoes. In an in vitro reconstitution assay, TMED10 directly mediates the membrane translocation of leaderlesscargoes into the liposome, which is dependent on protein unfolding and enhanced byHSP90s. In the cell, TMED10 localizes on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ER)-Golgi intermediatecompartment and directs the entry of cargoes into this compartment. Furthermore, cargoinduces the formation of TMED10 homo-oligomers which may act as a protein channelfor cargo translocation.

DOI: 10.1016/j.cell.2020.03.031

Source: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0323-8

Cell:《細胞》,創刊於1974年。隸屬於細胞出版社,最新IF:36.216

相關焦點

  • 研究揭示WLS/Evi介導Wnt轉運和分泌的結構基礎
    研究揭示WLS/Evi介導Wnt轉運和分泌的結構基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5 15:15:55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Filippo Mancia、杜克大學David M
  • 中國科學家合作揭示LRRC8介導cGAMP轉運對抗病毒免疫的功能
    中國科學家合作揭示LRRC8介導cGAMP轉運對抗病毒免疫的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3 13:33:05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肖輝、德國夏洛特醫科大學Thomas J.
  • 林瓏/史岸冰揭示dsRNA囊泡轉運的秘密
    已有研究推測,線蟲細胞之間存在兩種dsRNA轉運模式:細胞間直接傳遞和外泌體介導的間接傳遞,線蟲因而成為研究細胞間dsRNA交換的高效模型系統,線蟲中dsRNA細胞間傳播研究能夠為理解哺乳動物系統中的類似現象提供有價值的科學證據。
  • 郭玉松團隊揭示平面細胞極化核心蛋白從內質網輸出的分子機制
    PCP的建立受一組進化保守的PCP核心蛋白調控,包括跨膜蛋白Frizzled以及鈣粘蛋白EGF LAG七次跨膜G型受體家族成員(Celsr)【1】。新合成的跨膜的PCP核心蛋白沿著分泌轉運途徑被傳遞至質膜,而後在質膜上執行其生理功能。目前,調節PCP核心蛋白在分泌轉運途徑中的運輸的分子機制還大部分未知。
  • 細胞壁重塑和囊泡運輸介導擬南芥根時鐘
    細胞壁重塑和囊泡運輸介導擬南芥根時鐘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4 23:45:21 美國杜克大學Philip N. Benfey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The EMBO Journal|華中科技大學馬聰教授課題組在上發表Munc18與Munc13蛋白調控突觸分泌機制研究新成果
    神經突觸分泌是神經元之間傳遞信息的物質基礎。突觸囊泡裝載神經遞質經過複雜轉運過程到達突觸前膜上的活化區,經過停駐、成熟過程處於待釋放狀態,Ca2+信號觸發突觸囊泡在毫秒時間範圍內快速釋放。介導突觸囊泡與突觸前膜融合的核心蛋白是SNARE蛋白(包括突觸前膜上的syntaxin-1和SNAP-25,囊泡膜上的synaptobrevin-2);三種SNARE蛋白組裝形成SNARE複合物,將囊泡與突觸前膜拉近,最終促進膜融合發生。囊泡的成熟的標誌事件是SNARE複合物組裝和形成。
  • 探究分泌和攝取用於細胞間通訊的外泌體和其他...
    在1980年代,人們描述了EV可以通過質膜向外出芽或通過細胞內內吞運輸途徑形成,其中這種途徑涉及多泡晚期內吞區室---也稱為多泡體(multivesicular body, MVB)---與質膜的融合,如圖2所述。
  • 中國科學家揭示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中國科學家揭示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16:58:32 同濟大學醫學院戈寶學和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研究組合作,揭示了宿主介導的分枝桿菌蛋白泛素化抑制免疫。
  • 俞皓團隊揭示TFL1蛋白在擬南芥胚乳中轉運調控種子大小的新機制
    北京時間2020年8月24日晚23時,《自然—植物》在線發表新加坡國立大學俞皓教授團隊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TERMINAL FLOWER1 (TFL1)蛋白在模式植物擬南芥胚乳中轉運調控種子大小的新機制。植物種子通常由胚、胚乳和種皮三部分構成。
  • Cell丨非經典分泌蛋白進入膜泡的分子機制
    大多數UPS蛋白不具有典型的信號肽,其分泌主要通過兩種方式:(1)直接穿越細胞質膜(I型)【6,7】; (2)類似於經典分泌,需要膜泡運輸介導(III型)【8,9】。在III型UPS中,蛋白質需要進入一個膜泡載體(例如分泌性自噬體和溶酶體等),然後通過膜泡運輸系統被運送到細胞外。
  • 少突膠質細胞分泌的鐵蛋白重鏈為神經元提供抗氧化能力
    少突膠質細胞分泌的鐵蛋白重鏈為神經元提供抗氧化能力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2 21:37:02 少突膠質細胞通過分泌鐵蛋白重鏈為神經元提供抗氧化防禦功能,這一成果由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Mikael Simons
  • 科研成果 | 隋森芳課題組在Science Advances發文報導膜融合介導的神經遞質釋放關鍵蛋白SNARE複合體的解聚機制
    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在線發表題為《SNARE複合體解聚的機制研究》(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the SNARE complex disassembly)的研究論文,通過解析SNARE解聚分子機器20S複合體的高解析度冷凍電鏡三維結構,並結合生化實驗、電生理實驗和交聯質譜實驗,揭示了
  • 科學家揭示線粒體鈣離子單向轉運蛋白MCU的結構機制
    科學家揭示線粒體鈣離子單向轉運蛋白MCU的結構機制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6-05-06   今日/總瀏覽:1/3267
  • 中國科學家揭示植物硝酸鹽信號傳導通路
    細胞膜定位的硝酸鹽轉運蛋白NRT1.1(擬南芥AtNRT1.1和水稻NRT1.1B)作為硝酸鹽受體(sensor),可以感知外界硝酸鹽信號並觸發下遊應答基因表達。然而,長期以來NRT1.1如何傳導硝酸鹽信號的分子機制卻不清楚,這也是制約全面理解硝酸鹽信號通路的核心問題。
  • 植物細胞蛋白質囊泡運輸研究技術與方法
    在後基因組時代,編碼蛋白的亞細胞定位和轉運機制研究是了解其生物學功能的基礎。該綜述重點著眼於植物內膜系統,系統總結了目前在植物細胞中研究蛋白質亞細胞定位的技術方法、細胞器的標記蛋白(marker protein),並且探討了蛋白質亞細胞定位研究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和解決途徑。 該綜述第一部分主要闡述研究植物蛋白質亞細胞定位和轉運機制的技術方法。
  • 中國科學家揭示新冠病毒聚合酶介導RNA複製的結構基礎
    中國科學家揭示新冠病毒聚合酶介導RNA複製的結構基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3 21:32:50 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Quan Wang、中科院武漢病毒所Peng Gong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新冠病毒(SARS-CoV
  • 在突觸囊泡與質膜融合導致神經遞質釋放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的SNARE...
    膜融合是生命基本和重要的過程之一,真核細胞多種形式的胞內區間具有不同的生物化學性質,細胞維持這些胞內分區之間的動態平衡主要依賴的是囊泡轉運,該過程與許多重要疾病密切相關。囊泡轉運即包含轉運物質的囊泡從供體出芽然後轉移至目標膜,錨定之後與目標膜融合,從而使得膜蛋白、磷脂和內容物轉運至另一個細胞區間。神經遞質的釋放就是通過突觸囊泡與質膜的融合實現的。
  • 非常規PRC1介導的H2AK119ub1蔓延可能受到染色質高級結構的調控
    有趣的是,通過基於組蛋白修飾和DNaseI高敏位點為基礎的染色質狀態分析,作者發現H2AK119ub1主要分布在結構緊密的異染色質區域,因此提出非常規PRC1介導的H2AK119ub1蔓延也可能受到染色質高級結構的調控。
  • AFM 再生醫學新利器:MSC分泌因子修飾生物材料
    其中,重點介紹了由MSCs分泌因子介導的組織癒合機制,並論述了體外培養刺激對MSCs分泌因子的影響;然後,聚焦通過生物材料來遞送MSCs分泌因子的最新進展;最後,探討了EVs功能化生物材料的挑戰,包括標準化、擴增性和臨床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