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這給我國的鋼鐵企業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根據數據顯示,11月份下旬以來,鐵礦石價格呈現瘋長局面,僅一個月就上漲了275元/噸。
近日中國鋼協組織寶武、鞍鋼、首鋼、河鋼、沙鋼等鋼鐵企業進行了溝通交流,與會鋼企認為近期鐵礦石價格的大幅上漲已經偏離市場的基本面,呼籲國家市場監管部門介入調查。此外,中國鋼企還質問澳洲鐵礦石生產商必和必拓緣何鐵礦石單日異常上漲了7.5美元/噸。必和必拓表示,願意與中國鋼鐵協會溝通。
針對近日鐵礦石價格飆升,銘蘇先生認為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1、我國鋼鐵市場迅速恢復,對鐵礦石的需求量大。
從我國今年1-10月份粗鋼產量來看,我國前10月粗鋼產量達到8.7億噸,同比增長5.5%,預期今年粗鋼產量突破10億噸。我國鋼鐵市場穩步增長,對鐵礦石的需求較為旺盛。
2、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外鐵礦石供應偏緊。
從國外鐵礦石供應情況來看,全球4大礦山不同程度出現供應偏緊的局面,同時南非秘魯等鐵礦石供應國上半年均應疫情原因短期停產增量有限。以淡水河谷為例,2020年前三季度鐵礦石產量2.2億噸,同比減少3.5%,球團產量2256萬噸,同比減少30.3%。
3、美元貶值,推升鐵礦石價格上漲。
今年新冠疫情襲擊全球,美國成為全球的重災區,美國為了刺激經濟,挽救就業,出臺了大規模的刺激經濟計劃。由於美國實行大規模的刺激政策,導致美元大幅增加,導致美元持續貶值,海外通脹情緒推高了大宗商品價格。
以上三方面的因素屬於客觀原因,但是不排除還有人為因素在裡面。近日,有美國媒體道出鐵礦石價格瘋狂上漲的真相,稱莫裡森政府希望通過拉升鐵礦石價格上漲,彌補其他對華商品出口受阻的損失。如果媒體報導的是事實的話,那麼莫裡森政府希望藉助鐵礦石這個籌碼扳回一局。
我們知道,最近中澳關係惡化,澳大利亞的煤炭、牛肉、羊肉、大麥、葡萄酒、龍蝦等產品對華出口受阻,這會讓澳大利亞失去這部分產品的中國市場份額,因而給澳大利亞相關產業造成比較大的損失。但是,中國對澳大利亞的鐵礦石依賴度比較高,中國離不開澳大利亞的鐵礦石,所以澳方才會通過鐵礦石提價來彌補其他產品不能進入中國市場所帶來的損失。
難道我們就真的離不開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嗎?
澳大利亞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2019年澳大利亞鐵礦石產量9.3億噸,約佔全球總產量的37.2%。巴西的產量4.8億噸,位居世界第二。中國鐵礦石產量3.5億噸,位居世界第三。
由於中國是全球第一大鋼鐵生產國,而且本國的鐵礦石品味較低,開採成本較高,這使我們對海外的鐵礦石依賴度比較高。2019年,中國進口鐵礦石10.64億噸,其中從澳大利亞進口6.6億噸,佔中國總進口量的62.61%。
雖然我們目前也在從巴西、印度、南非等國家進口鐵礦石,但是這個進口量與從澳大利亞的進口量沒法相比。中國作為澳大利亞鐵礦石的第一大買家,如果停止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那麼根本找不到足夠的鐵礦石來替代。
當然,如果澳大利亞以此來漲價要挾的話,他們澳方也是在冒險。雖然中國對澳大利亞的鐵礦石依賴性比較高,但是我們也在逐步擴大從其他國家的進口量,一旦我們不再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那麼澳大利亞的鐵礦石根本沒有國家消化得了。這對於澳大利亞來說,也將是滅頂之災。
中國是澳大利亞的最大貿易對象,澳方不能一邊從中國賺錢,一邊又對中國核心利益指手畫腳,做生意要懂得尊重對方。中澳之間,需要的是尊重和合作,而不是對抗。所以,首先澳方必須認清這一點,這樣才會使雙方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