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慧媽媽談育兒
最近幾年,我國出生人口出現下降趨勢,大家知道我國是人口大國,出生人數的減少應該是一件好事,其實不然,新生人口減少,也就意味著將來青年勞動力是減少,人口老齡化會越來越嚴重,未來會出現經濟發展緩慢、養老問題嚴重等情況。
為了讓新生人口增加,國家也出臺了很多相關政策,鼓勵生二胎,但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大,撫養和教育孩子成了很麻煩的一件事,由此引發的家庭矛盾也很多,所以很多人不願生二胎,對此網上曾出現關於設立「生育基金」的事情,廣大網友意見很大。
南京大學兩名研究院的專家,寫了一篇提高生育率的文章,內容主要是建議設立生育基金的制度,要求40歲以下的公民,不管男女,每年強制繳納一定比例的生育基金,如果有了二胎及以上,可以通過申請領取,成為生育補貼,不要二胎,就需要等到退休年齡取出來,作為養老補貼。
意見大的原因是,沒有生二胎的人,連續十多年繳納基金到個人帳戶,又幾十年取不出來,這段期間,難免會有意外的發生,沒能活到退休的人,這錢是不是就取不出來了,這樣跟罰款沒什麼區別,所以網友表示並不支持此建議。
當然專家的建議,有積極的一面,為年輕人提前準備好,生二胎的錢,這樣即使有了二胎,也不會讓經濟負擔變得更重,尤其是女性,在有了孩子後,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沒辦法通過勞動掙錢,有了這筆錢能減輕家庭負擔,不過這項建議,還是有很多考慮不周的地方。
1. 有違國民生育自由
生育是人的一個基本權利,生孩子也好,不生也罷,這是個人的自由,如果強制繳納生育基金,就變成了一項規定,強迫國民生孩子,由此引發的矛盾,還會更多,雖然解決了人口下降的問題,但國民生活的幸福指數會隨之下降,生活質量變得更差。
如果鼓勵年輕人要二胎,不應該拿國民自己的錢,去強迫他們要孩子,真心的鼓勵,應該是制定一些福利政策,引導國民生二胎,解決年輕人不積極生育的問題,所以生育基金,變相的成為了一種懲罰措施,讓年輕人更是難以接受。
2. 不積極生育原因複雜
新生人口的下降,背後的原因很複雜,社會在發展,人的思想也在進步,女性開始加入勞動掙錢,就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照顧孩子,生活壓力又很大,甚至很多女人對於結婚都很恐懼,不希望自己被束縛,想要體現自身價值等原因,最後很多女性不願要孩子。
還有一個原因,是生育成本在增加,如今養育一個孩子,從出生的奶粉、衣物等,再到孩子上學,各種補課費等,不僅需要大量的金錢,還需要年輕人付出更多的精力,才能讓孩子成為優秀的人,年輕人的壓力就更大,也就更不願要二天。
國民不積極要二胎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親子關係、家庭矛盾等等,想要讓年輕人積極生育,還是需要先解決年輕人,生孩子之後的各種問題,而不是在年輕人身上「薅羊毛」,這樣只會民生怨聲連連,出現更多問題。
我國的經濟正在不斷發展,內需在其中起到越來越明顯的作用,國家千方百計的通過降低個稅、完善社會保障等各項措施,就是要提升內需的動力,促進消費,讓國民的腰包鼓起來,而專家的強制繳納生育基金,卻讓國民的腰包癟下去,加重了經濟負擔,也難怪網友意見那麼大了。
今日話題: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歡迎評論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