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在四川眉山舉行。養元六個核桃榮獲「2019~2020食品安全誠信單位」、「2019-2020食品安全管理創新三十佳案例」、「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社會責任領軍企業」三項大獎。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記者劉延正) 近日,由教育部、公安部、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聯合舉辦的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在四川省眉山市隆重舉行。大會議以「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推進健康中國健康「為主題,聚焦食品安全體系建設,食品安全保障技術,分析在當前新形勢下,後疫情時代,食品安全新保障、新舉措。
養元作為國內植物蛋白飲料行業的領導品牌受邀參加了此次盛會,並憑藉過硬的生產質造實力獲得了「2019~2020食品安全誠信單位」、「2019-2020食品安全管理創新三十佳案例」、「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社會責任領軍企業」等三項大獎。專家紛紛認為,依靠對食品安全深層的理解和全新的模式,養元六個核桃不僅從源頭上絕對保障了食品安全,踐行了企業社會責任,更重新定義了後疫情時代食品安全的內涵,值得其他企業借鑑和學習。
築牢食品安全防線 為消費者健康賦能
作為植物蛋白領域領導品牌,二十多年來,養元六個核桃始終堅持將「築牢品質與健康」視為延續企業生命的兩道防線。以好原料為品質安全打牢地基;以好營養為健康安全賦能,造福消費者。
為了挑選最好的核桃原料,養元工作人員不惜深入中國20多個省市的核桃產地,對上百個核桃品種的口感和營養進行了30000多次數據比對、6000多次口感盲測和大量的基礎性研究及數據分析,最終才確定如今的新疆、雲南和太行山三大黃金產區作為六個核桃的原料基地。對於原料採購,養元還制定了一套行業最高標準——「3·6·36」選料標準,即對核桃黃金產區的優質核桃進行包括水分、色澤、口感、飽滿度、粒度、雜質在內的6大檢測指標和36項理化指標檢測,則進一步確保了每粒核桃都能達到安全、營養的品質標準。對於真材實料的至臻追求,也讓六個核桃再次獲得「食品安全誠信單位」榮譽。
獎牌
健康是食品安全的特殊要求。世界衛生組織對影響人類健康因素的評估結果表明,食品營養因素對健康的作用佔13%,僅次於遺傳因素的15%,高於醫療因素的8%。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營養、更健康的產品,養元飲品不惜通過挑戰工藝的極限來無限提升產品營養。
「5·3·28」工藝是養元飲品最先獨創的、填補國內多項空白的生產工藝。它不僅能脫掉核桃仁褐衣,去除核桃乳澀感,更解決了「苦、澀、膩、營養浪費」的行業難題。但養元工程師並未因此停歇,因為將核桃仁種皮去除,也預示著種皮中有益大腦,抗衰老的豐富營養也隨之流失。為了留住更多營養,從2013年開始,養元飲品工程師在沒有資料、沒有參數的情況下,經歷無數次失敗後,終於在2018年研發出全核桃CET冷萃工藝,這項工藝通過獨創的靶向脫離技術,不僅有效去除了核桃仁種皮的苦澀物質,更將核桃及其種皮中的蛋白質、脂肪等營養成分的利用率提升至97%以上,還使得產品口感更為細膩、順滑。
為了進一步提高消費者對核桃營養的吸收,六個核桃更引入「五重細化研磨」工藝,將核桃乳研磨顆粒的平均直徑達到納米級別,在只改變核桃原料的物理狀態下,保證了核桃營養的完整性,也使核桃營養成分更容易為人體吸收。
工藝的不斷精進也讓六個核桃能夠生產出更多基於消費者不同腦健康需求的細分產品。如添加了具有放鬆神經及抗焦慮作用的天然成分的「卡慕寧」,用以滿足消費者減壓的需求;基於權威機構的學術研究成果推出的專門聚焦重度用腦人群,每罐含24克核桃,符合一天一罐,三十天提升記憶力的六個核桃2430等。
專家表示,當下,人們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對食品的營養健康安全問題都存在重視不足。供給側,存在過度加工導致營養流失等問題;需求側,相當一部分人群對合理膳食等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養元六個核桃通過原料和工藝兩方面的不斷精進,不僅讓核桃健腦營養更好為人們健康賦能,也很好地助力了這兩個問題的解決。
探索「養元模式」 用行動擔起社會責任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沈篪在中國食安大會上指出,以內循環為主體、內外兩個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快步走來,新格局將會給中國食品工業帶來一系列新變化。如何搞好食品產業的「內循環」,是食品工業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新課題。對此,作為行業領頭羊的養元六個核桃探索出的「養元模式」,受到了在場專家的高度評價。
「思想重塑、技術指導、產業優化、就業幫扶」的四位一體計劃是該模式的根本:即通過改變種植戶思想觀念,幫助他們淘汰舊品種改良新品種,增加收益提升積極性;帶領技術人員到當地對農戶進行培訓,提供核桃修剪、嫁接、病蟲害防治、施肥等技術支持;通過從青皮到核桃果再到核桃仁的全產業鏈採購,打造扶持地方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長效聯動機制以優化產業;同時,更與當地聯合建立扶貧車間,優先安排當地貧困戶就近就業,延伸核桃產業鏈,讓貧困戶進一步增加收入。
這種「養元集團+地方加工企業+基地核桃種植戶」的「養元模式」不僅讓企業從源頭就掌控了原料品質,保障了從田間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也改變了雲南、新疆、太行山三大核桃黃金產區貧困種植戶豐產不豐收、收入得不到保障的情況,同時,養元飲品更通過在當地建立核桃原料示範基地,解決了諸多種植戶的就業難題。
數據顯示,原料品質上,新疆地區出仁率從2015年以前的42%提升到現今的55%,太行山從2015年以前的35%提升到如今的48%。同時,雲南畝產量從100公斤提升到150公斤,新疆從120公斤提升至240公斤,太行山由80公斤提升至140公斤。在收入上,六個核桃幫助種植戶每畝收入增加了1500多元,而扶貧車間人均月收入更提升了2000多元,讓60個貧困縣10萬種植戶實現增收致富。這也是養元六個核桃獲得「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社會責任領軍企業」最根本的原因。
獎牌
除從源頭保障安全外,養元六個核桃還依託強大的科研實力和國外先進的技術,在產業鏈全程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控制體系,不僅對原料採購、生產工藝、人員衛生、廠房環境、設施設備和成品的品質管理及貯存運輸等可能影響產品安全質量的環節進行嚴格控制,確保產品安全全程可追溯。並且,還在同行業中率先引進了快檢體系,1分鐘就能完成產品生產過程和終端產品質量檢驗……這也讓養元飲品再次入選「食品安全管理創新三十佳案例」。
獎牌
如今,養元飲品已不僅是行業領頭羊,更成為一條巨型「鯰魚」不斷鞭策促進行業快速更迭發展。養元相關人員表示,在後疫情時期的特殊條件下,企業將繼續肩負起食品工業的「天」大責任,確保食品供應和質量安全,通過不斷的模式創新,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產品,實現廣大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消費渴望,守住食品安全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