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12—1948,中華民國的8屆總統

2020-12-20 大福讀史

孫中山,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1892年畢業於香港西醫醫院。1905年,赴日本成立同盟會。1911年,被十七省代表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2月13日,清帝遜位後一天,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職位,並向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接任。

袁世凱,北洋軍閥創始人,1859年出生項城。1892年—1894年成名於朝鮮,1895年受命在天津操練新軍,1898年參與鎮壓白日維新。1908年,手握大權的袁世凱被清朝皇室排擠出閣。1912年3月,因袁世凱促成共和有功,遂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不久扶正。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1916年3月22日被迫取消帝制,三個月後病死,享年57歲。

黎元洪,北洋水師學堂畢業,曾隸屬張之洞麾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擔任副總統。1915年,袁世凱稱帝,黎元洪堅決反對,並斷然拒絕袁世凱加封的「武義親王」一爵。1916年,於袁世凱死後擔任民國總統,繼而又與國務院總理段祺瑞發生「府院之爭」。1917年,黎元洪被段祺瑞指使的張勳驅逐,1922年又重新擔任總統,次年又下臺。

馮國璋,1884年投淮軍當兵,並於次年考入北洋武備學堂。1890—1896年,得到袁世凱重用。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馮國璋奉命率兵鎮壓。1915年,袁世凱稱帝,被封為一等公爵。袁世凱死後,馮國璋稱為直系首領。1917年擔任代理大總統,次年被段祺瑞排擠下臺。1919年12月28日病死。

徐世昌,1918—1922出任民國大總統。他能發跡和馮國璋一樣,都是得到了袁世凱的栽培。但是,徐世昌反對帝制,在袁世凱稱帝前夕便辭職隱居。

段祺瑞,臨時執政,1917—1924年的民國政變大多與之有關。但此人一生無論如何潦倒,都堅決不與日寇合作。

曹錕,發跡過程依靠袁世凱。1919年,馮國璋死後,成為直系首領。1922年,擊敗奉軍,獨霸中央政權,兵將大總統徐世昌趕下臺,擁立黎元洪復職。1923年,曹錕又玩弄權力,將黎元洪驅逐,自己當選為總統。1924年,馮玉祥發動政變,將其囚禁於中南海。1938年病死天津,一生拒絕與日寇合作。

張作霖,奉系軍隊創始人,勢力範圍在東北三省,全盛時期擴張到了熱河、察哈爾、綏遠、直隸以及山東。1927年,張作霖被擁戴為中華民國軍政府陸海空大元帥,是北洋政府最後一任統治者。1928年,張作霖專列經過皇姑屯時被提前預謀的關東軍炸死。其子張學良接任後,旋即宣布東北易幟,中國形式上實現統一。

蔣中正,1907年畢業於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1908年赴日留學,並參加同盟會。隨後一直緊隨孫中山先生,並於1924年擔任了黃埔軍校校長,奠定了日後統治的軍事骨幹基礎。1928年,擔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抗戰爆發後,擔任國防最高委員會主席,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1949年1月,辭去總統職位,由副總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

李宗仁,國民黨高級將領,軍事家,臺兒莊之戰是李宗仁將軍軍事生涯的顯赫之筆。1948年,國民黨先後在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戰敗,蔣介石隨即宣布下野,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

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蔣介石仍然沿用中華民國的名稱,並繼續擔任中華民國「總統」,1975年,蔣介石逝世。

相關焦點

  • 中華民國歷任總統列表一覽(1912-1949)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臨時大總統:孫文,第壹任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在任,副總統為黎元洪。
  • 中華民國37年經歷的8位總統
    中華民國(簡稱民國),1912年元月正式建立。民國初期北洋政府主政中國,北洋政府分崩離析後政局動蕩不安,孫中山南下建立國民政府,1926年國民政府出師北伐,2年後東北易幟,國民政府從形式上統一中國。1949年,中華民國時期結束。中華民國共存在了短短的37年時間,共經歷了8位總統,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8位?
  • 中華民國「八位大總統」一覽!
    袁世凱(1859-1916),字慰亭(又作慰庭),號容庵,河南項城人,故稱「袁項城」。北洋軍閥的創始人。黎元洪(1864-1928),湖北黃陂人,字宋卿,原籍江西豫章(今南昌)。1948年擅自召開第一屆國民大會,當選「總統」。1949年由副總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敗退臺灣。南京國民政府末代總統——李宗仁李宗仁(1891-1969),廣西臨桂人,字德鄰。國民黨內「桂系」首領。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廣西省桂林西鄉村出生,1910年參加同盟會。之後與白崇禧、黃紹竑合作,統一廣西,使廣西成為國民黨後方的一部分。
  • 中華民國的八位大總統名單一覽
    袁世凱(1859-1916),字慰亭(又作慰庭),號容庵,河南項城人,故稱「袁項城」。北洋軍閥的創始人。黎元洪(1864-1928),湖北黃陂人,字宋卿,原籍江西豫章(今南昌)。1948年擅自召開第一屆國民大會,當選「總統」。1949年由副總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敗退臺灣。南京國民政府末代總統——李宗仁李宗仁(1891-1969),廣西臨桂人,字德鄰。國民黨內「桂系」首領。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廣西省桂林西鄉村出生,1910年參加同盟會。之後與白崇禧、黃紹竑合作,統一廣西,使廣西成為國民黨後方的一部分。
  • 1949年以前:中華民國的歷任總統(組圖)
    從1912年到1948年中華民國歷史上共有八位總統:孫文(臨時),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曹琨,蔣中正,李宗仁(代)。1911年辛亥革命後被十七省代表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受到清朝政府全力追緝的影響,自1907年起孫中山便長期居留歐美各國。武昌起義時,孫中山人在美國丹佛而不在中國。初聞革命成功時,孫中山還有些訝異,但隨即在海外華人與美國的同情者間籌集資金。
  •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
    1912年3月11日取代《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開始施行,於1914年5月1日因《中華民國約法》(袁記約法)的公布而被取代,1916年6月29日為大總統黎元洪所恢復。1917年9月10日以廣東為基地建立的中華民國軍政府展開護法運動,所護者即為《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該法具有明顯的因人設法的特徵,主要是針對袁世凱的。
  • 在中國歷史存在37年的中華民國 八位大總統分別是誰 有何背景
    中華民國(1912——1949),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是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簡稱民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及聯合國五個主要創始會員國之一。按照《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其中並未列明何為固有之疆域。
  • 中華民國(1912——1949)
    中華民國(1912——1949),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是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簡稱民國。 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及聯合國五個主要創始會員國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
  • 截止新中國成立,中華民國歷史上共有8位總統,蔣介石只能排第七
    "第一任民國總統(臨時):孫中山孫中山(1866-1925)孫中山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旅居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廣東香山(中山)人,革命家,中國國民黨締造者之一。1892年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赴檀香山成立興中會,誓推翻清朝。1905年在日本聯合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成立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1911年辛亥革命後被十七省代表推舉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1912-1949
    中華民國省、公署、道的劃分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官方使用「行政區域」一詞)指代中國在中華民國時期的行政管理區劃
  • 新中國成立前民國的8位總統,第七位貢獻巨大,對中國有深遠影響
    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為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也為政治和後繼者建立了堅固而珍貴的遺產。
  • 民國歷屆總統史——八位民國總統的悲喜人生
    從歷屆民國總統的歷史中,系統的可見中華民國的辛酸悲憤史。中華民國的歷史,其基本特徵就是軍閥政治。除孫中山以外,從北洋軍閥統治到國民黨執政,民國的總統們無一不是軍閥出身,無一不是靠強權政治,無一不是靠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嚴格地說,1912年到1948年的民國史上共產生了八位大總統:孫文(臨時)、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代)、徐世昌、曹琨、蔣中正、李宗仁(代)。
  • 中華民國時歷八位總統,最後一任總統不是蔣校長?
    從1912年到1948年,中華民國歷史上共有八位總統,他們是:孫中山(暫時總統)、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代總統)、徐世昌、曹琨、蔣介石、李宗仁(代總統)1948年召開國平易近大會中選「總統」,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同年潰退臺灣後,歷任「總統」及國平易近黨總裁,1975年4月5日於臺北逝世。袁世凱(1859年—1916年),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北洋軍閥首領。
  • 中華民國的歷史地位
    前言 中華民國在國際上來講,就是 1912 年到 1949 年的中國,國民政府為合法政府;從中國歷史的角度來講,指的是中國歷史從 1912 年到 1949 年的這段時期,是我國近代現代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華民國大總統盤點,你認識哪幾個
    孫文1912年1月1日,被推舉為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在任4個月袁世凱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中華帝國開國皇帝1912年3月10日-1916年6月6日黎元洪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袁世凱繼任,在任1年 1916年6月7日-1917年7月1日
  • 綱要丨孫中山公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在106年前的今天,1912年3月11日 (農曆正月廿三),孫中山公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3月8日(距今106年),南京臨時參議院通過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它規定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國民有人身、財產、言論、通信、居住和信教等自由,有請願、選舉、被選舉的權利。在國家機構體制上,規定實行內閣制,內閣總理由議會的多數黨產生,總理對總統要辦的事項,如不同意,可以駁回,總統頒布命令須由內閣總理副署才能生效。    1912年3月11日,孫中山在南京正式公布了這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根本大法。
  •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912年3月8日,南京臨時參議院通過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 港媒:國民黨嚴詞質疑蔡英文參選「中華民國總統」
    在2400多字的全文中,外界都把焦點放在她一開頭所說的「我非常榮幸接受民主進步黨的提名,正式代表民進黨,參選『中華民國總統』的選舉。」  參選「中華民國總統」這4個字,曾在蔡英文發表參選聲明時成為話題。國民黨嚴詞質疑她既要參選「中華民國總統」,聲明全文卻不見「中華民國」4個字。昨天她正式宣示要參選「中華民國總統」。然而這句話就像他日前所說的「維持兩岸現狀」,可有多種詮釋。
  • 美國總統候選人麥凱恩老照片(組圖)
    7月4日,美國迎來了她的第 232 個生日, 慶祝當年脫離英帝國的統治,並建立由民選總統領導的民主共和國家。今年11月, 美國又將以選出第44屆總統的方式再度慶祝來之不易的民主自由。這張 1936 年的數據圖片由麥凱恩競選團隊提供,攝於巴拿馬運河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