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紅20年發展史

2021-02-20 挖數

點擊上方籃字關注我

中國從來不缺網紅,十幾年前當網際網路還是撥號上網的時候,我們嘗到了在網上閱讀免費小說的樂趣。

文字時代

還記得當時在網上讀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次發現有人居然把網戀寫進了小說,還寫的這麼痛徹心扉。

如果把整個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澆不熄我對你愛情的火焰。整個太平洋的水全部倒得出嗎?不行。所以我並不愛你。

這麼矯情的文字,也就那個年代寫得出來。

網戀是那個年代的流行語,這樣一本迎合大眾潮流的網絡小說,也自然引發無數點擊,於是痞子蔡成了初代網紅。

痞子蔡有多火?去當時的書店看看就知道了,幾天之內出現了《第二次親密接觸》,《再一次親密接觸》,《無數次親密接觸》等山寨書,而書名都冠以痞子蔡。

痞子蔡之後,又出現了安妮寶貝、今何在等網絡小說家,這些網絡小說家的作品後續都拍成了電影作品,比如安妮寶貝的《七月與安生》,今何在的《悟空傳》。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當時的網紅,我會用才華二字,像痞子蔡、安妮寶貝等都是才華橫溢的人,他們駕馭文字的能力,絕對不是現在的標題黨、雲寫稿可以比的。

圖片時代

2003年左右,家家戶戶裝起了寬帶,網速快了,大家溝通的信息載體除了文字,越來越多的圖片開始出現。

當時水木清華論壇上,有一個人的照片被大量刷屏,她就是「芙蓉姐姐」

誇張的動作,不羈的眼神,還有那S形身材,那股野馬般的狂野,穿過屏幕抓住了無數人的眼球,引發了很多口水戰。

而後姐姐不斷地跨界,先是拍網劇,而後推出個人單曲《芙蓉說》,接著在各大電影客串

後面還開了一家傳媒公司,可惜最終倒閉了...

但是也變漂亮了

有了一個姐就會有另一個姐,2008年鳳姐開始冒尖。

最早,鳳姐在上海陸家嘴附近發傳單徵婚,希望對方是清華或北大的碩士,身高1米8。

又稱自己「9歲起博覽群書,20歲達到頂峰,智商前300年後300年無人能及」。主要研讀經濟類書記和《知音》、《故事會》等人文社科類書籍。

出格的言論,反差的樣貌,讓網民紛紛把目光投向這個身高1米46,相貌平平甚至有些醜陋的中專畢業生。

而網絡的群聚效應,也讓鳳姐從月入1500的家樂福收銀員,搖身一變成為各大綜藝節目的嘉賓,廣告代言人

江蘇衛視

代言胃藥,出場費30萬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這個時代的網紅,我會用勇敢二字,夠出格,夠勇敢。

到了2009年,此時新浪微博成立,140個字的發博限制,讓用戶沒了在博客時代不知寫什麼的尷尬,於是用戶蜂擁而至,從此網際網路進入

碎片化時代

碎片化時代加深了網民的參與度,也帶來了巨大的紅利,在這裡隨便一個草根都可以獲得巨大的關注。

即使你只是每天重複性地發一些無聊的話,比如這位博主每周五準時告訴網友周五來了

比如這個鐘樓怪人,每天鐺鐺鐺,吸引了80萬粉絲

而兩位姐也在微博獲取了巨大的流量紅利

流弊的鳳姐,發個微博就能有3萬+贊

都趕上二線明星了。

然後她還跑去發推...

2012年,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依靠微信龐大的用戶量,和粘性極高的朋友圈生態,公眾號迅速成為移動網際網路最大的碎片化信息平臺。

很多之前的微博大號紛紛將粉絲導入公眾號,成為公眾號的第一批網紅。

這裡邊佼佼者有靠寫毒雞湯吸引女性粉絲的咪蒙

咪蒙到底有多少粉絲?

新榜指數的數據顯示,咪蒙公眾號頭條閱讀在300w+,粉絲在2000w+。

她一天一更,標題非常驚悚,內容非常挑撥情緒,以煽動男女對立為己任,她拳打渣男,腳踢直男,她消滅了全世界的男性,也消滅了自己的老公

與咪蒙能量相當的,還有佔豪,一個靠持續輸出正能量積累了上千萬粉絲的公眾號。

他鼓吹A股永遠向上

他認為其他國家都處於火烤之上

他對祖國永遠熱淚盈眶

他的拳拳愛國心,隔著屏幕都能強壯你的心臟。

當然這些公眾號網紅都不是平白無故火起來的,在公眾號之前,咪蒙在微博也有幾十萬粉,而佔豪更是在博客時代就堅持每天寫博,至今已寫了6000+的博客文章,他們都是很早就練成用文字挑撥網民癢點的神功。

上述網紅收割了大部分用戶,但有一部分用戶他們永遠收割不到。

這部分用戶的文化知識中等偏上,他們拒絕被洗腦,堅持特立獨行,有自己的判斷,有自己的價值觀,追求的是詩和遠方,他們是會站在高山上痛批咪蒙毒雞湯的人。

他們是知乎用戶。

知乎於2010年12月份上線,打一開始走的就是上層路線,邀請制,高知網紅帶量,走科普路線。

知乎的碎片化問答形式能提供多種觀點相互碰撞,它本身崇尚的就是觀點沒有對錯的多元化價值觀,這樣的平臺和內容最吸引的是上進勤奮的大學生用戶。

於是,一些文筆尚可的高知,成為了知乎上第一批網紅。

這些高知或來自知名公司如微軟、小米,或有高超的編程技藝並擅長寫博,或雲遊四國,或本身就是劇作家能編故事,或顏值逆天還有知性氣質,總之他們通過提供一些差異化的信息而成為網紅。

這些網紅,本可以依賴巨大的粉絲群獲得很好的商業變現,只可惜網際網路變化太快了,他們還來不及變現,粉絲就不值錢了...

去中心化時代

2012年8月,今日頭條APP正式上線,他們的口號是「你關注的才是頭條」,通過強大的個性化推薦算法,把關注點從網紅遷移到用戶的興趣本身。

今日頭條迅速串上新聞類APP第一位,把騰訊新聞、網易新聞挑下馬。

2017年8月,今日頭條旗下的悟空問答更是重金挖角300知乎大V,引起知乎震怒並摔下一句話

「真正有價值的內容產生背後,是深度的思考、是經年累月專業實踐的積累、是同行交流的彼此啟發。這是無法簡單粗暴的批量生產、批量計價的。」

當然知乎最後證明了他是對的,悟空問答於18年7月被併入微頭條,不再作為一個單獨的事業部,運營不到一年就涼涼了。

但今日頭條這種去中心化的模式,讓知乎給學了過來,從此知乎大V的粉絲只有少部分人能看到他們的文章,大部分文章,都是知乎通過他們的閱讀點讚數據形成興趣標籤,進而推送給他們的。

這種方式會讓網紅的粉絲效應大大下降,也會讓更多的高質量文章獲得流量。

而平臺本身,通過這種方式避免了大V出走帶來的風險,也通過高質量內容的凸顯而提高了用戶粘性。

頭條的方式,也讓公眾號和微博學了去。

2018年6月,公眾號的推送方式變成了信息流的模式,而微博,也採用了自己的個性化推薦技術。

去中心化時代,能輸出高質量內容的人容易成為網紅,但難以成為頭部網紅,或說難以成為高變現價值的網紅,於是他們只能尋找下一個價值窪地,幸好他們總能找到。

視頻時代

網紅借平臺而紅,平臺也借網紅而火,每一個新平臺的誕生都會催生出新的網紅。

視頻的平臺其實很早就有了。

從2005年上線的土豆網,2006年的優酷,到2009年的B站,2012年的虎牙,2014年的鬥魚,再到最近的快手抖音。

視頻的形式也從長視頻、直播,到彈幕、短視頻。

各家平臺都有各自的網紅

靠喊麥和社會搖火起來的MC天佑,最火的時候《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輪番請他當嘉賓,其甚至在節目爆料年稅後收入在8000萬以上。

可惜後面因涉毒被全網封殺。

曾經的鬥魚一姐,逗逼的女工程師,靠直播火了後還發了單曲《童話鎮》,連續在各大音樂平臺霸榜。

可惜最後自己作死被封殺。

同樣下場的還有溫婉、莉哥。

事實證明,好好賣藝,不亂說話,行為端正才能成為一個長周期的網紅。

比如好好吃竹鼠的華農兄弟

這對兄弟上演了什麼叫花式吃竹鼠

還有能造出金屬腦瓜崩的手工耿

「耿帥出品,必屬廢品」,這位中國版愛迪生向世人展現了如何變廢為廢,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無用之人!

看著他一本正經地表演搓澡劍,簡直想打他

但又不由得覺得他說的有道理

「關注綠色另類人群,讓這世界多姿多彩」。

當每天擠地鐵坐公交,朝九晚九周末加班,戰戰兢兢唯恐裁員,被城市的鋼筋水泥壓得透不過氣時,我經常不由自主想念小時候農村的碧海藍天,那時候的自己,無憂無慮,每天快樂得就像手裡的紙飛機,輕飄飄的。

那時的自己有夢想,不浮躁,會因為一些小事快樂很久,人與人的關係簡單純粹。

我發自內心覺得自己也曾是這樣的「綠色另類人群」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最近這段時期的網紅,我會用回歸二字,回歸本真,回歸美好,回歸純粹。

不管是哪個平臺的網紅,如果要保持熱度,不可或缺的是日復一日對內容的持續輸出,如知乎的張佳瑋,基本上一天就會回答2個問題,抖音的「真好哥」陸超,每天都會在鏡頭前發幾個「真好」的視頻,即使你不屑於他們的內容,但這種風雨不改的恆心已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了。

關於平臺,你會發現每一個大平臺的崛起,都伴隨著某種方式的創新,這種創新可能是信息載體的創新比如從文字到視頻,或者是硬體的升級比如從PC到手機,比如博客到微博、公眾號,或者是信息互動的創新比如微博的140字、知乎的問答、頭條的個性化推薦和信息流,或者是用戶體驗的創新比如抖音快手,讓視頻的拍攝和美化簡單到一氣呵成。

因此有時會不由得思考,未來10年,下一個誕生網紅的平臺是哪個?是誰會先湧入這個新的價值窪地?這個平臺的信息載體是什麼?交流方式是什麼?

END

關注挖數

關注綠色另類人群

為世界的綠化盡一份力



衍伸閱讀

如何政治正確地黑咪蒙?!

騰訊借微信封殺抖音,抖音虐快手反殺騰訊

相關焦點

  • 中國十大網紅教師
    2010年7月,陳果講課的視頻被復旦大學學生傳上網絡後,便迅速躥紅,後榮獲「2017年上海市最美思政課教師」「2017年全國最美思政課教師」「中國十大網紅教師」稱號。代表作品《好的孤獨》《好的愛情》《耶穌為何如此言語》。
  • 網絡文化丨中國文字發展史第五集《佔卜過程》
    網絡文化丨中國文字發展史第五集《佔卜過程》 2020-08-17 20:3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百鍊成鋼繞指柔——中國古代鐵器的發展史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百鍊成鋼繞指柔——中國古代鐵器的發展史還是兵器類的鐵劍、鐵槍頭,都見證了中國古代冶鐵技術的發展。
  • 中國網紅審醜史
    馬保國最初在2017年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此前,江湖上流傳的大多是他的傳說。2017年6月,馬保國與MMA格鬥士徐曉東進行約戰,但他在20秒內就被打倒。隨後他戰勝英國格鬥士彼得·歐文的視頻遭到當事人打臉。隨後馬保國再次約戰徐曉東,但很快被警方叫停。在馬保國第一次約戰徐曉東後,有知乎網友提問:「馬保國能打贏一個30歲普通人嗎?」
  • 對網紅和網紅現象的理解 | 20北大新媒體專碩真題解析01
    在答題過程中首先要答出來網紅是什麼,這裡問的網紅肯定是現階段的網紅,所以要答出來現階段的網紅特點;其次,答案中還需要解釋為什麼會出現網紅現象,並舉出例子論證;最後,分析該現象存在的問題、如何應對等。不僅如此,還可以從網紅的本質方面進行升華和反思,提升內容質量。一般來說,網紅指在現實或者網絡生活中因為某個事件或者某個行為而被網民關注從而走紅的人或長期持續輸出專業知識而走紅的人。
  • 中國紙包裝產業30年發展史(上)
    導語:4月10日,美國和日本幾乎同時呼籲在華企業撤離中國,在全球疫情的特殊時刻,這個消息引發了不少網友的擔憂,「逆全球化」、「逃離中國」等言論不絕於耳。事實果真如此嗎?本文將帶你回顧過去30年中國包裝產業發展史,在另一個視野你或許能看到不同的結論。
  • 2020年網紅女士太陽鏡品牌排行榜
    所以,我們很容易看到範冰冰、劉德華、張學友等佩戴墨鏡,也能發現網紅主播也都熱愛太陽鏡。都2020年了,如果還沒有一款太陽鏡,是一件十分遺憾的事情。特別是女性朋友,佩戴太陽鏡,對於自身形象的重塑,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現在的太陽鏡,幾近升級換代,經過無數設計師的嘔心瀝血的設計,已經成為時代的代名詞。
  • 「網紅」變現20年:從南派三叔到李佳琦,內容與顏值的博弈
    芙蓉姐姐自己也沒想到,她開闢了中國網紅的圖文時代,走紅原來可以靠「出格」。 據說她曾創造了 5000 人同時在線等她的壯舉,跟貼人數甚至能達到 120 多萬條,超過當時的杰倫哥。 後來,芙蓉姐姐開始出演網絡短劇,推出個人單曲,甚至舉辦演唱會,初代網紅成功實現了轉型和變現之路。
  • 網紅老師進化簡史
    如果現在提起「網紅」教師,可能不同的人心中會浮現出不同的答案。老師雖然是一個相對傳統的職業,但是很多教師從業者都主動地地搭上了網際網路這趟快車,享受了流量加持後帶來的紅利,成為了網紅教師。不僅如此,在資本的推動下,將教育和主播相結合還催生了「101名師工廠」這類教師MCN機構。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網紅老師的發展史。
  • 風靡20年,又被捧紅的網紅飲料 --- 綠力冬瓜茶,再度颳起風潮!
    據真實數據顯示,四月以來,風靡浙江、海南20多年的老牌飲料——綠力冬瓜茶,穩居飲料熱榜前列。在小紅書、抖音上獲得了大量網絡紅人的喜愛與推薦。這款產品是如何在眾多飲料中脫穎而出的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這款網紅飲品是由正宗冬瓜熬製而成,口感清爽,能夠解除就餐時產生的油膩感,獲得了消費者的喜愛,在海南、浙江等地風靡了二十多年。它憑藉著自身的口感,再一次風靡內地,被拔草的「飲君子」捧成為網紅。
  • 5G連接器之基站發展史
    移動通信網絡部署起源於20世紀七十年代末,稱作1G時代。5G連接器之基站發展史-天科樂SingleRAN較早由華為發布,早在2008年,這時還未進到4G時代,華為就與沃達豐部署了全世界第一例結合2G和3G的SingleRAN基站。
  • 2018中國網紅排行榜,中國第一網紅是誰?
    在2016年,人們稱其為「網紅元年」, 在搜索前排的各類網紅中,找到了十個最具話題性的人物——Papi醬、王思聰、薛之謙、大張偉、咪蒙、龍友林、傅園慧、張大奕、艾克裡裡。王思聰:操心整個中國娛樂圈的國民老公
  • 中國紅——陝北民歌發展史
    陝北民歌是黃土高坡上的藝術瑰寶陝北人像陝北民歌這樣普及且對社會發生深刻影響的,雖不能說是空前絕後,但確實世界少有、中國僅有。如果論陝北民歌的廣泛影響在中華民族主體文化中的地位,我們可以用陝北民歌唱紅了天、哭慟了地、唱出了一個新天地來概括。
  • 3年營收20億,「網紅」小罐茶年輕的秘密!
    中國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禮」尚往來之說,上門帶禮既是心意也是禮節。離家在外打拼多年,準備回家拜訪親友的小王選擇了送禮最常見的茶葉。茶葉品牌最難抉擇,張一元、吳裕泰、謝裕大等出自不同茶葉產地、不同茶葉品類的茶葉品牌讓小王看得眼花繚亂,最後在朋友的建議下,小王入手了送禮界的「網紅」小罐茶。
  • 臺灣網紅報告|2020年臺灣「網紅」排行情況
    2020年,《數字時代》雜誌再度與第三方跨國AI公司愛卡拉(iKala)合作,通過旗下的AI網紅數據平臺「KOL Radar」,評選出2020年臺灣「100大影響力網紅」,通過這份榜單可以一窺2020年臺灣地區的「網紅」生態變化。
  • 5.20「世界蜜蜂日」 網紅助力蜂農破解賣蜜難
    5月20日是聯合國確定的第三個「世界蜜蜂日」,中國蜂產品協會日前發布了2020年的慶祝主題「蜜蜂—健康使者」,提示人們重新審視蜜蜂這種古老的昆蟲對生態健康和人類健康的價值。今年的疫情使許多地區的蜂農遇到了賣蜜難的問題,生計受到影響。
  • 20歲男孩成中國頂級網紅背後的藏族想像與現實
    正是那則7秒鏡頭令丁真成為中國網際網路上的超級網紅。在那則短視頻中,臉龐瘦削黝黑的丁真穿著傳統的藏族服飾,戴著藏族特色的耳飾,笑意盈盈地向鏡頭走來,丁真的皮膚在陽光的照射下透出高原地區被風吹皴了的粗糙感,但這絲毫不掩其清澈的眼眸與乾淨的笑容所帶來的畫面美感,這種粗糲搭配其身後隱約可見的蔚藍天空與高聳雪山,反而產生一種直抵人心的真實性衝擊。
  • 2019年美歲之夜·網紅盛典,掘金萬億網紅經濟
    (原標題:2019年美歲之夜·網紅盛典,掘金萬億網紅經濟) 艾瑞諮詢與新浪微博聯合發布的
  • 「網紅」變現20年:從南派三叔到李佳琦,內容與顏值的博弈_詳細解讀...
    縱觀整個中國網際網路的歷史,其實是一個全新的世界由萌發到興盛的過程。在這段蓬勃發展的歷史中,一直有那麼一群人,以文字為載體,在網際網路這個新世界裡揮灑自己的才華,書寫精彩故事。 2002 年,當「四大殺手」已經以各種方式離開網絡寫手的舞臺時,「起點中文網」成立了。一年多之後,「起點中文網」通過 VIP 會員制開啟了在線付費閱讀制度,奠定了中國網絡文學的基礎商業模式。
  • 維秘與中國網紅的距離只是一個奚夢瑤
    自1995年品牌方舉辦首屆維秘秀至今,該盛會總共只有四次離開美國本土舉行。2017年的維秘秀舉辦地點選擇在中國上海。北京時間11月20日晚,2017年維秘秀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舉行,參加走秀的中國模特有劉雯、何穗、奚夢瑤、雎曉雯、謝欣、陳瑜、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