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校長說丨成都市第五幼兒園園長閔豔莉:《讓課程還原「真實」、回歸「兒童」》

2020-08-27 青羊教育



讓課程還原「真實」、回歸「兒童」

成都市第五幼兒園園長 閔豔莉



以兒童為核心的課程是從兒童的立場出發,最大限度地保護兒童發展的獨特價值,為孩子提供更多自主的活動機會,引導兒童深層次學習的課程。隨著我國教育界兒童觀的進步,教育研究與教育改革的深入,讓教育返璞歸真,回歸兒童成了當今時代的呼喚。這需要教師不斷思考孩子在想什麼?他們想要做什麼?我們可以給予怎樣的幫助?我們應怎樣去了解兒童與他們的興趣和需求,並提供相應的支持,讓兒童真實的學習得以發生?



通往兒童真實生活和學習的路徑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傾聽來自兒童「真實」的聲音、捕捉兒童「真實」的問題、生成兒童「真實」的探究三個過程,讓課程還原真實,回歸兒童



1


傾聽兒童「真實」的聲音


真實的聲音是指沒有被加工過的兒童的「原聲音」。事實上,在幼兒園裡,每一個兒童都在表達,他們為自己說話,為自己的世界命名。這些兒童發自內心表達的,又具有實際意義的聲音被稱作兒童的原聲音[1],也是孩子最「真實」的聲音,孩子的聲音直接反映出孩子對生活、對事物的真實看法,它是兒童的思考,更是兒童面對這個新奇世界開啟探索的一種方式。


例如,在大班關於「石頭」的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對隕石的形成產生了興趣,老師找來了關於隕石形成的科教片和孩子們一起觀看,看完交流的時候,婷婷提出了質疑:「老師,隕石會不會是外星人往地上扔的石頭?」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兒童認知世界的方式和成人是不同的,成人從科學的角度去思考,而兒童他們往往是從自己的經驗角度去思考。傾聽兒童的真實的聲音,引導教師發自內心地尊重兒童、理解兒童,認識兒童學習的規律。



2


捕捉兒童「真實」的問題


兒童的「真實聲音」就像一個開放的素材庫,裡面陳列著品種不一、功能不同的大小素材,有的只是一些尋常的表達,有的反映出的是孩子的興趣,還有一些是具有兒童哲學意味的問題,在這裡所謂的「真實」問題,是指兒童提出的且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以下僅羅列三類。


01

興趣類的問題


興趣類的問題在幼兒園階段最多,對於這類問題,兒童往往會產生爭論,會長時間地關注它,甚至是進行反覆的擺弄或琢磨,值得我們關注。


例如,小朋友發現魚缸裡有一隻死了的蝌蚪浮在水面上,另外四隻蝌蚪正在咬它的尾巴,好像在吃它一樣。因此出現了「蝌蚪會吃蝌蚪嗎?」的討論,這樣的問題緣自孩子對自然事物的發現與好奇,是一種帶有興趣性質的疑惑。兒童最初的疑惑可能僅僅只是一個一個小小的點,但善於抓住問題的教師,引導孩子進行了自己分組做餵養蝌蚪的實驗,讓兒童圍繞著題目去思考,從觀察發現到探索驗證最後到積累相關的知識,過程比結果更為重要。



02

求證類的問題


這類問題是兒童對現象的猜測和斷定的一種陳述,它表達了兒童對事物不確切的看法。通常以疑問句的方式呈現,具有選擇性。這類問題主張兒童去收集證據,證明自己,在這樣反覆的過程中求得正確或讓自己滿意的答案。


我們會經常聽到一些突發爭論,比如「男孩、女孩誰更厲害」,當孩子在真實情景下出現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開展辯論活動,讓兒童從最初 「不假思索」的表達,到辯論時陳述理由,證明自己,反駁別人,從而更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將表淺的想法引向深入。



03

猜想類的問題


猜想類的問題往往更多屬於想像範疇的思考,它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很大的想像空間,鼓勵兒童去做一些有邏輯聯繫的假設。猜想有可能是兒童虛擬的情景,例如:「如果我來當爸爸媽媽」;也可能是兒童對未知世界的好奇,例如:「吃的東西到哪裡去啦」「怎麼會做夢呢?」「我想時間倒著走」等等。


遇到這類問題不要一笑而過,可以讓孩子進行表述。於是我們就會看到,孩子的猜想並不是「亂猜」或胡思亂想,它蘊含著兒童自己的經驗邏輯,是一種兒童學習的智慧。



3


生成兒童「真實」的探究


兒童的成長通常是從感性的、直接的經驗積累再到理性的、間接的經驗學習。感覺的投入、動作的參與、身體的直接體驗是兒童連結自我與外部世界的基本方式,親身的體驗後,會有更為豐富的感悟和思考。



真實的探究十分注重兒童的體驗,讓兒童直接在真實的情景和事物中操作感知,更有助於兒童的觀察和思考。我們可以通過將問題「情景化」進行短時間的研究,也可以將問題「研究化」進行較長時間的探究,讓兒童在體驗和操作中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01

問題情景化


情景化會根據兒童的觀點,將兒童帶回到真實的情景中,讓兒童在情景中,把生活中零散的感受與經驗集中起來,這樣有助於調動已有的經驗進行集中比較,從而更直接、更深入地幫助兒童體會。


比如:「大勺好還是小勺好?」這個活動中,老師提供了大量的材料讓孩子親歷情景,讓兒童在操作體驗、討論和辨析的過程中,體會到「好」與「壞」往往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並以此建立起事物間的區別與聯繫。



02

問題研究化


有的問題並不能通過一次對話討論或者設置一個情景就解決兒童心中的疑惑,它會引發更多的問題。因此開展一個持續的研究,甚至是多次活動的持續研究,才能讓孩子從直覺的思考,進入到多角度思考的狀態。



這樣的情況在幼兒園特別多,比如孩子們討論的「為什麼有的地裡發芽發得多,有的地發芽發得少?」這類問題,我們嘗試讓孩子通過猜想並核實自己的想法來進行探究。


一部分孩子們認為:發芽少是野貓破壞的結果。對此,孩子們想出了「做個柵欄,野貓就進不來了」;「做「鬼」嚇跑野貓」;「做一隻假的貓給野貓當玩具,有玩具它就不會來破壞我們的花了」……


可以看到孩子的辦法大致分為三種:一種是防禦型的,做柵欄;一種是主動攻擊型的,嚇跑它;最後一個是主動但更友善的,給野貓找朋友。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製作,將作品投放於花地裡,觀察自己的做法是否有效,並向其他班級的朋友講解自己的觀點。孩子們從最初只是覺得自己的想法了不起,到後來覺得自己的想法和其他的想法都很了不起,所有的辦法合在一起更好,在過程中獲得了不少的啟發。




因為還原「真實」,孩子們會問出越來越多的「為什麼」,他們樂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活動中出現的每一種經驗對他們而言都是新鮮且受歡迎的,真實的學習在這裡發生著。



幼兒園的課程建構需要教師不斷地了解真實的兒童,需要教師在活動中與兒童一起共構起學習的生活。


傾聽兒童真實的聲音,讓我們去了解兒童,尊重兒童獨特的見解和認識;從真聲音中聚焦兒童真實的問題,幫助教師確立起回歸兒童的活動的內容與價值;再通過環境和材料的支持,開展兒童真實的探究,讓兒童在一個又一個真實的過程中尋找答案,發現意義。



[參考文獻]

[1]史愛華.《學前教育研究》. 2005 (7-8期) . 第26頁


青羊教育公眾號推出「青羊校長說」專題欄目,如有意願投稿的校長,請將文字材料及相關圖片打包發送至郵箱407063955@qq.com。

相關焦點

  • 成都市第五幼兒園園長閔豔莉:用課題研究引領集團發展
    作為成都市首批省級示範園、一級園以及成都市名校集團,成都市第五幼兒園(以下簡稱:成都五幼)一直以來都備受家長關注和社會認可。近年來,為了讓更多孩子能夠享受到優質的學前教育資源,這所擁有90多年辦園歷史的幼兒園,自2013年起,便開始以兩年一個園區的開園速度迅速發展,目前已形成了「一園五區」的集團化發展格局,受益兒童更是從300名增至1400餘名。
  • 成都市第五幼兒園園長閔豔莉:用課題研究引領集團發展
    作為成都市首批省級示範園、一級園以及成都市名校集團,成都市第五幼兒園(以下簡稱:成都五幼)一直以來都備受家長關注和社會認可。對此,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對成都五幼園長閔豔莉進行了專訪。3個省政府教學成果一等獎用「師生共構」轉變教師的兒童觀從學校畢業到現在,從普通教師到幼兒園園長,閔豔莉一直在成都五幼工作,今年已是她度過的第30個教師節。
  • 傾聽孩子的「原聲音」 成都五幼園長閔豔莉讓教育「返璞歸真」
    成都市第五幼兒園園長閔豔莉說,通往兒童真實生活和學習的路徑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傾聽來自兒童「真實」的聲音、捕捉兒童「真實」的問題、生成兒童「真實」的探究三個過程,讓課程還原真實,回歸兒童。傾聽兒童「真實」的聲音真實的聲音是指沒有被加工過的兒童的「原聲音」。
  • 青羊校長說丨成都市青羊實驗中學附屬小學校長張勝:《剛柔並濟 向美而行——淺談附小教育之美》
    剛柔並濟 向美而行——淺談附小教育之美成都市青羊實驗中學附屬小學校長對於小學階段來說,養成一顆對「美」敏感、高貴而豐富的心靈,還需要通過專門的審美教育形式——即學校藝體課程建設來完成。要充分利用兒童愛玩好動的天性,把體育活動、藝體教育課程作為了學生感知美、創造美的重要渠道。
  • 青羊校長說丨成都市金沙小學校長鍾櫻
    班級不變、教室不換,教師輪流「走課」,讓這所小學教師質量飛速提升成都市金沙小學校長四川省成都市金沙小學,通過教師「走課」形式「走」出了高質量的教師隊伍,也「走」出了組織文化的變革。上一節好課,教師的境界就會提升一層,他們究竟是怎麼「走課」的呢?答案就在這篇文章之中。四川省成都市金沙小學是一所普通小區配套小學,以「建設一所有文化的新學校」為追求,快速發展成當地的優質名校。但是,隨著學校規模的數倍擴大,成熟型教師的數量卻成了發展瓶頸。
  • 青羊校長說丨成都市樹德實驗中學校長易永倫:《漫談學校氣質》
    漫談學校氣質成都市樹德實驗中學校長 易永倫或許是受社會飛速發展的影響,教育被不斷裹挾進「選名校,擇名師」的狂潮,不熟悉教育和熟悉教育的人都捲入到了焦慮、掙扎的狀態中,家長拼命擇校,學校被迫應對,誰來回答教育要堅持什麼,怎樣回歸教育本真的模樣
  • 青羊校長說丨成都市樹德協進中學校長楊書文:《滋德弘道》
    滋德弘道成都市樹德協進中學校長另一方面,依託青羊區「紅色信仰課程實踐基地」「成都市黨史教育基地」建設,搭建「書香校園」「典禮儀式」「一學一做」、愛國主義知識競賽等系列紅色教育平臺,讓愛國、擔當、進取的紅色基因深入每個樹德協進人的血脈中,使家國情懷與時代精神貫通。創設課程「跑道」,開掘育時代精神之路徑。
  • 成都青羊學前教育案例在市園本課程和遊戲活動評選中獲佳績
    中國網12月9日訊(劉楊)2020年6月至12月,成都市青羊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指導並推薦成都市泡桐樹幼兒園、成都軍區機關第二幼兒園、成都市第五幼兒園的遊戲案例,參加2020年成都市幼兒園優秀遊戲活動展評評選活動,並獲得一、二等獎,在23個區縣中名列前茅。
  • 成都青羊「熊貓課程」上線 九大課程體系「玩轉」成都文化
    中國網12月5日訊(宋佚 李小野)近年來,成都市青羊區教育局不斷挖掘國際理解教育新思路,拓寬國際理解教育新內容,在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傳承本土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啟動了「熊貓課程」項目,通過項目的驅動和引領,以課程開發為基礎,課程教學為載體,內化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培養學生的中國情懷和國際視野,彰顯青羊教育的特色品牌,加快青羊國際理解教育縱深發展,有力推進了青羊教育國際化進程。
  • 35位校長、47位名師,成都又一批中小學校長和老師獲表彰
    記者丨蔣超 劉珂君8月31日, 2020年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中小學名校長、中小學名班主任、高等學校名輔導員擬定人選開始公示。35位校長、47位名師。具體名單如下:2020年四川省中小學名校長擬定人選成都市(35人,按姓氏筆畫排序,下同)王春(女) 成都市勝西小學韋生鍵 成都汽車職業技術學校毛道生
  • 全國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培訓課程標準將要出臺
    ­  3月6日,在全國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研究會第十六屆年會暨全國中小學校長和幼兒園園長培訓工作研討會上,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王定華宣布:「根據教師工作司的工作部署,今年將出臺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校長(園長)培訓課程標準,指導各地、各培訓機構診斷教師需求,改進教師培訓內容,分層開展教師培訓。出臺鄉村校長培訓課程指南,提升鄉村校長培訓實效。
  • 35位校長、47位名師,成都又一批中小學校長和老師獲表彰
    記者丨蔣超 劉珂君8月31日, 2020年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中小學名校長、中小學名班主任、高等學校名輔導員擬定人選開始公示。記者注意到,在眾多擬定人選中,共有來自成都市中等及以下學校的35位校長、47位名師。
  • 元音幼兒園徐途瓊園長為「全國幼兒園骨幹園長高級研修班」授課
    文化引領新時代幼兒園高質量發展 ——徐途瓊園長應邀為「全國幼兒園骨幹園長高級研修班」授課四川行知教育網訊: 近日,由教育部幼兒園園長培訓中心舉辦的第四十六期」全國幼兒園骨幹園長高級研修班」在東北師範大學順利開班。
  • 福建省「十三五」幼兒園名師名園長課程與教學雲論壇在榕舉辦
    11月15日,由福建省教育廳主辦,福建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承辦的福建省「十三五」幼兒園名師名園長課程與教學雲論壇在福州舉行。省內外專家、我省16位幼兒園名師名園長培養人選參加了本次論壇。雲端共有26952位園長、教師參加主論壇,24713人參加分論壇。福建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副處長崔彥、福建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校長陳峰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促反思——嘉興市「十三五」第五期校長(園長)培訓...
    嘉興市「十三五」第五期校長(園長)培訓班自2020年10月20日以來,嘉興教育學院師訓處全體成員從科學培訓角度出發,從培訓計劃的探討與確定,培訓科目的選擇與取捨,培訓教材的配備與指導,培訓課程的開設與實施,培訓方式的改革與創新,到培訓管理的科學與務實,使整個的培訓過程均建立在科學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基礎之上
  • 成都市雙流區愛爾絲特幼兒園:城市裡的森林奇遇記
    一、請您再次了解愛爾絲特幼兒園成都市雙流區愛爾絲特幼兒園地處雙流城區(東升街道三裡壩街166號)。幼兒園佔地十餘畝,是一所森林中有建築,建築中有森林的自然幼兒園;是一所全面踐行中國幼教之父陳鶴琴「活教育」思想的高端品質幼兒園;是一所秉承「幼童本位」宗旨,堅持「兒童視角」立場,充分尊重幼兒個性、幼兒差異,讓每個幼兒得到「活潑潑」成長的人文幼兒園;是孩子們每一天早上張開雙臂奔來,放學離園總依依不捨的樂園!
  • 齊魯名校長|煙臺市市級機關幼兒園園長朱續傑:用愛守護孩子成長
    對於朱續傑來說,她與煙臺市市級機關幼兒園28年的相伴相守,也仿佛頃刻之間。從一線教師到三個園區的總園長,從初出茅廬的教育「菜鳥」到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山東省特級教師、齊魯名校長……身份在變,責任在變,唯一不變的是她對教育的痴心和對孩子們滿滿的愛。荏苒時光間,她學會了用感恩之心面對每一天的工作,堅定了「用愛和智慧守護孩子唯一童年」的教育信念!
  • 內江舉辦2019年幼兒園園長能力提升培訓班
    12月21日上午,由內江市教育局舉辦、內江市教師培訓中心(內江電大)承辦的2019年內江市幼兒園園長能力提升培訓班開班,全市公辦幼兒園及部分民辦幼兒園園長共120人參加開班儀式。據悉,此次培訓時間為12 月 21 日- 25 日,共 5 天,由市教育局、市教師培訓中心選派人員全程跟班管理。
  • 齊魯名校長|煙臺市市級機關幼兒園園長朱續傑:用愛守護孩子成長
    對於朱續傑來說,她與煙臺市市級機關幼兒園28年的相伴相守,也仿佛頃刻之間。從一線教師到三個園區的總園長,從初出茅廬的教育「菜鳥」到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山東省特級教師、齊魯名校長……身份在變,責任在變,唯一不變的是她對教育的痴心和對孩子們滿滿的愛。
  • 成都市第二十幼兒園引領家長教育理念
    一直以來,成都市第二十幼兒園十分重視家園共育,讓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的管理中,讓「兒童健康快樂每一天」。開設萌娃田園樂課程 讓父母參與子女的成長  成都市第二十幼兒園有一塊面積達一畝的菜地,這是家園共育的又一大陣地。每個班都有一塊責任田,一年四季,老師、家長和幼兒要參與播種,日常護理以及果實成熟後的採摘、義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