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從華東理工大學考入同濟大學
劉琦
整體規劃
首先要說明的是插班生由於其特殊性,總體的規劃是比較困難的,往往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所以我是先在總體上對各個大學的層次進行劃分,然後再細分。由於我本科是華理的,所以我就先把目標定在了四所985上。
高數和英語是大頭,每所學校均要考察,在我將這兩門提高到考研差不多的難度的時候,我就開始細分細探究各個學校的招生方法與招生專業,在這期間我為了備考華師大大數據專業,學了C語言(複試需要);為了備考復旦和華師大,學了同濟的線性代數;為了備考交大和同濟,學了交大版的大學物理。
最後由於各種原因,如華師大大數據報錄比太嚇人,復旦英語有單科線,交大砍了物理專業,我將志願填到了同濟大學。填報志願完成後,我們在之前的基礎上,還要再去學一點關於確定報考的學校的對症書籍和方法,在最後一個多月,我又學了一遍同濟的大學物理,做了課後習題;做了同濟大學的物理和高數的內部資料(考上之後事實證明,這個是很有用的);再考慮到同濟的高數比較難,又邊做邊看的完成了兩本競賽書籍。
高等數學
由於我本身的意志不堅定和所處環境太困擾,我直到12月份才立下考插班生的目標,在這之前,我就已經了解到了這個政策,平時的高數備考只是刷刷b站徐小湛網課,做做同濟七版課後習題。
時間來到12月份,我這是在經歷一件上天安排的事後(不方便透露),立下恆心,勢必轉出!!!我開始刷高數題,也就是在這期間,我經滬上插班生老師的介紹接觸到了小元老師,也會在b站上看小元老師的考研課,小元老師是比較對我胃口的那種,基本上是以問題為標題,對於我這種目標導向型尋找視頻的很是友好,再加上小元老師的風趣幽默有點像我小學的數學老師,所以感到親切,知識也因此消化得比較快,記得也比較牢固。如一些關於微分方程要不要加絕對值,級數角標變化的問題也都是一些比較容易遺漏的問題,在小元老師的教導下均可找到解答。
再說一下今年同濟的高數考題,好傢夥,全是填空題,上考場之後就蒙了,這幾本競賽解答題基本算是白準備了,自己壓題壓了個寂寞,連題型都沒猜中。後來在考場時及時調整,最後高數也取得了較為不錯的成績,這也給學弟學妹提了個醒,平時學習時要注意一些細枝末節,一不小心,填空題答案錯了就一分都沒有了!!!
大學英語
我本身的英語成績算不上好,這也間接促進了我最後選擇多學一門物理來拉一把我的大學英語。像高數一樣,我在12月份之前只完成了英語六級單詞的記憶。
在這之後,我抓緊背了背考研單詞,然後做六級真題,做考研20年真題,在填報志願前不久完成了大學英語專四那本書。
確定報考同濟後,開始著手背誦託雅單詞,大量準備英語作文材料,這些主要是來自對於同濟英語往年的分析,考單選且涉及託福雅思詞彙,考作文且變化幅度達。
再說說幾年考題,單選增加了而且涉及不少託雅詞彙,一片cloze全程懵逼,恰好考了沒有準備的漫畫作文,不過根據之前準備的一些表格型作文素材也可以套用一些。
大學物理
由於我一開始目標是交大的工程力學,所以我此外還聽了b站的交大物理網課,買了交大的物理用書做了課後習題,考慮到交大的物理題很難,我又著手準備了大學物理競賽350題,偶爾也刷刷舒幼生的物理學難題集萃。
最後確定報考同濟後,我刷了一遍同濟的大物用書,以及一些同濟的內部試題(今年有一道選擇原題)。
同濟的物理科目設立加上今年也才兩年時間,第一年由於剛開始設立的原因,題目基本集中在力學,相對論,振動與波這些;今年則有較大變化,大題中四題考了3題的電磁學,前面選擇填空也有較多涉及電磁學知識。
學弟學妹們在準備的時候一定要全面不遺漏(結合這兩年以及同濟大物教材可以發現,不考熱力學知識)
最後的最後,希望所有的插班生們,能夠放平心態,放手一搏。諸位能夠選擇考插已經很了不起了,在未來的日子裡,時刻懷揣夢想,時刻奔向不同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