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的終身榮譽校長梅貽琦先生書法賞析:功底深厚,字如其人

2020-12-15 書法研究僧
梅貽琦先生

在當代書法藝術中,很多的書法作品的賞析都是建立在書法家的個人魅力上的。這與書法的個人審美特性有著很大的關係。我們說的字如其人,講的就是一個書法家的書寫習慣和為人的品性。比如談到顏真卿,我們就會聯想到剛正不阿,忠厚溫良。這些書法風格,究竟與一個人的性格是怎麼慢慢聯繫起來,這個需要翻閱很多的書法情感表達的資料。從藝術的角度出發,好作品也可以由壞人創作出來,而好人也可能產生壞的作品,所以這並不是絕對的。

梅貽琦先生

下面我們來看一位中國近代史上傑出的教育家,清華大學終身榮譽校長、物理學家梅貽琦先生的書法作品:

梅貽琦先生書法

梅貽琦先生,是中國人才培養界真正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治學嚴謹,為人師表,浪漫風趣。可能我們這代人用再華美的辭藻,都無法表達他這一生對教育的鞠躬盡瘁。我們且從其書法作品,去領略一下這位先生的神韻和風採。

梅貽琦先生書法

我們都知道梅貽琦先生關於象牙塔的一句經典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這句話想表達含義就是當今教育界應該反省的問題,現代的大學,高樓蓬勃崛起,而大師卻日漸消亡,梅貽琦先生的這句話,既是對教育界的期望,也是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梅貽琦先生名言

而今的教育在很多的學者心中,其實是比較失敗的。而抗戰時期的西南聯大,在梅貽琦先生的帶領下,卻絕處逢生,鬥志昂揚,讓中國的教育沒有因為環境惡劣而有絲毫的懈怠。

梅貽琦先生書法

作為一代先賢,教育界的典範,物理學科的先驅,梅貽琦先生的字看起來,有著端莊,優雅,方正和嚴謹的個人審美情趣。筆法老練而厚重,字法可以看出師從顏真卿,又有魏碑的筆意。布局寬厚,用墨嚴謹,結體寬博。有大唐書法家李邕的一絲豪邁與俊朗。見字如見人,梅貽琦先生在諸多的書法前輩中,為什麼選擇顏真卿的書法去臨習,當今的我們已無從得知。但是梅貽琦先生的風骨,卻再文字風貌中,再次與現代的學者們心心相通。

梅貽琦先生書法

梅貽琦先生的書法作品和其為人一樣,追逐真實。我們在電影《無問西東》中,有梅貽琦校長對學生問題的解惑場景,其中有這樣一段關於人生的意義的旁白:堅信你的珍貴,思索生命;追求真實,行你所行,無問西東。

梅貽琦先生關於人生探討

梅先生這番對人生價值的探討,不僅僅是說給學生聽的,也是梅先生整個人生的寫照。至今,中國教育界無法再一睹先生的風採,誠如唐朝宰相裴休對玄宗時期大才子、大書法家李邕的仰慕一樣:觀其字,欲睹其風神。

梅貽琦先生書法

作者:書法研究僧 / 原創文章(版權所有,轉載請標記註明)

相關焦點

  • 魯先聖文化隨筆:清華大學終身校長梅貽琦和四大國學導師
    清華大學終身校長梅貽琦和四大國學導師魯先聖清華「四大國學導師」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和趙元任,都是我國近代最傑出的學者,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曾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當年,清華國學研究院正是由於擁有他們,其聲望就超過了早於它創立的同類學校,並且,清華國學院由此開始,建立了中國學術獨立的傳統。
  • 清華校長梅貽琦人稱「寡言君子」,也被戲稱「酒聖」,這一點令人玩味
    這句話流傳廣泛,常為時賢所徵引,就是出自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之口。一 鳴想不到的是,梅校長寫著一手精彩的書法(圖1),卻是物理學專業。按照現在流行的說法,就是「跨界」,其實在當時見怪不怪。梅貽琦作為一代先賢,教育界典範,物理學家梅貽琦的題詞書法,筆法老練穩健,粗細對比強度大,既有輕細流利之筆,兼具厚重奔放之法,可以看出師從顏真卿、王羲之,也有唐代大書家李邕的豪邁與俊朗,也能看出魏碑筆意,方切入紙,鋒稜有威,有一股凌然不可侵的氣勢,結體寬博、端莊、優雅,體現了方正嚴謹的個人審美情趣,字如見人,感受到梅貽琦先生的風骨和文人風尚
  • 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兩岸清華校長」梅貽琦先生
    是中國近現代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祖籍江蘇武進,生於天津,第一批庚款留美學生,梅貽琦的名字和清華大學緊緊地聯繫在一起,1931—1948年,梅貽琦出掌清華校長17年,為清華大學做出了不可泯滅的貢獻,他與葉企孫、潘光旦、陳寅恪一起被列為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1955年,在臺灣新竹創建清華大學並任校長,一手奠定了臺灣的清華基礎,被稱之為"兩岸清華校長"。
  • 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可能是「擺攤界」學歷最高的存在
    在妻子的影響下,校長先生也開始加入了擺地攤的陣營。有時候,夫人忙不過來時,校長梅貽琦也會早起幫忙叫賣。所以才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於是梅貽琦繼續回到北京老老實實地教書。沒想到這一教,就是一輩子, 清華歷史上多了一位「終身校長「,中國教育史上也出現了一位優秀的教育家。
  • 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一個擺過地攤的偉大教育家
    她並不敢去人太多熱鬧的地方,怕遇見熟人,怕被人認出。畢竟讓人知道堂堂大學校長的夫人居然跑去擺攤賣糕點補貼家用,還是拉不下臉面的。但後來,她發現擺攤賣糕點確實可以讓花椒巷一家七口的生活得到改善。她的膽子也大起來,畢竟面子不能當飯吃,但擺攤卻可以讓一家人有飯吃。在妻子的影響下,校長先生也開始加入了擺地攤的陣營。
  • 紀錄片《先生》10 梅貽琦
    △梅貽琦(中坐者)在美國1914年,梅貽琦畢業回國,1929年應邀回母校執教。他到清華教書時,學校並不景氣,報名人不太多,例如錄取150名學生,報名不過400人左右。他先後擔任教務長等多種職務。1931年,梅貽琦正式出任清華校長,可謂就任於危難之際。
  • 清華的「終身校長」,為什麼梅貽琦會獲得如此稱號?
    大家可曾聽說過新竹清華園的「梅林」,這所園林紀念的就是著名的學者教育家梅貽琦先生。梅貽琦,他是首批庚款留學生。通過此次留學,梅貽琦得以在國外深造,在他學成回來之後,便投身於教育事業。而他最大的貢獻就是對於清華的大學的投入。「清華的終身校長」,與葉企孫、潘光旦、陳寅恪一起被列為歷史上四大哲人等等均體現了他在清華的地位與付出。
  • 梅貽琦:清華永遠的校長
    一個學校的校長就是管這些事的人。」這是一種打趣和謙虛的說法,但確確實實表現了這名大學校長骨子裡的服務精神。他還經常說,他就是京劇裡的「王帽」,穿黃袍當皇帝,端坐舞臺中央,看似地位崇高,無比威嚴,但其實只是個配角。真正的主角,是大學裡的教授。梅貽琦的法寶是三個字——「吾從眾」。
  • 梅貽琦:清華「永遠的校長」
    梅貽琦:清華「永遠的校長」清華大學的名校長有很多,而令人如雷貫耳的莫過於梅貽琦先生。梅先生是清華大學在周詒春校長之後帶領清華繼續走向能與北大比肩的傑出校長,如果說周詒春校長為清華在眾多高等學府之間脫穎而出有定鼎之功的話,那清華能夠聲名鵲起而享有超然學術地位就一定得歸功於梅貽琦校長。
  • 梅貽琦:清華大學「永遠的校長」
    清華第十七任校長梅貽琦,曾被學生們稱為「永遠的校長」。梅貽琦1889年生於天津,自1914年從美國留學歸國到清華工作,其間任校長17年,把清華從一介藉藉無名的留美預備學校,變成一所世界知名大學。不僅如此,梅貽琦以他看似平平淡淡的生命,深刻地影響了一代人。
  • 揭秘清華「終身校長」梅貽琦 為何遠離清華出走臺灣
    鳳凰衛視6月24日《騰飛中國》,以下為文字實錄:何亮亮:1948年底,國共爭奪北平的戰鬥已經在圓明園打響,隆隆的炮聲傳到了原本寂靜的清華園,清華學子們縱談時事,聽說一眾知名教授們在政權鼎革之際大多會留下,而校長梅貽琦卻要隨著蔣氏政權南撤臺灣,當下就有學生組織起來懇切勸他留下,同時,梅貽琦也收到了發自吳晗的「挽留」函電,是奉周恩來之命以中共軍代表身份發出的
  • 梅貽琦先生和西南聯大
    當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三校校長均在南京,決定在長沙設臨時大學(文法學院設在南嶽),由三校校長和教育部派代表組成委員會領導校務,使三校師生先行上課。1938年2月遷到昆明,改稱西南聯合大學(文法學院在雲南蒙自上課一學期)。
  • 清華校長梅貽琦也擺地攤?
    這不,連一向被稱為寡言君子的梅貽琦校長也被「熱心」人,介紹了個「地攤工作」。且看這篇近幾天到處流轉的文章:最偉大的擺地攤的人已經上課幾分鐘,大學校長才滿頭大汗跑進教室,不好意思地向學生們解釋說:「遲到了幾分鐘,夫人忙不贏,幫她看了會攤子,同學們見諒!」這個校長就是「大概或者也許是,恐怕似乎不見得」的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琪。
  • 梅貽琦先生逝世50周年 清華大師後人說大師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兩岸清華盛事  今年是被譽為兩岸清華大學「終身校長」的梅貽琦先生逝世50周年,位於臺灣新竹的清華大學推出系列紀念活動。其中的「憶清華名師」演講,邀請到梁啓超、王國維、李濟、聞一多、夏鼐、史國衡等6位清華大師的後裔,前來新竹清華大學暢談清華往事,以此讓清華後人對兩岸清華大學的淵源有更深的認識。
  • 清華「終身校長」梅貽琦牽,收斂王國維的屍體,也是陳寅恪的好友
    ——馬克思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510,閱讀約4分鐘民國是一個大師輩出的時代,如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等等。但有些人的貢獻不知道,但沒有他們絕對不行!比如我們上次談到的周益春先生,但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個人,也是一個傑出的人物!他被稱為:一個時代的溫柔,提起他就是對所有人的讚美!他是誰?。他就是曾任清華大學校長的梅貽琦先生!第一次看到他的圖片,小編就被他的氣度折服了。在後來的電影《無問西東》中,祖峰曾飾演梅貽琦先生。不過小編覺得祖峰的氣質和長相根本無法和梅貽琦老師相比。
  • 清華終身校長梅貽琦竟然淪落到去街頭買糕點,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
    今天咱們要講的是清華大學唯一的終身校長梅貽琦,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他的妻子韓詠華也和他一樣,為了教育事業付出了自己的所有,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他們兩個人的故事吧。梅貽琦給韓詠華寫了一封求婚書,信裡寫的言簡意賅,意思明確,但是韓詠華的父親,看了一眼,只說了三個字,」不理他「,韓詠華父親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不同意這門親事,等不到回信的梅貽琦,心裡著急了,寫了一封新的求婚書,這封信裡,在沒有第一封信那樣的凝練,有些語無倫次,韓詠華的父親看後就說了三個字,」好文章「然後答應了這門親事。
  • 清華大學永遠的校長
    清華大學有兩所,一所是位於北京西郊、北京大學東側的清華大學,另一所是位於臺灣新竹的國立清華大學;為了將二者進行區別,我們習慣將新竹的清華大學稱為「新竹清華大學」或「臺灣清華大學」。兩岸的兩所清華大學同根同源,其前身是1909年創辦的遊美肄業館。
  • 三所頂尖大學合辦西南聯大,為何由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主政?
    「所謂大學之大,非有『大樓』之謂也,乃有『大師』之謂也」,時任西南聯合大學校長的梅貽琦先生如是說。在盧溝橋事變之後,清華、北大、南開先後被日軍佔領,因而這三所學校南遷至雲南昆明組建成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合大學組成在三所大學南遷之後,國立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國立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私立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三人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常務委員會」三常委的身份主持西南聯合大學事務。
  • 梅貽琦:清華的名片
    他出任清華校長後創造了清華的黃金期,全面提升了清華的素質和聲譽,厥功至偉,被譽為清華的「終身校長」。  愛家愛國 儒雅謙衝  「他的確是蔡孑民先生而後最值得我們學習的一位教育家。」教育家傅任敢先生如是說。  「他」是誰?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也。
  • 梅貽琦:兩袖清風的「守財奴」校長
    清華校長梅貽琦梅貽琦一生服務清華長達47年,其中擔任校長31年,在兩岸清華人的心目中,他是當之無愧的「終身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