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縣磨溪鄉:扶貧「小車間」有了大作為

2021-01-15 九江視聽網

近日,德安縣磨溪鄉新田村金小意扶貧車間,積極探索,廣開思路,成立了村級臨時就業服務站,化身為企業與村民之間的紐帶,不僅解決貧困戶就業問題,而且拓寬了村民的就業渠道,同時又幫企業解決了勞動力「荒」的難題。

據了解,該村臨時就業服務站當前為有德五金、慶騰五金輸送短期就業臨時工15人,對這些臨時工都是包吃,包接送的,每天純收入達100元,錢雖不多,但對於冬季閒置在家的村民來說,無疑是一份額外的收入了,也增強了他們樹立致富的信心。

「感謝金小意扶貧車間提供的做工服務,讓我多了一份收入,廠裡工作沒有很多技術要求,完全能夠勝任,幹到年底再回家過年還能賺個好幾千回家,想想都開心。」新田村村民閔金娥說道。

來源 | 德安縣扶貧辦

編輯 | 劉新樂

責編 | 熊煥唐

相關焦點

  • 彬楊書記在共青城市、德安縣和永修縣調研,就這些重要事項提出要求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力以赴穩定經濟增長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6月16日,市委書記林彬楊馬不停蹄來到共青城市、德安縣和永修縣,頂烈日、冒酷暑就項目建設、產業發展、脫貧攻堅進行調研。位於德安縣的江西駿創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產乘用車等速驅動軸產品,目前已有1000多個品種和規格,產品60%以上出口。在生產車間,林彬楊和企業負責人邊走邊聊,詳細了解研發、生產、銷售等關鍵環節,「要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堅持現代化管理,推動生產規範化、標準化、智能化。」林彬楊希望企業在研發創新和管理上有新的突破,助推產業集群發展。
  • 德安縣:黨員幹部深入基層扶貧濟困
    近日,德安縣「林泉小愛基金」成員們深入最為偏遠的屏峰村看望一對小姐妹,送去文具、兒童讀物和衣物。9歲的小燕和7歲的小心一直依靠年邁貧困的爺爺奶奶撫養,全家收入僅是爺爺打零工掙得。雖然家境貧寒,但兩個小姐妹十分熱愛學習,成績優良。
  • 戰汛|鄱陽湖倒灌頂託博陽河,九江德安縣防汛形勢嚴峻
    據九江市德安縣政府網站消息,7月12日,德安縣委書記熊晉喜深入防汛救災一線檢查指導防汛工作時強調,當前,德安縣防汛形勢嚴峻,博陽河受鄱陽湖倒灌頂託,水位居高不下;而且根據天氣形勢分析,近日還將出現一次強降水過程,所以各級務必高度重視,全力以赴,把防汛工作當作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
  • 磨溪鄉:直播帶貨「雲」助農
    「烈日炎炎,有『梨』超甜。在如此炎熱的天氣裡,吃上一個甘甜爽脆的水梨,簡直是『舌尖上的誘惑』,冰鎮之後口感更佳哦。進入直播間的小夥伴們,趕快點擊屏幕左下角購買起來吧!」日前,一場戶外扶貧助農直播在磨溪鄉早熟梨園開播。
  • 「展扶貧成效」柿莊鎮:扶貧「小車間」 撐起脫貧「大夢想」
    扶貧車間作為就業扶貧的重要載體,在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為了方便貧困群眾就近就業,沁水縣柿莊鎮把扶貧車間建在了貧困群眾家門口,走出了一條農民增收、產業發展、企業壯大、多方共贏的扶貧新路子。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小車間裡的大作為...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小車間裡的大作為 ——靈臺縣扶貧車間助力脫貧攻堅速記 2020-12-23 2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小車間大作為 淮濱就業扶貧車間助力群眾奔小康
    2019年11月,廖英紅成了一名蘇美達扶貧車間工人。「我上有老下有小,沒法外出打工。在這個扶貧車間工作,我一個月工資可以達到3500元以上,不出遠門就能掙上錢,工作兼顧家庭兩不誤,真的挺好。」可以看得出她對這份工作很滿意。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 【醉美海東】扶貧「小車間」託起山村致富夢
    曾經愁眉不展的她現在感覺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作為家庭主要勞力的她每個月在扶貧車間有2000多的收入,加之夏季依靠本村旅遊業的收入和種地的收入,現在的她不僅脫了貧,更對未來充滿希望。
  • 德安縣:奏響工業發展的最強音
    當記者走進大建設、大發展的德安縣工業園,不禁為該縣工業發展的火熱勢頭而讚嘆:一條條道路縱橫交錯,一座座廠房鱗次櫛比,一處處施工現場如火如荼,園區內、工地上、車間裡,處處都是圍繞項目建設忙碌的身影,一幕幕項目生產建設的畫卷正在德安生動演繹……  今年以來,德安縣工業戰線捷報頻傳:固投5.2億元的針織織造生產線項目和固投5億元的梭織織造生產線項目成功落戶德安縣工業園區
  • 仁和區扶貧開發局聯合園區企業搭建「扶貧車間」
    仁和區扶貧開發局聯合園區企業搭建「扶貧車間」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19-12-05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協議書公證明確扶貧車間產權歸屬
    □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姜東良 梁平妮□ 通訊員 李琳作為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重要載體的扶貧車間,是山東省菏澤市特色扶貧方式,曾作為「菏澤經驗」向全國推廣。2018年,菏澤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出臺《關於進一步規範扶貧車間運營管理的通知》,明確規定扶貧車間產權必須歸村集體所有(以公證書為依據),要求各縣區對本轄區內每個扶貧車間產權歸屬進行公證。「菏澤各縣區的扶貧車間數量多、分布廣,如何進行產權歸屬公證、公證事項包括什麼、辦證程序如何操作等,主管部門並沒有發布具體的指導意見,只能靠公證機構依據事實和法律確定。」
  • 「小車間」撬動「大扶貧」!幫助癱瘓姑姑,湘西妹子把手工品賣到...
    為此,今日女報/鳳網記者深入田間地頭、工廠村莊,講述脫貧攻堅中的巾幗故事,展現她們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責任和擔當、智慧和力量、柔情和美麗,彰顯新時代湘女的新作為。今天為您帶來的,是「惹巴妹」譚豔林的故事。
  • 方大富凰扶貧車間點亮困難群眾致富夢想
    同時,創新扶貧機制,推動「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脫貧轉化,有力促進了當地脫貧攻堅工作步伐。方大集團累計投資5.5億元,落地實施產業幫扶項目27個,盤活運行扶貧車間31個,取得了巨大成效,為東鄉民族實現整體脫貧作出了積極貢獻。  東北製藥作為方大集團旗下醫藥板塊核心企業,在東鄉縣創建了三個扶貧項目,其中針織項目——方大富凰是就業帶動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的一個。
  • 武山縣四門鎮騰達扶貧車間揭牌投產
    8月26日,武山縣四門鎮騰達扶貧車間揭牌投產儀式在四門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就業服務中心舉行。縣委副書記、縣長馬勤學和甘肅省騰達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維林為四門鎮騰達扶貧車間揭牌。縣委副書記何敬忠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把就業扶貧作為實現穩定脫貧的有力抓手,先後高質量建成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扶貧車間,在促進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實現穩定增收致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扶貧車間孕育「希望之花」
    過去一年對30歲的李光林來說有些不平凡——從石漠化嚴重的山村易地扶貧搬遷到縣城,只有小學文化的他,有了一連串「沒想到」:第一次邁進大學校門學習,成為一名工人,在扶貧車間裡生產軍用飛機零件。
  • 零陵郵亭圩鎮:扶貧車間成貧困戶脫貧致富「加速器」
    紅網時刻永州4月1日訊(通訊員 唐林 蔣文凱)「如果沒有家門口的扶貧車間,我們這些年齡大的、行動不方便的貧困戶,不知道窮到什麼時候!」近日,在零陵區郵亭圩鎮鑫達高電子公司扶貧工廠內,福田村貧困戶於石燕放下手中活說道。
  • 縣區|零陵區郵亭圩鎮:扶貧車間成致富「加速器」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1日訊(唐 林 蔣文凱)「如果沒有扶貧車間開到家門口,我們這些年齡大的、行動不方便的貧困戶,不知道窮到什麼時候!」日前,筆者走進永州市零陵區郵亭圩鎮省鑫達高電子有限公司扶貧工廠,該村貧困戶於石燕放下手中活,激動地說。
  • 你不知道的德安 有一種支撐中華幾千年的精神——義門精神
    是發源於江西省德安縣車橋鎮的一個江右民系家族。公元832年,江右陳氏的祖先陳旺因為當官而在德安縣太平鄉常樂裡置業,到唐朝中和四年已經是數代同居五十多年,唐僖宗御筆親贈「義門陳氏」匾額,此後義門陳多次受到皇族表彰,聞名遐邇。
  • 新野縣上港鄉「扶貧車間」興盛發展的秘密
    在扶貧工作中,能夠給貧困戶帶來收入的是產業和就業,其中的「輕騎兵」就是分布在村頭的「扶貧車間」,它們既是對接市場的產品供應站,又是貧困戶學習技能實現就業的好場所。十月深秋的一天,筆者探訪了新野縣上港鄉4家扶貧車間,揭示出了其興盛發展的秘密。
  •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小車間裡的大夢想
    央廣網北京10月18日消息(記者車麗 焦健)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之聲特別策劃《我們村裡的年輕人》,10月18日推出:《小車間裡的大夢想》。 鄉親眼中的他(她) 鄉親:「李百哈,他這幾年創業搞扶貧車間,帶領我們貧困戶外出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