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的18個世界文化遺產

2020-12-22 騰訊網

提到希臘,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藍與白的浪漫世界,

但是作為一個文明古國,

希臘不僅僅有著浪漫的一面,還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

今天便來帶大家簡單回顧一下希臘的18個世界文化遺產。

1

巴賽的阿波羅·伊壁鳩魯神廟

Temple of Apollo Epicurius at Bassae (1986)

這座著名的神廟是為康復之神和太陽神而建的,修於公元前5世紀中期,坐落在荒無人煙的阿卡迪亞群山之間。神廟有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科林斯式柱頭,建築風格大膽,結合了早期希臘風格和明朗的陶立克(Doric)風格。

2

雅典衛城

Acropolis, Athens (1987年)

雅典衛城是凝聚著希臘人民信仰與榮耀的聖域,是希臘最傑出的古建築群,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雅典衛城面積約有4平方千米,位於雅典市中心的衛城山丘上,始建於公元前580年,由一系列神廟組成,每一座神廟都有自己的神話和故事。

3

德爾斐考古遺址

Archaeological Site of Delphi (1987年)

古希臘人認為,德爾菲是地球的中心,是「地球的肚臍」。德爾菲古蹟主要由阿波羅太陽神廟、雅典女神廟、劇場、體育訓練場和運動場組成,在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

4

羅得中世紀城

Medieval City of Rhodes (1988年)

羅得島在愛琴海的南端,希臘所轄最東邊的一個島。很早時就繁榮昌盛,傳說中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太陽神塑象說的就是在這個島。十四世紀時,十字軍中的醫院騎士團佔領了這個島,把羅得城Rhodes建成一個要塞。以後,土耳其人,義大利人都佔領過這裡。許多中世紀的建築,有教堂,城堡,廟宇,塔樓甚至街巷流存到現在,各種傳統風格,各個民族文化混雜在一起,形成既美麗又有點奇特的風景。

5

梅黛奧拉

Meteora (1988年)

這裡地形奇特,突兀的山峰崛地而起,巨石之巔、懸崖峭壁之上修建了一座座東正教修道院,007電影《黃金眼》中邦德也曾在此探險。據說宮崎駿當年創作天空之城的靈感就來源於此。這些修道院建於公元9世紀至14世紀,獨特的修道院屹立在高高的懸崖上,多雲或起霧的時候就像飄浮在天空中,冬天下雪後的景象更是別有風味。這裡不僅是宗教中心,同時還是求學者和藝術家的中心。

6

阿索斯山

Mount Athos(1988年)

阿索斯山自1054年以來就是東正教的精神中心,從拜佔庭時期起就擁有獨立的法律。這座「聖山」禁止婦女兒童進入,也是一個藝術寶庫。這些修道院(約有20座修道院,住著1400名修道士)的規劃設計的影響遠達俄羅斯,其繪畫流派甚至影響了東正教藝術史。

7

塞薩洛尼基古建築

Paleochristian and Byzantine Monuments of Thessalonika(1988年)

塞薩洛尼基州首府和海港建於公元前315年,是最早的基督教傳播地之一。基督教建築包括宏偉的教堂,有的按照希臘人的十字形設計,有的為包括三座中殿的長方形教堂。圓形建築、聖德米特裡和聖戴維茲教堂的馬賽克藝術是早期基督教藝術中的偉大傑作。

8

埃皮達魯斯考古遺址

Sanctuary of Asklepios at Epidaurus(1988年)

埃皮達魯斯遺址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一個小山谷裡,向上延伸好幾層。公元前6世紀,阿斯克勒庇俄斯醫藥神的祭儀是首先從這裡開始的,但其主要古蹟,尤其是劇場,是到公元4世紀才出現的,被認為是希臘建築最完美的傑作之一。這片廣闊的遺址在希臘和羅馬時代是祈禱康復之處。

9

米斯特拉斯考古遺址

Archaeological Site of Mystras(1989年)

米斯特拉斯,「摩裡亞半島之奇蹟」,於1249年由亞該亞王子維拉杜安的威廉修建,用來作為圍繞堡壘的一個圓形劇場。被拜佔庭人再度徵服後,這裡又相繼被土耳其人和威尼斯人佔領,後於1832年遭到遺棄,剩下的只是美麗的風景之中令人驚嘆的中世紀廢墟。

10

奧林匹亞考古遺址

Archaeological Site of Olympia (1989年)

奧林匹亞遺址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山谷,自史前時代以來就有人居住。公元前10世紀,奧林匹亞成了人們敬拜宙斯的一個中心。眾神之聖地——阿爾提斯(Altis) ,是希臘建築傑作最集中的地方。除了廟宇之外,這裡還保留著專供奧運會使用的各種體育設施。

11

提洛島

Archaeological site of Delos (1990)

根據希臘神話,阿波羅就出生在基克拉迪群島(Cyclades)的這個小島上。阿波羅神殿吸引了來自希臘各地的朝拜者,而提洛島在當時則是一個繁榮的貿易港口。島上有愛琴海從公元前3000年到古基督教時代各階段文明的遺蹟。此處考古遺址格外遼闊、富饒,是一個巨大的地中海世界港口。

12

達夫尼、俄西俄斯羅卡斯和希俄斯新修道院

Monasteries of Daphni, Hosios Loukas and Nea Moni of Chios (1990年)

這三個修道院雖然從地理位置上相隔一定的距離(第一個在阿提卡,靠近雅典;第二個在福基斯州,靠近德爾菲;第三個在愛琴海的一個島上,靠近小亞細亞),但屬於相同類型,有著相同的美學特徵。教堂建在廣場中間,呈十字形,巨大的穹窿屋頂由突角拱支撐,形成一個八角結構。代表著「拜佔庭藝術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13

薩莫斯島的畢達哥利翁及赫拉神殿

Pythagoreion and Heraion of Samos(1992)

公元前3000年,這個靠近小亞細亞的愛琴海小島上就有了文明。畢達哥利翁是一個古老的要塞,有著希臘和羅馬建築以及壯觀的隧道和高架渠。赫拉神殿則是薩摩斯人赫拉的神廟。它們的遺址至今可見。

14

韋爾吉納考古遺址

Archaeological Site of Aigai (Vergina) (1996年)

馬其頓王國古代最早的首都-艾加伊城,靠近韋爾吉納,位於希臘北部,是上個世紀被發現的。保留下來的最重要的是巨大的宮殿,是用馬賽克和灰泥裝飾的。墓地有三百多個墳墓,其中有些是公元前十一世紀建造的。韋爾吉納遺址中還發掘出了王宮和劇院,據考證這兩座建築建於公元4世紀。宮殿是以一座以柱環繞的內院為中心來組織布局的,宮殿還建有圓形的神殿、豪華的宴會廳,其中的一所建築中還有馬賽克鋪成的地板。

15

邁錫尼和梯林斯遺址

Archaeological Sites of Mycenae and Tiryns

(1999年)

邁錫尼和梯林斯的考古遺址,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東北部,與愛琴海薩羅尼克灣相距9英裡,與阿戈斯北相距6英裡,是一座3700年前的王城。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邁錫尼和梯林斯的考古遺址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6

帕特莫斯島的天啟洞穴和聖約翰修道院

The Historic Centre (Chorá) with the Monastery of Saint-John the Theologian and the Cave of the Apocalypse on the Island of Pátmos(1999年)

帕特莫斯是愛琴海的一個希臘小島,位於伊卡利亞島東南方。此島是佐澤卡尼索斯群島最北的島嶼之一,島上人口為2,984人。島上的教堂和社區的都是有東正教的傳統。傳說神學家聖約翰被羅馬人流放到此,在這個島上的山洞裡得到了天啟,寫下了《啟示錄》等聖書,小島也由此聞名於世。每到夜晚,修道院的燈光會在島嶼的上空照出一個藍色的十字架,給島上帶來一種神秘的氣氛。

17

科孚古城

Old Town of Corfu (2007年)

科孚島位於希臘西部伊奧尼亞海,是伊奧尼亞群島的第二大島,也是群島最閃亮的明珠。科孚島面積580平方公裡。島長58公裡,最寬處27公裡。先後為科林斯、雅典、羅馬、威尼斯等佔領,一直是外族入侵的目標。1864年始歸入希臘版圖。島上植被繁茂,到處是橄欖樹叢,松樹、樅樹、無花果樹、柑橘林和葡萄園,沿島周圍有許多美麗的沙灘,氣候宜人,自然景色優美。

18

腓立比考古遺址

Archaeological Site of Philippi (2016)

要塞的遺址位於今東馬其頓和色雷斯地區,建在一座衛城腳下,靠近連接歐亞的古老通道—la Via Egnatia。這座城池於公元前356年,在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治下興建,公元前42年腓立比戰役後,隨著羅馬帝國的建立, 這座城市在幾十年裡發展成為一座「小羅馬」。城中的大劇場、祭臺(神廟)等希臘遺蹟被續以講壇等羅馬風格建築。

在未來的文章中,我們會更詳細的一一介紹每個希臘的文化遺產!

敬請期待!

- the end-

相關焦點

  • 希臘諸城邦的興起一,民族的智慧,希臘繼承的文化遺產
    各時代的繼承者希臘人不僅是古老遺產的繼承者,同時也是很優秀的遺產管理者。他們繼承了許多前人的東西,也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東西。遠古時代流傳下來語言、火種、工具和武器的使用方法。除了這些之外,希臘人在舊石器時代利用縫紉、繪畫、雕刻的技藝製做出精美的寶玉飾品。
  • 中國希臘籤署2021文化和旅遊年諒解備忘錄
    近日,希臘和中國籤署了關於組織2021希臘-中國文化和旅遊年的諒解備忘錄。 根據備忘錄,通過2021希臘-中國文化和旅遊年,兩國希望進一步深化傳統關係,鞏固兩國人民的友誼,擴大合作,並組織文化和旅遊領域的活動。
  • 走入歐洲的世界文化遺產:10處著名地標
    1988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1682年至1789年是法國的王宮及政治中心;在20世紀以後對公眾開放,成為世界知名景點和人類文化遺產。 目前的聖伯多祿大殿,是興建在建於4世紀的舊聖伯多祿大殿的基礎上,始建於1506年4月18日,完成於1626年11月18日。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遺產。
  • 希臘:希臘文化,發展與繁榮
    文化是歷史瑰寶,文化源於人們的幸苦的創作,現在讓燕燕帶你走進希臘文化藝術殿堂,欣賞藝術之美。希臘文化是世界文化寶庫中一份珍貴的遺產,文化的創適者是.卑股.的勞動大眾.早期希臘的哲學和科學是溶合一體的。希臘社會上的階級鬥爭,反映在哲學上有唯物論和唯心論的鬥爭。唯物論的代表是德漠克利特和赫拉克利特等。希臘哲學唯心主義的代表是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理斯多德。
  •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
    是中國境內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中西特色建築共存的歷史城區,是400多年來中西文化交流、多元共存的結晶。 澳門歷史城區在第29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2005年7月15日會議上,獲得21個成員國全體一致通過,中國"澳門歷史城區"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
  • 希臘雅典文化點滴
    原標題:希臘雅典文化點滴  今年6月到希臘雅典,參觀之中,有兩點留下很深印象,一是對文化的尊重,一是愛國主義傳統。   第一,在希臘,文化具有崇高的地位,處處受到尊重。古希臘文化為人類文明發展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世界文化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 天堂的顏色,希臘陽光之旅,米克諾斯島的人類文化遺產
    對於米克諾斯島來說,聞名於世的是迷宮樣的米克諾斯鎮和幾處美麗的海灘,但米克諾斯島還有一處重量級的遊覽地,就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的世界遺產—Delos提諾島。提諾島位於米克諾斯鎮西南大約4公裡的地方,面積僅有關3.5平方公裡,是一座小島,是基克拉澤斯群島的中心,島上有現今希臘最完整的歷史文化遺址—太陽神阿波羅的誕生地古提諾城。因為在公元前1世紀古城被毀後,島上再沒有人們定居,所以古城的型制和脈落都保留基本完整。雖說現在看到的只是一片廢墟,滿目的頹垣斷壁,但不失一種蒼涼之美。
  • 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2016年07月18日11:12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委員會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召開,正式宣布包括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在內的由7國17處遺產組成的「勒·柯布西耶建築作品」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 世界歷史名城,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你都去過哪幾個?
    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沉澱了數千年歷史遺蹟,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它建在臺泊河之間的7座山岡上,幾經毀滅又幾度復興。古羅馬遺蹟規模宏大,令人浮想聯翩,流連忘返。維也納維也納被譽為「世界音樂之都」,古典音樂和現代主義完美融合,維也納位於多瑙河畔,是奧地利的首都,也是歐洲主要的文化中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其市中心古城區被列為世界遺產。
  • 【世遺】中國土司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網圖片庫 李維君 攝2015年7月4日消息,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三十九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申報的「中國土司遺產」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土司遺產」包括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這次申報的三處遺址為中國規模較大、格局完整、遺存豐富且最具價值特徵代表性的土司城遺址。
  • 希臘漫話:羅念生帶你古希臘歷史與文化
    書名:希臘漫話  作者:羅念生
  • 全球十大世界文化遺產一覽!
    世界十大文化遺產是最具代表性的遺產
  • 世界文化遺產 芬蘭堡 組圖
    遊客乘坐輪渡來到芬蘭城堡參觀遊覽 新華社記者 趙長春 攝位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前沿的海上要塞——芬蘭堡始建於18世紀,由六個島嶼組成,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大海上要塞之一。島上的炮臺、城堡和軍營都完好地保存至今。
  • 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東京新聞》7月18日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委員會1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重啟審議,決定將20世紀法國代表性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1887年-1965年)設計的東京上野公園的國立西洋美術館等7個國家總計17個設施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評價稱這些革命性的作品為現代建築奠定了基礎。
  • 古代希臘文化的特點及其對西方文化的影響
    古代希臘文化,是對其豐富多彩的分支文化特色的概括和總結,這些文化又更加清晰明確地襯託出古代希臘文化整體的燦爛輝煌。 從宗教和神話方面看,古代希臘雖然是泛神論的國度,但它的宗教神話卻有鮮明的特色。一是以人形造神形,將神擬人化。
  • 印度十大世界文化遺產 印度最受歡迎的景點!
    印度的文化有很多,不同地區的風俗、慶典、服裝、藝術、建築風格、宗教和語言是不同的,而印度的很多地方有著眾多的文化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印度25個不同的地點記錄為世界文化遺產,這是一種保護重要文化遺址的最佳方法,下面要介紹的是印度十大世界文化遺產。
  • 迎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抖音推出25個世界遺產地直播
    6月13日是我國第15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更好地弘揚傳統文化,抖音推出「雲遊中國」系列直播活動,聯合25個中國的世界遺產地通過直播展示各自文化與特色,讓更多人走近、了解世界遺產。  截至2019年7月,全球1121處世界遺產中,中國有55處。
  • 希臘文化走向衰落,羅馬文化接著走下去
    大多數時候,我們常常把希臘羅馬文化放在一起來說,但是希臘文化和羅馬文化認真來說卻是不同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 隨著亞里斯多德的學生亞歷山大大帝於公元前334年入侵東方,建立起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並在被徵服的地區推行希臘文化,開始了歷史上所謂的希臘化時代或者希臘主義時代。
  • 世界文化遺產——天壇
    概況   中文名稱: 天壇  英文名稱: Temple of Heaven  編號: 200-021  天壇於1998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殿中部有四根通天柱,又稱龍井柱(高18.5米,大頭直徑1.2米),古鏡式柱礎,海水寶相花柱身,瀝粉堆金,美觀壯麗,是一年有四季的象徵。中層金柱十二根,象徵一年12個月,外層有簷柱十二根,象徵一日12個時辰。中、外層柱數相加為二十四柱,是一年中有24節令的象徵。三層相加有柱二十八根,象徵天上的28星宿。再加上頂部的八根童子柱(短柱),則為三十六柱,象徵36天罡。
  • 米斯特拉斯考古遺址—希臘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之一
    米斯特拉斯位於希臘伯羅奔尼撒大區的斯巴達市以西7公裡,是中世紀時期遺留下來的一座城市,它建造在一個高約621米的小山上,坐落於塔伊耶託斯山的山腳下。1259年拜佔庭軍隊俘獲了威廉,當地的希臘人不喜歡這些外國來的統治者,因此他們離開斯巴達,在離米斯特拉斯約三千米遠的地方定居。這樣在山頭的城堡下出現了一座非常興旺的城市。後來這座城市有數萬居民,米斯特拉斯成為當地的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