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訂了學習計劃,卻不自覺執行,怎麼辦?

2020-09-05 馬紫月

家長提問:「紫月老師,我和孩子制訂每天做2道計算題數學和學習一道物理題,和英語背單詞,孩子答應了。開始幾天,天天提醒孩子,他卻不自覺執行,怎麼辦?」


這個提問沒有給到孩子的基本信息,我就從一個相對普遍的情況來給出分析和建議。

之前有很多父母都向我發怨:「我家的孩子,和他訂目標和學習計劃時,信誓旦旦,保證一定能完成。真到執行時,又懶懶散散,目標?早拋到腦後了,怎麼「威逼利誘」都沒用。現在孩子的自控力怎麼都這麼差?」

我說,不是孩子的自控力差,問題出在咱的目標和計劃上,它可能沒有起到激發孩子內在驅動力和行動力的作用。


通常情況下,不容易被執行的計劃,主要存在4個問題:(1)制訂學習目標和計劃時,孩子沒有主動權;(2)孩子不了解目標和計劃的真正意義;(3)目標、計劃不符合孩子實際情況;(4)目標、計劃不明確、不具體。

首先,回到上面的這位家長的提問中,她說到和孩子制訂了這些練習計劃,「孩子也答應了」,從這裡可以看出,這個計劃制訂的主體並不是孩子,而是家長。

其次,這個目標並不具體,看不出是否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比如,你和孩子訂的計劃是,每天做兩道計算題,這個計劃是根據什麼目標而達成的?想要提升孩子的計算能力?他現在數學計算正確率是多少?他期望在多長時間內,把計算正確率提升到多少?他在計算時最容易出現什麼錯誤,是抄錯數,還是還是計算不熟練?如果孩子沒有一個明確的適合他的目標,任何學習計劃都只能是紙上談兵。

並且,從這個計劃中包含有學習物理題這個項目,我推斷這個孩子可能是一名初中生,正處在青春期階段,他對自主的需求會比小學時期更加強烈,不喜歡由別人為自己做決定。 父母覺得自己辛辛苦苦為孩子安排了「科學有效」的計劃,有學有玩按時休息,可孩子完全不買帳,他這邊的「潛臺詞」就是:「這個目標和計劃都是你們做的,那完成它自然是你們的責任了,和我有什麼關係?」

每個人都喜歡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否則,就算他真的照你的計劃去做,最後成績提升了,他也沒有成就感,因為他會認為這是父母的勝利,不是自己的勝利。

說到這兒,可能就會有不少家長問了:「既然孩子不認同這個目標,為啥當初會答應?」

這是因為,在很多孩子眼中,先答應父母的要求,是一種最息事寧人的做法。試想一下,如果他不答應你的計劃,你是不是會繼續勸他、說服他,直到他接受為止?所以,為了避免繼續聽嘮叨,不少孩子會選擇暫時答應父母的要求。還有不少小年齡的孩子,他潛意識中是期望通過自己的行為,滿足父母的願望,讓父母高興的。但是,自己究竟有沒有實現這個期望的能力,孩子往往無法準確評估,因此只是「先答應了再說」。


面對這種情況,尤其是對已經進入小學高年級和中學的孩子,在學習計劃的制訂和執行過程中,激發孩子的自主意願,以孩子為主體去做這件事,就非常重要了。

如果你覺得孩子目前在自己的學習問題上,還不太會自覺思考,你也可以用「提出問題的必要性+解釋原因」的方法,引發孩子自己的思考和制訂學習計劃,比如你可以和他討論:

「這次期中考試,你數學和物理成績下滑得有點厲害,爸爸媽媽看你也很著急。初二是理科學習能力拉開差距的分水嶺,如果我們現在不及時把功課落下的功課補上來,你後面的學習壓力就會非常大。對於提高你理科的學習成績,你有什麼期望和計劃嗎?你希望爸爸媽媽可以怎麼幫助你?」

這個提法,其實等於告訴孩子3件事:

(1)提出解決這個問題的必要性,引起孩子的重視;

(2)學習是你自己的事,為了提高成績,你需要自己去想辦法和做計劃;

(3)爸爸媽媽和你是一起的,在你需要的時候,可以為你提供幫助。

一旦和孩子一起制訂好了合適的目標和計劃,你還需要再和他確認以下幾個問題:

  • 當完成任務遇到困難時,有什麼方法可以激勵自己堅持下去?
  • 你希望媽媽用什麼方式提醒你,提醒幾次?
  • 關於這個計劃,你還有什麼困惑或建議?

和孩子確認這些問題,就是讓他知道,學習計劃是基於他自己希望擺脫學習困難,達成目標,這樣一個內心需要而制訂的——他才是這個計劃的主體。孩子有權自己思考和選擇他最願意接受的應對方法。這就會大大滿足孩子對自主和自我決定的需要,真正願意為實現這個計劃而承擔責任。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相關焦點

  • 制定學習計劃不執行,洛基英語教你如何執行下去!
    孩子學習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成年人也一樣,制定了大量的學習計劃之後,沒有強大的執行力,只有強大的憧憬力,得不到任何回報。      成人將學習計劃滯後,很大一部分來源於,沒有時間,家庭和工作成為成年人的兩大負擔,因此,他們沒有時間來學習自己想學的知識。
  • 孩子學習不自覺咋辦?一招搞定
    現在很多家長煩惱的事情就是孩子學習不自覺,不主動,對學習沒有上進心,導致成績不是意向中的理想,怎麼辦?首先要明白一個問題:大人自覺嗎?喝酒前說好一人一瓶啤酒,都喝五瓶了,你還舉杯;說好打撲克晚上九點結束,都凌晨三點了,誰也不走。你自覺性哪裡去了?一個成人尚且如此,你讓一個孩子自覺?況且是學習這種無聊的東西!你看看你孩子打籃球的時候不也很自覺嗎?玩遊戲不也很自覺嗎?學化妝不也很自覺嗎?成成老師覺得你一旦明白了上面的問題,事情答案就簡單了:監管。
  • 孩子學習不自覺怎麼辦?機智媽媽用這3招,讓孩子主動拿起課本
    這看似是孩子有拖延症,其實說到底就是不自覺。小芳也發現最近兒子的學習狀態非常不好,回家後也是先打開手機或者電視,而不是先做作業。就算在做家庭作業的時候,小芳也是一次次提醒他要專心,不能寫半個小時,玩半個小時,但孩子似乎總是聽不進去,如果沒有提醒孩子做作業,那昊昊就不會主動拿起課本。為此小芳一直很鬱悶,孩子變成這樣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孩子對待學習不僅無所謂,而且一點都沒有積極性。
  • 放暑假,學習成績好的孩子為什麼會比學習成績差的孩子更自覺呢?
    那麼是什麼導致孩子不自覺呢?我們從學習的角度去談這個問題:學習成績好的孩子為什麼會比學習成績差的孩子更自覺呢?二小敏,每天自覺學習,不需要媽媽督促她該學習了。不改變初心,自覺做某件事,跟時間的變化並沒有太大關係。
  • 珠心算:孩子如何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我們的任務不只是讓孩子學會,更要讓孩子會學;我們的任務不只是教給孩子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具有探索知識的本領,學會獨立思考。孩子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我媽讓我玩太好了。家長又說:『咱們訂個玩的計劃怎麼樣?』孩子高興極了,「訂玩的計劃,行!」於是訂出第一個星期天上哪兒去玩,第二個星期天上哪兒去玩,每天幾點鐘看電視,幾點鐘自由活動.....訂完後,家長又說:『咱們光訂玩的計劃了,還有別的事吧』孩子說:『還得寫作業呢!』家長說:『那咱們把學習也加上吧!』「好!」
  • 不打不罵「養」出自覺學習的孩子,我希望這不只是一個夢(原創)
    家長生氣時往往喜歡對孩子說,「難道你是為了我學習的嗎?怎麼你自己就不知道上心呢?!」每每做問卷調查,家長最關心的也往往是「孩子對學習不自覺怎麼辦?」其實孩子對學習「不上心」、「不自覺」只是一個現狀,一個結果。這個現狀,說明他還沒有建立起「我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任」這個意識。那麼問題來了:1、孩子到底為什麼自己不上心呢?
  • 疫情之下如何培養孩子自覺的學習
    孩子們也開始了&34;,在家線上學習、網絡上課等方式進行自己學習。說起在家進行網絡學習,許多家長都苦不堪言,靠孩子自己自覺上課,總是注意力不集中,喜歡拖延、自覺性普遍比較差,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甚至還聽到有些家長為了監視孩子學習,還在家裡安裝了攝像頭,看到孩子開著視頻課程,在床上睡覺,學習效果可想而知。那麼怎麼樣才能幫助孩子適應在家學習呢,在這裡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心得吧。
  • 孩子整日沉迷手機怎麼辦?3個小技巧,讓孩子自覺地放下手機
    孩子整日沉迷手機怎麼辦?3個小技巧,讓孩子自覺地放下手機引言網絡時代,人手一部手機,已經成為標配。除成年人有手機以外,很多家長為了方便,也給他們的孩子配備了手機。當前的現實壓力又很大,遇到這麼好玩有趣的手機,根本放不下手。都希望能夠在其中,稍微的釋放一下。而這種釋放,加上自控能力差,因此沉迷其中,也在所難免。
  • 做不了顧佳,不影響老母親開心!暑假過半,計劃執行的怎麼樣了?
    假期不知不覺已過半,大寶的假期執行的怎麼樣呢!有好有壞,喜憂參半。一、Who was 進展順利,已讀完18本。不像之前的書總是邊聽音頻邊看書,這套書是孩子默讀的,一本書大約7000個單詞,用時約50分鐘,然後做quiz,正確率平均80%以上,有些本百分百正確。
  • 孩子學習一點都不自覺?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越來越自覺
    關於孩子的學習問題,家長們可謂是苦不堪言,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是家長似乎表現得比孩子更加積極。暑假馬上就要結束,孩子的作業才完成了一點點,學習也不認真,還得需要家長每天跟在孩子屁股後面催促,每天催促孩子學習已經成為每個家長的日常事情了,家長們是不是都已經習慣了?
  • 孩子學習不自覺,家長試試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
    孩子學習不自覺,家長試試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孩子會出現這種這種現象孩子學習不自覺,家長試試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比如你買雙鞋,就會不自覺的買一身衣服來配它。你買一支牙刷就不自覺買個牙膏。孩子學習不自覺,家長試試鳥籠效應,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
  • 孩子上初一了,學習一點都不自覺,家長不盯著就不寫作業,怎麼辦
    可越是這個時候,家長越不能急,因為越急越壞事,欲速則不達。為什麼說越急越壞事,欲速則不達呢?因為家長著急,那種煩躁的心理就會直接影響到孩子,那孩子做作業既沒有好心情,也不安心,可想而知效率會有多差。——查爾斯·C·諾布爾找個機會跟孩子好好溝通。相信家長的心平氣和會讓孩子心情愉悅,相信孩子都有成功的願望。這個時候,家長鼓勵孩子給自己定個目標,最好是TA在班級的目標,然後家長輔助孩子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督促孩子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實現。當然,在實現的過程中,孩子可能會遇到挫折,一蹶不振。
  • 暑假裡,怎樣讓孩子不荒廢時間?
    小時候,我最怕的人就是爸爸,即便在自己的房間作業,爸爸在客廳裡讀報,倆人不在同一房間,可他一句清嗓子的聲音(後來才知道,爸爸有慢性咽喉炎),我就會開始害怕:這是爸爸的警告嗎?我今天好像沒做錯什麼呀?正是爸爸的嚴格管教,從小我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惹火爸爸,招來一頓責打。所以,我成了鄰居眼中的「別人家的聽話閨女」「聽話孩子的榜樣」。
  • 寒假計劃做不做差別大!資深班主任五步法幫孩子制訂靠譜有效的假期計劃! | 精選
    制訂計劃並不是難事,執行起來卻狀況百出:有計劃太滿,完成不了的;有計劃太難,半途而廢的;有計劃單一,執行幾天就沒了興趣的;也有總覺得別人的計劃更好,盯著別人比的……「訂計劃易,執行起來難」主要有以下四種原因:訂計劃相當於確定了步驟,解決的是「做什麼、怎麼做」的問題,而目標和結果關注的是「為什麼這麼做、做到什麼程度」的問題。
  • 孩子學習不自覺?家長們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改掉孩子不良行為
    文/英子育兒日記,本文為作者個人原創,歡迎點讚和分享相信不少的家長都有去思考過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的學習不夠自覺應該怎麼辦呢?其實這種現象是非常常見的,能夠自律的孩子是非常少的,就算是自己的父母是老師也不一定教育出非常自覺、非常愛學習的孩子。
  • 埋怨孩子學習不自覺,家長有沒有試過「鳥籠效應」?事半功倍
    最近在跟朋友的相處過程當中討論了一下養孩子的問題,有一個朋友滿臉愁苦的向我們表示他的孩子永遠不會主動學習,父母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這個話題一旦打開,我們發現有很多的父母都在埋怨自己的孩子,不會努力學習,總是父母逼迫孩子學習,孩子才會稍微的學習一會兒他們更願意在看電視玩遊戲或者出去玩耍上面花費更多的時間,而不願意在學習方面。
  • 孩子明明能夠做好的,為什麼就是不自覺呢?該怎麼辦啊?
    「唉,老師,這孩子就是沒有自覺性,您說怎麼辦呀?……」小羅媽媽愁眉苦臉地說道。原本,收拾完屋子,趁著天色尚早,我和老公一起到河堤上去散散步,舒活舒活筋骨,放鬆放鬆心情。結果沒走多遠,迎面遇上了行色匆匆的小羅媽媽。眼尖的她老遠就開始打招呼,走近了,就開始打開了話匣子,連珠炮似的訴起苦來:「真對不起啊,老師!我家兒子啊,真的太不爭氣了!
  • 孩子放學後就拿手機,不自覺學習?別著急訓斥,試試這些做法
    導語:有些家長發現自家孩子太不省心了,自從孩子進入校園後,自己每天都要待在孩子身邊,否則孩子就會鬆懈。或許有人認為,家長這種行為不太恰當,我們不應該讓孩子有一定的休息時間嗎?話雖如此,但家長根本就不能離開孩子身邊,因為只要家長離開,孩子放學後就拿手機,一點自覺性都沒有,更別提學習了,所以家長特別頭疼,只能待在孩子身邊。
  • 孩子在學習上自律性很差怎麼辦?
    記得我小時候,有一次考試成績很差,母親流著淚說:「你說說,你身體這麼弱,不好好學習就逃不出農村,在莊戶地裡,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得,還不得餓死。″母親的眼淚真正觸動了我的心靈,從那以後,我開始發奮學習。其次,家長時間能靠得上,時時監督孩子的狀況,發現懈怠了,立刻提醒。
  • 不盯著,孩子就不學習?家長該如何推動孩子自律自覺?
    在孩子寫作業的問題上,家長都知道有的孩子自覺,學起來輕鬆也不需要家長管,可是很多孩子是你不盯著他就不寫,尤其是在家上網課,你必須一直盯著他,不然就切換手機玩起遊戲,聊起微信了,很多家長表示:很累!家長一定是什麼地方做錯了,才導致孩子厭煩寫作業不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