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企業營銷大亂鬥:「燒錢」就能換來生源嗎?

2021-02-15 黑板洞察

導語

去年暑假,猿輔導、學而思、作業幫、跟誰學投入巨額資金加入暑期營銷大亂鬥,首次讓外界了解到了教育企業營銷獲客的大手筆。今年,眾多教育企業對營銷獲客的熱情仍未減退。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教育企業紛紛轉戰線上,從19年12月到20年2月僅3個月時間,教育廣告行業在整個網際網路廣告市場的佔比就從6.82%增至8.18%。

01瘋狂的教育營銷,教培機構化不開的生存焦慮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教育行業投資金額和數量雙雙下滑,同比分別下降385.9%和48.4%。2020年2月至3月中下旬,超過400家中國教育企業註銷,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面臨著生存危機。一邊是增量市場變存量市場,一邊是字節跳動、阿里巴巴等一眾網際網路巨頭湧入教育賽道切分蛋糕,競爭日趨激烈,教育企業不得不投錢維持「出場率」。據了解,尚德機構2018年的營銷費用高達21.53億,2019年第二季度其營銷支出同比減少33%,但與此同時,生源也同比下降達44%。「燒錢」做營銷,也是教培機構迫於無奈的選擇。

尤其對在線教育企業來說,教育營銷至關重要。不同於線下教培機構可以進行實體教學,在線教育機構只能依託於線上授課,在獲客上處於先天劣勢。另一方面,正因為虛擬授課的方式打破了空間界限,學生和家長就不需要考慮離家距離、教學場地等因素,轉而更關注教育機構的口碑和知名度,這也進一步倒逼在線教育企業投入更多的力量在營銷上。


02教育營銷,不止於廣告投放

教育營銷,本質上也是依據市場需求,通過各種營銷策略和營銷技巧打動消費者,使其購買教育產品或服務。如果要將教培行業主要營銷模式和獲客方式進行歸類的話,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線上營銷、線下營銷和口碑營銷,各種營銷模式之間並非割裂的關係。僅憑單一模式難以滿足獲客需要,多數教育企業實施多種營銷模式並行的路徑。

①線上營銷

線上營銷主要涵蓋兩大類,即搜索排名推廣和網絡整合營銷。搜索排名推廣即通過各大搜尋引擎(如百度、必應等)進行算法分析,然後將廣告精準投放給消費者。而網絡整合營銷可以說是無所不包,例如影視劇及綜藝植入、短視頻廣告、微博大V廣告、APP開屏頁廣告等,任何以消費者為核心的網絡複合型營銷都可以稱之為網絡整合營銷。據悉,2017年到2018年,教育行業頭部玩家的網際網路廣告支出平均增加了52%,一些在線機構在營銷推廣上的開支甚至增加了200%。然而,隨著流量紅利結束,教育機構僅憑線上已很難達成營銷目的,流量貴、轉化率低成為教培機構共同的痛點。

②線下營銷

一方面,流量越來越貴已成共識,另一方面,對教育公司來說,線下營銷有其不可替代性。教育產品和服務往往存在著消費主體和學習主體錯位的情況,因此教育行業的營銷需要同時面向學生端與家長端。在一個家庭中,尤其是K12賽道,學習者沒有支付能力,家長在教育產品及服務的購買上擁有很大發言權,小區電梯廣告就成了教培機構同時觸達所有家庭成員的優選。除了電梯廣告屏、地鐵、公交廣告等廣告投放外,線下營銷還依賴於銷售人員推廣(電話銷售、發傳單、擺攤宣傳)、學習資料傳播(免費發放機構資料以獲得潛在客戶信息,為社群運營引流或增加品牌曝光)等。

③口碑營銷

教育行業的特點是學習效果難以量化,因此客戶轉化周期長,消費者一般會經過長時間的考察才能決定是否報名,此時對潛在客戶來說,已經學習過的老客戶意見就非常重要。騰訊營銷洞察出品的《數位化時代的K12與學前教育行業洞察》相關數據顯示,影響消費者的信息渠道多樣,朋友口碑推薦是影響教育信息獲取和決定的關鍵因素之一。口碑營銷就主要依賴於已有客戶推薦和轉介紹以及各種線上線下試聽課等方式,通過以熟人關係為基礎的社交圈或試聽課獲得良好口碑,從而形成口碑營銷場所,完成裂變。

03打雞血的營銷,真的能讓教育企業站上金字塔尖嗎?

除了隨處可見的廣告,大概人均都接到過1-2個教培機構打來的銷售電話。許多教培機構為了獲客,營銷方式逐漸失去底線,竊取客戶隱私、電話轟炸、販賣焦慮、炮製譁眾取寵的營銷話術等手段屢見不鮮。知乎高問「教育機構為什麼都像是騙子?」截止到2020年8月17日有748個回答,6292個關注者,超過296萬的瀏覽量。提問者直言,教培機構常用「有衝擊性」的語言虛假宣傳,身邊被忽悠走的同學最後大多覺得後悔。

以下為某教培機構銷售人員營銷話術

教育產品與服務一向是結果導向,學生及家長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提高成績。如果營銷費用擠佔了教研管理費用和師資費用而導致教學質量不足,那麼懷著高期待報名的客戶最後也都會流失,難以保證用戶留存和口碑傳播,甚至會出現負面口碑。更有甚者用譁眾取寵的營銷手段刺激、欺騙消費者,由此產生的負面影響不但背離教育的本質,也會擾亂整個教培市場。

營銷費用的持續增加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曝光,但是,廣撒網的教育營銷真的能源源不斷地為教培機構帶來生源嗎?根據數透數據,類似「中小學教育」、「英語培訓」等關鍵詞,單次點擊售價高達100元,線下機構獲取有效用戶單價成本超過1000元/人,獲客成本高企,極大影響到了企業的盈利能力。此外,當越來越多機構加入這場教育營銷戰時,學生與家長的注意力逐漸被稀釋,在鋪天蓋地的廣告與海量的「0元課」之間,客戶變得越來越理智,轉化也變得越來越難,廣撒網的營銷未必能精準覆蓋不同需求的用戶。

艾媒數據中心發布的2018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月均意願花費圖顯示,不同消費觀念的用戶教育意願花費存在明顯差異,約22.5%的用戶月均意願教育花費低於200元,14%的用戶月均意願教育花費高於1000元。另外,不同城市用戶對教育產品與服務也存在偏好差異,一線城市最愛一對一在線課堂,三四線城市偏愛公開課。對企業來說,更為關注的將是拓客能力和優質課程的供給以及服務能力,降低營銷成本,提高營銷的效率,利用技術和教研的優勢,提高課程的續班率和完課率,將成為當前的重中之重,隨著營銷成本的逐漸升高,教育行業將進入精細化運營的時代。

結語

人口紅利見頂,教育賽道競爭日趨激烈,教育企業不得不賣力營銷,但教育產品不同於外賣APP或打車軟體,「燒錢」營銷、貼錢放福利未必就能換來生源。如果說電話推銷、低價引流等手段也曾為企業帶來過實際的收益,那麼現下似乎已經沒那麼適用了,比起「粗放型」的營銷推廣,理解用戶真正的痛點才更實際。


\  END   \

關注「黑板洞察」點擊「領取資料」立即領取「教育行業數據資料包」

相關焦點

  • 教育企業營銷大亂鬥:「燒錢」就能換來生源嗎?
    2020年2月至3月中下旬,超過400家中國教育企業註銷,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面臨著生存危機。一邊是增量市場變存量市場,一邊是字節跳動、阿里巴巴等一眾網際網路巨頭湧入教育賽道切分蛋糕,競爭日趨激烈,教育企業不得不投錢維持「出場率」。據了解,尚德機構2018年的營銷費用高達21.53億,2019年第二季度其營銷支出同比減少33%,但與此同時,生源也同比下降達44%。
  • 在線教育企業瘋狂燒錢,誰來為它們降溫?
    是什麼在消耗在線教育企業巨額的收入呢?這就必須要說到最重要的一個指標——營銷費用。對於在線教育企業來說,營銷費用就是續命費用,要想招到新生,就勢必要燒錢。而且這些學生,都還是坐不住的十來歲的孩子。在線教育企業顯然深知雙師大班的弱點,所以它們還嘗試著用科技提升質量,通過AI、即時通訊、互動設計等手段實現更個性化的教學。但如果看看它們對研發費用的投入水平,就能發現,力度還遠遠不夠。跟誰學的研發費用是2.2億元,佔營業總收入的11%,看著不少,但營銷費用是研發費用的9.3倍。
  • 跟誰學、有道營銷費用大於營業收入,在線教育企業燒錢大戰何時休?
    在線教育機構能夠做到盈利的不多,這四家教育企業中,2019年Q3,沒有一家盈利,到了2020年,51talk的稅前利潤由負轉正,流利說的虧損在收窄,反觀跟誰學和有道,一個虧得比一個狠。是什麼在消耗在線教育企業巨額的收入呢?這就必須要說到最重要的一個指標——營銷費用。
  • 瘋狂的在線教育,4家企業兩個月燒掉45億!燒錢能燒出未來嗎?
    不過,隨著行業的入局者越來越多,在線教育行業逐漸出現了"內捲化"的情況,頭部企業開啟燒錢大戰,中小型企業則相互惡鬥,在線教育已經逐漸脫離了教育的本心,成為了資本圈錢的利器。如今,隨著中小學寒假的提前到來,在線教育行業的硝煙已悄悄響起。一邊是瘋狂買量、燒錢獲客,一邊是需要慢下來的教育事業,在線教育的未來將如何演繹?燒錢真的可以燒出在線教育的未來嗎?
  • 在線教育營銷瘋狂燒錢,YiYi英語靠什麼優勢「獨佔山頭」?
    為了吸引用戶的注意,獲得更多的用戶,各大在線教育頭部平臺不惜成本,通過各種燒錢的營銷打開平臺知名度。疫情加快了大眾多在線教育的認知,也為在線教育免費帶來了一大批潛在用戶。暑假檔期作為教育企業爭奪的關鍵時段,2020年的暑假在線教育行業掀起的廣告燒錢大戰,打得比以往更為激烈。
  • 在線教育融資狂吸金,行業巨頭營銷比燒錢
    不論經濟環境如何發展,教育始終是千萬家庭的剛性需求。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國共新增教育相關企業23.5萬家。截至10月,2020年新增教育相關企業47.6萬家,註銷13.6萬家,淨增34萬家,淨增企業數同比上漲了22.5%;在線教育企業新增8.2萬家,新增佔比在整個教育行業中達到17.3%。
  • 在線教育燒錢是個堅硬的泡沫局
    文/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作者/王文文2020年,諸行業艱難,本應受疫情利好的在線教育行業,也同樣冰火兩重天。在線教育頭部企業紛紛上演融資大戲,動輒以「億美元」為單位,行業頭部機構壟斷融資的聲音四起,但在「螳螂財經」看來,在線教育頭部機構燒錢大戲,是一場對未來不確定的困獸之鬥。
  • 前三季度花40億營銷,跟誰學融資57億或備戰下一場燒錢大戰
    早在2019年暑假,猿輔導就開始燒錢搶生源,據說至少花了4個億。當時,參戰公司不多,而跟誰學則主要還是利用微信圈獲客。但微信很快就斷掉了這塊廉價奶酪,逼迫其不得不參與2020年暑假這場燒錢大戰。據公司研究室不完全統計,2020年7—9月,網易有道營銷投入11億元,好未來投入24.9億元,而猿輔導和作業幫據估計每家不低於40億元。至於跟誰學,財報顯示其三季度營銷費用20.56億元,超過上半年19.62億元的營銷費用總和。這樣瘋狂的燒錢,導致跟誰學上市以來第一次出現虧損。
  • 校外培訓機構換了營銷玩法:模仿拼多多 家長不買帳
    從2019年11月開始,教育培訓行業特別是在線教育領域掀起了新一輪的燒錢式生源爭奪賽。經歷了2019年暑期的一場被指「廣告營銷累計砸下40億」的營銷大賽後,在線教育機構的寒假招生戰相比往年已經悄然發生了一些變化。前些年盛行的0元課、1元課正在被49元課所取代;而上個寒假還十分盛行的「老帶新」的優惠營銷策略,也被「拼團」模式蓋過風頭。
  • 聚禾優學旗下時光心理:在線教育什麼時候才能改掉「愛燒錢」的老...
    據了解,截至目前,北京冬奧組委共籤約31家贊助企業,猿輔導是其中唯一一家在線教育品牌。 那麼45億換來的生源轉化率和留存率如何呢?受行業價格戰影響,由於免費課、低價課學員大量湧入,對平臺的轉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 瘋狂燒錢融資的猿輔導,正和教育漸行漸遠?
    江湖老劉認為,在教育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融資快,資本多,做大估值,成為在線教育賽道的獨角獸,這是很多在線教育企業持續燒錢融資、擴張市場的重要原因,資本的寵愛雖然能在激烈的戰爭中為企業提供支撐,但融資的火熱下也需要冷靜思考,待資本平靜後,企業能否持續獲得資本價值的成長,更在於其能否實現盈利。
  • 燒錢大戰後或成「月光族」,跟誰學融來的57億能花多久?
    時值寒冬,但在線教育領域似乎依然瀰漫著暑假燒錢大戰的餘熱。這不,之前曾有人擔心暑假燒了20億的跟誰學資金難以為繼,12月7日人家就公告將增發融資8.7億美金。這說明大資金依然信心十足,圍繞K12的燒錢大戰還將延續。
  • 在線教育燒錢大戰:剩者為王!作業幫等四大巨頭,誰是最後贏家
    問題由此浮出水面:燒錢真能燒出在線教育護城河?中國在線教育能複製美團和滴滴式的成功嗎?一個瘋狂燒錢的夏天疫情之下,2億中小學生從線下湧向線上。頭部玩家燒錢大戰愈演愈烈。2020年的暑假,是在線教育昂貴的夏天。在線教育成為最被廣告從業者喜歡的金主,投放金額甚至超過了電商和遊戲。
  • 升學教育怎麼樣:如何看待「燒錢」排位戰?
    與傳統的線下教育模式相比,在線教育能夠突破時空的限制,從而更易保持教學的連貫性,加之在線教育具有獨特實時互動的特點,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使教育教學效果最優化。而2020年的疫情讓更多用戶認識到了在線教育的獨特優勢,升學教育等在線教育機構也乘風口而起,獲得較快的發展。
  • 燒錢燒不出未來,在線教育需要重估
    北京新東方校長助理兼優能中學本地部總監、東方優播網絡科技公司CEO朱宇對深燃分析:「疫情給各企業帶來了一波流量紅利,但問題隨之也來了,如果產業特別完善,大家都去用,很快就能夠把口碑、習慣建立起來,但產品還沒那麼好的時候,都去用了,反而使得後面重新獲取用戶信任的成本更高了。」
  • 老師=演員+銷售,燒錢燒不出未來的在線教育
    北京新東方校長助理兼優能中學本地部總監、東方優播網絡科技公司CEO朱宇分析:「疫情給各企業帶來了一波流量紅利,但問題隨之也來了,如果產業特別完善,大家都去用,很快就能夠把口碑、習慣建立起來,但產品還沒那麼好的時候,都去用了,反而使得後面重新獲取用戶信任的成本更高了。」
  • 燒錢白刃戰:跟誰學狂砸近60億,在線教育掀起「搶地盤」浪潮?
    擴大學生規模,對於線上教育企業來說首先要過的關口就是通過多渠道做營銷,因為不燒錢打廣告,學生和家長們根本不知道你。從跟誰學近幾年的業績表現看,其營銷費用增長情況成為公司盈虧程度的關鍵。從2019年下半年行業砸錢營銷大戰開始,跟誰學亦加入燒錢混戰。下圖可見,2019年起,跟誰學銷售費用同比暴增7.57倍至10.41億元,佔營收比重提升至49.2%。
  • 史上最燒錢大選,還能扒出營銷新思路嗎?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點,拋開競選結果,川普陣營的廣告成本較低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川普本身的營銷IP屬性:他只要在推特上發一條出其不意的話,就能製造出一個頭條。這和今天的網際網路企業打造創始人IP驚人的相似,無論是政治營銷還是商業營銷,影響力永遠是必爭之地,因為這可以讓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節省出足以「翻盤」的營銷費用。
  • ​ 瘋狂的在線教育:巨頭進場、燒錢、二三梯隊出局
    實際上在這句話的後面還有一句,「長出一雙小翅膀,就能飛得更高」,卻很少有人提到,因為這雙小翅膀並不是那麼容易長出。2020年在疫情和資本的催化下,在線教育成為網際網路公司最想長出的翅膀。但所謂眾生百態,巨頭們的步伐並沒有想像中的步調一致,用一句話來形容2020年網際網路巨頭做在線教育的境況就是,騰訊穩中求進,阿里在摸索,字節意圖大力出奇蹟,百度在專注AI教育,網易在精煉平臺......巨頭能做好在線教育嗎?
  • 三維動畫製作燒錢嗎?
    三維動畫到底燒不燒錢?相信很多接觸過三維動畫的客戶都對三維動畫打上了燒錢的標籤,一分鐘幾萬,甚至十幾萬的費用,讓一般人望而卻步,那麼製作三維動畫到底燒錢嗎?壹碼視界就強行幫您分析一波。1.真的是按照秒來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