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山的由來關於十字山的由來,眾說紛紜,據說最早有十字架豎立在這兒是十四世紀的時候,基於什麼樣的緣由,卻沒有人能夠解釋得清楚,這樣沒有憑據的說法,似乎只是空穴來風的傳奇故事,所以我覺得下列版本的可信度比較高。在公元1831年,一群反抗俄國政權的立陶宛民眾被逮捕,隨後並遭受到迫害,他們家人為了紀念這些罹難的受害者,於是來到這裡立了十字架,藉以抒發內心悲憤的情感。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也就是立陶宛再度被蘇聯統治的期間,越來越多民眾跑來這邊擺設十字架。蘇聯政府曾多次試圖把十字山剷除,並禁止民眾前來設置十字架,不過專制的霸權始終阻止不了人們對於自由的渴望。久而久之,這個地方變成了立陶宛人民的精神寄託,更是反蘇聯勢力的表徵,這就是今天的十字山。現今,十字山已經不是昔日的禁地,任何人隨時想來都可以。民眾高興的時候,會來這裡擺放十字架,祈禱能繼續邁向成功的途徑;相反地,人們若是生活遭遇到不順遂,或是要悼念已故的親友,也會藉由來十字山,以填補心靈的慰藉並期許帶來無限的希望。十字山不僅是本地人的心靈歸依之處,許多外國人還遠道而來,尤其是鄰國波蘭,每天都有好多臺遊覽車「進香團」前來朝聖。
─公車初體驗去十字山的前一天,我們先到旅遊中心拿些相關的信息及公車時間表。旅遊中心的服務人員表示,十字山距離西奧裡艾小鎮約十二公裡,一般可以選擇騎腳踏車、搭公車或是租計程車等三種方式前往。依照目前接近零度的氣溫看來,應該沒有人有那個閒情逸緻,一邊發抖一邊慢慢地騎著腳踏車吧!因此我們決定搭乘公車,不但省錢又能貼近當地人的生活面貌。公車站內放眼望去,大部分是有數十年身價的老爺車,破舊的公車讓我聯想到他們窮困的生活水平,如果同時有好幾輛公車停放在這兒的話,那看起來很像是廢車回收場,而我們必須在這堆廢車中找出開往十字山的公車。其實光是來來往往的公車就已經讓搞得我們眼花繚亂,再加上那些字母加有一點一撇的立陶宛文標示牌,簡直是在考驗觀光客的眼力。因此去櫃檯買票的時候,我直接向售票員詢問搭車的月臺,以免待會兒找公車時又要耗費一番功夫了。
前往十字山的公車站照道理說,像十字山這麼熱門的景點,預料公車上應該是有很多觀光客才對。可是上車之後,我稍微觀察其他的乘客,除了我和幾位同行的朋友外,好像看起來都是在地人,想要「跟著其他觀光客走」的老招數,看來在此派不上用場了。最讓我擔心的事,沿路上的公車站都沒有標示站名,那我怎麼知道要在哪一站下車呢?於是我轉頭問後座的婦人,意料中地換來一陣雞同鴨講,我只好直接秀出十字山的立陶宛文給她看,得到的答案也是不太確定。我心想「反正旅遊中心的人說搭公車約十五分鐘,我就抓一下時間在大略的站牌下車,萬一下錯站的話,也不會差太遠。或是運氣好,可以直接在公車上看到十字山,那將是最理想的情況」。
我們引頸向窗外張望之際,公車司機就不斷地從後照鏡注意我們的一舉一動,結果當車子即將開到十字山那一站的時候,他就揮手示意準備下車了。沒想到司機先生居然記得我們的目的地,而且還主動提醒我們,在人生地不熟的異地,遇到這麼熱情的司機伯伯,頓時讓我覺得好窩心啊!─心情的調整下公車之後,除了眼前這條筆直的公路外,兩旁是一片無盡的金黃草原,更沒有看見所謂的十字山,這麼偏僻的地方,完全不象是個世界遺產的熱門觀光景點。跑過去看路肩的標示牌,原來十字山還有兩公裡的路程,我們便沿著小徑走往十字山的方向。我們一行人,頭上戴著毛茸茸的帽子、身上披著厚重大衣,走在這恬靜又純樸的鄉間小道上,顯得非常突兀另類。
前往十字山的指標,從這邊還要走兩公裡
你或許會認為,置身在這種廣闊的田園風光裡一定很悠閒、很享受吧?其實這一切都是騙人的假象。因為這時的氣溫不但接近零度,一陣又一陣吹來的狂風,不禁讓我想起「北風和太陽」的故事,你可以想像一下狂風暴雨的颱風天,走在街頭快被吹走的情況,差不多就是那麼一回事。刺骨的寒風,幾乎成了我們前往十字山最大的考驗。
完全看不出來是非常嚴寒的天氣不過話說回來,此刻我的心情並不像參觀其他景點時那般地雀躍,應該說我期待來造訪十字山,可是卻不是以玩樂的心態。這裡帶給我的感覺,是一處既莊重又神聖的地方,所以我抱著比平常更嚴謹的態度來面對它。─神聖的十字山頂著強風走了兩公裡後,我們終於抵達了目的地。此時臉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模樣,乍看之下就象是一群哭紅雙眼的虔誠信徒,其實根本是天氣搞得鬼。看到十字山入口處的遊客中心,我們高興地立即躲進去裡面喝杯熱咖啡取暖,沒想到應是提供旅遊信息的地方,頓時間成為逃離寒冬的最佳避難所。
十字山入口處的攤販嚴格來說,十字山是一座以十字架堆積成的小山丘,而非天然成形的高山嶽嶺,規模大約像足球場那般大小,也非想像中來得壯觀。不過密密麻麻的十字架,倒是真的讓我大開眼界。這裡的十字架用「堆積如山」來形容一點都不過份,有各種不同的造形及材質(雖然大多數是木製的),最大的約略有兩三層樓那麼高,最小的可能比手掌還小。
十字山入口不僅如此,十字山裡有無數條曲折的小徑蔓延其中,引領大家體驗它的神聖與莊嚴,我不知道該稱這些為「觀光步道」呢?或是「朝聖路線」也許更為貼切。遊走在滿山遍布的十字架之間,我居然有那麼一點點害怕的感覺,因為說穿了,它彷佛是一座大型的墓仔埔。還好現在是大白天,不然走在十字山裡應該是驚悚萬分吧!
十字山裡布滿蜿蜒曲折的小徑曾經有人閒閒沒事,嘗試數過這裡究竟有多少十字架,結果數到一百多萬就放棄了,畢竟大大小小的十字架加起來實在太多,而且每天還持續地增加中。這裡每一個十字架,代表的是某個人衷心的祈福,也是對於已故親友之間連繫的橋梁。尤其當十字架上的鈴當隨著風叮叮作響時,引發人們內心那股悲慟的情緒,不論你來自何方,相信都會被這裡的氛圍所深深感動。
每一個十字架,都代表著一份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