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嵐圖FREE是自由,還是自我?
對於free這個單詞,最初也是最深刻的理解,是在《勇敢的心》電影中體會到的。在影片最後,威廉華萊士面朝天空,扭動著喉嚨,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嘶吼出"Freeedoom!"的時候,給人的震撼久久無法磨滅,他是用生命詮釋了自由的意義。
而嵐圖汽車將旗下首款量產車型正式命名為嵐圖FREE,是刻意還是巧合暫且不提。但用自由來定義自身,雖不及電影那般壯烈,可仍表達出了對不受拘束、暢行自在的嚮往。
嵐圖汽車CEO盧放曾表示:"嵐圖FREE寓意自由、隨心,同時也蘊含了追求詩和遠方的精神。"
於電動車型而言,追求詩和遠方,最大的束縛莫過於續航裡程,它讓人們在出行時瞻前顧後,擔心續航不足,也顧忌充電不便,無法隨心隨性,少了灑脫,多了一絲羈絆。而從嵐圖FREE自信得打出零焦慮續航的旗號上來看,似乎是已解開了這一難題。
這份自信,不外乎來源於嵐圖專屬的ESSA智能電動架構,作為新一代原生智能電動架構,它擁有著純電和增程電動等多種動力方式,還首創了MVP多場景新能源動力解決方案。這些在嵐圖FREE身上都得以體現。
它提供有純電動和增程式電動兩種動力可供選擇,其中,純電動車型面向的是以城市通勤為主且充電設備完善的用戶群體,具體續航及電機信息暫未公布。而增程式車型可以說是嵐圖FREE的主銷車型,搭載1.5T四缸發動機及額定功率60kW的高效發動機,兼具高性能、低油耗的優勢。並且官方還表示,增程式車型的NEDC綜合續航裡程為860km,比同樣採用增程式技術的理想ONE還要略高一些,這也註定嵐圖FREE將和理想ONE成為直接競爭對手。
對於筆者來講,續航裡程固然是越高越好,但仍不及顏值更具誘惑力,畢竟電動車型的設計風格,本身就是一大看點。
其實在9月26日嵐圖的首款量產概念車嵐圖iFREE在北京車展首發時,其"鯤鵬展翅"的前臉造型、引擎蓋及前格柵的"凌波微瀾"設計風格,就著實讓人驚豔了一把。當時就在想,如果量產版車型在設計方面能做到這份上,相當於是成功了一小半。
但從目前車型外觀的公布圖片資料中不難看出,嵐圖FREE的外觀設計僅保留了概念車型的神韻。一些個性犀利、運動感強烈的造型元素都消失了,設計風格更偏向保守,比如前臉內凹的獨特設計被中規中矩的直瀑式鍍鉻線條取代。最終也就成了貫穿式燈帶連接LOGO頗有點辨識度。
車身側面同樣"平庸",沒有較大亮點,平直線條的勾勒,隱藏式門把手,以及D柱的獨特設計,加上超2900mm的軸距,都讓它看起來更顯修長。
對於這種"最終設計稿",即便盧放訴苦道內部團隊已不是996,而是715,7天乘15小時連軸轉的時候。也難免會有一些落差,可能是期望有點過高的緣故吧。
一句老生常談的話,就是看不見的地方才更顯誠意。在車身強度方面,嵐圖FREE白車身的主要骨架件上,高強鋼佔比達75%。在車門防撞梁上還首次採用了2000MPa鋁矽塗層材質。於車身結構而言,嵐圖官方還宣稱嵐圖FREE首創了TRB+Patch複合結構熱成型A柱,在B柱也採用了TRB鋁矽塗層熱成型材料,能讓車頂抗壓值達100kN以上。在發生突發事件時,能最大程度保證結構的完整性。
這麼高強度的安全設計,而且不少還是首次採用。讓筆者覺得,也許讓嵐圖FREE在中保研碰一碰,指不定就能名震江湖了。畢竟空說缺乏信服度,要消費者的認可,不免要拉出來"遛一遛"。
既然是要對標理想ONE,嵐圖FREE在舒適性方面所下的功夫也必然不能少。前雙叉臂、後多連杆的獨立懸架均採用了鋁合金材質,質量和強度得以最優解。空氣懸架的搭載,讓它可以自適應調整底盤高度,也能帶來更好的通過性與舒適度。
從目前所知的消息來看,嵐圖FREE的整體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這對於一家在今年7月份才誕生的新品牌而言,已經非常不錯。暫且不說在安全性方面的多個首次大膽創新和嘗試,單從概念車嵐圖iFREE的造型設計來看,就給人一種"這個品牌有點東西"的感覺,雖然最終呈現出來的量產版頗有些不符合筆者的預期。
對於嵐圖汽車的期望值,東風公司董事長竺延風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東風致力於將嵐圖打造成中國高端新能源乘用車領先者。可見對嵐圖汽車的重視度。
至於是否真是如此,還是要等看了12月18日嵐圖FREE的首秀,才能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