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北地名趣談:口、臺、堡、屯、營、皂等名稱的來歷

2020-12-19 史家之韻

晉北地區,即今山西省北部,以大同市為主要地區的一帶,此地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歷代的王朝只要守住此地,則中原安全無憂,而失去此地,北方的遊牧民族即可隨時控馬南下,騷擾中原。

從戰國到清代,晉北地區有記錄的戰爭就多達上千次。如此重要的戰略要地,促使歷代的統治者極為重視此地。有趣的是,在今大同市轄境內及周邊有很多的地名都與古代的軍事有關。

今山西右玉縣殺虎口

早在戰國時,趙武靈王就曾北築長城,以防禦匈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大將蒙恬帶兵三十萬,開始大規模地修築長城。以後,漢代、北魏、北齊、明代都曾動用大量的勞力修築長城。因此,大同地區有許多地名與長城有關。

在長城的關隘及重要通道,地名都帶有「口」字,現在這些關口大多為村鎮。如大同市新榮區有助馬口、拒門口、鎮川口等;天鎮縣有小磨口、榆林口、白羊口等;左雲縣有大河家口、黑土口、西黃土口等,大同市西邊的右玉縣還有著名的殺虎口。

在修建長城時,為了方便防守,沿長城一線及交通要衝還修建了大量的墩、臺、堡。

「墩」是軍事瞭望臺,一般一、二裡建一個墩,駐兵五人,探望敵情,如有警報,白天敲銃(chòng),夜晚燃火。

以後,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就以墩為地名,如左雲縣有六墩溝、安煙墩、裡煙墩、白煙墩、太平墩等;新榮區有元墩、三墩、六墩子等;陽高縣有二墩、三墩、五墩、十墩等;天鎮縣有三墩店、四方墩、五裡墩、二十墩等。

「臺」即指烽火臺,與墩又有區別,墩是以瞭望為主,烽火臺則以報警為主。白天放煙,夜晚舉火,因燒煙時常用狼糞,故又稱狼煙臺。

居住在臺附近的村莊也有很多,比如左雲縣有二臺子、三臺子、八臺子等;新榮區也有二臺、高向臺;大同縣有五裡臺;陽高縣有十裡臺、八裡臺、大墩臺等;天鎮縣有金家煙、白家煙、王家煙等。

「堡」是駐兵防禦的城堡,後來這些城堡也逐漸變成村落。今大同地區以堡為名的鄉鎮及村莊有六十多個,如左雲縣的楊千堡;新榮區的拒牆堡、破魯堡、鎮川堡;陽高縣有太平堡;天鎮縣有谷前堡、夏小堡、新平堡;天鎮縣東的河北境內還有柴溝堡等。

「屯」是指屯兵、屯田。早在漢代,大同地區就是屯兵的重地,為了解決駐軍的軍糧問題,從漢代開始,歷代的統治者都把屯田作為開發邊塞的一項重要舉措。

因此,以屯為地名的鄉村在大同地區也為數不少,如左雲縣有屯軍莊、雙官屯、毛官屯、許官屯等;新榮區及南郊區有校尉屯、吳官屯、花園屯等;陽高縣有王官屯、李官屯、北徐屯等;天鎮縣有賈家屯、胡家屯、夏家屯等。

古代駐軍之地還叫「營」或「營盤」,屯田又叫營田,因此以營起名又是一個常見的地名。如大同市郊有元營子、小營、張指揮營;大同縣有落陣營、營房溝;陽高縣有顧家營、西柳營、前營、後營等;天鎮縣有大營盤、隋七營。

古代軍隊中騎兵是主力,因此,又有許多養馬點和養馬的人員,地名中有「皂」字的,即是養馬之處。比如大同縣有孟家皂、利仁皂、倍加皂;陽高縣有安家皂、馬家皂、東李家皂等;大同市南面的懷仁縣有毛皂等。

在傳遞軍事情報及公文時,古代有驛站。今大同市郊有小站、十里舖、十裡店;大同縣有二十里舖、三十里舖、四十里舖等,這些都是過去的驛站名。

明代時的軍事編制是衛所制,衛長官稱指揮使,所長官稱千戶、百戶。今晉北地區的右玉、左雲、平魯、陽高、天鎮等縣,都是先設衛後改為縣名的。

左雲縣原為左衛,明代正統年間與雲川衛合併為左雲川衛,清代改為左雲縣;陽高縣是由陽和衛與高山衛合併為陽高衛,清代改稱陽高縣;天鎮縣是天成衛與鎮虜衛合併成為天鎮衛,清代改為天鎮縣。

通過以上這麼多在長城沿線與軍事相關的地名來看,說明在古代歷史中,晉北地區的戰略地位有多重要。讀者朋友們,你身邊有什麼相關的軍事地名嗎?歡迎一起討論。

本文參考文獻:《大同歷史記事》

相關焦點

  • 「彰武縣地名」豐田鄉村屯名稱及由來
    43戶,201口人。地名來歷見前三義合。 大那窩堡自然村 位於豐田東北,相距2.2公裡。有耕地931畝,以農業為主。35戶,164口人。村約建於清光緒年間,地名系以蒙古族人名而命。
  • 湖北襄陽 東津地名趣談
    地名不僅僅是一個地方的名稱、稱謂、地理方位和路標,同時也是一個地方歷史文化、民風民俗的沿革和傳承,是一個地方群眾長期以來約定俗成的習慣稱謂,對於研究當地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具有重要作用。要了解東津,不可不熟悉東津的地名和歷史。
  • 追根溯源:狍子圈實是「泡子圈」,松江河原名「松香河」《撫松地名趣談》
    地名是人們賦予某一特定空間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實體的專有名稱,與地理學、語言學、歷史學有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繫,具有社會性、時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性,撫松地名也不例外。《撫松地名趣談》文/王博凡   地名能讓我們了解撫松拓荒前行的歷史,不失為一種紀念。
  • 地名後綴大盤點:北方的屯,南方的浜,中亞的斯坦
    而這些字眼從何而來,是何含義是一個有趣且有料的問題tún屯北京·三裡屯從炸死軍閥張作霖的瀋陽皇姑屯>利用戍卒、農民或商人墾殖荒地,移民實邊也成為清代新疆開發史的重要篇章造就了許多「屯」字輩的北疆地名yíng營同樣帶有軍事色彩的還有「營
  • 畢節地名的三種來源,看看你家鄉屬哪種
    意為「管理者之地」;「德卓」源於彝語家支名,意為彝族德卓家的名稱。這些由屯堡制度而產生的地名詞,如:稱「衛」、「所」、「屯」、「堡」、「哨」、「驛」、「鋪」等,在很長歷史時期裡幾乎覆蓋了畢節全部區域,難得的是,這些地名至今仍有很大一部分得以保留。但「堡」、「屯」、「鋪」留下的地名最多。
  • 「新民地名」興隆堡鎮村屯名字及由來
    沿海營子村 沿海營子,曾用名相凱達子營。建制村。隸屬興隆堡鎮。只有一個自然屯,以駐地命名。 1651年(清順治八年),有滿族吳相凱一家居住此地為皇家養馬,當時取名「相凱達子營(達子是漢人對滿人的習稱,「營」也為屯),後因「相凱」和「沿海」是諧音而改稱沿海達子營,清末又改簡稱「沿海營子」。 沿海營子村坐落在興隆堡鎮南部,距鎮政府4千米處。東接老什牛村,西與張屯鎮雙城堡村接壤,南鄰蒲河,北連溫査牛村。
  • 「康平地名」兩家子鄉村屯名字由來
    管這片地方稅收,後來又從關內遷來了一戶「聞」姓人家,在此買地定居,當時只有「關」姓和「聞」姓兩戶人家,屯名故被稱為「兩家子」,此地名沿用至今。【金雞地】原名小雞地,自然屯位,於兩家子村北1.5千米。清末有劉姓、魏姓在此地居住,向蒙古王府交稅租。有一年,王府收租時,因天災收成不好,交不上稅,就拿來三隻小雞頂了稅。「用小雞子能買地,小雞子成了金雞啦!」
  • 「康平地名」北四家子鄉村屯名字由來
    〔新發堡〕自然屯,位於村部3千米處。清嘉慶年間有三戶都姓人家從山東來到此地,開荒種田,得名三門都家。1966年,擔負守護北三家子勞改農場任務的解放軍到三門都家駐軍,三門都家遷到2千米外,起地名叫新發堡。新發堡原歸石治玉村所轄,2004年並屯後隸屬於三合堡村。區域面積1.9平方千米,耕地面積519畝。
  • 楊家坪謝家灣……重慶有姓氏的地名 知道來歷嗎
    那麼,這些姓氏地名有何來歷?《山與城》第73期,將為你解讀這些姓氏地名背後的故事。楊家坪商圈 陳林 攝 熟讀《百家姓》後你能數出多少姓氏地名?四川外國語大學地名研究中心資料顯示,在重慶地名文化中,姓氏地名是一大特色,很多地名都可追溯到明清時代乃至更早。以姓氏為地名並非重慶所特有,從全國範圍來看,僅城市也有石家莊、張家口等。「雖然這些地名的來歷各有千秋,但用姓氏作為地名,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中國人對家的重視。」
  • 楊家坪、謝家灣、袁家崗……重慶有姓氏的地名,你知道來歷嗎?
    龔灘、郭家沱、童家橋 詹家溪、覃家崗、陳家橋 曾家鎮、楊家坪、謝家灣 陶家鎮、蔡家崗、童家溪 李家沱……在重慶 以姓氏為名的地方較為普遍 那麼,這些姓氏地名有何來歷
  • 地名中的這個「堡」字,為啥我總讀不對
    有同學會問:明明是同一個字,為啥到了地名裡,讀音就這麼五花八門?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研究研究這個不一般的「堡」字。「堡」是一個多音多義字,也是常見的地名用字,但是其讀音常讓人感到困惑,很難準確把握。
  • 為什麼北京地名大多冠以寺廟名稱?背後典故都是冷知識
    《北京地名中的冷知識》上周在《北京晚報》見報之後,引起一些讀者的興趣。他們認為仍有許多北京地名令他們不解,尤其是怎麼有那麼多冠以寺廟名稱的,那麼多古怪異趣的地名等等。希望能有所補充,增加一些內容。地名中蘊藏著人文、歷史和地理諸方面的內容,乃至出現了獨立學科——「地名學」。北京的地名,並非一兩篇文章可以說得清道得明。
  • 楊家坪、謝家灣、袁家崗...重慶有姓氏的地名,你知道來歷嗎?
    那麼,這些姓氏地名有何來歷?《山與城》第73期,將為你解讀這些姓氏地名背後的故事。 四川外國語大學地名研究中心資料顯示,在重慶地名文化中,姓氏地名是一大特色,很多地名都可追溯到明清時代乃至更早。   以姓氏為地名並非重慶所特有,從全國範圍來看,僅城市也有石家莊、張家口等。「雖然這些地名的來歷各有千秋,但用姓氏作為地名,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中國人對家的重視。」重慶地名文化研究專家李正權介紹,以姓氏命名一個地方,從側面反應了一個地區曾經的人口變遷和某種歷史。
  • 《臺灣地名解說集錦·臺南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1、新營   地名由來於明鄭時期在此設鎮屯田。初期因有屯辦何積善等人在鹽水鎮之舊營裡屯墾稱為「舊營」,故與之對稱為「新營」。  (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4、柳營   地名由來有二說:  1.柳營舊稱為查畝營(臺語),即明鄭時期女宿鎮的屯田之地。今柳營之名,應起自明鄭陸軍鎮名柳宿鎮,柳宿鎮可能與女宿鎮毗鄰而屯,故名。  2.柳營昔稱「查畝營」,即勘查田畝之營部。
  • 山與城丨楊家坪、謝家灣、袁家崗...重慶有姓氏的地名,你知道來歷嗎?
    山與城丨楊家坪、謝家灣、袁家崗......重慶有姓氏的地名,你知道來歷嗎?那麼,這些姓氏地名有何來歷?《山與城》第73期,將為你解讀這些姓氏地名背後的故事。
  • 高陽各鎮、村名的來歷!有沒有你們村?
    北蔡口,因位於蔡家口北稱北蔡家口,後簡北蔡口。蔡家口亦改南蔡口。明(1404~1412)王,常二姓由山西,劉,高二姓由本縣劉莊(今無)遷來建村。於八,宋初陳姓建村於魚壩口之北稱北魚壩口,後簡北於八口,後簡北於八.相傳此地西分唐河之水形成壩口,稱魚壩口。張,王建村之南稱南於八.
  • 「新民地名」于家堡鄉村屯名字及由來
    有省級公路於柳線從境內通過,由大巴屯村入境,從大四臺子村北邊屯出境,路段長1.5千米。有沈通高速公路從境內通過,由大巴屯村入境,從於家村出境,路段長6.5公裡。並設有高速公路收費口,位于于家窩堡鄉於家窩堡村。柳河從大四臺子村入境,大漢屯村出境,境內河道長13.6千米;養息牧河從彰武臺門村入境從大巴屯村出境,境內河道長8.63千米。境內有橋22座,涵洞44處。
  • 20條市區道路面向市民徵名 命名人姓名將被記入「地名來歷銘牌」
    20條市區道路面向市民徵名 命名人姓名將被記入「地名來歷銘牌」 社會新聞 │ 2020-01-21 10:07
  • 三裡屯、六裡橋、八裡莊:北京地名裡的「裡程表」
    「屯」本義講的是草木的生長,後來逐漸衍生出「駐守」或「聚集」的含義。這兩個地名裡的「屯」都表示的是村莊。打開北京的地圖,人們會發現很多由數字和「裡」字拼湊成的地名,如二裡溝、三裡屯、五裡店、六裡屯等。現如今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地名的由來,但如果詳細探尋這些地名的歷史,還真的能找出它們背後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