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種草」時代老電影!聽我州首批電影放映員講當年的故事

2020-11-14 紅河發布


各位小夥伴

最近看了什麼電影呀

正愁沒有好片子?

來來來

我州首批電影放映員

為你「種草」時代老電影!


「你們要儘量幫我把『路條』要回來。」近日,88歲的餘桂芳對上門來的紅河州農村電影發行管理站的工作人員託付到。餘桂芳老人提到的「路條」,是時任雲南省人民政府主席陳賡和副主席周保中簽署批准當時由她帶隊30人參加「中央第一批放映員培訓班」的公文條。1986年雲南省電影局因編纂《雲南電影志》找到餘桂芳採集材料並帶走了這張『路條』,這也成了餘桂芳心底多年的惦念。


餘桂芳


1950年,18歲的餘桂芳經選派成為新中國成立後首批的電影放映員,率隊由昆明前往南京參加中央放映培訓班,學習電影放映和發電技術。1956年8月,餘桂芳經調動來到了蒙自專員公署任電影專職幹部一職,並與同是第一批電影放映員的董瑛結為夫婦,兩人就此展開了電影職業生涯。


餘桂芳夫婦



「《白毛女》《趙一曼》《革命一家人》都是當時大家很期待的電影,也是我們放映隊經常放映的。」餘桂芳回憶著以前的放映工作,因為老式的放映設備體型大而笨重,單單是放映所用的發電機就需要8個人分兩組抬。「後來條件稍微好點,給我們配置了馬來馱設備,我也是那個時候學會騎『單邊馬』。」設備雖然笨重,放映的片子類型卻很多樣,除了當時受追捧的革命題材,還有科教片、新聞紀錄片和故事片等。餘桂芳介紹,1952年的一部新聞紀錄片還記錄了蒙自十里舖花生豐收的鏡頭。



放映工作辛苦勞累,但看到從周邊村子舉著火把前來觀影的村民,放映員的疲憊和苦累都被融化了。「吃千家飯、睡百人床」的流動放映工作,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也逐漸有了改善。1952年,箇舊市錫都大戲院(後改錫都電影院)成立,這也是我州第一個電影院。隨著電影院在全州各地的建設,逐漸滿足了廣大市民定點觀影的需求,電影消費也成為當時的一種流行。



《上甘嶺》《橋》《烈火中永生》《列寧在十月》……這些都是當時的「熱片」,餘桂芳說起以前的電影如數家珍,「現在一般看看時政新聞,要說還是喜歡革命戰爭題材的影片,有一種特別的情愫。」



「紅河州電影放映陳列館的成立,也是對我們工作的一種認可和肯定,既展示了我州的電影歷史文化,同時也讓大家了解當年的電影放映工作。」在談及即將開館的紅河州電影放映陳列館時,餘桂芳的老伴董瑛說。


記者:王超 吳富水 文/圖

責編:張哲心 趙婧汁

相關焦點

  • 一名老放映員的「電影進村」
    30年彈指一揮,毛正輝對第一次進村放電影時人山人海的場景仍歷歷在目。1985年,毛正輝在廣州電影發行公司學習電影放映技術後,進入廣州軍區成為一名正式的電影放映員。讓他沒想到的是,1990年退役後,他進入鹽步電影院成為一名全職的電影放映員。除了在電影院工作,毛正輝偶爾也會受邀進村放電影。
  • 揭秘IMAX3D電影幕後系統 老放映員苦學英文
    立體逼真的3D電影,究竟是通過什麼神奇的機器投射到你的眼前的?最後一排的牆壁頂部那個射出光線的黑洞背後,是怎樣一個世界?本報記者來到杭州最新潮最熱門的影院之一百老匯影城,跟蹤採訪有42年放映經驗的杭州老放映員戴學發。假如一場電影就是一場夢,那麼他為杭州觀眾帶來6000多個悲歡離合之「夢」。記者在這個黑乎乎的放映間體驗了他42年的「放映傳奇」。
  • 株洲公益電影回歸 「放映員同志,我們想你了!」
    廣場上擠滿了來看電影的村民,就像過節一樣。隨著電影的劇情起伏有哭有笑,有驚嘆和尖叫,如同置身於城裡的電影院。與此同時,株洲城市廣場公益電影在沿江風光帶鋼琴廣場啟動。「放映員同志,好久不見,都盼著你們來啊!」一位市民熱情地與放映員打招呼。隨著夜幕降臨,來觀影的人越來越多,梯形臺上,座無虛席。
  •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鄉鎮(公社)老放映員生活困難補助...
    、電影放映技術資格證、電影放映單位登記證)中的一證,或能提供當年被鄉鎮(公社)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門選用的有關文件。放映年限指從被鄉鎮(公社)正式選為農村電影放映員開始到2005年12月31日止,實際從事農村電影放映的年限,未滿一年按一年計算。中途轉行沒有從事農村電影放映的年限不能計算在放映年限內。  今後可視經濟發展和物價變動情況適當調整補助標準。各縣市區可結合本地實際,在不低於省定標準的基礎上制定本地執行標準。
  • 老電影故事發生拍攝地具有文化影響力 電影小鎮走來
    當代電影不僅表現在文化自信上,不僅體現在前沿創意技術和手段運用及展示上,電影從某種意義上講,還承載著國際政治和文化對話的使命。懷舊、思考、探索,注目於電影帶來的文化現象,似乎真的找到了一個可以完整把握現代文明的抓手,講關於電影的故事,目的還是要讓電影再向這個時代講述那些所有虛擬的和現實的故事。
  • 在家也能「包場」看電影,我去B站當放映員啦!
    電影院裡一直有一個神秘的職業——放映員。每個人從走進影廳、坐下、看電影,到散場後與朋友嬉笑著離開,討論的話題大多數都與電影本身相關,鮮少會有人注意到放電影的那個人。但隨著數位化的普及,影城逐步告別膠片機的時代,放映員再不用為掛片和卡片發愁,一個人能同時負責6個廳的放映工作,只要通過監視器就能看到各個廳的情況。便利之下,也讓這個職業變得不再矚目,放映員的數量因此驟減。但這是否就意味著他們的工作就如我們想像般輕鬆呢?
  • 老兵版《天堂電影院》:「還有一個人看,我也要把電影放完!」
    在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縣蘇澳鎮,你說「吳正梅」,人們不一定認識,但你要是說「老吳」,他們大概都知道:「哦,是不是放電影那個?」他在部隊圓了兩個夢吳正梅說,他自幼就有兩個夢想:一是當兵;二是當電影放映員。蘇澳是革命老區,從小就聽大人們講打日本鬼子的故事,他因此有了參軍夢。「我們那兒很多人參軍,覺得當兵很有榮耀感。」15歲,第一次看了一場露天電影《狼牙山五壯士》,他從此又有了當放映員的夢想。
  • 「大陸第一美女」主演的第一部電影,故事悽美又動人
    《傣女之戀》的情節並不複雜,用一句話簡單概括,就是關於傣族女孩艾擺和電影放映員蕭軍的愛情故事。影片的故事發生在解放初期,在偏遠的大西南地區,電影放映員蕭軍跟著經驗豐富的老放映員張師傅,穿梭在少數民族的各個村寨間給村民們放電影。
  • 傳承經典電影,講好中國故事,老電影故事屋落地橫店影視城
    2020年12月5日,由浙江木潤木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的「老電影故事屋」落地橫店。作為浙江木潤木影視文化傳媒公司的戰略合作單位,中國電影出版社於2020年10月出版了《中國經典老電影365:1949-1966》長期陳列老電影故事屋,據中國電影出版社第一編輯室主任縱華躍介紹,該書是從「十七年電影」中的600多部故事片、戲曲(含歌劇、舞劇等)片及美術片中,遴選出365部影片為素材製作的,按編年體形式收錄了影片的版本信息、劇情簡介及觀影二維碼、三至五幅劇照、主要演職員表、
  • 紅河州電影放映歷史陳列館即將開館!小編帶你先睹為快
    《錫城的故事》。「保密程度相當高,放映員是中午4時用車接到放映廳後,再不給走出外面。」這是當時為朱德放映電影的放映員蔣友亮先生親手書寫的手稿,後人從他當時親筆下的回憶手稿中,了解那段歷史。有關電影《錫城的故事》的資料也是陳列館中的重要展品。
  • 傳承經典電影 講好中國故事 老電影故事屋落地橫店影視城_娛樂頻道...
    2020年12月5日,由浙江木潤木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的「老電影故事屋」落地橫店。  作為浙江木潤木影視文化傳媒公司的戰略合作單位,中國電影出版社於2020年10月出版了《中國經典老電影365:1949-1966》長期陳列老電影故事屋,據中國電影出版社第一編輯室主任縱華躍介紹,該書是從「十七年電影」中的600多部故事片、戲曲(含歌劇、舞劇等)片及美術片中,遴選出365部影片為素材製作的,按編年體形式收錄了影片的版本信息、劇情簡介及觀影二維碼、三至五幅劇照、主要演職員表
  • 1985年《電影故事》劇照,當年熟悉的中外老電影你看過多少
    1985年《電影故事》1月刊,封面是《姑娘今年28》中李嵐;封底是演員尤麗華。(更多老電影劇照,請在右上角關注!)上海電影製片廠《姑娘今年28》;福建電影製片廠香港嘉民影業公司聯合攝製《木棉袈裟》,講述了明朝末年,錦衣衛搶奪少林信物木棉袈裟,被少林武當聯手回擊的故事。劉瓊近照,原名劉伯瑤。中國著名的電影演員和導演,2002年去世。主演了《阿詩瑪》《牧馬人》《李慧娘》《女籃5號》等。
  • 河津市新影農村電影院線在線「放映員數字理論」學習
    河津市影視發展服務中心組織新農村電影院線放映員進行微信在線「放映員數字理論」學習5月29日,為做好疫後電影復工作,按照運城新農村院線要求,河津市影視發展服務中心組織新農村電影院線放映員進行微信在線「放映員數字理論」
  • 電影《夜的光》盛大開機,致敬文化先驅者
    2020年12月17日上午,電影《夜的光》在山東省青州市盛大開機,儀式選擇在具有六百年歷史的井塘古村舉行。電影《夜的光》講述了一位生活在小城的鄉村放映員,堅守本職工作,一生勤勤懇懇,為基層農民群眾提供精神食糧,並以此為信念,矢志不渝的感人故事。影片以趙中華飾演的放映員老楊為核心,青年演員劉武博,胡云頔分別擔當男女主角,展示了不同年齡階段對理想與親情的不同理解,深刻體現了人文關懷,是一部觸動人心的寫實性故事片。
  • 《霸王別姬》的野心很大,一部電影講了7個時代的故事
    《霸王別姬》的野心很大,一部電影講了7個時代的故事,這每一個時代在中國都是有成千上萬部的著作來研究的,清末、北洋政府、民國政府、侵華日據時期、兔子登臺,全劇高潮文化大革命,改開之後。而在這8個時代的故事之外還同時講了3個故事,《霸王別姬》這個故事本身是秦末楚漢相爭的歷史,以及根據這段歷史改編的有名的《霸王別姬》這齣戲,以及電影的主體演《霸王別姬》這齣戲的演員。這每一層的故事都有各自的含義,而每個時代的出現也都有各自的含義。所以這部電影要不就是個不知所云的大爛片,要不必然就是個名垂中國電影史的不朽之作,沒有中間的可能。
  • 《一秒鐘》:記錄一代人的電影時光
    倘若你在《八佰》、《我和我的家鄉》和《金剛川》都是認識了張譯那張質樸的面孔,且念念不忘的話,那你算好走運了。因為最近上映的張藝謀大片《一秒鐘》,也是以張譯為主角的片子,說今年就是張譯年一點都不足為過。張藝謀的人生,就是和膠片的不解緣,並且他通過努力才破格進入了北京電影學院。於是後來我們就可以看到因為電影而成就了張藝謀,而這次就拍電影本身的題材,無疑張藝謀得花更多的心思去反哺和報恩電影的。於是就讓我們看到一個不是商業的,不是純技術的,而是純抒情的故事,並且又講得富有人情味、充滿回憶殺的《一秒鐘》這部電影了。首先,從故事結構和節奏而言,是非常拿捏到位的。
  • 徐崢拒絕的男主角,換成張譯,沒想到成就張藝謀近十年電影最佳?
    如果說,前者是順應時代的產物,後者則是對時代的追憶。其實你說《一秒鐘》講了什麼故事,起初我也沒看懂。但在連刷兩遍,再查閱了資料,才了解它背後的故事。但在範電影和張九聲交心後,他選擇了冒險:他為張九聲剪下了兩格膠片留著紀念,那段22號《新聞簡報》裡,有張九聲女兒見證的膠片。老式膠片電影,是24格膠片一秒,範電影剪下2個膠片是違規行為:如果下一個放映員覺察畫面有閃爍,或者發現膠片上有粘合的接頭,範電影就會受到懲罰。
  • 與時間賽跑的電影修復師,如何讓老電影「重生」?
    電影修復的標準是什麼?中國電影資料館電影修復師胡曉彬解答了這些疑問。來源:中國電影資料館公眾號。老電影如何修復?電影《天堂電影院》裡,曾有讓無數觀眾心痛的一幕:放映室的膠片突然失火,小男孩多多衝進火海救出了倒在地上的老放映員艾費多,但艾費多從此再也看不見了。在膠片時代,許多老電影的存儲就是這樣脆弱。
  • 一張手繪電影海報能讓你回到當年 這裡有十張(圖)
    >也凝結著一個時代的集體記憶換句話說你看的電影有多「老」一定程度上也就反映了你有多……「成熟」讓我們來測一測以下十部經典國產老電影,你看過幾部?《永不消逝的電波》影片以李白烈士的事跡為原型 ,講述了中共黨員李俠潛伏在敵佔區,為革命事業奉獻出生命的故事。《林海雪原》影片講述了關於解放軍剿滅盤踞在東北的由國民黨殘部組成的土匪武裝的故事。
  • 對不起,這部電影我吹晚了
    雖然已經有很多人看過《一秒鐘》了,但我還是想說,這部電影完全超出我的預期。即使幾年前張藝謀拍過同樣時代背景的《歸來》,對我個人的觸動也不大,太過隔靴搔癢。但是《一秒鐘》不一樣,這一定是張藝謀最私人、最真誠的電影。